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9690发布日期:2021-10-24 16: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地下室外墙(1)、地下室外墙(1)之间的后浇带区(2)和预制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1)朝向后浇带区(2)的内侧设置有承托部(4),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地下室外墙(1)上的承托部(4)相对设置,所述预制挡板(3)盖设于后浇带区(2)且抵接于承托部(4)上,所述预制挡板(3)与承托部(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将预制挡板(3)快速的固设于承托部(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竖向穿设于预制挡板(3)且与其转动连接的定位插杆(61)和固设于定位插杆(61)侧壁的限位杆(62),所述承托部(4)朝向预制挡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插杆(61)相适配的定位插槽(431),所述定位插槽(431)的竖向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62)相适配的让位槽(432),所述让位槽(432)的槽口与定位插槽(431)相连通,所述让位槽(432)的槽底侧壁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433),所述限位杆(62)转动进入到弧形槽(43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挡板(3)背离承托部(4)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的槽底沿预制挡板(3)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滑移孔(311),所述定位插杆(61)的下端穿设于滑移孔(311)并延伸出滑移孔(311),所述定位插杆(61)的上端位于容纳槽(31)内,所述定位插杆(61)位于容纳槽(31)内的端部上固设有与容纳槽(31)相适配的旋转盘(6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611)背离定位插杆(61)的一侧间隔开设有两个旋转槽(6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433)的顶壁于限位杆(62)的转动路径上开设有定位槽(4331),所述限位杆(62)上固设有与定位槽(4331)相嵌设的定位凸起(6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4)包括第一水平部(41)、竖直部(42)和第二水平部(43),所述第一水平部(41)贴合于地下室外墙(1)上且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42)贴合于地下室外墙(1)朝向后浇带区(2)的内侧且竖直部(42)的上端与第一水平部(4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43)位于后浇带区(2)内,所述竖直部(42)的下端与第二水平部(43)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挡板(3)的下表面贴合于第二水平部(43)上,所述预制挡板(3)相对的侧壁分别贴合于竖直部(42)背离地下室外墙(1)内侧的一侧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膨胀螺栓(5),所述膨胀螺栓(5)贯穿第一水平部(41)至地下室外墙(1)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6)沿预制挡板(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外墙之间的后浇带区和预制挡板,所述地下室外墙朝向后浇带区的内侧设置有承托部,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地下室外墙上的承托部相对设置,所述预制挡板盖设于后浇带区且抵接于承托部上,所述预制挡板与承托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预制挡板快速的固设于承托部上。其能够便于将预制板固设于后浇带区、简化安装过程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 韩亮 王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