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0319发布日期:2021-06-04 17:0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领域,适用于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的生态改造施工,尤其适用于狭窄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的生态改造施工。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护岸主要关注工程构造安全性及耐久性,多采取单调的混凝土、浆砌石等传统硬质材料,却忽略了河岸生态功能。基于城市发展需求,需要对既有河道硬质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多数设计者通常是采用完全拆卸既有硬质护岸结构,取而代之以墙体材料为预制砼块体、生态石笼等生态景观效果好的护岸结构形式,在河道生态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较多既有硬质护岸尚在使用年限内,结构安全可靠,完全拆除重建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实施难度也大,存在对周边环境负面影响大、资源浪费、能耗大、造价高等一系列弊病,同时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无处安置。因此,亟需在保留既有硬质护岸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出生态化改造方案。
3.因此,设计一种施工便捷、经济环保、安全耐久、灌溉及维护方便的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十分重要。基于上述背景,开发形成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实际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生态化改造施工中必将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硬质护岸结构在进行生态化改造时采用完全拆卸现状护岸结构而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资源浪费多、能耗大、造价高,且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该生态化改造结构施工便捷、经济环保、安全耐久、灌溉及维护方便。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制给水横梁、预制给水纵梁、预制纵梁、预制植生板;所述的预制给水横梁内部设置横向给水通道,横向给水通道两端设置凸出状及凹入状企口、底部连接若干滴灌通道;所述的预制给水横梁顶部对称设置挑板a形成限位凹槽a,其中背部的挑板a局部扩大并设置膨胀螺栓孔a;所述的预制给水横梁前侧均匀设置若干榫接凹槽a;所述的预制给水纵梁内部设置纵向给水通道,纵向给水通道顶部设置凸出状企口,纵向给水通道水平向连接若干接口通道,接口通道端部设置凸出状企口;所述的预制给水纵梁两侧对称设置挑板b形成限位凹槽b,其中背部的挑板b局部扩大并设置膨胀螺栓孔b;所述的预制纵梁两侧对称设置挑板c形成限位凹槽c,其中背部的挑板c局部扩大并设置膨胀螺栓孔c;所述的预制纵梁背部均匀设置若干榫接凹槽b;所述的预制给水横梁、预制给水纵梁以及预制纵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既有挡墙上形成框架;所述的预制植生板安装于框架中,并通过限位凹槽限位;所述的预制给水横梁之间以及预制给水横梁与预制给水纵梁之间通过企口承插连接;所述的横向给水通道与
纵向给水通道相互贯通形成灌溉通道;所述的预制给水横梁与预制纵梁之间通过榫接凹槽相互榫接。
7.优选地,所述的滴灌通道底部设置压力补偿滴头。
8.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集水槽设置于既有挡墙顶部,其一端通过给水管串联调节阀、二级过滤器以及施肥器,另一端通过给水管串联高压泵并联通河道。
9.优选地,所述的预制给水纵梁顶部通过企口承插给水管。
10.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形成暗埋式灌溉系统,便于后续灌溉养护。横向给水通道和纵向给水通道分别设置于预制横梁和纵梁中,现场组装时通道间相互承插、贯通,形成暗埋式灌溉系统。雨期时可从顶部集水槽中抽水灌溉,旱季时可从底部河流中抽水灌溉。经过过滤、注肥、加压、调控的灌溉水从滴灌头中流出并渗入到每一块植生板中,多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汇集于植生板底部的凹槽中,在保证灌溉充分的同时起到储水作用。
12.(2)植生板与纵横梁框架分离设置,安装更换便捷。纵横梁框架的底部及侧面设置凹槽,植生板可便捷的卡固在凹槽中,安装方便且结构稳固;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又可将植生板便捷的取出进行更换,不需要使用工具辅助就可轻松完成,减少更换过程对构件造成的不必要损伤。此外,植生板可以在安装之前就可以进行养护,安装或更换时直接将茂盛的植生板安装在纵横梁框架中,跳过植物的生长时间,使得安装完成即可看到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
13.(3)植生板生态效果显著。将植物种子与基质混合均匀,加水搅拌成泥浆,直接灌注在多孔混凝土孔道空间内,植物从内部间隙生长发育,根系更具固定能力,能承受强烈的水力冲刷侵蚀,同时种植基质也被固定,不易脱落。此外,多孔混凝土的空隙也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栖息地,微生物通过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简单无机物质,使植物更易于吸收。
14.(4)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纵横梁框架厚度小并紧贴既有挡墙设置,仅占用较小的过水断面,不影响河道的通航空间,可以满足狭窄城市内河既有挡墙的改造需要,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立面图;
16.图2是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a

a剖面图;
17.图3是预制给水横梁立体图;
18.图4是预制给水横梁剖面图;
19.图5是预制给水横梁侧视图;
20.图6是预制给水纵梁立体图;
21.图7是预制给水纵梁剖面图;
22.图8是预制纵梁立体图。
23.图中:1.预制给水横梁,101.横向给水通道,102.滴灌通道,103.挑板a,104.膨胀螺栓孔a,105.限位凹槽a,106.压力补偿滴头,107.榫接凹槽a,2.预制给水纵梁,201.纵向给水通道,202.接口通道,203.挑板b,204.膨胀螺栓孔b,205.限位凹槽b,3.预制纵梁,301.
挑板c,302.膨胀螺栓孔c,303.限位凹槽c,304.榫接凹槽b,4.预制植生板,5.预制集水槽,501.篦子,6.给水管,7.高压泵,8.调节阀,9.二级过滤器,10.施肥器,11.既有挡墙,12.常水位,13.墙背土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某河道改造工程,护岸改造长度约3公里,常水位以上浆砌片石挡墙高度约2.3m,采用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
25.结合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河道既有直立式硬质护岸植生挂板生态化改造结构包括预制给水横梁1、预制给水纵梁2、预制纵梁3、预制植生板4;预制给水横梁1、预制给水纵梁2以及预制纵梁3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既有挡墙11上形成框架;预制植生板4安装于框架中,并通过限位凹槽限位,预制植生板4采用多孔混凝土预制,尺寸为600mm
×
300 mm
×
10mm,多孔混凝土的孔道空间内灌注多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高羊茅种子与河塘底泥基质的混合料;预制给水横梁1之间以及预制给水横梁1与预制给水纵梁2之间通过企口承插连接;横向给水通道101与纵向给水通道201相互贯通形成灌溉通道;预制给水横梁1与预制纵梁3之间通过榫接凹槽相互榫接;预制集水槽5砌筑于既有挡墙11顶部,其一端通过给水管6串联调节阀8、二级过滤器9以及施肥器10,另一端通过给水管6串联高压泵7并联通河道;预制给水纵梁2顶部通过企口承插给水管6,给水管6采用dn30的pe管道。
26.如图3、图4、图5所示,预制给水横梁1为c35预制混凝土构件,总长1360mm、总高110mm、总宽150mm;预制给水横梁1内部开设dn30的横向给水通道101,横向给水通道101两端设置凸出状及凹入状企口、底部连接四个dn15的滴灌通道102,滴灌通道102底部安装压力补偿滴头106;预制给水横梁1顶部对称设置挑板a103形成限位凹槽a105,限位凹槽a105高30mm、宽110mm,背部的挑板a103局部扩大并开设膨胀螺栓孔a104;预制给水横梁1前侧均匀开设两个榫接凹槽a107,榫接凹槽a107长80mm、宽75mm、高80mm。
27.如图6、图7所示,预制给水纵梁2为c35预制混凝土构件,总高2300mm、总长140mm、总宽150mm;预制给水纵梁2内部开设dn30的纵向给水通道201,纵向给水通道201顶部设置凸出状企口,纵向给水通道201水平向连接三个dn30的接口通道202,接口通道202端部设置凸出状企口;预制给水纵梁2两侧对称设置挑板b203形成限位凹槽b205,限位凹槽b205高30mm、宽110mm,其中背部的挑板b203局部扩大并设置膨胀螺栓孔b204。
28.如图8所示,预制纵梁3为c35预制混凝土构件,总高2300mm、总长140mm、总宽150mm;预制纵梁3两侧对称设置挑板c301形成限位凹槽c303,限位凹槽c303高30mm、宽110mm,其中背部的挑板c301局部扩大并设置膨胀螺栓孔c302;预制纵梁3背部均匀开设三个榫接凹槽b304,榫接凹槽b304长80mm、宽75mm、高80mm。
29.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