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蓄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5504发布日期:2021-05-07 20:0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蓄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蓄池。



背景技术:

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备,主要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池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排出,达到既能规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又能控制初期雨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雨水中带有较多的污泥杂质,使用调蓄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时,污染物质和杂质会不可避免地沉积在水池底部,因此,在实际运行时,必须对调蓄池底部的沉积物进行冲洗。如公告号为cn20413930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清洁的矩形雨水调蓄池,包括真空泵、真空隔膜阀、冲洗室、虹吸单元、污泥池和池体,底部一侧设有污泥池,另一侧通过虹吸单元与冲洗池底部连接,冲洗池底部通过真空隔膜阀与真空泵连接,该调蓄池中的调蓄水用作为冲洗水,从而节约了水资源,相比于通过压缩冲洗水的方式而言,利用了冲洗水的势能,能耗更低。

但是上述调蓄池中,由于冲洗室设置于调蓄池池体的一侧,在进行冲洗时,冲洗水从调蓄池的一侧进入后冲刷池底杂质,从调蓄池另一侧排出,冲洗水的流动路径长,且池体底面水平,冲洗过程中受杂质阻挡,导致水流速度减缓,冲洗效果变差,导致在池体底部靠近排水端的部位仍有部分污泥和固形物存在;不仅如此,在蓄水阶段,由于冲洗室中的水源自雨水,雨水中含有的杂质随着水流流动进入冲洗池中,附着在冲洗池的池壁上,影响冲洗池的清洁和冲洗水的水质,为保证冲洗效果,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冲洗池进行清洁维护,增加工作负担。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调蓄池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洗效果好的调蓄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蓄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所述池体外的存水室,所述存水室的底部通过虹吸机构与所述池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存水室的顶部通过真空隔膜阀连通有真空泵,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存水室至少有两个且分设于所述池体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调蓄池在使用时,初始状态池体和存水室均空置,池体内进水,合流制污水开始流入池体内,池体和存水室内液位升高;当存水室内达到设定液位值时,真空泵开始工作,将存水室中的空气抽出,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由于池体内气压高于存水室内气压,使得存水室内的液位高于池体内液位;而后池体通过排水口排水,池体内液位下降,直至排空,而由于存水室内保有真空,存水室底部和池体连接处为虹吸机构,使得存水室内的液位维持高度不变;池体内清空后,池底沉积有污泥和固形物,此时存水室顶部的真空隔膜阀打开,破坏存水室内的真空,通过存水室内的蓄水对池体的底部进行冲洗。由于存水室内的液位较高,不但保证了冲洗水量,而且使冲洗水具有较高的动能,并且存水室分设于池体的两侧,使得冲洗水从池体的两侧流入池体,并通过池体底部的排水口排出,缩短了冲洗水的流动路径,保证冲洗水在冲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流速,能够将池体底部的污泥冲刷干净。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底部的两侧并排分布有至少两个隔墙,所述隔墙与所述池体配合形成冲洗廊道,所述冲洗廊道的进水端和排水端分别与所述存水室和所述排水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邻的隔墙形成了冲洗廊道,因此当存水室内的冲洗水排出后,利用冲洗廊道能够引导冲洗水的流向,使得冲洗水直接朝向排水口流动,保证对池体底部的冲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冲洗廊道的进水端高度高于排水端高度,所述冲洗廊道的进水端向所述排水端逐步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墙靠近排水口的一端低于远离排水口的一端,防止存水室排水时,因排水速度过快,冲洗水从冲洗廊道顶部漫出,此外采用这样的设计,减少了隔墙的生产材料用量,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存水室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口;所述真空隔膜阀包括固定于存水室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透气口连通的连接口,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升降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套设于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管外,所述抽气管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透气口的内侧,所述连接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被所述密封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隔膜阀中,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存水室的顶部,其连接口通过透气口与存水室内部连通,在需要控制存水室与外界隔绝时,将密封板沿着抽气管中心轴线向下移动,使密封板覆盖并堵住连接口,从而防止存水室与外界连通,此时抽取存水室内的空气使存水室内保持真空,即可利用存水室进行蓄水。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上方设置有负压室,所述负压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负压泵连通,所述负压室的底部设置有负压口,所述负压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被所述密封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负压泵与负压室的出气口连通,当需要存水室放水对池体内底部进行清洗时,负压泵启动,抽气负压室内的空气,使得负压室内形成的气压小于存水室内的负压,如此,使密封板向上移动,覆盖负压口,此时密封板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口和透气口打开,存水室内的真空被破坏,从而使负压室内蓄积的冲洗水向池体内流动对池体内的底部进行冲洗。

优选的,所述负压室和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环状的防尘网,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防尘网的内侧,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水网,所述防水网的外缘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尘网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利用防水网阻挡存水室内水中的杂质,防止灰尘和杂质与密封板接触,影响密封板与负压口和连接口之间的密封配合,如此,保证了负压室和存水室的密封隔绝效果。

优选的,所述池体底面的纵向截面为v形,所述v形截面的开口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冲洗水在池体底部流动时,顺着倾斜的池体底面向下流动,冲洗水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保证了冲洗水的流速,提高了冲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池体底部的中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排水口与池体两侧的存水室的距离相同,在冲洗过程中池体两侧冲洗水的流动路径相同,保证了对池体底部相同的冲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存水室内还设置有浮球液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监测存水室内的液位,有利于在蓄水阶段,当存水室内达到一定液位高度时,真空泵启动,抽取存水室内的空气,使液位上升至设定高度。

优选的,所述存水室的排水端固定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为折面形或者曲面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存水室内进入杂质,保证冲洗水的水质和存水室内的洁净,在冲洗水池底部时,附着在滤网上的杂质被冲洗水冲刷。如此,延长了存水室的清洁维护周期,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利用滤网折面形或者曲面形的设计,增加了滤网的表面积,保证了滤网的拦截能力,同时由于滤网的表面积增加,减少了滤网部分位置网孔堵塞而导致存水室与池体之间不连通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调蓄池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在池体的两侧分设存水室,缩短了存水室内的冲洗水冲洗过程中在池体底部流动的路径长度,保证冲洗水在冲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流速,冲刷池体内底部的污泥杂质,从而改善冲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真空隔膜阀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存水室,2-1.透气口,3.虹吸机构,4.真空隔膜阀,41.安装板,41-1.连接口,42.密封板,43.负压室,43-1.出气口,43-2.负压口,44.防尘网,45.防水网,5.真空泵,51.抽气管,6.隔墙,7.浮球液位计,8.滤网,9.冲洗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的调蓄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两侧均设有六个存水室2,存水室2的底部通过虹吸机构3与池体1的底部连通;还包括四个真空泵5,四个真空泵5两两分设于池体1两侧的正上方,各真空泵5分别与三个存水室2对应连接,真空泵5和存水室2的顶部连接有真空隔膜阀4;池体1的底部正中心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两侧均并排分布有五个隔墙6,隔墙6和池体1的池壁配合形成六个与存水室2一一对应冲洗廊道9,冲洗廊道9的进水端高度高于排水端高度,冲洗廊道9的进水端向排水端逐步过渡,其进水端与存水室2连通,排水端与排水口连通。

该实施例的调蓄池在使用时,雨水进入池体1内,池体1内的水位升高,而后真空泵5启动,抽取存水室2内的空气,使存水室2内形成真空,其气压低于池体1内的气压后,池体1内的液位上升至设定高度后,真空隔膜阀4关闭,真空泵5停止运行,使得存水室2内维持真空度和一定的水位,而后池体1内的雨水通过排水口排出;在池体1内的底部容易有污泥和其余杂质,当需要清洁池体1底部时,真空隔膜阀4打开,存水室2与外界连通后,存水室2内的真空被破坏,此时存水室2内具有一定高度的冲洗水通过虹吸机构3流入池体1内,沿着池体1内的底部流动并从排水口排出,由于冲洗前,存水室2内具有一定高度的冲洗水,保证了冲洗水量,并且冲洗水具有一定的势能,因此冲洗水进入池体1内后,势能转为动能,使冲洗水具有一定的流速,冲洗池体1内的底面,实现对池体1内底部的清洁。由于存水室2分设在池体1的两侧,使得冲洗水从池体1两侧向正中心的排水口流动时,冲洗水的流动路径缩短,减少了杂质对冲洗水的阻力,从而保证了冲洗水的流速和对池体1底部的冲洗效果,此外,隔墙6的设置使得在池体1的底部形成多个冲洗廊道9,用于引导冲洗水的流动方向,使冲洗水直接从池体1两侧向排水口流动,保证了冲洗效果;隔墙6靠近排水口的一端高度低于另一端高度,一方面放置冲洗水从存水室2排出时漫出冲洗廊道9,另一方面还节约了隔墙6的生产材料,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存水室2、真空泵5以及隔墙6的数量并不受该实施例的限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设在池体1两侧的存水室2也可以是多个,仅需保证存水室2设置在池体1的两侧,使从存水室2流出的冲洗水具有较短的流动路径,以保证其对池体1底部的冲洗效果即可。

如图3所示,存水室2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口2-1;真空隔膜阀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存水室2上方的安装板41,安装板41上开设有与透气口2-1连通的连接口41-1,安装板41的上方升降设置有密封板42,密封板42套设于真空泵5的抽气管51外,抽气管51的底部设置于透气口2-1的内侧;密封板42的上方设置有负压室43,抽气管51贯穿负压室43且与负压室43固定连接,负压室43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43-1,出气口43-1与负压泵连通,负压室43的底部设置有负压口43-2,负压口43-2和连接口4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被密封板4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覆盖;负压室43和安装板41之间固定连接由环状的防尘网44,密封板42位于防尘网44的内侧,安装板41的下方设置有防水网45,防水网45的外缘与安装板41固定连接。

在利用真空隔膜阀4固定存水室2与外部的连通和隔绝时,当存水室2需要积蓄冲洗水时,真空泵5启动,通过其抽气管51抽取存水室2内的空气输送到外界,使得存水室2内形成负压,并且存水室2内的气压小于负压室43中的气压,使得密封板42沿着抽气管51轴线向下移动,覆盖在透气口2-1上,堵住透气口2-1,使得存水室2与外界隔绝,方便存水室2内积蓄冲洗水;而当存水室2需要排水对池体1内底部清洁时,与负压室43出气口43-1连通的负压泵(图中未示出)启动,抽取负压室43内的空气,使得负压室43内的负压小于存水室2中的负压,使密封板42沿着抽气管51轴线向上移动,堵住负压口43-2,由于密封板42上移过程中脱离了连接口41-1,使得存水室2顶部的透气口2-1打开,进而存水室2内的真空被破坏,使得存水室2内积蓄的冲洗水从存水室2底部排出,进入池体1内底部进行冲刷清洗。通过防尘网44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杂质与密封板42接触,利用防水网45防止蓄水时冲洗水中的杂质与密封板42接触,如此,保证了密封板42升降移动后与连接口41-1和负压口43-2之间密封配合,进而保证了负压室43和存水室2与外界隔离时的密封性能;由于密封板42升降移动对负压室43和存水室2进行密封,其移动过程中未受到磨损,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的调蓄池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池体1底面的纵向截面为v形,v形截面的开口向上设置,池体1底面的坡度为1.0%;存水室2内还设置有浮球液位计7。

相比于实施例1,池体1的底部采用v形的设计,其开口向上,使冲洗廊道9的进水端高于其排水端,因此冲洗水向下流动,其势能能够转为动能,保证冲洗水具有较高的流速,从而保证了对池体1底部的冲洗效果,池体1底面的坡度为1.0%,保证池体1有一定的蓄水空间;存水室2内的浮球液位计7能够监测存水室2内的水位,方便管理人员合理控制存水室2内的水位高度。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实施例3的调蓄池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存水室2的排水端固定设置有曲面状的滤网8。

该实施例中,通过滤网8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杂质,防止这些杂质进入存水室2中,影响冲洗水的水质和存水室8的清洁,延长存水室8清洁维护的周期,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在存水室8放水时,清洗水冲刷滤网8表面的杂质,使得这些杂质随着清洗水从排水口排出;滤网8采用曲面设计,增大了其尺寸和过滤面积,提高过滤能力,并防止蓄水阶段,滤网8的部位位置网孔堵塞使得池体1内的雨水无法进入存水室8中;当然,滤网8也可以设计成折面状以扩大其表面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