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1471发布日期:2021-09-11 01:1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在环境中要经受降雨,雨水的排放一般采用雨水管引至排污渠道流失,现场的积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场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者对雨水和现场积水往往采取的措施是地势低处用泵抽取。
3.在用泵抽取时,由于建筑施工场地内含有较多的垃圾和杂质,积水中常常会比较浑浊,这些杂质很可能会被吸入水泵和管道内,这样就可能造成水泵和管道的堵塞,而且这些杂质不便于取出,这样就使得积水排出工作不便于进行,使得排水不够畅通,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吸水软管、固定管、对接管和弯管头,所述吸水软管为矩形截面的方形软管,所述固定管为矩形式硬质方管,所述固定管与吸水软管固定相连,所述吸水软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与水泵固定相连,所述对接管为矩形式硬质方管,所述弯管头为九十度弯头式硬质管道,所述弯管头的底部四周开设有进水槽,所述弯管头与对接管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站板,所述第一站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活动套接有六角螺母套,所述对接管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站板,所述第二站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圆管,所述螺纹杆穿过第二站板并活动插接在限位圆管内,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焊接框架,所述焊接框架延伸出固定管的外侧,所述焊接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网,所述焊接框架活动插接在对接管的内腔中,所述固定管与对接管之间相贴合,所述固定管与对接管的底部设有支脚机构。
8.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与对接管之间设有橡胶垫片。
9.优选的,所述支脚机构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在固定管或对接管的底部,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内腔中滑动连接有升降管。
10.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所述卡紧螺栓穿过螺母座和支撑管并与升降管的外壁相抵。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站板的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对应的圆孔。
12.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对接管和吸水软管的径向宽度相同。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该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使用者进行使用时,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可将建筑施工现场的积水进行排出,而且设置的焊接框架和过滤网可以将积水内的杂质进行分离,防止杂质吸入水泵或水管内造成堵塞现象,保证排水通畅,设置的焊接框架和过滤网过滤面积大,因此避免了堵塞现象,当后期杂质堆积较多时,可将固定管和对接管进行分离,并取出其中的杂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15.2、该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设置的支脚机构可以对固定管和对接管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固定管和对接管置于不平整的地面时,可以形成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接管的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接框架的结构图。
20.图中:1、吸水软管;2、固定管;201、第一站板;202、螺纹杆;203、六角螺母套;3、焊接框架;301、过滤网;4、对接管;401、第二站板;402、限位圆管;5、弯管头;501、进水槽;6、支撑管;7、升降管;8、螺母座;9、卡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吸水软管1、固定管2、对接管4和弯管头5,吸水软管1为矩形截面的方形软管,固定管2为矩形式硬质方管,固定管2与吸水软管1固定相连,吸水软管1远离固定管2的一端与水泵固定相连,对接管4为矩形式硬质方管,弯管头5为九十度弯头式硬质管道,弯管头5的底部四周开设有进水槽501,弯管头5与对接管4固定相连,固定管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站板201,第一站板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螺纹杆202,螺纹杆202上活动套接有六角螺母套203,对接管4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站板401,第二站板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圆管402,螺纹杆202穿过第二站板401并活动插接在限位圆管402内,固定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焊接框架3,焊接框架3延伸出固定管2的外侧,焊接框架3上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网301,焊接框架3活动插接在对接管4的内腔中,固定管2与对接管4之间相贴合,固定管2与对接管4的底部设有支脚机构,使用者进行使用时,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可将建筑施工现场的积水进行排出,而且设置的焊接框架3和过滤网301可以将积水内的杂质进行分离,防止杂质吸入水泵或水管内造成堵塞现象,保证排水通畅,设置的焊接框架3和过滤网301过滤面积大,因此避免了堵塞现象,当后期杂质堆积较多时,可将固定管2和对接管4进行分离,并取出其中的杂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管2与对接管4之间设有橡胶垫片,设置的橡胶垫片可增加固定管2与对接管4接口处的密封性。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脚机构包括支撑管6,支撑管6固定连接在固定管2或对接管4的底部,支撑管6的底部内腔中滑动连接有升降管7,设置的支脚机构可以对固定管2和对接管4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固定管2和对接管4置于不平整的地面时,可以形成稳定支撑。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管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母座8,螺母座8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9,卡紧螺栓9穿过螺母座8和支撑管6并与升降管7的外壁相抵,卡紧螺栓9拧紧后可将升降管7进行固定,升降管7可进行上下调节,形成不同的支撑高度。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站板401的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杆202相对应的圆孔,安装时将螺纹杆202插入限位圆管402内并使用六角螺母套203拧紧,使得固定管2和对接管4夹紧固定。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管2、对接管4和吸水软管1的径向宽度相同。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可将装置主体进行连接,连接后,水泵的吸力将传递至弯管头5的下方,并通过弯管头5的底部开口和进水槽501将水分进行抽出,水流通过弯管头5进入对接管4内,然后通过过滤网301的过滤并进入固定管2的内腔中,并通过吸水软管1将水流抽走,实现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积水进行排水,当水流通过过滤网301时,会将水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杂质不会进入固定管2中,杂质会堆积在对接管4的内腔中,过滤网301的面积大,过滤效果好。
29.当堆积的杂质过多时,可将固定管2和对接管4进行分离,并取出其中的杂质,首先可拧下六角螺母套203,然后横向拆开固定管2和对接管4,使得第二站板401和限位圆管402脱离螺纹杆202,并解除第一站板201和第二站板401之间的夹紧力,此时分开固定管2和对接管4后,可对杂质进行清理。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使用者进行使用时,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可将建筑施工现场的积水进行排出,而且设置的焊接框架(3)和过滤网(301)可以将积水内的杂质进行分离,防止杂质吸入水泵或水管内造成堵塞现象,保证排水通畅,设置的焊接框架(3)和过滤网(301)过滤面积大,因此避免了堵塞现象,当后期杂质堆积较多时,可将固定管(2)和对接管(4)进行分离,并取出其中的杂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