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

文档序号:24583215发布日期:2021-04-06 12:3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厨房领域,水槽过滤装置以过滤杂质,防止厨房水管堵塞同时兼顾水的流动性为目标。

目前,市场上的水槽过滤装置大多是使用传统的单层带孔圆柱形过滤装置,对不同大小的杂质进行过滤的能力有限。有部分水槽过滤装置考虑到了杂质过滤问题,采用双层圆柱或者筛网的方式进行双重过滤,但是这种设计对于厨具产业智能化的研究有所不足,且传统双重过滤装置在杂质堆积后进行清洗更加不易,采用筛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此问题,但是筛网需要不停更替,也带来了一定麻烦。

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可以提供此类问题的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水槽过滤装置杂质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并自动清理杂质,设计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包括水槽、双层过滤装置、排水管、垃圾输送带和垃圾回收箱;

所述双层过滤装置包括外胆、内胆和电动闸片,所述外胆包括外胆头部、外胆侧壁、外胆底板和杂质过滤孔,所述外胆头部为上大下小的圆环型结构,其的顶端外径略大于水槽中下水口的直径,进而将双层过滤装置固定,所述外胆底板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外胆侧壁连接外胆头部与外胆底板,所述外胆包括外胆头部、外胆侧壁、外胆底板上均分布有若干杂质过滤孔;

所述内胆包括内胆头部、内胆侧壁、内胆底板和杂质过滤孔,所述内胆头部顶端与外胆头部顶端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内胆头部为上大下小的近圆环型结构,其顶端外径略小于外胆头部顶端外径,其底端外径小于外胆头部底端半径,所述内胆底板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内胆侧壁连接内胆头部与内胆底板,所述内胆包括内胆头部、内胆侧壁、内胆底板上均分布有若干杂质过滤孔;

所述电动闸片为拉伸圆弧型结构,其圆弧半径与排水管相等,且其底端型线与内胆底板相同,电动闸片可由数字信号处理装置转换出的电流进行控制开闭;

所述垃圾输送带为传送带结构,其两边略微高于中间,呈“凹”字形结构,垃圾输送带一端连接双层过滤装置的电动闸片底端,另一端连接垃圾回收箱。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的杂质过滤孔,外胆的杂质过滤孔半径为r1,内胆的杂质过滤孔半径为r2,2r1=r2,进而将大颗粒杂质留在内胆,小颗粒杂质留在外胆。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的外胆底板与内胆底板的倾斜角度分别为α、β,且75°>β>α>45°。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在其底端还设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收集的重力信号g(t)将通过重力信号转化模块经过a/d转换传递给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形成电流i(t)控制闸片开闭。

所述的水槽,在其水龙头开关处设有控制器,水龙头开闭信号将传递给数字信号转换模块形成电流i(t)。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的内胆侧壁与外胆侧壁两侧壁靠闸门一端均开口,其开口与电动闸片型线相同,用于保证电动闸片的安装;

所述排水管为圆管型结构,其顶部开口且与电动闸片型线相同,用于保证双层过滤装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采用双重过滤外胆、内胆设计,针对不同大小的杂质进行过滤,提升了过滤效果;

(2)外胆、内胆采用倾斜底板设计,使得杂质受自身重力影响在电动闸片开启后沿垃圾输送带进入垃圾回收箱;

(3)控制系统通过监测重力智能监测杂质质量,在达到一定重量条件是打开电动闸片,防止双重过滤装置堵塞;

(4)水龙头开启时强制关闭电动闸片,防止水流入垃圾回收箱;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闸片开启的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整体图;

图2是一实施例中闸片关闭的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整体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双层过滤装置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例中双层过滤装置剖视图;

图5是一实施例中电动信号控制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槽,2-双层过滤装置,21-外胆,211-外胆头部,212-外胆侧壁,213-外胆底板,214-杂质过滤孔,22-内胆,221-内胆头部,222-内胆侧壁,223-内胆底板,224-杂质过滤孔,23-电动闸片,3-排水管,4-垃圾输送带,5-垃圾回收箱,r1-外胆的杂质过滤孔半径,r2-内胆的杂质过滤孔半径,α-外胆底板倾斜角度,β-内胆底板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更详细地展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现在将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来进行描述。通过结合相应的图片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目的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5,一种智能水槽过滤装置,包括水槽1、双层过滤装置2、排水管3、垃圾输送带4和垃圾回收箱5;

所述双层过滤装置2包括外胆21、内胆22和电动闸片23,所述外胆21包括外胆头部211、外胆侧壁212、外胆底板213和杂质过滤孔214,所述外胆头部211为上大下小的圆环型结构,其的顶端外径略大于水槽1中下水口的直径,进而将双层过滤装置2固定,所述外胆底板213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外胆侧壁212连接外胆头部211与外胆底板213,所述外胆21包括外胆头部211、外胆侧壁212、外胆底板213上均分布有若干杂质过滤孔214;

所述内胆22包括内胆头部221、内胆侧壁222、内胆底板223和杂质过滤孔224,所述内胆头部221顶端与外胆头部211顶端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内胆头部221为上大下小的近圆环型结构,其顶端外径略小于外胆头部211顶端外径,其底端外径小于外胆头部211底端半径,所述内胆底板223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内胆侧壁222连接内胆头部221与内胆底板223,所述内胆22包括内胆头部221、内胆侧壁222、内胆底板223上均分布有若干杂质过滤孔224;

所述电动闸片23为拉伸圆弧型结构,其圆弧半径与排水管3相等,且其底端型线与内胆底板223相同,电动闸片23可由数字信号处理装置转换出的电流进行控制开闭;

所述垃圾输送带4为传送带结构,其两边略微高于中间,呈“凹”字形结构,垃圾输送带4一端连接双层过滤装置2的电动闸片23底端,另一端连接垃圾回收箱5。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2的杂质过滤孔214、224,外胆的杂质过滤214半径为r1,内胆的杂质过滤孔224半径为r2,2r1=r2,进而将大颗粒杂质留在内胆22,小颗粒杂质留在外胆21。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2的外胆底板213与内胆底板223的倾斜角度分别为α、β,且75°>β>α>45°。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2,在其底端还设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收集的重力信号g(t)将通过重力信号转化模块经过a/d转换传递给数字信号转换模块形成电流i(t)。

所述的水槽1,在其水龙头开关处设有控制器,水龙头开闭信号将传递给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形成电流i(t)控制闸片开闭。

所述的双层过滤装置2的内胆侧壁222与外胆侧壁212两侧壁靠闸门23一端均开口,其开口与电动闸片23型线相同,用于保证电动闸片23的安装。

所述排水管3为圆管型结构,其顶部开口且与电动闸片23型线相同,用于保证双层过滤装置2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智能水槽过滤装置的控制方法,工作状态下具体的信号收集、转化、处理步骤如下:

(1)当重力传感器探头接受到双层过滤装置的重力信号g(t),通过重力信号转化模块a/d转换变为电信号i(t);

(2)重力信号转化模块输出的电信号i(t)传输至数字信号处理装置;

(3)电信号i(t)传输至控制模块的数字信号处理装置,定义i’(t)为阀门开启的临界电流信号强度,若i(t)≥i’(t)则信号处理装置传输i1至闸片控制器;若若i(t)<i’(t),则信号处理装置传输i2至闸片控制器,i1表示闸片控制器控制电动闸片开启,i2表示闸片控制器控制电动闸片关闭;

(4)同时,若水龙头开启,其控制器将传递开闭信号a(t)至数字信号处理装置,数字信号处理装置接受此信号并传输i2至闸片控制器,此时电动闸片关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