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2366发布日期:2021-07-16 19:5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3.但是,由于是坡面,因此在植物的根系未完全发展之前,坡面的固土效果较差,在雨水的冲刷下,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4.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植物生根之前提供足够的固土效果的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植物生根之前提供足够的固土效果的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包括模块,以及用于连接前后相邻模块的连接构件;
8.所述模块的中部位置处形成一个方槽,所述模块的顶部向上凸起后形成凸边部分,所述凸边部分的高度由左至右逐渐降低;在所述模块的底部注塑形成有多个锥形的尖刺部,在所述模块的前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弧形槽;当两个模块呈前后组合时,两个弧形槽拼接形成一个圆孔;
9.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板件,在所述板件的底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加工形成锥形部分,所述插杆插入所述弧形槽所构成的圆孔内,锥形部分刺入地面。
10.优选地,在所述凸边部分的内侧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上端与所述凸边部分的上端齐平,在所述蓄水槽的槽壁处设置有导出槽;在填土时,土层填充至低于凸边部分上端面10mm~15mm;导出槽位于蓄水槽的靠近左侧位置处;当模块倾斜安装时,导出槽处于低位;蓄水槽的设置是在雨水来临的时候,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储存的水通过导出槽缓慢渗透给位于凸边部分内侧的土层,我们在使用时,可以在导出槽位置处填涂海绵进行阻隔,避免泥土进入蓄水槽,同时还可以降低水的渗透速度。
11.优选地,所述板件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边部分契合在所述凹槽内;上述结构是为了进一步的增加板件和凸边部分的配合稳定性。
12.优选地,所述模块为塑料材质,壁厚大于4mm。
13.优选地,所述板件为不锈钢材质,壁厚为2mm~4mm。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装置被搭建在坡面上,对坡面进行覆盖,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16.2)本装置在搭建完成后,凸边部分可以容纳更多的土层,让植物的根系可以更好的生根;
17.3)本装置可以定位土层,避免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
18.4)本装置在植物生根之后可快速拆除;
19.5)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2.图2为模块的俯视图;
23.图3为图2在a

a处的剖视图;
24.图4为连接构件的主视图;
25.图5为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27.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阅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防护坡结构,包括模块1,以及用于连接前后相邻模块1的连接构件2;
32.所述模块1的中部位置处形成一个方槽101,所述模块1的顶部向上凸起后形成凸边部分102,所述凸边部分102的高度由左至右逐渐降低;在所述模块1的底部注塑形成有多个锥形的尖刺部103,在所述模块1的前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弧形槽104;当两个模块1呈前后组合时,两个弧形槽104拼接形成一个圆孔;
33.所述连接构件2包括板件201,在所述板件201的底部设置有插杆202,所述插杆202的下端加工形成锥形部分203,所述插杆202插入所述弧形槽104所构成的圆孔内,锥形部分刺入地面。
34.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凸边部分102的内侧设置有蓄水槽111,所述蓄水槽111的上端与所述凸边部分102的上端齐平,在所述蓄水槽111的槽壁处设置有导出槽112;在填土时,土层填充至低于凸边部分上端面10mm;导出槽112位于蓄水槽111的靠近左侧位置处;当模块倾斜安装时,导出槽处于低位;蓄水槽的设置是在雨水来临的时候,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储存的水通过导出槽缓慢渗透给位于凸边部分内侧的土层,我们在使用时,可以在导出槽位置处填涂海绵进行阻隔,避免泥土进入蓄水槽,同时还可以降低水的渗透速度。
35.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板件201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凹槽221,所述凸边部分102契合在所述凹槽221内;上述结构是为了进一步的增加板件和凸边部分的配合稳定性。
36.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模块1为塑料材质,壁厚为6mm。
37.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板件201为不锈钢材质,壁厚为3mm。
3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9.1)本装置被搭建在坡面上,对坡面进行覆盖,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40.2)本装置在搭建完成后,凸边部分可以容纳更多的土层,让植物的根系可以更好的生根;
41.3)本装置可以定位土层,避免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
42.4)本装置在植物生根之后可快速拆除;
43.5)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