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0429发布日期:2021-06-04 17:0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陡河岸现浇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具体涉及一种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河道挡墙主要有浆砌石或干砌石挡墙、现浇混凝土挡墙以及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等,传统重力式挡墙因占地少、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水利、市政、道路等工程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经过众多工程的应用,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挡墙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为了满足其稳定性要求,往往忽视了对生态功能,破坏了水陆两栖动物及水生植物、鱼类、昆虫、微生物的生长栖息环境,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下降、河道净化水体的能力大大降低,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一致;2、挡土墙的外立面单调、灰暗,景观效果差;3、高陡重力式挡墙对于不幸落水者,没有脚蹬手抓之处,不易攀爬,难以自救或互救,也为岸边施救者增加难度,同时增加了管理单位的法律风险;4、现浇混凝土挡墙施工时,需要支设模板,增加了模板支设及拆除步骤,增加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现浇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4.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由砌块挡墙、现浇混凝土、灌溉系统及绿植组成;所述砌块挡墙由预制种植砌块和预制挡墙砌块间隔拼接组成;所述预制种植砌块顶部设有通长的拼接凸榫,底部设有通长的拼接凹槽,两侧边分别设有可相互拼接的拼接燕尾槽,预制种植砌块临水侧设有种植槽,种植槽外侧间隔均匀设置绿化孔,预制种植砌块背水侧设有经粗糙处理后的弧形空腔;所述种植槽内从下向上依次设有碎石储水层和土壤种植层,所述碎石储水层与预制种植砌块种植槽接触部位设有防水层,土壤种植层与预制种植砌块种植槽接触部位设有反滤层;所述预制挡墙砌块设有与预制种植砌块尺寸、位置相同的拼接凸榫、拼接凹槽和拼接燕尾槽;预制挡墙砌块临水侧设有u型种植槽,预制挡墙砌块背水侧设有立柱空腔;所述的现浇混凝土位于砌块挡墙背水侧,并填充于预制种植砌块弧形空腔和预制挡墙砌块立柱空腔内部;所述现浇混凝土底部设有基础和垫层;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蓄水箱、净化沟槽、灌溉管、抽水管、水泵和发电设备组成;所述蓄水箱和净化沟槽设于砌块挡墙顶部填土中,所述蓄水箱四周设置防水层,顶部设有检修盖,蓄水箱箱体两侧分别设有与净化沟槽和灌溉管连接的孔口;所述净化沟槽底部设有防水层,其上分别设有第二过滤层和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与蓄水箱体通过水管连通;所述灌溉管包括与蓄水箱体连接的连接管,设于砌块挡墙顶部一层预制挡墙砌块内部的竖向灌溉主管和横向连接两侧预制种植砌块种植槽的灌溉支管;所述抽水管底部设于正常水位以下,抽水管管身设于立柱空腔内部;所述水泵连接于抽水管底部;所述发电设备设于水位线以上;所述绿植包括设于正常水位以下制种植砌块种植槽内和预制挡墙砌块u型种植槽内的水生植物、
正常水位以上预制种植砌块种植槽内和预制挡墙砌块u型种植槽内的陆生植物、净化沟槽内的净化型植物、缓坡上的草坪。
5.优选地,所述的砌块挡墙每间隔4~10m的预制种植砌块设置一块与预制种植砌块等高的预制挡墙砌块。
6.优选地,所述的相邻预制种植砌块之间、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挡墙砌块通过拼接燕尾槽拼接,并采用砂浆勾缝粘结,竖向由同类型的预制种植砌块或预制挡墙砌块通过拼接凹槽和拼接凸榫连接。
7.优选地,所述的预制种植砌块端部设置带孔的端板,预制种植砌块长度超过1m时,在中间部位设置中部加强板,预制种植砌拼接凹槽尺寸比拼接凸榫尺寸大5~10mm。
8.优选地,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基础顶部设有与预制种植砌块和预制挡墙砌块拼接凹槽相对应的凸榫。
9.优选地,所述的砌块挡墙顶部一层预制挡墙砌块不设置u型种植槽,在砌块顶部中央部位设有比连接管直径大5~10mm的管槽,管槽与连接管之间的空隙采用砂浆封堵;与预制种植砌块种植槽连接部位设置灌溉支管,竖向垂直设置与水平向灌溉支管、管槽连接的灌溉主管。
10.优选地,所述的净化沟槽在重力式挡墙顶部通长布置或间隔布置,所述抽水管及水泵设于河道上游位置或净化沟槽上游部位,所述蓄水箱在每块预制挡墙砌块顶部间隔布置。
11.优选地,所述的灌溉系统将河道内的水通过抽水管抽到净化沟槽内,经净化过滤后储存于蓄水箱内部,再通过灌溉管用于种植槽内植物灌溉。
12.优选地,所述的灌溉管、抽水管端部均设有过滤网。
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过滤层为粒径较大的碎石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为粒径较小的碎石过滤层。
1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采用带种植槽的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挡墙砌块相互堆砌形成挡墙外立面,并在挡墙背侧现浇混凝土形成重力式挡墙,具有占地少、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等优点;
16.2、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挡墙砌块在背部分别设置弧形空腔和立柱空腔,可与砌块背部现浇混凝土可靠连接,且预制砌块可作为现浇混凝土挡板,减少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支设与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
17.4、左右相邻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挡墙砌块、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种植砌块之间采用燕尾槽拼接,上下层砌块之间采用拼接凹槽与拼接凸榫进行拼接,保证砌块挡墙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砌块挡墙施工效率;
18.5、预制种植砌块设置种植槽,可为植物及河道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河道净化水体能力;且落水者可通过手抓住种植槽边壁,再逐级向上攀爬至岸坡顶,从而有效完成自救和互救,保证落水者生命安全;
19.6、抽水管及水泵设置上游位置,河内的水通过抽水排到净化沟槽内,并经过净化型绿植、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三次净化后排入到蓄水箱或市政管网中,提高灌溉及市政用水的质量;
20.7、通过设置灌溉系统,保证生态种植槽内植物水分充足,挡墙临水侧形成长势良好的生态美景,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立面示意图;
22.图2是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结构预制种植砌块侧边剖面图(图1中a

a剖面);
23.图3是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结构预制种植砌块中部剖面图(图1中b

b剖面);
24.图4是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结构预制挡墙砌块侧边剖面图(图1中c

c剖面);
25.图5是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结构预制挡墙砌块中部剖面图(图1中d

d剖面);
26.图6是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挡墙拼接截面示意图(图1中e

e剖面);
27.图7是顶层预制种植砌块与预制挡墙拼接截面示意图(图1中f

f剖面);
28.图8是预制种植砌块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预制种植砌块侧边断面图(图8中1

1断面图);
30.图10是预制种植砌块中部断面图(图8中2

2断面图);
31.图11是预制种植砌块立面图(图10中3

3断面图);
32.图12是相邻预制种植砌块立面连接图(图10中3

3断面图);
33.图13是预制种植砌块立面图(图10中4

4断面图);
34.图14是相邻预制种植砌块立面连接图(图10中4

4断面图);
35.图15是预制种植砌块绿植施工完毕后中部剖面示意图;
36.图16是预制种植砌块绿植施工完毕后中部剖面三维示意图;
37.图17是预制挡墙砌块结构示意图;
38.图18是预制挡墙砌块中部剖面三维示意图;
39.图19是预制挡墙砌块侧边断面二维示意图(图17中5

5断面图);
40.图20是预制挡墙砌块侧边断面二维示意图(图17中6

6断面图);
41.图21是带灌溉管预制挡墙砌块结构示意图;
42.图22是带灌溉管预制挡墙砌块中部剖面三维示意图;
43.图23是带灌溉管预制挡墙砌块侧边断面二维示意图(图21中7

7断面图);
44.图24是自灌溉系统及水流流向图。
45.图中标注:1

河道,2

基础,3

垫层,4

正常水位,5

填土,6

预制种植砌块,61

种植槽,62

燕尾槽,63

拼接凹槽,64

拼接凸榫,65

中部加强板,66

弧形空腔,67

绿化孔,68

粗糙处理,69

端板,7

绿植,71

陆地植物,72

水生植物,73

净化型植物,74

草坪,8

缓坡,9

碎石储水层,10

土壤种植层,11

防水层,12

反滤层,13

预制挡墙砌块,131

立柱空腔,132

u型种植槽,14

蓄水箱,15

检修盖,16

净化沟槽,161

第一过滤层,162

第二过滤层,17

灌溉管,171

灌溉主管,172

灌溉支管,173

连接管,18

抽水管,19

水泵,20

发电设备,21

电线,22

现浇混凝土,23

管槽,24

砂浆封堵,25

砂浆勾缝。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2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7.本实施例中砌块挡墙高度8m,预制种植砌块6长1.8m,宽1.0m(上边+下边),高0.8m,种植槽61尺寸为1.8
×
0.5
×
0.6m(长
×

×
高);预制挡墙砌块13长0.8m,宽1.0m(上边+下边),高0.8m;砌块挡墙每4块预制种植砌块6放置一块预制挡墙砌块13进行连接。
48.结合附图1所示,免拆模现浇阶梯型自灌溉生态重力式挡墙,其特征在于由砌块挡墙、现浇混凝土22、灌溉系统及绿植7组成;砌块挡墙每间隔7.2m的预制种植砌块6设置一块与预制种植砌块6等高的预制挡墙砌块13。
49.结合附图2~5所示,现浇混凝土22位于砌块挡墙背水侧,并填充于预制种植砌块6弧形空腔66和预制挡墙砌块13立柱空腔131内部;现浇混凝土22底部设有基础2和垫层3;绿植7包括设于正常水位4以下预制种植砌块6种植槽61内和预制挡墙砌块13u型种植槽132内的水生植物72、正常水位4以上预制种植砌块6种植槽内61和预制挡墙砌块13u型种植槽132内的陆生植物71、净化沟槽16内的净化型植物73、缓坡8上的草坪74;现浇混凝土基础2顶部设有与预制种植砌块和预制挡墙砌块拼接凹槽相对应的凸榫。
50.结合附图4、附图5所示,砌块挡墙顶部一层预制挡墙砌块13不设置u型种植槽132,再结合附图21~23所示,在砌块顶部中央部位设有比连接管173直径大5~10mm的管槽23,管槽23与连接管173之间的空隙采用砂浆封堵24;与预制种植砌块6种植槽61连接部位设置灌溉支管172,竖向垂直设置与水平向灌溉支管172、管槽23连接的灌溉主管171。
51.结合附图7所示,净化沟槽16在重力式挡墙顶部通长布置或间隔布置,抽水管18及水泵19设于河道1上游位置或净化沟槽16上游部位,蓄水箱14在每块预制挡墙砌块13顶部间隔布置。
52.结合附图8~10所示,预制种植砌块6顶部设有通长的拼接凸榫64,底部设有通长的拼接凹槽63,两侧边分别设有可相互拼接的拼接燕尾槽62,预制种植砌块6临水侧设有种植槽61,种植槽61外侧间隔均匀设置绿化孔67,预制种植砌块6背水侧设有经粗糙处理68后的弧形空腔66。
53.结合附图8、附图13、附图14所示,预制种植砌块6端部设置带孔的端板69,预制种植砌块6长度超过1m时,在中间部位设置中部加强板65,预制种植砌块6拼接凹槽63尺寸比拼接凸榫64尺寸大5~10mm。
54.结合附图1、附图6、附图7、附图11、附图12所示,相邻预制种植砌块6与预制种植砌块6、预制种植砌块6与预制挡墙砌块13通过拼接燕尾槽62拼接,结合附图14所示,在除拼接燕尾槽62的其他接触部位采用砂浆勾缝25粘结;再结合附图1~5所示,竖向由同类型的预制种植砌块6或预制挡墙砌块13通过拼接凹槽63和拼接凸榫64连接。
55.结合附图15~16所示,种植槽61内从下向上依次设有碎石储水层9和土壤种植层10,碎石储水层9与预制种植砌块6种植槽61接触部位设有防水层11,土壤种植层10与预制种植砌块6种植槽61接触部位设有反滤层12。
56.结合附图17~20所示,预制挡墙砌块13设有与预制种植砌块6尺寸、位置相同的拼接凸榫64、拼接凹槽63和拼接燕尾槽62;预制挡墙砌块13临水侧设有u型种植槽132,预制挡
墙砌块13背水侧设有立柱空腔131。
57.结合附图24所示,灌溉系统包括蓄水箱14、净化沟槽16、灌溉管17、抽水管18、水泵19和发电设备20组成;抽水管18底部设于正常水位4以下,抽水管18管身设于立柱空腔131内部;水泵19连接于抽水管18底部;发电设备20设于正常水位4以上;灌溉系统将河道1内的水通过抽水管18抽到净化沟槽16内,经净化过滤后储存于蓄水箱14内部,再通过灌溉管17用于种植槽61内绿植7灌溉。第一过滤层161为粒径较大的碎石过滤层、第二过滤层162为粒径较小的碎石过滤层。
58.结合附图5、附图24所示,蓄水箱14和净化沟槽16设于砌块挡墙顶部填土5中,蓄水箱14四周设置防水层11,顶部设有检修盖15,蓄水箱14箱体两侧分别设有与净化沟槽16和灌溉管17连接的孔口;净化沟槽16底部设有防水层11,其上分别设有第二过滤层162和第一过滤层161,第二过滤层162与蓄水箱14箱体通过水管连通;灌溉管17、抽水管18端部均设有过滤网(图中未画出)。
59.结合附图21~24所示,灌溉管17包括与蓄水箱14箱体连接的连接管173,设于砌块挡墙顶部一层预制挡墙砌块13内部的竖向灌溉主管171和横向连接两侧预制种植砌块6种植槽61的灌溉支管172。
60.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