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1659发布日期:2021-08-10 14:3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

现有的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大都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排水管经常容易堵塞的问题,不仅不能过滤防堵塞还容易浪费成本经常维护管道;

2、现有的管道对接麻烦的问题,不仅对接难度高,还难固定,不固定的话还容易因水流冲击而晃动导致磨损快。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管经常容易堵塞和现有的管道对接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箱体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形架,所述回形架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t形柱,所述t形柱的表面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一侧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的表面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回形架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均与回形架、箱体和第二u形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u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t形杆的表面均与回形架和第一u形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柱,所述第三滑动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表面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第四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套筒外并固定连接有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的正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壁与t形柱的表面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t形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通过设置的t形杆、第二u形板、第一u形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相配合,可将滤网进行装拆,并也可对废弃的排水管进行结构回收利用,既能解决现有的排水管经常容易堵塞的问题,又能达到过滤防堵塞的效果,还起到了能快速更换滤网和快速回收废弃排水管的结构加以利用的作用。

2、该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三弹簧、第三滑动柱、套筒、第四转动杆、弧形杆和滑动杆之间相配合,可将对接的管道固定住,防止其因水流冲击而晃动,既能解决现有的管道对接麻烦的问题,又能保护管道在输送时不会晃动从而导致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环与第三滑动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动柱与箱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排水管;2、箱体;3、第一滑动柱;4、第一转动杆;5、第一u形板;6、固定杆;7、滑动块;8、第二转动杆;9、t形柱;10、回形架;11、第一弹簧;12、t形杆;13、第二弹簧;14、第二u形板;15、第三转动杆;16、第二滑动柱;17、套筒;18、第三滑动柱;19、矩形孔;20、第四转动杆;21、弧形杆;22、滑动杆;23、第三弹簧;24、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绿色给排水建筑结构,包括排水管1,排水管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柱3,第一滑动柱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箱体2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形架10,回形架10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u形板5,第一u形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第一转动杆4转动连接,第一u形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1,固定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箱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t形柱9,t形柱9的表面与箱体2滑动连接,滑动块7的一侧与第二转动杆8转动连接,排水管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柱16,第二滑动柱16的表面与箱体2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柱1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5,回形架10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二u形板14,固定杆6的表面均与回形架10、箱体2和第二u形板14滑动连接,第二u形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杆12,t形杆1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二弹簧13,t形杆12的表面均与回形架10和第一u形板5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t形杆12、第二u形板14、第一u形板5、第一转动杆4、第二转动杆8、第三转动杆15、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之间相配合,可将滤网进行装拆,并也可对废弃的排水管1进行结构回收利用,既能解决现有的排水管1经常容易堵塞的问题,又能达到过滤防堵塞的效果,还起到了能快速更换滤网和快速回收废弃排水管1的结构加以利用的作用。

具体的,排水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7,套筒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柱18,第三滑动柱1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20,套筒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2,滑动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杆21,弧形杆21的表面与套筒17滑动连接,弧形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第四转动杆20转动连接,滑动杆2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三弹簧23。

本实施例中,套筒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防水胶垫,密封防水胶垫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管道对接后会漏水的问题,通过第三弹簧23、第三滑动柱18、套筒17、第四转动杆20、弧形杆21和滑动杆22之间相配合,可将对接的管道固定住,防止其因水流冲击而晃动,既能解决现有的管道对接麻烦的问题,又能保护管道在输送时不会晃动从而导致磨损。

具体的,滑动杆22的一端延伸至套筒17外并固定连接有圆环24。

本实施例中,圆环24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移动滑动杆22,使不会在直接移动滑动杆22时导致难移动。

具体的,套筒17的正面开设有矩形孔19,矩形孔19的内壁与t形柱9的表面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矩形孔19的设置是为了限制t形柱9只能左右移动且也是为了方便能从正面直接操作。

具体的,圆环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胶垫。

本实施例中,缓冲胶垫主要是防止出现手在移动圆环24时被勒伤的情况出现。

具体的,t形柱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本实施例中,防滑胶垫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手滑时难以移动t形柱9,箱体2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的内壁与t形柱9滑动连接,所以t形柱9才能跟箱体2滑动连接,并能限制其只能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需要安装滤网时,只需要将滤网两侧开设的第一圆形槽与第一滑动柱3滑动连接即可,需要对接管道时,也只需要将对接管道其表面开设的第二圆形槽与第三滑动柱18滑动连接即可,不要对接管道想将其分开时,只需要拉动圆环24,圆环24带动滑动杆22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23,滑动杆22带动弧形杆21移动,弧形杆21带动第四转动杆20移动,第四转动杆20带动第三滑动柱18移动,远离对接的管道后,移动排水管1,松开圆环24即可,需要拆卸滤网时,只需移动t形柱9,t形柱9带动滑动块7移动,滑动块7带动第二转动杆8转动,第二转动杆8带动固定杆6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11,固定杆6带动第一u形板5移动,第一u形板5带动第一转动杆4转动,第一转动杆4带动第一滑动柱3移动,待第一滑动柱3远离滤网的第一圆形槽后,拉动滤网松开t形柱9即可,需要对废弃的排水管1的结构进行回收加工利用时,移动t形柱9,t形柱9带动滑动块7移动,滑动块7带动第二转动杆8转动,第二转动杆8带动固定杆6移动并拉扯第一弹簧11,固定杆6带动第一u形板5移动,第一u形板5带动t形杆12移动并拉扯第二弹簧13,t形杆12带动第二u形板14移动,第二u形板14带动第三转动杆15转动,第三转动杆15带动第二滑动柱16远离排水管1即可移动箱体2,松开t形柱9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