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645发布日期:2021-04-02 09:4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边坡防护网。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建设需求不断增多,很多傍山路段都建设有道路,但由于特殊地区,道路两侧的山坡容易出现落石、坍塌和滑坡等情况,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每年都有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道路边坡防护网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随之迅速发展。

参考公告号为cn21008626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安全防护作用的边坡防护网,包括防护网罩与网边格,所述网边格的内部的一周处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通过绑扎连接在网边格的内部的一周处,所述防护网罩与网边格通过绑扎固定连接,在固定部与网边格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但是由于防护网的长度通常情况下很长,上述的防护网紧紧通过四个固定部固定在边坡上,可能会造成防护网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防护网,其优点是:提高了防护网与边坡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边坡防护网,包括防护网罩和网编格,所述网编格通过若干个固定组件固定在边坡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预设在边坡上的基座、两组分别垂直固定在基座上并平行布设的两个固定杆和两个分别滑动连接在同组内两个固定杆上的固定板,所述网编格穿过同组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间隙,所述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用于下压固定板的螺母;

相邻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间距在3-5米;

所述基座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编格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边坡上,基座预布设,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两组固定杆分别垂直布设在基座上,并且固定杆通过与布设,与基座浇筑而成,保证了固定杆与边坡之间的强度,固定板将网编格下压在两则固定杆之间,并通过螺母与固定杆螺纹连接将固定板固定,保证了固定板的安装稳定性,并且相邻之间的固定组件间隔为3-5米,布设密度比较大,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护网与边坡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编格内呈十字排布加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网罩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网编格上,两个所述钢丝绳在十字交叉处加设有用于将两个钢丝绳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在网编格内设置有若干个钢丝绳,钢丝绳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网编格上,钢丝绳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边坡上,从而将位于固定件处的防护网罩同样固定在边坡上,保证了防护网罩与边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防护网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两个呈十字交叉排布在连接座上并分别用于连接网编格和钢丝绳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座上的第一半圆环套、铰接设置在连接座上的第二半圆环套和用于固定第一半圆环套和第二半圆环套的螺栓,所述第一半圆环套和第二半圆环套在螺栓的连接下形成一个抱紧网编格和钢丝绳的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用连接组件固定钢丝绳和网编格时,先将其中一个连接件固定在网编格上,打开螺栓,使第一半圆环套套设在网编格上,然后向靠近第一半圆环套的方向转动第二半圆环套,然后用螺栓固定第一半圆环套和第二半圆环套,使第一半圆环套和第二半圆环套抱紧网编格,然后打开另一个连接件,将钢丝绳放置到第一半圆环套内,后向靠近第一半圆环套的方向转动第二半圆环套,然后用螺栓固定第一半圆环套和第二半圆环套,使第一半圆环套和第二半圆环套抱紧钢丝绳即可,保证了钢丝绳与网编格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背离螺母的一端交接设置在第一半圆环套上,所述第二半圆环套正对螺栓的位置加设有供螺栓插入的插槽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与半圆环套铰接布设,使螺栓与半圆环套一体设计,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连接件对钢丝绳和网编格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卡设固定两个呈十字交叉布设钢丝绳的固定套和对称布设在固定套两侧用于将固定套固定在边坡上的膨胀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套设两个钢丝绳,通过膨胀螺栓将钢丝绳固定在边坡上,保证了钢丝绳能稳定的将防护网罩限制在边坡上,提高了网编格的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朝向边坡的一端加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朝向固定套的方向垂直延伸有凸起,所述固定套正对凸起的位置开设有容纳凸起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将防护网罩和钢丝绳连接在一起,然后在固定套的作用下一起固定在边坡上,提高了防护网罩与边坡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防护网罩的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之间的所述钢丝绳的间距在4-7米之间,所述固定件依次间隙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的对钢丝绳和固定件进行布设,在达到稳定固定网编格、钢丝绳和防护网罩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固定组件,提高了防护网与边坡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2.通过设置钢丝绳,,保证了防护网罩与边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防护网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现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体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体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网罩;2、网编格;3、钢丝绳;4、固定组件;41、基座;42、固定杆;43、固定板;44、螺母;5、连接组件;51、连接座;52、连接件;521、第一半圆环套;522、第二半圆环套;532、螺栓;524、插槽块;6、固定件;61、固定套;62、紧固板;63、膨胀螺栓;64、安装板;65、凸起;66、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边坡防护网,包括防护网罩1、网编格2和钢丝绳3,防护网罩1设置为钢丝网,网编格2围绕固定设置在防护网罩1的端边处,网编格2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在边坡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4包括基座41、固定杆42、固定板43和螺母44,基座41预设在边坡上,并且基座4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固定杆42设置有四个,并且两两呈一组,固定杆42均垂直固定在基座41上,同组内的固定杆42平行布设,并且两个固定杆42之间有供网编格2容纳的间隙,两组固定杆42间歇平行布设,固定板43上开设有四个供固定杆42穿过的通孔,螺母44与固定杆42螺纹连接,网编格2放置在两组固定杆42之间,固定板43上的通孔正对固定杆42,向下移动固定板43,使固定板43与网编格2相抵触,然后用螺栓532固定固定板43即可,结合图1,相邻固定组件4之间的间隔距离在3-5米之间。

如图1所示,钢丝绳3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呈十字交叉布设在网编格2内,钢丝绳3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5固定在防网编格2上,钢丝绳3在十字交叉处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边坡上,相邻之间的钢丝绳3的间距在4-7米之间,固定件6依次间隙排布。

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座51和两个连接件52,两个连接件52呈十字交叉固定在连接座51上,连接件52包括第一半圆环套521、第二半圆环套522和螺栓532,第一半圆环套521固定设置在连接架上,第二半圆环套522铰接设置在连接座51上,转动第二半圆环套522,第二半圆环套522与第一半圆环套521能形成一个抱住网编格2或钢丝绳3的圆环,螺栓532铰接设置在第一半圆环上,第二半圆环正对螺栓532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供螺栓532插入的插槽块524,当使用连接组件5连接钢丝绳3和网编格2时,使两个连接件52分别正对网编格2和钢丝绳3,先将网编格2在螺栓532的作用下抱紧在其中一个连接件52内,然后将钢丝绳3在螺栓532的作用下抱紧在另一个连接件52内即可。

如图2和图5所示,固定件6包括两个固定套61和安装板64,两个固定套61呈十字交叉布设,并且分别用于卡设两个钢丝绳3,两个固定套61上水平对称延伸有两个紧固板62,两个固定套61通过膨胀螺栓63固定在边坡上,安装板64向朝向紧固板62的方向垂直固定有凸起65,紧固板62正对凸起65的位置开设有容纳凸起65的容纳槽66。当使用固定件6固定钢丝绳3时,先将安装板64放置到边坡上,并且安装板64位于钢丝绳3的十字交叉处,然后将固定套61正对两个钢丝绳3,并且使两个钢丝绳3分别卡设在固定套61内,调整安装板64的位置,使凸起65正对容纳槽66,然后用膨胀螺栓63将紧固板62固定在边坡上即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防护网固定在边坡上时,先在边坡上预设若干个基座41,然后网编格2放置在两组固定杆42之间,固定板43上的通孔正对固定杆42,向下移动固定板43,使固定板43与网编格2相抵触,然后用螺栓532固定固定板43即可对网编格2进行固定;然后安装钢丝绳3,先将钢丝绳3的两端用连接组件5固定在网编格2上,然后再用固定件6将钢丝绳3和安装板64固定在边坡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