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浪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9122发布日期:2021-06-04 15:1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防浪堤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堤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多功能防浪堤。


背景技术:

2.海浪是海洋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水面波动,海浪具有强大的能量,会对海岸边的建筑造成破坏,一般会通过倾斜并带有凸起或是呈凹槽的海岸堤坝逐步减小海浪的能量,形成一定的缓冲,避免海浪对海岸造成破坏。现有的防浪设施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多面体结构,增加其受海浪冲击的稳定性以及防浪能力,而海浪的能量在碰撞后消耗,现有设施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多功能防浪堤,解决了现有防浪堤不能对海浪能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功能防浪堤,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将空腔分隔为一号仓以及二号仓,所述一号仓位于迎浪面一侧,所述坝体的迎浪面设有多个与一号仓连通的一号通水孔,所述一号通水孔位于最高潮位下方,所述密封板上端设有间隔排列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二号仓内设有空气压缩制动机以及与空气压缩制动机连接的发电机组,所述出气口与空气压缩制动机进气口连接。
5.所述出气口的下方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顶面与迎浪面内壁之间距离构成出气通道。
6.所述空腔内设有贝类养殖区,所述挡水板的下方设有密封门。
7.所述坝体的迎浪面上还设有消浪桩。
8.所述坝体的迎浪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活塞式空气泵,所述活塞式空气泵的活塞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最高潮位下方,所述活塞式空气泵的出风口与空气压缩制动机进气口连接。
9.所述坝体的底部与海底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支撑梁,所述坝体的底部设有二号通水孔。
10.所述支撑梁位于最低潮位下方,所述支撑梁与最低潮位之间距离大于1.5m。
11.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沉台,所述支撑梁安装在沉台上。
12.所述支撑梁包括一号支撑梁以及二号支撑梁,所述一号支撑梁位于二号支撑梁前方,所述一号支撑梁的前端面为倾斜向下的斜面。
13.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有底座。
14.所述坝体的背浪面设有可用于停泊船舶的泊位。
15.所述坝体的底部安装有与发电机组连接的水轮机。
16.所述坝体上还设有挡浪墙,所述挡浪墙上安装有风力发电机。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气口与出气口出均安装有翻板式单向阀,海浪冲击迎浪面时,海水从一号通水孔进入一号仓内,一号仓内的空气从出气口被排出并作用于空气压缩制动机,空气压缩制动机转动对发电机组发电;当一号仓内海水减少时,进气口又能使空气进入一号仓内,不仅起到防浪作用,而且还可以对海浪能进行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坝体迎浪面的正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活塞式空气泵的示意图。
22.坝体1、密封板2、一号仓3、二号仓4、一号通水孔5、进气口6、出气口7、空气压缩制动机8、发电机组9、挡水板10、消浪桩11、活塞式空气泵12、推板13、支撑柱14、支撑梁15、一号支撑梁152、二号支撑梁152、二号通水孔16、底座17、水轮机18、沉台19、挡浪墙20、凹槽102。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多功能防浪堤,包括坝体1,所述坝体1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密封板2,所述密封板2将空腔分隔为一号仓3以及二号仓4,所述一号仓3位于迎浪面一侧,所述坝体1的迎浪面设有多个与一号仓3连通的一号通水孔5,所述一号通水孔5位于最高潮位下方,所述密封板2上端设有间隔排列的进气口6和出气口7,所述二号仓4内设有空气压缩制动机8以及与空气压缩制动机8连接的发电机组9,所述出气口7与空气压缩制动机8进气口连接。进气口6与出气口7出均安装有翻板式单向阀,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海浪冲击迎浪面时,海水从一号通水孔5进入一号仓3内,一号仓3内的空气从出气口7被排出并作用于空气压缩制动机 8,空气压缩制动机8转动对发电机组9发电;当一号仓3内海水减少时,进气口6又能使空气进入一号仓3内,不仅起到防浪作用,而且还可以对海浪能进行有效的利用。
24.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口7的下方设有挡水板10,所述挡水板10顶面与迎浪面内壁之间距离构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使空气流动速度变快,使空气压缩制动机转速变快;一号仓3内设置有贝类养殖区,挡水板10下方设有密封门,退潮时打开密封门可进行采集。
25.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坝体1的迎浪面上还设有消浪桩11。减少海浪带来的冲击力和的危险性可以更好的保护坝体1不被海浪所侵蚀。
26.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坝体1的迎浪面设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内设活塞式空气泵12,所述活塞式空气泵12的活塞安装有推板13,所述推板13位于最高潮位下方,所述活塞式空气泵12的出风口与空气压缩制动机8进气口连接。活塞式空气泵12结构与风箱类似,通过海浪推动推板13移动,使活塞在泵体内移动,将泵体内的空气输送至空气压缩制动机8进气口。
27.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坝体1的底部与海底之间设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上设有支撑梁15,所述坝体1的底部设有二号通水孔16。退潮时,海水可以通过二号孔16排出;支撑柱14使坝体1与海底具有一定距离,不会破坏海底生态,保证的生态稳定,同时防止坝体1的背浪面泥沙堆积使坝体1的产生淤积现象,使坝体1的背浪面可以形成避风港或养殖保护区。
28.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支撑梁15位于最低潮位下方,所述支撑梁15与最低潮位之间距离大于1.5m;所述坝体1的背浪面设有可用于停泊船舶的泊位。船舶可停靠在坝体1的背浪面处,支撑梁15用于挡住涌浪,防止涌浪从坝体1的底部涌向坝体的背浪面,从而使船舶浮动与坝体相撞。
29.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14上安装有沉台19,所述支撑梁15安装在沉台19上。支撑柱14、支撑梁15以及沉台19均为预制件,方便支撑梁15的安装,同时使支撑结构稳定。
30.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支撑梁151包括一号支撑梁152以及二号支撑梁152,所述一号支撑梁151位于二号支撑梁152前方,所述一号支撑梁151的前端面为倾斜向下的斜面。一号支撑梁151的前端面具有抵挡涌浪的作用。
31.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14的底部连接有底座17。对支撑柱14的底部起到保护作用,保证支撑柱14稳定的固定在海底,不被水流冲深。
32.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坝体1的底部安装有与发电机组9连接的水轮机18。通过潮汐能使水轮机18转动,然后使发电机组9发电。
33.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坝体1上还设有挡浪墙20。防止海浪过大漫过坝体1,挡浪墙20内可以安装风力发电设备。
34.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