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下水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4167发布日期:2021-08-31 14:09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下水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下水道。



背景技术:

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指建筑物排除污水和雨水的管道;也指城市、厂区或村庄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地下通道。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4991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用下水道,包括下水道本体、井沿,所述下水道本体上端连接有所述井沿,所述井沿上端连接窖井盖,所述窖井盖上端设有若干排水口,所述下水道本体包括直角管和连接管,所述直角管和所述连接管端口处均固定连接接头副管,所述接头副管上均设有若干凹槽,两个所述接头副管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一侧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当水中的杂物堆积在窖井盖上端的排水口时,容易堵住窖井盖上的排水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限制水中的杂物堵住排水口,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下水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下水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下水道,包括排水机构、过滤机构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排水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和盖合于过滤筒上的盖体,所述过滤筒的底端与所述连接管插接配合,所述过滤筒的顶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依次经过第三过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的过滤作用,进过排水机构排走;水中的杂物进过第三过滤孔流至过滤筒的容置槽内并堆积在容置槽内,当过滤筒内的杂物堆积过多时,将过滤筒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便于及时对过滤筒内的杂物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管的底端插接配合,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抵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对连接管有向上的支撑作用,限制了连接管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移,增加了连接管与第一排水管之间安装的牢固性。

可选的,第一排水管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承载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第一排水管顶端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排水管的顶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下表面,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排水管的顶端对插接部有定位作用,从而对过滤板有定位作用;第一排水管的顶端对第一承载部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对过滤板有向上的支撑作用,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过滤板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过滤筒的顶端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下表面抵接于连接管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的顶端对第二承载部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对过滤筒有向上的支撑作用,限制了过滤筒在重力的作用下滑移至连接管内。

可选的,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壁开设有握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将手指伸入过滤筒内的握持孔内,通过手指驱动握持孔的内侧壁,从而将过滤筒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具有省力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加强部,若干个所述加强部的上表面均与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部一方面增加了支撑部与连接管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另一个方面,加强部对支撑部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增加了支撑部对连接管的支撑作用。

可选的,所述过滤筒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容置盖体的盖槽,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盖槽的槽底,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过滤筒的顶端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槽对盖体有定位作用,增加了使用者安装盖体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盖体与所述过滤筒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将手指伸入第三过滤孔内,通过旋转盖体,从而实现对盖体的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水依次经过第三过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的过滤作用,进过排水机构排走;水中的杂物进过第三过滤孔流至过滤筒的容置槽内并堆积在容置槽内,当过滤筒内的杂物堆积过多时,将过滤筒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便于及时对过滤筒内的杂物进行清理;

2.第一排水管的顶端对插接部有定位作用,从而对过滤板有定位作用;第一排水管的顶端对第一承载部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对过滤板有向上的支撑作用,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过滤板的便捷性;

3.使用者通过将手指伸入过滤筒内的握持孔内,通过手指驱动握持孔的内侧壁,从而将过滤筒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具有省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市政下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机构;11、第一排水管;111、支撑部;112、加强部;12、第二排水管;2、过滤机构;21、过滤筒;211、第二承载部;212、容置槽;213、第二过滤孔;214、握持孔;215、盖槽;22、盖体;221、第三过滤孔;3、连接管;4、过滤板;41、第一承载部;42、插接部;43、第一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下水道。参照图1,市政下水道包括排水机构1、过滤机构2和连接管3。连接管3的顶端与过滤机构2相连通,连接管3的底端与排水机构1相连通,过滤机构2用于对水进行过滤。

继续参照图1,排水机构1包括第一排水管11和第二排水管12,第一排水管1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排水管12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排水管11的底端与第二排水管12相连通。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增加第一排水管11对水的过滤作用,第一排水管11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板4。具体的,过滤板4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承载部41和插接部42,第一承载部41和插接部42的形状均为圆柱体,第一承载部41和插接部42的水平截面均为圆形。插接部42的直径与第一排水管11内壁的直径相同,第一承载部41的直径与第一排水管11外壁的直径相同。插接部42与第一排水管11顶端插接配合,且第一排水管11的顶端抵接于第一承载部41的下表面。在过滤板4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过滤孔43,以使过滤板4对水有过滤作用。

参照图1,连接管3套设于第一排水管11的顶端,连接管3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为了增加第一排水管11对连接管3的承载力,第一排水管11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支撑部111,支撑部111的形状为环形,支撑部111的上表面抵接于连接管3的底端,支撑部111对连接管3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以使连接管3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移。

继续参照图1,为了增加支撑部111对连接管3的支撑作用,第一排水管1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加强部112,若干个加强部112的截面均为三角形。若干个所述加强部112的上表面均与所述支撑部11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若干个所述加强部112靠近第一排水管11的侧壁均与第一排水管11的外侧壁一体成型。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筒21和盖合于过滤筒21上的盖体22。具体的,过滤筒21的形状为圆柱体,过滤筒2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过滤筒21的顶端开设有容置槽212,容置槽212的顶端呈开口设置,容置槽212的底端呈封闭设置。过滤筒2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213,第二过滤孔213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43的直径。

继续参照图3,过滤筒21的顶端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承载部211,第二承载部211的形状为环形状,第二承载部211的上表面与过滤筒21的顶端齐平。过滤筒21的底端与连接管3顶端插接配合,第二承载部211的下表面抵接于连接管3的顶端,第二承载部211外侧壁的直径与连接管3外侧壁的直径相同。且过滤筒21的底端位于过滤板4的上方。

继续参照图3,为了便于将过滤筒21从连接管3内拆卸下来,过滤筒21的内侧壁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握持孔214,当使用者需要从连接管3上拆卸过滤筒21时,可以将手指伸入过滤筒21内侧壁的握持孔214内,通过向上拉动握持孔214的内侧壁,从而将过滤筒21从连接管3内拆卸下来。

继续参照图3,过滤筒2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对盖体22进行定位的盖槽215,盖槽215与容置槽212相连通。盖体22的形状为圆柱体,盖体22与盖槽215螺纹配合,当盖体22的下表面抵接于盖槽215的槽底时,盖体22的上表面与过滤筒21的上表面齐平。盖体2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三过滤孔221,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孔的数量为七个,其中一个第三过滤孔221位于盖体22的中心位置,另外六个第三过滤孔221在盖体22上表面呈周向均匀分布,第三过滤孔221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43的直径。如此设置,盖体22增加了地面的水进入过滤筒21内的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市政下水道的实施原理为:地面的水经过盖体22上的第三过滤孔221的过滤作用流进过滤筒21内,由于第三过滤孔221的直径比较大,水中的杂物会随水一起流进过滤筒21的容置槽212内,由于过滤筒21底部的第二过滤孔213的之间比较小,容置槽212内的水在第二过滤孔213的过滤作用下流经至连接管3内,水中的杂物在过滤筒21的过滤作用下堆积在过滤筒21内;水进过过滤板4上的第一过滤孔43的过滤作用流经至第一排水管11内,第一排水管11将水排送至第二排水管12内,第二排水管12会将水排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手指伸入第三过滤孔221内,通过旋转盖体22,将盖体22从过滤筒21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手指伸入过滤筒21内侧壁的握持孔214内,通过向上拉动握持孔214的内侧壁,从而将过滤筒21从连接管3内拆卸下来,进而将堆积在过滤筒21内的杂物进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