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到排水管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管理的市政排水管。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管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根据中国市政道路下设施现状,一般设置有不同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煤气、给水、排水管道等等,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
现有技术中,城区内设置的雨水管和污水管一般都是独立的管道,二者之间没有关联,在市政建设时,一般根据当地生活污水量和全年降雨量等综合因素设计管道大小,在南方城市,由于季节性降雨量不稳定,有时突降暴雨使雨水管的排水量远小于降雨量,会造成城市内涝,而污水管的水量相对稳定且通常具有额外排水空间可以利用,因此我们公开了一种智能管理的市政排水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管理的市政排水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污水管和雨水管经连通管相互连通,阀门启停机构触发时,第一阀门打开,使雨水管中的水通过连通管流入到污水管中,充分利用污水管并进行双管排放,增加排放流量,防止雨水管排放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管理的市政排水管,包括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一侧并列设有雨水管,所述污水管的顶侧固定连通有污水接口,所述雨水管的顶侧固定连通有落水井,所述落水井的顶侧固定连通有圆形连接段,所述圆形连接段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圆形连接段的顶侧设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污水管与所述雨水管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通管和同一个h形管,所述连通管和所述h形管均与所述污水管与所述雨水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h形管内设有阀门启停机构。
基于以上结构,污水管和雨水管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如塑料管等成品管道,也可以是通过建造而成的通道,如由砖石和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排水通道,通过污水接口连接到排污口并使污水流入污水管中,通过落水井可收集雨水并流入雨水管中,落水井的顶侧设有可转动打开的井盖,便于打开井盖并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相关维修或清淤等工作,污水管和雨水管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阀门启停机构触发时,第一阀门打开,使雨水管中的水通过连通管流入到污水管中,充分利用污水管并进行双管排放,增加排放流量,防止雨水管排放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
优选的,所述阀门启停机构包括固定仓,所述固定仓固定安装在所述h形管的中部位置处,所述固定仓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所述固定仓内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与所述楔形块的斜面相适配,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设有等长度的牵引线和等体积的漂浮活塞块。
进一步的,污水管和雨水管的水位上升到一端高度,使h形管的两侧管内充满液体时,受浮力作用,漂浮活塞块在h形管内向顶侧移动,并通过牵引线拉动活动块在固定仓内移动,当雨水管一侧水位更高时,活动块向楔形块一侧移动并使触碰开关接触楔形块的斜面,同时打开第一阀门,使雨水管中的水通过连通管流入到污水管中,反之则第一阀门不打开,雨水管与污水管不连通。
优选的,两个所述漂浮活塞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h形管两侧的管内,且其外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管内壁相适配,所述固定仓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孔,两根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避让孔并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漂浮活塞块的底侧。
进一步的,漂浮活塞块滑动安装在h形管的管内,可以随水位的高低自由移动,以牵引活动块,其外侧壁与对应的管内壁相适配,使h形管可以等到密封,防止管道内的水经h形管处流出,造成管道泄露。
优选的,两根所述牵引线位于所述活动块的一侧位置处均套接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仓相互靠近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通过两个弹簧可以使活动块两端不受力是处于中部位置,同时在管道内水位下降后使活动块及时复位,关闭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与所述雨水管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甬道管,两个所述甬道管均位于靠近管道底侧位置处,两个所述甬道管的两端相距一端距离并分别与所述污水管和所述雨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通过甬道管的设置,可以使污水管和雨水管管道内的水经甬道管排出,使污水管和雨水管主管道断流,便于进入主管道内。
优选的,两个所述甬道管上位于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所述污水管与所述雨水管位于两个所述甬道管接口位置处均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两个所述甬道管分别位于对应两个所述第二阀门的中间位置处。
进一步的,通过关闭对应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处于两个第二阀门之间的区域断流,便于进入管道,将对应甬道管两端的第三阀门打开,使主管道中的水可以经甬道管继续流动,从而保证主管道的畅通。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与所述雨水管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淤积槽,两个所述淤积槽分别位于所述污水接口和所述落水井的底侧位置处。
进一步的,通过淤积槽可以使对应管道内的液体得到一定的沉降,使泥土等固态物可以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堆积,方便定期清理,防止管道淤积导致截面减小,影响排放量,淤积槽直接设置在污水接口和落水井的底侧位置处,便于直接将淤积物移至管道外。
优选的,两个所述淤积槽均呈倒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所述淤积槽靠近管道上游一侧均为立面结构,靠近管道下游一侧均为斜面结构。
进一步的,立面结构利于形成涡流,使液体中夹杂的固体物滞留,斜面结构使流速变低从而使固体物易于快速沉降。
优选的,所述井盖的顶侧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井盖的底侧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转动安装有多个第二转动板,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板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凸块,多个所述圆凸块分别与多个所述漏水孔相适配,多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均套接安装有扭簧,多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二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的,在井盖表面出现雨水时,由于雨水重力作用使第二转动板沿第二转轴旋转,使圆凸块与漏水孔相分离,使雨水可经漏水孔进入雨水管,扭簧通过扭力在第二转动板不受外力作用时快速复位,使圆凸块与漏水孔相适配,使井盖表面美观。
优选的,所述落水井相互靠近的内侧壁上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落水井的内侧壁相适配,所述落水井上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侧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顶侧相适配。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板为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材料制成,如泡沫板,当雨水管排水量小于降雨量时,落水井内进入大量雨水并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受浮力作用向顶侧绕转动轴转动,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受限位柱的限位作用使落水井密封,防止水经落水井处向上喷发,造成倒灌,发生内涝。
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结构合理,污水管和雨水管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如塑料管等成品管道,也可以是通过建造而成的通道,如由砖石和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排水通道,通过污水接口连接到排污口并使污水流入污水管中,通过落水井可收集雨水并流入雨水管中,落水井的顶侧设有可转动打开的井盖,便于打开井盖并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相关维修或清淤等工作,污水管和雨水管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阀门启停机构触发时,第一阀门打开,使雨水管中的水通过连通管流入到污水管中,充分利用污水管并进行双管排放,增加排放流量,防止雨水管排放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
2、在本发明中,通过漂浮活塞块的设置,h形管的两侧管内充满液体时,受浮力作用,漂浮活塞块在h形管内向顶侧移动,并通过牵引线拉动活动块在固定仓内移动,当雨水管一侧水位更高时,活动块向楔形块一侧移动并使触碰开关接触楔形块的斜面,同时打开第一阀门,使雨水管中的水通过连通管流入到污水管中,漂浮活塞块的外侧壁与对应的管内壁相适配,使h形管可以等到密封,防止管道内的水经h形管处流出,造成管道泄露,通过两个弹簧可以使活动块两端不受力是处于中部位置,同时在管道内水位下降后使活动块及时复位,关闭第一阀门。
3、在本发明中,通过甬道管的设置,通过关闭对应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处于两个第二阀门之间的区域断流,便于进入管道,将对应甬道管两端的第三阀门打开,使主管道中的水可以经甬道管继续流动,从而保证主管道的畅通,在井盖表面出现雨水时,由于雨水重力作用使第二转动板沿第二转轴旋转,使圆凸块与漏水孔相分离,使雨水可经漏水孔进入雨水管,扭簧通过扭力在第二转动板不受外力作用时快速复位。
4、在本发明中,通过淤积槽可以使对应管道内的液体得到一定的沉降,使泥土等固态物可以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堆积,方便定期清理,防止管道淤积导致截面减小,影响排放量,淤积槽直接设置在污水接口和落水井的底侧位置处,便于直接将淤积物移至管道外,立面结构利于形成涡流,使液体中夹杂的固体物滞留,斜面结构使流速变低从而使固体物易于快速沉降。
5、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为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材料制成,如泡沫板,当雨水管排水量小于降雨量时,落水井内进入大量雨水并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受浮力作用向顶侧绕转动轴转动,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受限位柱的限位作用使落水井密封,防止水经落水井处向上喷发,造成倒灌,发生内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井盖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井盖区域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雨水管区域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水平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h形管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管;2、雨水管;3、第三阀门;4、甬道管;5、落水井;6、第二阀门;7、井盖;8、污水接口;9、第一阀门;10、连通管;11、h形管;12、圆形连接段;13、固定座;14、第一转轴;15、延伸臂;16、漏水孔;17、扭簧;18、第二转轴;19、圆凸块;20、第二转动板;21、第一转动板;22、限位柱;23、淤积槽;24、漂浮活塞块;25、牵引线;26、弹簧;27、活动块;28、避让孔;29、触碰开关;30、楔形块;31、固定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8所示的一种智能管理的市政排水管,包括污水管1,污水管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如塑料管等成品管道,也可以是通过建造而成的通道,如由砖石和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排水通道。
污水管1的一侧并列设有雨水管2,雨水管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如塑料管等成品管道,也可以是通过建造而成的通道,如由砖石和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排水通道。
污水管1的顶侧固定连通有污水接口8,通过污水接口8连接到排污口。
雨水管2的顶侧固定连通有落水井5,落水井5的顶侧固定连通有圆形连接段12,圆形连接段12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3,圆形连接段12的顶侧设有井盖7,井盖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臂15,延伸臂15通过第一转轴14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3上,落水井5的顶侧设有可转动打开的井盖7,便于打开井盖7并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相关维修或清淤等工作,通过落水井5可收集雨水并流入雨水管2中。
污水管1与雨水管2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通管10和同一个h形管11,连通管10和h形管11均与污水管1与雨水管2相连通,污水管1和雨水管2通过连通管10相互连通。
连通管10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9,h形管11内设有阀门启停机构,阀门启停机构触发时,第一阀门9打开,使污水管1与雨水管2相连通。
基于以上结构,污水管1和雨水管2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如塑料管等成品管道,也可以是通过建造而成的通道,如由砖石和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排水通道,通过污水接口8连接到排污口并使污水流入污水管1中,通过落水井5可收集雨水并流入雨水管2中,落水井5的顶侧设有可转动打开的井盖7,便于打开井盖7并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相关维修或清淤等工作,污水管1和雨水管2通过连通管10相互连通,阀门启停机构触发时,第一阀门9打开,使雨水管2中的水通过连通管10流入到污水管1中,充分利用污水管1并进行双管排放,增加排放流量,防止雨水管2排放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
本实施例中,阀门启停机构包括固定仓31,固定仓31固定安装在h形管11的中部位置处,固定仓3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楔形块30,固定仓31内设有活动块27,活动块27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29,触碰开关29与楔形块30的斜面相适配,活动块27的两侧均设有等长度的牵引线25和等体积的漂浮活塞块24,污水管1和雨水管2的水位上升到一端高度,使h形管11的两侧管内充满液体时,受浮力作用,漂浮活塞块24在h形管11内向顶侧移动,并通过牵引线25拉动活动块27在固定仓31内移动,当雨水管2一侧水位更高时,活动块27向楔形块30一侧移动并使触碰开关29接触楔形块30的斜面,同时打开第一阀门9,使雨水管2中的水通过连通管10流入到污水管1中,反之则第一阀门9不打开,雨水管2与污水管1不连通。
本实施例中,两个漂浮活塞块24分别活动安装在h形管11两侧的管内,且其外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管内壁相适配,固定仓31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孔28,两根牵引线2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活动块27的两侧,另一端分别贯穿避让孔28并固定安装在两个漂浮活塞块24的底侧,漂浮活塞块24滑动安装在h形管11的管内,可以随水位的高低自由移动,以牵引活动块27,其外侧壁与对应的管内壁相适配,使h形管11可以等到密封,防止管道内的水经h形管11处流出,造成管道泄露。
本实施例中,两根牵引线25位于活动块27的一侧位置处均套接安装有弹簧26,两个弹簧26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活动块27的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仓31相互靠近的内侧壁上,通过两个弹簧26可以使活动块27两端不受力是处于中部位置,同时在管道内水位下降后使活动块27及时复位,关闭第一阀门9。
本实施例中,污水管1与雨水管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甬道管4,两个甬道管4均位于靠近管道底侧位置处,两个甬道管4的两端相距一端距离并分别与污水管1和雨水管2相连通,通过甬道管4的设置,可以使污水管1和雨水管2管道内的水经甬道管4排出,使污水管1和雨水管2主管道断流,便于进入主管道内。
本实施例中,两个甬道管4上位于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3,污水管1与雨水管2位于两个甬道管4接口位置处均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6,两个甬道管4分别位于对应两个第二阀门6的中间位置,通过关闭对应管道上的第二阀门6,使处于两个第二阀门6之间的区域断流,便于进入管道,将对应甬道管4两端的第三阀门3打开,使主管道中的水可以经甬道管4继续流动,从而保证主管道的畅通。
本实施例中,污水管1与雨水管2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淤积槽23,两个淤积槽23分别位于污水接口8和落水井5的底侧位置处,通过淤积槽23可以使对应管道内的液体得到一定的沉降,使泥土等固态物可以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堆积,方便定期清理,防止管道淤积导致截面减小,影响排放量,淤积槽23直接设置在污水接口8和落水井5的底侧位置处,便于直接将淤积物移至管道外。
本实施例中,两个淤积槽23均呈倒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淤积槽23靠近管道上游一侧均为立面结构,靠近管道下游一侧均为斜面结构,立面结构利于形成涡流,使液体中夹杂的固体物滞留,斜面结构使流速变低从而使固体物易于快速沉降。
本实施例中,井盖7的顶侧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6,井盖7的底侧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18转动安装有多个第二转动板20,多个第二转动板20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凸块19,多个圆凸块19分别与多个漏水孔16相适配,多个第二转轴18上均套接安装有扭簧17,多个扭簧17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第二转动板20和第二转轴18上,在井盖7表面出现雨水时,由于雨水重力作用使第二转动板20沿第二转轴18旋转,使圆凸块19与漏水孔16相分离,使雨水可经漏水孔16进入雨水管2,扭簧17通过扭力在第二转动板20不受外力作用时快速复位,使圆凸块19与漏水孔16相适配,使井盖7表面美观。
本实施例中,落水井5相互靠近的内侧壁上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21,第一转动板21与落水井5的内侧壁相适配,落水井5上远离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2,限位柱22的底侧与第一转动板21的顶侧相适配,第一转动板21为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材料制成,如泡沫板,当雨水管2排水量小于降雨量时,落水井5内进入大量雨水并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21受浮力作用向顶侧绕转动轴转动,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21受限位柱22的限位作用使落水井5密封,防止水经落水井5处向上喷发,造成倒灌,发生内涝。
本实用工作原理:污水管1和雨水管2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如塑料管等成品管道,也可以是通过建造而成的通道,如由砖石和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排水通道,通过污水接口8连接到排污口并使污水流入污水管1中,通过落水井5可收集雨水并流入雨水管2中,落水井5的顶侧设有可转动打开的井盖7,便于打开井盖7并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相关维修或清淤等工作,污水管1和雨水管2通过连通管10相互连通,阀门启停机构触发时,第一阀门9打开,使雨水管2中的水通过连通管10流入到污水管1中,充分利用污水管1并进行双管排放,增加排放流量,防止雨水管2排放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
通过漂浮活塞块24的设置,h形管11的两侧管内充满液体时,受浮力作用,漂浮活塞块24在h形管11内向顶侧移动,并通过牵引线25拉动活动块27在固定仓31内移动,当雨水管2一侧水位更高时,活动块27向楔形块30一侧移动并使触碰开关29接触楔形块30的斜面,同时打开第一阀门9,使雨水管2中的水通过连通管10流入到污水管1中,漂浮活塞块24外侧壁与对应的管内壁相适配,使h形管11可以等到密封,防止管道内的水经h形管11处流出,造成管道泄露,通过两个弹簧26可以使活动块27两端不受力是处于中部位置,同时在管道内水位下降后使活动块27及时复位,关闭第一阀门9,通过甬道管4的设置,关闭对应管道上的第二阀门6,使处于两个第二阀门6之间的区域断流,便于进入管道,将对应甬道管4两端的第三阀门3打开,使主管道中的水可以经甬道管4继续流动,从而保证主管道的畅通,通过淤积槽23可以使对应管道内的液体得到一定的沉降,使泥土等固态物可以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堆积,方便定期清理,防止管道淤积导致截面减小,影响排放量,立面结构利于形成涡流,使液体中夹杂的固体物滞留,斜面结构使流速变低从而使固体物易于快速沉降,在井盖7表面出现雨水时,由于雨水重力作用使第二转动板20沿第二转轴18旋转,使圆凸块19与漏水孔16相分离,使雨水可经漏水孔16进入雨水管2,扭簧17通过扭力在第二转动板20不受外力作用时快速复位,通过设置第一转动板21,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一转动板21受限位柱22的限位作用使落水井5密封,防止水经落水井5处向上喷发,造成倒灌,发生内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