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道路防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在沿山的公路上会设置有挡墙,通过挡墙保护路基,减少路基因水流、承载而变形。
相关技术中,参照图6,为常见的道路挡墙结构,包括设置在坡壁1和公路2间的挡墙17,坡壁1倾斜容易有泥土或者小石块滑下,挡墙17不能很好的收集泥土或者小石块,使得泥土或者小石块掉落在公路2上,影响交通通行,不便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得沿坡壁滑落的泥沙或者小石块不易掉落在公路上,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挡墙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挡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挡墙结构,包括挡墙本体,所述挡墙本体位于公路和坡壁之间,所述挡墙本体上方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朝向所述公路一侧倾斜向上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公路的表面上固定连接开口朝上的收集框,所述挡板底部转动连接于挡墙本体,所述挡墙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装置位置的固定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结构可以用来来固定收集装置的位置,收集装置可以对沿坡壁落下的泥土和碎石进行收集,由于挡板位于挡墙本体上方且朝向公路一侧倾斜向上设置,对沿坡壁落下的泥土和碎石进行阻挡,使得泥土和碎石掉落至开口朝上的收集框内;由于挡板转动连接在挡墙本体上,可以转动收集装置将收集的泥块、小石块倾倒进行清理,从而减少泥块、小石块掉落在公路上。
优选的,所述挡墙本体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挡墙及位于第一挡墙上方且厚度窄于第一挡墙的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靠近所述坡壁的一端平齐;所述收集框包括位于收集框底部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一端和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远离挡板的一侧抵接在第二挡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框一端和挡板固定连接一端抵在第二挡墙上覆盖第一挡墙顶部,使得泥土和碎石不易掉落,且收集框包括底部的过滤板,可以对流下的泥水进行过滤后排出。
优选的,所述挡墙本体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挡墙上且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沿挡墙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支撑杆顶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挡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和相邻铰接座铰接的旋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可以起到加固挡墙本体的作用,通过旋转轴和铰接座铰接实现收集框可以绕旋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挡墙正面的连接杆,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挡板上远离第二挡墙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和连接杆插接的安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穿过挡板的一端通过和滑动在挡板上的安装杆插接,来使得挡板位置可以固定。
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过滤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座,所述安装杆穿设在定位环座内,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挡墙的一侧设置有供安装杆穿过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通过定位环座固定,通过安装杆穿过设置在连接杆上的安装孔来实现安装杆和连接杆的插接固定,从而固定整个收集装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定位环座内壁上开设有供凸块穿过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和凹槽配合时,可以实现安装杆的移动,当转动安装杆,使得凸块和凹槽错开,从而限制安装杆的移动,使得收集装置不易轻易被翻转。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墙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收集框间隔的正上方的延伸板,且所述延伸板宽度小于相邻过滤板之间的间隔,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由中部朝向相邻收集框方向的倾斜向下设置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收集框间留有间隙,可能会有泥沙掉落,通过延伸板使得多数通过间隙的泥沙、石块从延伸板两侧斜面掉落在过滤板内,且延伸板宽度小于相邻过滤板间隙,不易在收集框转动时造成干涉。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墙上设置有抵接槽,抵接槽包括底面和弧形侧壁,所述过滤板远离挡板的一端抵接在抵接槽底面上,所述过滤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置有与过滤板垂直设置且覆盖抵接槽开口的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一端抵接在凹槽底部,为收集框提供支撑,且使得泥沙不易沿着收集框和第二挡墙的缝隙掉下去,通过竖板封闭凹槽,使得泥沙不易进入凹槽,当挡板转动时,通过弧形侧壁不易和过滤板干涉。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收集框沿挡墙本体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且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使得收集框开口朝上,收集框对从山坡壁上掉下的泥沙、石块进行收集,通过挡板和挡墙本体转动连接,使得收集框可以翻转下来进行清理;
2.第二挡墙上开设有抵接槽,过滤板远离挡板的一端抵接在抵接槽底部,通过竖板覆盖抵接槽开口使得泥沙不易从过滤板和第二挡墙的间隙滑落,且抵接槽壁为圆弧状,不易影响过滤板跟随挡板转动;
3.收集框包括底部的过滤板,下雨时可以对泥水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收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是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凸显收集框结构和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收集框翻转清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道路挡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坡壁;2、公路;3、挡墙本体;31、第一挡墙;32、第二挡墙;33、支撑杆;4、收集框;41、凸沿;42、过滤板;43、竖板;5、延伸板;6、铰接座;7、旋转轴;8、连接杆;9、安装杆;10、定位环座;11、安装孔;12、凸块;13、凹槽;14、连接孔;15、抵接槽;16、挡板;17、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挡墙结构。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坡壁1和公路2之间设置有挡墙本体3,挡墙本体3包括下部的第一挡墙31,第一挡墙31上方连接有宽度窄于第一挡墙31的第二挡墙32,第一挡墙31和第二挡墙32靠近坡壁1的一侧平齐,挡墙本体3包括位于第一挡墙31上、沿挡墙本体3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的支撑杆33,支撑杆33竖直设置且一端向下穿出第一挡墙31连接在路基上,支撑杆33另一端从第一挡墙31顶部穿出。支撑杆33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3,支撑杆33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6,铰接座6上铰接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朝远离公路2一侧倾斜向上设置的挡板16,挡板16底部连接有用过和铰接座6连接的旋转轴7,通过拉动挡板16可以使得收集装置绕着铰接座6旋转。
参照图2和图3,挡板16靠近第二挡墙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框4,收集框4包括和挡板16成钝角的、固定连接的过滤板42,过滤板42远离挡板16的一侧连接有垂直于过滤板42的竖板43,过滤板42远离挡板16的一端连接有凸沿41;第二挡墙32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供凸沿41抵接的抵接槽15,凸沿41抵接在抵接槽15底面,抵接槽15侧壁为圆弧状,在过滤板42转动时不会产生干涉。竖板43在凸沿41和抵接槽15底面抵接时抵靠在第二挡墙32表面上且覆盖抵接槽15开口,使得泥沙或石块不易进入抵接槽15内。设置抵接槽15,使得泥沙不易从过滤板42和第二挡墙32的间隙掉落。
参照图1和图3,第二挡墙32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挡板16表面上设置有供连接杆8远离第二挡墙32的一端穿过的安装孔11,连接杆8从安装孔11穿出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4;挡板16远离第二挡墙32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环座10,定位环座10内穿设有用于和连接孔14插接的安装杆9,安装杆9可以在定位环座10内转动并且滑动。通过安装杆9插接在连接孔14内来固定收集框4的位置,使得收集框4开口方向朝上,可以用来收集泥沙和小石块。
参照图1和图4,安装杆9一端连接有把手,安装杆9上设置有凸块12,定位环座10上开设有用于和凸块12配合的凹槽13,当转动安装杆9使得凸块12和凹槽13错开位置时,限制安装杆9的移动。
参照图1和图5,第二挡墙32表面上固定连接延伸板5,延伸板5位于相邻两个收集框4间隔的正上方且延伸板5的宽度略小于两个收集框4间的间隔的宽度,延伸板5由中部朝向相邻两个收集框4的方向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斜面。通过设置延伸板5使得从相邻两个收集框4间隔上方掉落的泥沙可以被斜面引导至收集框4内进行收集,且在转动收集装置时,不会和延伸板5干涉。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道路挡墙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安装杆9插接在连接孔14内时,挡板16和收集框4位置被固定,从坡壁1上滑落下来的泥土和碎石,通过挡板16及延伸板5阻挡后掉落至收集框4内,且由于设置有抵接槽15和竖板43,泥沙和碎石不易从收集框4和第二挡墙32间隙掉落下去,沿坡壁1下来的泥水可以通过收集框4底部过滤板42进行过滤;当转动连接杆8,使得凸块12和凹槽13位置对齐,再拉动连接杆8使得凸块12通过凹槽13,连接杆8从连接孔14内脱离,收集框4可以绕着旋转轴7旋转,从而翻转进行清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