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5330发布日期:2021-06-15 21: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原位土体加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是先在基坑边坡打孔,然后将由钢筋制成的土钉插入打好的孔内,向孔内注浆,而后在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最后喷射一层混凝土与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土钉与浆液所包裹的复合体,复合体与孔道的摩阻力较低,从而使得抗拉拔力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抗拉拔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套管和插杆;所述套管的周侧贯穿开设有多个穿孔;多个所述穿孔以所述套管的轴心环绕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侧壁;每个所述穿孔均滑移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套管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面向所述套管的侧壁倾斜设置有导向面;多个所述导向块聚拢于所述套管的轴心;多个所述导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多个所述导向块粘结固定的胶水;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固定有切片,所述切片位于所述套管的外侧壁,所述切片的边缘远离边缘的中心处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同轴插接于所述套管,所述插杆的端部固定有尖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向基坑边坡打完孔道后,将套管插入孔道内,在套管插入孔道内时,切片切割土体。施工人员将套管插入到指定深度后,再将插杆插入套管内。在插杆插入套管内时,尖头经过导向面的导向,刺向多块导向块之间的胶水并刺破胶水,随着插杆的深入,多块导向块分离,而后被插杆挤压,导向块沿连接杆的轴向移动,将切片进一步切入土体内。随后施工人员转动套管,由于连接杆的端部位于切片边缘远离边缘中心处的位置,故在套管转动时,切片连接有连接杆的一侧先转动,多块切片随着套管的转动,切割土体,切片插入土体的部分逐渐转变为平行于套管端面的水平状态,从而实现切片限制套管移出孔道外的效果,最后施工人员向孔道内注浆,部分浆液流向刚才土体被切片切割后的路径内,在浆液凝固后,套管、插杆和浆液的复合体与孔道的摩阻力提高,从而提高抗拉拔力。

可选的,所述尖头包括固定于所述插杆一端的锥头和多个固定于所述锥头周侧的切刀;多个所述切刀以所述插杆的轴心环绕设置于锥头的侧壁;所述切刀向所述插杆远离所述锥头的一端弯曲并延伸出所述插杆的周侧外;相邻所述导向块之间留有供所述切刀通过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插入套管内后,导向面导引锥头移动至胶水位置处,切刀将相邻导向块之间固化的胶水切开,降低胶水粘连相邻导向块的风险,同时提高尖头刺破固化胶水的效率。在尖头刺破胶水后,转动插杆,以在反向拉动插杆时,切刀和导向块限制插杆移出套管外,使得套管和插杆一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插杆的侧壁固定有转杆;所述套管的开设有供所述转杆嵌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转杆的引入,便于施工人员握持转杆将插杆插入套管内刺破胶水,为施工人员提供便于施力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在需要转动套管时,将转杆嵌入限位槽内,施工人员握持转杆转动插杆,便可转动套管,便于施工人员转动套管,提高转动套管的转动效率。

可选的,所述切片倾斜设置于所述插杆的端部;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切片收纳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槽口堵塞有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厂制作时,将切片收纳于收纳槽内,并用密封胶将收纳槽的槽口进行封口作业。通过收纳槽和密封胶,便于套管的运输,降低切片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风险,同时提高套管插入孔道内的效率。通过倾斜设置的切片,便于套管在转动时,切片能更快地转变为平行于套管端面的水平状态,同时减小转动套管所需的力气,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的,所述穿孔向所述套管的端部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厂制作该支护结构时,在切片和导向块的自重情况下,制作人员只需将套管竖立,便可将导向块自收拢于套管的轴心,减少制作人员挨个移动导向块的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穿孔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穿孔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排布设置;每组所述穿孔为多个环绕设置于所述套管周侧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切片切入土体的数量,降低部分切片未切入土体的风险,提高切片限制套管移出孔道外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内侧壁固定有至少两块限位板;至少一块所述限位板位于相邻组所述穿孔之间的间隙;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插杆和所述尖头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心与所述套管的轴心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的设置,降低插杆插入套管内时轴线偏离的风险,提高尖头刺破多块导向块之间胶水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导向块的表面开设有供胶水流动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引导槽的两端贯穿所述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厂制作该支护结构时,将套管竖立放置,待多块导向块聚拢于套管的轴心后,将胶水滴向导向块的导向面,胶水将相邻导向块粘结固定,部分胶水将沿着引导槽的轴向流向下一组导向块,如此,便可将胶水滴于多组导向块,提高该支护结构的制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导向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有铁丝;多块所述导向块聚拢于所述套管的轴心时,多块所述导向块的铁丝端部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丝的设置,在胶水滴落向导向块时,由于胶水的表面张力,胶水将相邻铁丝之间的间隙填充,待胶水固化后,便可将多个环绕设置的导向块固定,提高胶水的粘接牢固性,同时由于铁丝的设置,尖头便于将铁丝顶弯,提高尖头刺破胶水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套管包括至少两节节管;至少两组所述穿孔对应于至少两节节管;相邻所述节管相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节管的设置,使得该套管模块化,便于该支护结构的制作,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孔道深度,从而增减节管的数量改变套管的长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套管插入孔道并转动时,切片连接有连接杆的一侧先转动,切割土体,切片插入土体的部分逐渐转变为平行于套管端面的水平状态,从而实现切片限制套管移出孔道外的效果,最后施工人员向孔道内注浆,部分浆液流向刚才土体被切片切割后的路径内,在浆液凝固后,套管、插杆和浆液的复合体与孔道的摩阻力提高,从而提高抗拉拔力;

2.通过锥头和切刀,降低胶水粘连相邻导向块的风险,同时提高尖头刺破固化胶水的效率,在尖头刺破胶水后,转动插杆,以在反向拉动插杆时,切刀和导向块限制插杆移出套管外,使得套管和插杆一体连接;

3.通过穿孔的倾斜设置,在工厂制作该支护结构时,在切片和导向块的自重情况下,制作人员只需将套管竖立,便可将导向块自收拢于套管的轴心,减少制作人员挨个移动导向块的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导向块在节管内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11、节管;12、穿孔;13、限位槽;14、收纳槽;2、插杆;3、连接杆;4、导向块;41、导向面;42、引导槽;43、铁丝;5、切片;6、尖头;7、转杆;8、限位板;81、限位孔;82、倾斜面;61、锥头;62、切刀;9、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套管1和同轴插接于套管1的插杆2,其中套管1包括至少两节相互螺纹连接的节管11,在本实施例中,节管11的数量为两节,可根据实际需求,从而增减节管11的数量,以改变套管1的长度。每节节管11的周侧均贯穿开设有三个穿孔12,穿孔12的一端向节管11的端部倾斜设置,三个穿孔12以节管11的轴心等间距环绕设置于节管11的侧壁,并以每节节管11的穿孔12进行叙述。

参照图2、图3,具体地,每个穿孔12均滑移穿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位于节管11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块4,导向块4面向节管11端部的侧壁倾斜设置有导向面41,即导向块4相背离的侧壁分别面向节管11的两端,导向块4相背离的侧壁均设置有导向面41,导向面41与导向块4相邻侧壁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

参照图3,导向块4背离连接杆3的一侧开设有引导槽42,引导槽42沿节管11的轴向延伸设置,引导槽42的两端分别贯穿导向块4相背离的侧壁。导向块4背离连接杆3的一端竖直固定有铁丝43,三个导向块4聚拢于节管11的轴心时,三个导向块4的铁丝43端部相抵接,借此设计,在三个导向块4聚拢于节管11的轴心时,向相邻两个导向块4之间的间隙滴入胶水,胶水可以是乳胶,由于胶水的表面张力,胶水将相邻铁丝43之间的间隙填充,部分胶水通过引导槽42流出节管11外,降低三个导向块4之间胶水过多的风险,待胶水固化后,便可将三个聚拢于节管11轴心导向块4的位置固定。

参照图2,连接杆3远离导向块4的一端固定有切片5,切片5位于节管11的外侧壁,切片5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扇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在本实施例中,切片5的形状为扇形。切片5直边的边缘,远离边缘的中心处与连接杆3的端部固定连接,节管11的外侧壁缠绕有限制切片5翻转的纱线(图中未示出),纱线易被切片5切断。

参照图2、图3,插杆2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刺破相邻铁丝43之间胶水的尖头6,另一端的侧壁固定有两根转杆7,两根转杆7以插杆2的轴线对称设置。节管11的一端沿自身轴向开设有供转杆7嵌设的限位槽13。节管11的内壁固定有两块限位板8,导向块4位于两块限位板8之间,限位板8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供插杆2和尖头6穿过的限位孔81,限位孔81的轴心与节管11的轴心重合。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8的表面设置有向限位孔81倾斜的倾斜面82,以便于尖头6插向限位板8时,经过倾斜面82的导引,尖头6能快速地穿过限位孔81。

参照图2、图3,尖头6包括固定于插杆2一端的锥头61和三个固定于锥头61侧壁的切刀62,锥头61的直径与插杆2的直径一致。三个切刀62以插杆2的轴心等间距环绕设置于锥头61的斜面,切刀6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可以是铁,也可以是铜。切刀62远离锥头61的一端向远离锥头61尖端的方向弯曲并延伸出插杆2的周侧外,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切刀62对应于三个导向块4,切刀62可切入相邻导向块4之间的间隙。设置切刀62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使得尖头6穿过限位孔81时,切刀62具有一定的形变量,使得尖头6可以通过限位孔81,待尖头6穿过限位孔81,切刀62的自由端恢复形变前的状态,反向拉动插杆2,切刀62的自由端抵住限位板8的表面,从而限制插杆2的反向移动。另一方面,导向面41导引锥头61移动至胶水位置处,切刀62将相邻导向块4之间固化的胶水切开,锥头61将铁丝43顶弯,从而将胶水顶破,降低胶水粘连相邻导向块4的风险,同时提高尖头6刺破固化胶水的效率。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使用洛阳铲或锚杆机向基坑边坡打完孔道后,将已相互旋紧的节管11形成的套管1插入孔道内。在套管1插入孔道内时,切片5切割土体,并在切片5切割土体的过程中,切片5将纱线切断。施工人员将套管1插入到指定深度后,握持转杆7将插杆2插入套管1内。

在插杆2插入套管1内时,尖头6经过倾斜面82的导向通过限位孔81,沿套管1的轴线刺向三块导向块4,锥头61和切刀62经过导向面41的导向,切刀62将相邻导向块4之间固化的胶水切开,锥头61将铁丝43顶弯并将胶水顶破。随着插杆2的深入,三块导向块4逐渐远离套管1的轴心并抵紧于套管1的内侧壁,将切片5进一步切入土体内。

随后施工人员将转杆7嵌入限位槽13内,使用转杆7转动套管1,由于连接杆3转动连接于导向块4,故在套管1转动时,切片5连接有连接杆3的一侧先转动,切割土体,切片5插入土体的部分逐渐转变为平行于套管1端面的水平状态,从而实现切片5限制套管1移出孔道外的效果,最后施工人员向孔道内注浆,部分浆液流向刚才土体被切片5切割后的路径内,以此,在浆液凝固后,套管1、插杆2和浆液的复合体与孔道的摩阻力提高,从而提高抗拉拔力。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管1的外侧壁开设有供切片5收纳的收纳槽14,收纳槽14与穿孔12连通。切片5倾斜设置于连接杆3的端部,借此设计,便于在转动套管1时,切片5能快速转变为平行于套管1端面的水平状态。收纳槽14的槽口堵塞有密封胶9,密封胶9可以是一层粘附于套管1外侧壁的环氧树脂胶,也可以是乳胶。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将切片5收纳于收纳槽14内,便于套管1的运输,降低切片5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风险,同时提高套管1插入孔道内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