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0001发布日期:2021-09-11 01:0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小区的供水系统,均为恒压供水系统,由于白天人们均外出工作,用水量并不大,对供水系统本身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到了夜晚人们的用水量增大,会出现水压不足,楼房高层用户无水可用的情况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包括供水管道、进水端压力传感器、出水端压力传感器、增压模块、蓄水模块、第一止回电磁阀、plc控制器;
6.所述供水管道包括主供水管和副供水管和出水管;
7.所述主供水管的进水端与市政供水连接,主供水管出水端与增压模块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增压模块出水端连接;
8.所述主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止回电磁阀;
9.所述主供水管上并联有副供水管,副供水管上连接有蓄水模块;
10.增压模块并联在主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
11.所述主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端压力传感器;
12.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端压力传感器;
13.所述plc控制器与进水端压力传感器、出水端压力传感器、第一止回电磁阀、增压模块、蓄水模块均为电性连接;
14.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对供水系统各个模块进行控制。
15.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模块包括蓄水箱、浮球阀、消毒器、水质传感器和第二止回电磁阀;
16.所述浮球阀设在蓄水箱内,蓄水箱底部设有消毒器;
17.所述蓄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有水质传感器;
18.所述水质传感器、第二止回电磁阀和消毒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模块包括并列设置在主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多个水泵;
20.所述水泵上均连接有各自的第三止回电磁阀;
21.所述水泵、第三止回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22.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计时器。
23.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还设有稳压罐。
24.进一步的,所述主供水管的进水端还设有压力调节阀;
25.所述压力调节阀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27.(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系统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并且压力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其好处在于能够实时监控供水系统中的压力变化,根据实际水压,通过plc控制器对供水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调节,确保水压正常,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
28.(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回阀均采用止回电磁阀,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止回阀,止回电磁阀不单纯是起到止回作用,能够加大人们对供水系统的控制。
29.(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水模块,蓄水箱内部设置有臭氧消毒器,通过水质监测器对水质的检测,可以实时的进行消毒工作。
3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模块,设有多个水泵,并且每个水泵上都连接有止回电磁阀,可根据实际供水情况,选择出合适的水泵数量进行增压工作。
3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计时器,用于检测水泵的工作时长,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水泵存在间断性质的开启和关闭,每个水泵的使用时长是不同的,考虑到水泵的使用老化等问题,计时器能够有效地记录水泵的工作时长,通过plc控制器进行调节,使得各个水泵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达到平衡,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水泵的维修频率。
3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调节阀,用于在市政供水水压出现波动或者是水压变小时,通过使用调节阀对供水系统内的水压进行初步调节。
3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压罐,用于维持供水系统内的水压。
附图说明
3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供水管路连接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plc电性连接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
进水端压力传感器;2

出水端压力传感器;3

第一止回电磁阀;4

plc控制器;5

主供水管;501

水泵;502

第三止回电磁阀;503

压力调节阀;6

副供水管;601

蓄水箱;602

浮球阀;603

消毒器;604

水质传感器;605

第二止回电磁阀;7

出水管;8

计时器;9

稳压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2]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3]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包括供水管道、进水端压力传感器1、出水端压力传感器2、增压模块、蓄水模块、第一止回电磁阀3、plc控制器4;
[0044]
所述供水管道包括主供水管5和副供水管6和出水管7;
[0045]
所述主供水管5的进水端与市政供水连接,主供水管5出水端与增压模块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7与增压模块出水端连接;
[0046]
所述主供水管5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止回电磁阀3;
[0047]
所述主供水管5上并联有副供水管6,副供水管6上连接有蓄水模块;
[0048]
增压模块并联在主供水管5与出水管7之间;
[0049]
所述主供水管5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端压力传感器1;
[0050]
所述出水管7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端压力传感器2;
[0051]
所述plc控制器4与进水端压力传感器1、出水端压力传感器2、第一止回电磁阀3、增压模块、蓄水模块均为电性连接;
[0052]
所述plc控制器4用于对供水系统各个模块进行控制;
[0053]
plc控制器4通过进水端压力传感器1和出水端压力传感器2对供水系统中的水压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节。
[0054]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蓄水模块包括蓄水箱601、浮球阀602、消毒器603、水质传感器604和第二止回电磁阀605;
[0055]
所述浮球阀602设在蓄水箱601内,蓄水箱601底部设有消毒器603;
[0056]
所述蓄水箱601的出水端连接有水质传感器604;
[0057]
所述水质传感器604、第二止回电磁阀605和消毒器603均与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
[0058]
所述消毒器603为臭氧消毒器。
[0059]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增压模块包括并列设置在主供水管5与出水管7之间的多个水泵501;
[0060]
所述水泵501上均连接有各自的第三止回电磁阀502;
[0061]
所述水泵501、第三止回电磁阀502均与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
[0062]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plc控制器4还连接有计时器8;
[0063]
所述水泵501在实际实用时,会存在间歇性质的开启和关闭,考虑到水泵501实际的老化和磨损问题,为水泵501设置了计时器8用于检测水泵501的使用时长,适当的调节供水系统中的水泵501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达到延长水泵501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次数的
目的。
[0064]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出水管7上还设有稳压罐9。
[0065]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主供水管5的进水端还设有压力调节阀503;
[0066]
所述压力调节阀503与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
[0067]
所述本实用新型根据市政供水水压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或者是居民小区白天与夜晚居民用水量不同导致的供水水压存在波动的问题提供了三种主要的供水方式;
[0068]
第一种:市政供水水压足够,这时不需要过多的plc控制,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小幅度或者是不使用压力调节阀503,来进行供水系统中的水压调节,水泵501也无需启动,由市政直接供水即可;
[0069]
第二种:市政供水水压波动较大时,通过进水端压力传感器1检测市政供水水压,如果市政供水水压不足以支撑居民们的日常使用,就需要通过plc控制器对本供水系统进行适当的调节。最大程度上的使用压力调节阀503来调节供水系统内的水压平衡,通过出水端压力传感器2进行检测,如果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数值,就需要启动水泵501加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启用蓄水箱601中的储存水。
[0070]
第三种:因各种原因市政供水停水了,就需要直接启用蓄水箱601中的水,通过水泵501带动,为居民提供日常用水。
[0071]
补充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对供水系统中的进水端压力传感器1、出水端压力传感器2、第一止回电磁阀3、水泵501、第三止回电磁阀502、压力调节阀503浮球阀602、消毒器603、水质传感器604和第二止回电磁阀605均进行了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为了控制各个组件,所采用的各种型号继电器等相关电气组件不进行详细叙述,所用的电气组件均为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现有产品;
[0072]
本实用新型选用的电磁阀为直动式电磁阀;
[0073]
所述供水系统中,水泵501设有多个,每个水泵之间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plc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启不同数量的水泵501进行工作,并不是水泵501必须同时启动或者关闭;
[0074]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老式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虽然成本可能相较于老式供水系统较高,但是电磁阀在整个供水系统中所占成本微乎其微,并且可以对供水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实现精准操控,带来的实际收益更高;
[0075]
本实用新型,也会考虑到当电磁阀发生故障或清洗时,为保证供水系统继续运行,应安装旁路装置。
[0076]
所述蓄水箱601中虽然设置有消毒器60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定期更换蓄水箱601中的水,确保水不会变质。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