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6658发布日期:2021-11-15 21:2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飞灰填埋防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飞灰是指生活垃圾经焚烧后,在烟气处理过程中由各污染控制设备所收集的极细颗粒,主要包括预热锅炉排出物、脱酸塔和袋式除尘器所收集的中和反应物、部分未完全反应的碱剂以及饱和活性炭吸附物,主要组分是钙、铝、铁的硅酸盐类和氧化物质,主要污染成分为重金属类。焚烧飞灰的堆积密度一般在0.5

1.0g/cm3,在我国国家危废名录中,明确指出飞灰属于危险废物,但经过处理达到污染物控制标准相关条款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处置。
3.目前,国内有很多种用于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但大多数防渗结构理论上防渗效果好,实际操作中一旦作业工序控制不够精细,极易造成防渗层损坏,一旦防渗层损坏,对于填埋场来说是不可弥补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采取多种工程措施进行修复,而且还不能保证达到良好的效果。
4.现有单层防渗系统中,防渗层为一层hdpe土工膜,在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均有保证的前提下,其防渗效果可优于国标中规定的天然粘土防渗系统。但是这种结构施工要求较高,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防渗效果受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5.现有双层人工防渗衬层结构,防渗层主要由hdpe防渗膜+粘土组成。上层主防渗层土工膜下紧贴粘土,粘土保护土工膜不受破坏,虽然这种防渗属于双层衬层,但是一旦有一层防渗层发生渗漏,另外一层防渗层防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结构不能有效导排地下水,极易在填埋库区内部形成滞水层,对填埋堆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简单、材料选择性广、防渗效果好、后期稳定性高的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包括边坡防渗结构和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渗结构铺设于边坡坡面上,所述边坡坡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边坡防渗结构对应所述安装凹槽的部分沿安装凹槽内壁贴合设置,所述边坡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gcl膨润防水毯层、第一hdpe土工膜层、第一土工布层、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第二土工布层、第二hdpe土工膜层、第三土工布层和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所述场底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滤网层、第一碎石层、第四土工布层、黏土保护层、第三hdpe土工膜层、第五土工布层、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第六土工布层、第四hdpe土工膜层、第七土工布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二土工滤网层,所述防渗结构还包括将所述边坡防渗结构压在所述安装凹槽内的可拆卸的压座,所述压座内设有收集槽。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与所述第四土工布层相通,所述gcl膨润防水毯层与所述黏土保护层相通,所述第一hdpe土工膜层与所述第三hdpe土工膜层相连,所述第一土工布层与所述第五土工布层相连,所述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与所述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相连,所述第二土工布层与所述第六土工布层相连,所述第二hdpe土工膜层与所述第四hdpe土工膜层相连,所述第三土工布层与所述第七土工布层相连,所述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与所述第二土工滤网层相通。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hdpe土工膜层、所述第二hdpe土工膜层均为双糙面hdpe土工膜层,所述第三hdpe土工膜层、所述第四hdpe土工膜层均为光面hdpe土工膜层。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的厚度均为5mm,所述第一hdpe土工膜层、第三hdpe土工膜层的厚度均为1.5mm,所述第二hdpe土工膜层、第四hdpe土工膜层的厚度均为2.0mm,所述第一土工布层、第二土工布层、第三土工布层、第五土工布层、第六土工布层的克重规格均为300g/m2~400g/m2,所述第四土工布层的克重规格为200g/m2~300g/m2,所述第七土工布层的克重规格为600g/m2,所述第一土工滤网层、第二土工滤网层的克重规格均为200g/m2~300g/m2,所述gcl膨润防水毯层的克重规格为4800g/m2,所述黏土保护层的厚度为200mm~300mm,所述第一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3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的厚度为400mm~500mm。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坡坡面设有一个以上平台,所述安装凹槽设于所述平台上。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座为槽形结构。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凹槽为u型槽。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凹槽为锚固沟。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坡防渗结构设于第一清基找平层上,所述场底防渗结构设于第二清基找平层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的防渗结构包括边坡防渗结构和场底防渗结构,二者均采用多层防渗结构层叠层铺设。在边坡防渗结构中,第一hdpe土工膜层下设有gcl膨润防水毯层作为保护层,当上层土工膜层局部有破损时,下层gcl保护层遇水后渗透系数迅速降低,起到局部封堵作用,同时,gcl保护层的渗透系数可达10

11
cm/s,起到补充防渗作用,即其中任何一层防渗结构被破坏,另外一层防渗层均能起到防渗的良好效果。边坡防渗结构间隔设有三层土工复合排水网层,有利于更好地导气导水。场底防渗结构采用碎石层与土工滤网层作为导气、导水层,其中一层材料被堵塞,不影响整体结构产生的效果,采用黏土保护层可与边坡的gcl膨润防水毯层匹配,采用hdpe土工膜层也可与边坡的hdpe土工膜层匹配。该防渗结构在边坡设计有安装凹槽,边坡防渗结构对应安装凹槽的部分沿两侧壁和底壁设置,并且用可拆卸的压座进行固定,该压座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防渗结构的固定作用,一方面通过压座上的收集槽进行排水,并且可以在飞灰填埋时进行拆卸,具有固定、截洪和节约成本三重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渗结构施工简单,材料选择性广,防渗效果好,后期稳定性高。且该防渗结构可以达到规范所要求的防渗效果,设计的结构组合符合规范的要求。该防渗结构采
用多种材料相结合,可避免作业过程中单一材料损坏对防渗结构造成影响。
19.2、本实用新型的防渗结构中,边坡防渗结构与场底防渗结构层与层之间是对应相通或相连的,可进一步保证防渗效果的优异和稳定。
20.3、本实用新型的防渗结构中,各种材料选用的规格/尺寸进行搭配,可保证作业过程中不会损坏防渗结构。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边坡防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场底防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例说明:
24.1、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2、gcl膨润防水毯层;3、第一hdpe土工膜层;4、第一土工布层;5、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6、第二土工布层;7、第二hdpe土工膜层;8、第三土工布层;9、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0、第一土工滤网层;11、第一碎石层;12、第四土工布层;13、黏土保护层;14、第三hdpe土工膜层;15、第五土工布层;16、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7、第六土工布层;18、第四hdpe土工膜层;19、第七土工布层;20、第二碎石层;21、第二土工滤网层;22、压座;23、收集槽;24、第一清基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实施例1:
27.一种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边坡防渗结构和场底防渗结构,边坡防渗结构铺设于边坡坡面上,边坡坡面设有安装凹槽,边坡防渗结构对应安装凹槽的部分沿安装凹槽内壁贴合设置,边坡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gcl膨润防水毯层2、第一hdpe土工膜层3、第一土工布层4、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5、第二土工布层6、第二hdpe土工膜层7、第三土工布层8和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9,场底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滤网层10、第一碎石层11、第四土工布层12、黏土保护层13、第三hdpe土工膜层14、第五土工布层15、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6、第六土工布层17、第四hdpe土工膜层18、第七土工布层19、第二碎石层20和第二土工滤网层21,防渗结构还包括将边坡防渗结构压在安装凹槽内的可拆卸的压座22,压座22内设有收集槽23。
28.该防渗结构中,边坡防渗结构和场底防渗结构均采用多层防渗结构层叠层铺设,且边坡防渗结构与场底防渗结构在设计顺序及选材上是相互匹配的。在边坡防渗结构中,第一hdpe土工膜层3下紧贴gcl膨润防水毯层2作为保护层,当上层土工膜层局部有破损时,下层gcl保护层遇水后渗透系数迅速降低,起到局部封堵作用,同时,gcl保护层的渗透系数可达10

11
cm/s,起到补充防渗作用,即其中任何一层防渗结构被破坏,另外一层防渗层均能起到防渗的良好效果。边坡防渗结构间隔设有三层土工复合排水网层,有利于更好地导气导水。场底防渗结构采用碎石层与土工滤网层作为导气、导水层,其中一层材料被堵塞,不影响整体结构产生的效果,采用黏土保护层可与边坡的gcl膨润防水毯层相匹配,采用hdpe
土工膜层也可与边坡的hdpe土工膜层相匹配。该防渗结构在边坡设计有安装凹槽,边坡防渗结构对应安装凹槽的部分沿两侧壁和底壁设置,并且用可拆卸的压座22进行固定,该压座22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防渗结构的固定作用,一方面通过压座22上的收集槽23进行排水,并且可以在飞灰填埋时进行拆卸,具有固定、截洪和节约成本三重效果。本实施例的防渗结构施工简单,材料选择性广,防渗效果好,后期稳定性高。
29.本实施例中,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与第四土工布层12相通,gcl膨润防水毯层2与黏土保护层13相通,第一hdpe土工膜层3与第三hdpe土工膜层14相连,第一土工布层4与第五土工布层15相连,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5与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6相连,第二土工布层6与第六土工布层17相连,第二hdpe土工膜层7与第四hdpe土工膜层18相连,第三土工布层8与第七土工布层19相连,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9与第二土工滤网层21相通。边坡防渗结构与场底防渗结构层与层之间是相通或相连的,其中,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与第四土工布层12通过搭接,使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与第四土工布层12、第一碎石层11、第一土工滤网层10相通,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9与第二土工滤网21通过搭接,使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9与第二土工滤网21、第二碎石层20、第七土工布层19相通,有利于边坡的渗滤液排至场底防渗层中。边坡防渗结构的hdpe土工膜层与场底防渗结构的hdpe土工膜层之间通过热熔焊接,边坡防渗结构的土工布层与场底防渗结构的土工布层之间通过聚合物线或扎带缝合。
30.本实施例中,第一hdpe土工膜层3、第二hdpe土工膜层7均为双糙面hdpe土工膜层,第三hdpe土工膜层14、第四hdpe土工膜层18均为光面hdpe土工膜层。边坡防渗结构采用双糙面hdpe土工膜层有利于增加摩擦阻力,与场底光面hdpe土工膜层经热熔焊接,可更好地实现稳定防渗的效果。
31.本实施例中,第一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第二土工复合排水网层5、第三土工复合排水网层9、第四土工复合排水网层16的厚度均为5mm,第一hdpe土工膜层、第三hdpe土工膜层14的厚度均为1.5mm,第二hdpe土工膜层7、第四hdpe土工膜层18的厚度均为2.0mm,第一土工布层4、第二土工布层6、第三土工布层8、第五土工布层15、第六土工布层17的克重规格均为400g/m2,第四土工布层12的克重规格为200g/m2,第七土工布层19的克重规格为600g/m2,第一土工滤网层10、第二土工滤网层21的克重规格均为200g/m2,gcl膨润防水毯层2的克重规格为4800g/m2,黏土保护层13的厚度为300mm,第一碎石层11的厚度为300mm,第二碎石层20的厚度为500mm,碎石粒径为20

50mm。
32.本实施例中,边坡坡面可设一个以上平台,安装凹槽设于平台上。具体地,边坡坡面可能通过设置平台,使坡面呈斜面与平面交替连接的形式,从而使边坡防渗结构更稳定地固定于边坡坡面。
33.本实施例中,压座22为槽形结构。该压座22为混凝土压座,混凝土压座是通过预制得到,而非现场浇注,可以灵活地进行拆卸,达到固定、排水、节约成本等效果。
34.本实施例中,安装凹槽为u型槽。具体地,该安装凹槽可以作为锚固沟。
35.本实施例中,边坡防渗结构设于第一清基找平层24上,场底防渗结构设于第二清基找平层上(图1中省略示出)。
3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飞灰填埋场的防渗结构的施工过程如下:库区底部基础处理后土压实度不小于93%,边坡每隔10米的高度设置一个平台,按照上述结构设计对场底与边
坡的防渗结构进行逐层铺设和连接,最后再堆放稳定化固化后的飞灰。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