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7414发布日期:2021-02-23 15:2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堤坝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属于防洪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防洪是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其基本工作内容有防洪规划、防洪建设、防洪工程的管理和运用、防汛(防凌)、洪水调度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等。防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
[0003]
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防洪堤可以抑制洪水,但是其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好的方面是,防洪堤能保护住在河岸的人每年远离洪灾,免遭财产损失。但坏的方面在于,防洪堤上可能出现小范围的溃口,也可能被河水漫过。
[0004]
在洪水来临时,如果堤坝上出现溃口,需要对溃口进行堵漏加固,防止洪水通过溃口进入市区。现有技术中,对溃口进行堵漏一般是将抗洪沙袋丢入溃口处将溃口堵住,这样的方式由于单个沙袋体积小、重量轻,很容易被洪水冲走,达不到堵塞溃口的效果,而且即使使用沙袋将溃口堵住,由于沙袋之间只是堆叠设置,强度较低,容易被再次冲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堤坝溃口进行堵漏时,由于单个沙袋体积小、重量轻,很容易被洪水冲走,达不到堵塞溃口的效果,而且即使使用沙袋将溃口堵住,由于沙袋之间只是堆叠设置,强度较低,容易被再次冲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坝堵漏装置,解决堤坝溃口使用沙袋堵漏困难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包括设置于堤坝坝体的堤坝溃口内的若干内部堵漏支架,相邻的两个内部堵漏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堤坝坝体的迎水面上设置有后补前盖板,堤坝坝体的背水面上设置有后补后盖板,后补前盖板、后补后盖板分别覆盖堤坝溃口位于堤坝坝体迎水面、堤坝坝体背水面上的开口;所述后补前盖板、后补后盖板分别与内部堵漏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堤坝溃口的两个端面与内部堵漏支架之间填充膨胀水泥;所述内部堵漏支架为一个上部开口的金属网箱,内部堵漏支架内填充有若干堵漏沙包。
[0008]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内部堵漏支架包括一个底板和若干侧板,底板和侧板均为金属网板,底板的每个侧边沿分别连接一个侧板,侧板与底板枢接;相邻的两个侧板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相邻的两个内部堵漏支架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0009]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内部堵漏支架内设置有一个下部压板,下部压板位于内部堵漏支架内的底部并位于堵漏沙包的下方;所述下部压板上朝向内部堵漏支架内部底端面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插杆,插杆穿过内部堵漏支架的底端面。
[0010]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内部堵漏支架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底板为矩形网板,两个侧板分别与底板的两个平行的侧表面枢接;所述内部堵漏支架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若干支架扩张杆,支架扩张杆上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螺纹孔,支架扩张杆上的螺纹孔沿支架扩张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侧板的侧部设置有支撑螺杆,支撑螺杆穿过支架扩张杆上的螺纹孔、侧板的侧部并与支架扩张杆、侧板螺纹连接。
[0011]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后补后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端部密封管,端部密封管贴合于堤坝坝体的背水面并且端部密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沿堤坝坝体的坝顶至坝底设置;所述端部密封管贴合于堤坝坝体背水面的一侧开口设置,端部密封管内填充有膨胀混凝土。
[0012]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端部密封管内设置有浇筑管,浇筑管的沿端部密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浇筑管上设置有若干浇筑口,浇筑口在浇筑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
[0013]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后补后盖板与堤坝坝体背水面之间间隔设置并设置有若干堵漏沙包,后补后盖板与堤坝坝体背水面之间的堵漏沙包覆盖堤坝溃口位于堤坝坝体背水面的开口上。
[0014]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后补后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定位管,定位管贴合于后补后盖板的表面设置并与后补后盖板固定焊接;所述定位管内设置有固定地锚杆,固定地锚杆穿过定位管且端部与河道底面或者河岸地面锚固。
[0015]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后补后盖板连接有后补支撑板,定位管设置于后补后盖板、后补支撑板之间且与后补后盖板、后补支撑板固定焊接;所述后补支撑板上连接有若干支架杆,支架杆的一端与后补支撑板铰接,支架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一个地脚板,地脚板通过地锚与河岸地面锚固。
[0016]
优化的,上述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所述后补支撑板与后补前盖板之间设置有对拉杆,对拉杆穿过后补支撑板、后补后盖板、后补前盖板且两端分别与后补支撑板、后补前盖板固定。
[001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8]
1、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使用内部堵漏支架在开始时堵住溃口,在将内部堵漏支架沉入溃口后,可以通过站在堤坝上的人力牵拉或者机械将内部堵漏支架固定于溃口内,内部堵漏支架是网箱的结构,能够使得部分洪水流过内部堵漏支架,降低固定阻力。然后将沙袋或者石块丢入内部堵漏支架内,由于内部堵漏支架的固定,重物不会被洪水轻易冲走,使得重物能够固定于溃口位置,当沙袋或者石块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重物的重量能够使得内部堵漏支架固定于溃口内防止内部堵漏支架被洪水冲走,这样能够减少溃口处的洪水流量。最后将后补前盖板、后补后盖板覆盖于溃口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上,降低洪水对于内部堵漏支架的冲击并能够防止洪水从溃口处流过,将后补前盖板、后补后盖板固定后,溃口被堵住,然后将膨胀水泥灌注于后补前盖板、后补后盖板之间,填充内部堵漏支架与溃口之间的缝隙,完成溃口堵漏操作;
[0019]
2、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使用堵漏沙包或者石块作为重物进行堵漏,操作方便,也能够现场取材,减少运输难度,可以快捷的操作。填充膨胀水泥能够堵住缝隙,并且能够增加内部堵漏支架的重量,提高堵漏稳定性;
[0020]
3、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内部堵漏支架由底板和若干侧板枢接而成,方便在现场进行组装成型,并且降低运输难度,方便运达现场;
[0021]
4、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为了提高密封性,在后补后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一个端部密封管并且内部填充膨胀混凝土,通过膨胀混凝土在溃口背水面的两侧形成挡水条,防止后补后盖板两侧渗水,提高密封性;
[0022]
5、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由于现实中端部密封管的管径较小,所以使用浇筑管在端部密封管内浇筑,这样能够防止内部积气造成混凝土分布不均;
[0023]
6、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后补后盖板与堤坝坝体背水面之间的堵漏沙包可以增加堤坝溃口堵漏后的牢固性,防止溃口处受到较大的冲击后再次溃口;
[0024]
7、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使用固定地锚杆将定位管固定于河岸的地面上,从而将后补后盖板固定,提高后补后盖板对堵漏沙包和内部堵漏支架的支撑性,提高溃口堵漏后的强度。定位管作为后补后盖板的骨架,提高了后补后盖板的强度,防止后补后盖板受到较大冲击力后发生变形,提高堤坝溃口堵漏后的牢固性;
[0025]
8、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后补后盖板上的支架杆支撑后补后盖板的位置和强度,使得后补后盖板、后补支撑板的抗冲击性能更高,进一步提高堤坝溃口堵漏后的牢固性;
[0026]
9、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对拉杆将后补支撑板、后补后盖板、后补前盖板连为一体,提高堤坝溃口堵漏后的整体性,使得整体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27]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8]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30]
图3为实施例1的内部堵漏支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实施例1的内部堵漏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为实施例2的内部堵漏支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实施例2的内部堵漏支架与支架扩张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0035]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6]
1-堤坝坝体,2-堤坝溃口,3-内部堵漏支架,31-底板,32-侧板,33-下部压板,34-插杆, 35-支架扩张杆,36-螺纹孔,37-支撑螺杆,4-后补前盖板,5-后补后盖板,6-端部密封管,7
-ꢀ
堵漏沙包,8-浇筑管,9-浇筑口,10-定位管,11-固定地锚杆,12-后补支撑板,13-支架杆, 14-地脚板,15-对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8]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
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39]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1]
实施例1
[0042]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包括设置于堤坝坝体1的堤坝溃口2 内的若干内部堵漏支架3,相邻的两个内部堵漏支架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堤坝坝体1的迎水面上设置有后补前盖板4,堤坝坝体1的背水面上设置有后补后盖板5,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分别覆盖堤坝溃口2位于堤坝坝体1迎水面、堤坝坝体1背水面上的开口;所述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分别与内部堵漏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堤坝溃口2的两个端面与内部堵漏支架3之间填充膨胀水泥;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为一个上部开口的金属网箱,内部堵漏支架3内填充有若干堵漏沙包7。
[0043]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内部堵漏支架3在开始时堵住溃口,在将内部堵漏支架3沉入溃口后,可以通过站在堤坝上的人力牵拉或者机械将内部堵漏支架3固定于溃口内,内部堵漏支架3是网箱的结构,能够使得部分洪水流过内部堵漏支架3,降低固定阻力。然后将沙袋或者石块丢入内部堵漏支架3内,由于内部堵漏支架3的固定,重物不会被洪水轻易冲走,使得重物能够固定于溃口位置,当沙袋或者石块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重物的重量能够使得内部堵漏支架3固定于溃口内防止内部堵漏支架3被洪水冲走,这样能够减少溃口处的洪水流量。最后将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覆盖于溃口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上,降低洪水对于内部堵漏支架3的冲击并能够防止洪水从溃口处流过,将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 固定后,溃口被堵住,然后将膨胀水泥灌注于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之间,填充内部堵漏支架3与溃口之间的缝隙,完成溃口堵漏操作。使用堵漏沙包或者石块作为重物进行堵漏,操作方便,也能够现场取材,减少运输难度,可以快捷的操作。填充膨胀水泥能够堵住缝隙,并且能够增加内部堵漏支架3的重量,提高堵漏稳定性。
[0044]
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包括一个底板31和若干侧板32,底板31和侧板32均为金属网板,底板31的每个侧边沿分别连接一个侧板32,侧板32与底板31枢接;相邻的两个侧板32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相邻的两个内部堵漏支架3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0045]
本实施例中,内部堵漏支架3由底板31和若干侧板32枢接而成,方便在现场进行组装成型,并且降低运输难度,方便运达现场。
[0046]
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内设置有一个下部压板33,下部压板33位于内部堵漏支架3内的底部并位于堵漏沙包7的下方;所述下部压板33上朝向内部堵漏支架3内部底端面的表面
上设置有若干插杆34,插杆34穿过内部堵漏支架3的底端面。
[0047]
内部堵漏支架3内的下部压板33在承受堵漏沙包7重压后想下挤压,下部压板33上的插杆34在下部压板33受到挤压后会向溃口处的下部挤压,使得插杆34插入溃口处下部的泥土中或者松软处,进而内部堵漏支架3通过插杆34固定于溃口处,防止内部堵漏支架3经过溃口处的洪水冲走。
[0048]
所述后补后盖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端部密封管6,端部密封管6贴合于堤坝坝体1的背水面并且端部密封管6的长度延伸方向沿堤坝坝体1的坝顶至坝底设置;所述端部密封管6贴合于堤坝坝体1背水面的一侧开口设置,端部密封管6内填充有膨胀混凝土。
[0049]
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密封性,在后补后盖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一个端部密封管6并且内部填充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在干固过程中膨胀并挤压堤坝背水面,减小端部密封管6 与堤坝背水面之间的缝隙,这样通过膨胀混凝土在溃口背水面的两侧形成挡水条,防止后补后盖板5两侧渗水,提高密封性。
[0050]
所述端部密封管6内设置有浇筑管8,浇筑管8的沿端部密封管6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浇筑管8上设置有若干浇筑口9,浇筑口9在浇筑管8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
[0051]
由于现实中端部密封管6的管径较小,所以使用浇筑管8在端部密封管6内浇筑,这样能够防止内部积气造成混凝土分布不均。
[0052]
所述后补后盖板5与堤坝坝体1背水面之间间隔设置并设置有若干堵漏沙包7,后补后盖板5与堤坝坝体1背水面之间的堵漏沙包7覆盖堤坝溃口2位于堤坝坝体1背水面的开口上。
[0053]
本申请中,后补后盖板5与堤坝坝体1背水面之间的堵漏沙包7可以增加堤坝溃口堵漏后的牢固性,防止溃口处受到较大的冲击后再次溃口。
[0054]
所述后补后盖板5上设置有若干定位管10,定位管10贴合于后补后盖板5的表面设置并与后补后盖板5固定焊接;所述定位管10内设置有固定地锚杆11,固定地锚杆11穿过定位管10且端部与河道底面或者河岸地面锚固。
[0055]
本申请中,使用固定地锚杆11将定位管10固定于河岸的地面上,从而将后补后盖板5 固定,提高后补后盖板5对堵漏沙包7和内部堵漏支架3的支撑性,提高溃口堵漏后的强度。定位管10作为后补后盖板5的骨架,提高了后补后盖板5的强度,防止后补后盖板5受到较大冲击力后发生变形,提高堤坝溃口堵漏后的牢固性。
[0056]
所述后补后盖板5连接有后补支撑板12,定位管10设置于后补后盖板5、后补支撑板 12之间且与后补后盖板5、后补支撑板12固定焊接;所述后补支撑板12上连接有若干支架杆13,支架杆13的一端与后补支撑板12铰接,支架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一个地脚板14,地脚板14通过地锚与河岸地面锚固。
[0057]
本申请中,后补后盖板5上的支架杆13支撑后补后盖板5的位置和强度,使得后补后盖板5、后补支撑板12的抗冲击性能更高,进一步提高堤坝溃口堵漏后的牢固性。
[0058]
所述后补支撑板12与后补前盖板4之间设置有对拉杆15,对拉杆15穿过后补支撑板12、后补后盖板5、后补前盖板4且两端分别与后补支撑板12、后补前盖板4固定。
[0059]
对拉杆15将后补支撑板12、后补后盖板5、后补前盖板4连为一体,提高堤坝溃口堵漏后的整体性,使得整体强度更高。
[0060]
实施例2
[0061]
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包括一个底板31和两个侧板32,底板31为矩形网板,两个侧板32分别与底板31的两个平行的侧表面枢接;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支架扩张杆35,支架扩张杆35上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螺纹孔 36,支架扩张杆35上的螺纹孔36沿支架扩张杆35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侧板32 的侧部设置有支撑螺杆37,支撑螺杆37穿过支架扩张杆35上的螺纹孔36、侧板32的侧部并与支架扩张杆35、侧板32螺纹连接。
[0062]
本实施中,将内部堵漏支架3设置为由一个底板31和两个侧板32枢接组成的形式,通过将侧板32与底板31折叠使得内部堵漏支架3成型。在内部堵漏支架3成型号,使用支撑螺杆37将两个侧板32分别固定于支架扩张杆35上的不同位置,使得内部堵漏支架3的形状固定。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改变侧板32与底板31的角度使得内部堵漏支架3适应堤坝的形状,并且方便在现场根据情况组装。
[0063]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