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2104发布日期:2021-07-20 16:3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



背景技术:

河道护坡,顾名思义是用来保护河道堤坝的防护坡,传统的河道护坡一般都是使用混凝土混合较大石头堆砌形成的,用来保护河坝防止水流将河坝边缘的泥土冲击进河道造成河道堵塞及河坝溃烂。

传统河道护坡均为一端斜面坡组成,偶尔会在斜面坡上铺盖上绿化,但单一的斜面坡道,在水流较急的河道中,被河水长时间的冲击,容易造成斜面坡道产生裂缝,进而容易被损坏,同时单一的斜坡功能单一且不美观。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单一坡道容易被水流冲击损坏,且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具备防止河水冲击、具有多功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河道护坡容易被河水冲击损坏且功能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包括水泥基,所述水泥基的顶部铺设有二次铺盖层,所述二次铺盖层内部混合有钢筋网,所述二次铺盖层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一阶缓冲坡;

所述一阶缓冲坡的侧面开设有缓冲孔,所述一阶缓冲坡的顶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一阶缓冲坡的顶部连接有一阶平台,所述一阶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一阶平台的顶部铺设有绿化拼接砖;

所述一阶平台的顶部远离一阶缓冲坡的一侧设置有二阶缓冲坡,所述二阶缓冲坡的表面开设有人行楼梯,所述人行楼梯之间沿斜坡方向设置有功能坡,所述功能坡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二阶缓冲坡的顶部远离一阶平台的一侧铺设有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靠近人行楼梯的一端设置有限行护栏,所述沥青路面的两边设置有排水坡。

优选的,所述缓冲孔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缓冲孔均贯穿一阶缓冲坡的侧面并延伸至一阶缓冲坡的顶部,且所述缓冲孔之间的间距为若干米。

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缓冲槽分别位于两个缓冲孔之间,且所述缓冲槽延伸至一阶平台的边沿。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位于一阶平台靠近一阶缓冲坡的边缘,且所述防护栏的总长度与一阶平台的长度相等,所述防护栏为封闭护栏。

优选的,所述绿化拼接砖的中间开设有菱形贯穿孔,且菱形贯穿孔的内部填充有泥土,同时泥土的内部种植有绿化带。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等距排列,所述防滑纹每个半米处设置有高度数字,且通过红色油漆进行标注。

优选的,所述限行护栏为开放式护栏,每隔一端间距设置有护栏门,所述限行护栏的外表面涂有夜光警示标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通过在二次铺盖层内设置钢筋网以加大护坡的整体强度,并在一阶缓冲坡上设置若干缓冲孔并贯通至一阶坡面的顶部,在水流冲击的时候用于将水流进行分割,从而减少水流的冲击力,同时设置缓冲槽以增大一阶缓冲坡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整体被冲击的力度,从而到达了增加护坡抗水流冲击能力的效果。

2、该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通过设置一阶平台并在一阶平台上铺设绿环拼接砖种植绿环,同时设置人行楼梯方便行人上下,在非汛时,可以打开限行护栏的限行门让行人进入到第一平台上散步及观赏江景,并在人行楼梯之间设置功能坡并设置带有标号的防滑纹,在汛时可以通过标号来直接观察到当前水位,达到了多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网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泥基;2、二次铺盖层;3、钢筋网;4、一阶缓冲坡;5、缓冲孔;6、缓冲槽;7、一阶平台;8、防护栏;9、绿化拼接砖;10、二阶缓冲坡;11、人行楼梯;12、功能坡;13、防滑纹;14、限行护栏;15、沥青路面;16、排水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包括水泥基1,水泥基1为初次灌浇的含有大石块的水泥,用于保持河岸边的水土不会流失,从而保证河堤的安全,水泥基1的顶部铺设有二次铺盖层2,二次铺盖层2用于提升护坡的强度,其为更为细致的混凝土灌浇而成,二次铺盖层2内部混合有钢筋网3,钢筋网3用于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从而保证护坡的使用年限,二次铺盖层2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一阶缓冲坡4,一阶缓冲坡4用于对冲击的河水进行缓冲,用于保护护坡;

一阶缓冲坡4的侧面开设有缓冲孔5,缓冲孔5用于对冲击的水流进行分割,从而减少水流对护坡的冲击力,一阶缓冲坡4的顶部开设有缓冲槽6,缓冲槽6用于增加护坡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变水流的方向而减少水流对护坡的冲击力,一阶缓冲坡4的顶部连接有一阶平台7,一阶平台7用于平时供人们步行,一阶平台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栏8,防护栏8用于对行人进行保护,从而防止意外发生,一阶平台7的顶部铺设有绿化拼接砖9,绿化拼接砖9用于提高整体的美观程度;

一阶平台7的顶部远离一阶缓冲坡4的一侧设置有二阶缓冲坡10,二阶缓冲坡10用于在汛时提升护坡的防护能力,二阶缓冲坡10的表面开设有人行楼梯11,人行楼梯11在平时用于方便行人上下,而在汛时用于增加防汛沙袋的接触面积,避免直接在斜坡上防汛沙袋容易被冲走,人行楼梯11之间沿斜坡方向设置有功能坡12,功能坡12用于在防汛的时候方便冲锋筏或沙袋进入到水中,功能坡1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3,防滑纹13用于防止起表面过于光滑,避免行人产生危险,二阶缓冲坡10的顶部远离一阶平台7的一侧铺设有沥青路面15,沥青路面15用于方便车辆行驶,在抗洪的时候方便物资的运输,沥青路面15靠近人行楼梯11的一端设置有限行护栏14,限行护栏14用于起到防护警示的作用,沥青路面15的两边设置有排水坡16,排水坡16用于将路面积水排至河道内。

具体的,缓冲孔5的数量为若干,若干缓冲孔5均贯穿一阶缓冲坡4的侧面并延伸至一阶缓冲坡4的顶部,且缓冲孔5之间的间距为若干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冲击的时候,若干的缓冲孔5能够将水流分割成若干份,且在冲的时候通过一阶缓冲坡4顶部的进行卸力,从而减少护坡被水流冲击的力度。

具体的,缓冲槽6的数量为若干,若干缓冲槽6分别位于两个缓冲孔5之间,且缓冲槽6延伸至一阶平台7的边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槽6能够增大护坡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面积内的冲力力度,同时使水流在冲击的时候不能保持一致的力度,从而减少水流的冲击力。

具体的,防护栏8位于一阶平台7靠近一阶缓冲坡4的边缘,且防护栏8的总长度与一阶平台7的长度相等,防护栏8为封闭护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栏8用于保证行人的安全,同时在汛时能够防止防汛沙袋被水流冲击到河里,用于提升防汛沙袋的效果。

具体的,绿化拼接砖9的中间开设有菱形贯穿孔,且菱形贯穿孔的内部填充有泥土,同时泥土的内部种植有绿化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绿化拼接砖9之间的菱形贯穿孔能够种植绿化,从而来提升护坡的整体美观度。

具体的,防滑纹13等距排列,防滑纹13每个半米处设置有高度数字,且通过红色油漆进行标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13用于提升摩擦力,从而防止行人在上面打滑,而在汛时可以通过防滑纹13边的数字来直观的看见水位的高低,并也方便防汛器材通过功能坡12进入到一阶平台7。

具体的,限行护栏14为开放式护栏,每隔一端间距设置有护栏门,限行护栏14的外表面涂有夜光警示标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行护栏14表面的夜光警示标示用于提醒夜间的车辆及行人,从而提升安全性,而设置护栏门能够在汛时关闭防止行人进入,进一步提升行人的安全。

在使用时,当河流冲击到一阶缓冲坡4的时候,缓冲孔5将水流分割成若干小的分流,以减少水流对护坡的冲击力,同时缓冲槽6使水流的冲击面不能保持一致,从而减少水流的冲击力度,以此来增加护坡的防护能力,而在平常的时候行人能够通过人行楼梯11进入到一阶平台7进行散步,而在汛时通过关闭限行护栏14上的护栏门来阻止行人进入,以此提升安全性,并通过功能坡12上的防滑纹13遍的数字来直观的观察到水位的高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