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1481发布日期:2021-08-20 20:2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属于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继而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用资源,但是在自然界中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时间,所产生的水资源总量各不相同,雨水较多时,容易发生洪涝,但是在无雨水季节时,又会发生干旱,因此需要兴建水利工程来控制水流,而后对其进行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兴建水利工程中需要修建堤坝,其堤坝在修建过程中需要用到防护装置,放置堤坝上的泥土下滑,对堤坝造成损坏。

现有的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210238436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加固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架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救护板,所述救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以支撑架的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救护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该水利工程护坡加固支撑结构,通过支撑弹簧和贴合板的配合,在进行护坡加固时,利用支撑弹簧使贴合板紧密贴合地面,提高了该结构的防护性,同时固定栓将该结构固定在需要加固的护坡上,单人就可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安装更为快捷方便,节约了安装成本,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但是本装置在使用时缺少感应部件,行人可轻易进入用本装置所拦截的水中,容易发生意外状况,且装置中无救援设备,如果有人掉入水中,需要先去寻找救援绳,耽误救援时间,如果救援者冒失下水,容易发生意外状况;

2.对比文件cn208869993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一种水利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连接板、螺纹孔、固定板、圆孔、螺丝、加固板、防护网和直板,连接板的两侧贯穿连接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丝,螺纹嵌入连接固定板,固定板的上下两端贯均穿连接有圆孔,固定板的左侧电焊连接有加固板,固定板的一侧嵌入连接有直板,直板焊接在隔离网的两端。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依靠螺纹孔和螺丝的螺纹连接,达到连接板和固定板组成一体,通过连接板和固定板连接可以达到组成多快防护网的功效,达到了本装置能够快速拼接的效果,适用于水利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其安装较为麻烦,需要将另一组装置中的直板从上往下嵌入已安装的装置内部的连接板中,而后再用多个螺丝固定,其实际操作不够便利;

3.对比文件cn211816320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防护加固装置,“包括覆盖件和滚柱,覆盖件的两侧内壁相对应的固定连接有轴承,滚柱的两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覆盖件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该水利工程用护坡防护加固装置,喷射管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中间穿过固定,在工作人员需要拖拽喷射管时,滚柱会在地面滚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滚柱加大与地面的横向摩擦力,防止了喷射管以较大的幅度左右横摆,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刮泥杆对滚柱上的泥土进行清理,防止了滚柱与之间覆盖件卡死,从而有效的保障了混凝土喷射机稳定高效的工作。”但是本装置在安装时不能根据坡的倾斜角度改变自身的夹角度,降低了装置的灵活性,且其在安装在堤坝上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包括底板、竖杆和立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安装有立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装备箱,且装备箱位于竖杆的一侧,所述底板远离装备箱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组凸块,其中一组所述凸块的正面安装有转杆,且转杆的背面贯穿另一组凸块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远离底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装载盒,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安装有两组收边杆,且其中一组收边杆的背面与防护结构的正面贴合,且另一组一组收边杆的正面与防护结构的背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装载盒的后壁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正面贯穿装载盒的内部,活动杆的正面安装有把手,活动杆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缆绳,缆绳位于装载盒的内部,缆绳的尾端安装有拉环,拉环的一侧外壁与装载盒远离防护结构的一侧外壁贴合,装载盒的正面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

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收边杆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多组通孔,另一组收边杆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多组通槽,通槽的内壁安装有内螺纹套,内螺纹套的背面安装有两组弹片,两组弹片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抵压板,内螺纹套的正面安装有挤压螺钉,且挤压螺钉的背面贯穿内螺纹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套板、支撑板和防护网,套板环绕安装在转杆的外侧,套板的底部安装有多组支撑板和防护网,且防护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其中两组支撑板的一侧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收边杆的背面均匀安装有多组嵌合板,嵌合板的正面安装有圆杆,圆杆的背面贯穿嵌合板和收边杆的内部,嵌合板远离防护结构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组尖锥。

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竖杆的背面安装有栏杆,栏杆的背面与另一组竖杆的正面贴合,栏杆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分隔杆,且分隔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贴合。

优选的,所述立杆的正面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背面贯穿立杆的内部,固定杆靠近防护结构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组衔接杆,两组衔接杆分别位于立杆的前方和后方,衔接杆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衔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安装有l型杆,l型杆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一侧外壁与支撑杆的外壁贴合,立杆远离太阳能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其中一组立杆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装备箱的底壁安装有蓄电池组。

优选的,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当本装置在安装时,可根据堤坝的倾斜角度来对转杆施加转动力,促使其带动防护结构在凸块的内部转动,继而可辅助防护结构调节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度,以便防护结构对不同倾斜的堤坝进行防护,夹角调节,增加了本装置的灵活性,而后将尖锥水平插入堤坝中,而后可顺着防护结构中的空隙往装置与堤坝之间放置石块和水泥混合物,石块会压制在嵌合板的顶部,继而可增加本装置在安装时的牢固性,避免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防护结构的内部由套板、支撑板和防护网组成,支撑板作为装置的骨架使用,其采用实心钢性结构,具有较大的硬度,在本装置中使用,可对堤坝上的石块进行拦截,支撑板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防护网,其可以将可以将支撑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空隙细化,可避免石块从空隙处滚落;

s2.当使用多个本装置组合对堤坝进行防护时,可以将另一装置的背面向已安装的装置正面靠近,而后捏住两组弹片,促使其向内收缩以改变两组弹片尾端之间的距离,之后将弹片挤压进入已安装的装置中所设置的通孔内部,等到两组弹片外壁所安装的抵压板贯穿通孔的内部之后,将挤压螺钉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套的内部,并转紧,促使其尾端贯穿两组弹片所形成的围合空间内部,此时抵压板无法从通孔的内部脱落,且此种连接方式可便于装置与装置之间牢固连接;

s3.当有人顺着防护结构滑下至水中时,红外线感应器可辐射红外线,其内部使用热敏电阻,其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会发生变化,而后可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而后可控制与红外线感应器电性连接的报警器会发出警报,用以提醒下水者;

s4.当有人在装置附近落水时,救援者可以拉动拉环,促使缆绳在活动杆的外表面进行卷放操作,缆绳完全散开时,其尾端可抛向水中,便于快速救援,且救援者在装载盒处拉动缆绳,红外线感应器会有所感知,继而与其电性连接的报警器会发出警报,以吸引行人来到此处参与救援行动;

s5.太阳能板通过其内部所安装的多组光电二极管,当太阳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会将所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而后将其储蓄进入与其电性连接的蓄电池组的内部,而后为装置中的各个电性部件提供电能,可实现装置电能的自给自足,可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照明灯与蓄电池组之间电性连接,蓄电池组内部的电流可导入至照明灯的内部,而后可在夜间提供照明,用以照亮装置周围环境,避免晚间有行人看不清道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当有人在装置附近落水时,救援者可以拉动拉环,促使缆绳在活动杆的外表面进行卷放操作,缆绳完全散开时,其尾端可抛向水中,便于快速救援,且救援者在装载盒处拉动缆绳,红外线感应器会有所感知,继而与其电性连接的报警器会发出警报,以吸引行人来到此处参与救援行动;

2.本发明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将另一装置的背面向已安装的装置正面靠近,而后捏住两组弹片,促使其向内收缩以改变两组弹片尾端之间的距离,之后将弹片挤压进入已安装的装置中所设置的通孔内部,等到两组弹片外壁所安装的抵压板贯穿通孔的内部之后,将挤压螺钉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套的内部,并转紧,促使其尾端贯穿两组弹片所形成的围合空间内部,此时抵压板无法从通孔的内部脱落,且此种连接方式可便于装置与装置之间牢固连接;

3.本发明在安装过程中,可根据堤坝的倾斜角度来对转杆施加转动力,促使其带动防护结构在凸块的内部转动,继而可辅助防护结构调节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度,以便防护结构对不同倾斜的堤坝进行防护,夹角调节,增加了本装置的灵活性,而后将尖锥水平插入堤坝中,而后可顺着防护结构中的空隙往装置与堤坝之间放置石块和水泥混合物,石块会压制在嵌合板的顶部,继而可增加本装置在安装时的牢固性,避免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杆与防护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杆、固定杆与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备箱与蓄电池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载盒、活动杆与缆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嵌合板、圆杆与收边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挤压螺钉、内螺纹套与弹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01、凸块;102、转杆;2、竖杆;201、栏杆;202、分隔杆;3、立杆;301、固定杆;302、衔接杆;303、l型杆;304、支撑杆;305、太阳能板;306、安装板;307、照明灯;308、报警器;4、装备箱;401、蓄电池组;5、防护结构;501、套板;502、支撑板;503、防护网;6、装载盒;601、套筒;602、活动杆;603、把手;604、缆绳;605、拉环;606、红外线感应器;7、嵌合板;701、圆杆;702、尖锥;8、收边杆;801、通孔;802、内螺纹套;803、弹片;804、抵压板;805、挤压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竖杆2和立杆3,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竖杆2,底板1直接与地面接触,其可方便防护结构5的安装,且底板1与地面之间固定后,防护结构5在使用时不容易往下滑动,两组竖杆2均为实心状态,其可用于立杆3和栏杆201的安装,竖杆2的顶部安装有立杆3,立杆3具有一定高度,可以将照明部件和太阳能板305抬升至合适高度,便于提高照明部件的照明范围,且较上方的位置大都无遮挡物,可便于太阳能板305吸收太阳能,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装备箱4,且装备箱4位于竖杆2的一侧,装备箱4可对蓄电池组401进行隔绝收纳,避免其受到外界的干扰,底板1远离装备箱4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组凸块101,凸块101的设置便于其与底板1之间形成凹槽,继而便于在凹槽的内部贯穿安装转杆102,其中一组凸块101的正面安装有转杆102,且转杆102的背面贯穿另一组凸块101的内部,转杆102是活动贯穿两组凸块101的内部,其在受到外力的转动下,可以在凸块101的内部转动,继而可调节防护结构5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度,以便防护结构5对不同倾斜的堤坝进行防护,转杆102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护结构5,防护结构5可覆盖在堤坝的外表面,防护结构5远离底板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装载盒6,装载盒6的内部可用于h放置缆绳604,转杆102的外表面安装有两组收边杆8,且其中一组收边杆8的背面与防护结构5的正面贴合,且另一组一组收边杆8的正面与防护结构5的背面贴合,收边杆8可与防护结构5形成一个整体,其两边通过通孔801、内螺纹套802、弹片803、抵压板804和挤压螺钉805的相互配合,可便于装置与装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装载盒6的后壁安装有套筒601,套筒60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602,活动杆602的正面贯穿装载盒6的内部,活动杆602的正面安装有把手603,活动杆602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缆绳604,缆绳604位于装载盒6的内部,缆绳604的尾端安装有拉环605,拉环605的一侧外壁与装载盒6远离防护结构5的一侧外壁贴合,装载盒6的正面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606,套筒601可便于活动杆602的活动安装,活动杆602便于缆绳604的缠绕安装,活动杆602可在外力的带动下在套筒601的内部进行转动,继而可带动缆绳604进而卷收和卷放操作,把手603可便于使用者通过其控制活动杆602转动,缆绳604具有一定长度,其完全散开,尾端可抛向水中,可在发生意外时使用,拉环605便于使用者紧急情况时,将缆绳604从装载盒6的内部拉出,当有人顺着防护结构5滑下至水中时,红外线感应器606可辐射红外线,其内部使用热敏电阻,其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会发生变化,而后可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而后可控制与红外线感应器606电性连接的报警器308发出警报,用以提醒下水者。

进一步,其中一组收边杆8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多组通孔801,另一组收边杆8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多组通槽,通槽的内壁安装有内螺纹套802,内螺纹套802的背面安装有两组弹片803,两组弹片803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抵压板804,内螺纹套802的正面安装有挤压螺钉805,且挤压螺钉805的背面贯穿内螺纹套802的内部,通孔801的设置方便本装置与另一组装置连接时,另一组装置上的弹片803插入至本装置内部的通孔801中,当使用多个本装置组合对堤坝进行防护时,可以将另一装置的背面向已安装的装置正面靠近,而后捏住两组弹片803,促使其向内收缩以改变两组弹片803尾端之间的距离,之后将弹片803挤压进入已安装的装置中所设置的通孔801内部,等到两组弹片803外壁所安装的抵压板804贯穿通孔801的内部之后,将挤压螺钉805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套802的内部,并转紧,促使其尾端贯穿两组弹片803所形成的围合空间内部,此时抵压板804无法从通孔801的内部脱落。

进一步,防护结构5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套板501、支撑板502和防护网503,套板501环绕安装在转杆102的外侧,套板501的底部安装有多组支撑板502和防护网503,且防护网503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其中两组支撑板502的一侧外壁贴合,套板501可便于防护结构5与转杆102的连接,其与转杆102之间可组成一个整体,通过转动转杆102可辅助防护结构5调节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度,以便防护结构5对不同倾斜的堤坝进行防护,支撑板502作为防护结构5的骨架使用,可便于防护网503的安装,防护网503可以将支撑板502与支撑板502之间的空隙细化,避免石块从空隙处滚落。

进一步,支撑板502和收边杆8的背面均匀安装有多组嵌合板7,嵌合板7的正面安装有圆杆701,圆杆701的背面贯穿嵌合板7和收边杆8的内部,嵌合板7远离防护结构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组尖锥702,嵌合板7可增大本装置与堤坝内部之间的接触,继而增加与堤坝之间的牢固性,当本装置在安装时,可将尖锥702水平插入堤坝中,而后可顺着防护结构5中的空隙往装置与堤坝之间放置石块和水泥混合物,石块会压制在嵌合板7的顶部,继而可增加本装置在安装时的牢固性,圆杆701可便于多组嵌合板7分别与支撑板502和收边杆8的安装,且嵌合板7在外力的带动下可促使其在圆杆701的外表面进行转动,继而可跟随堤坝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增加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进一步,其中一组竖杆2的背面安装有栏杆201,栏杆201的背面与另一组竖杆2的正面贴合,栏杆201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分隔杆202,且分隔杆20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贴合,栏杆201与多组分隔杆202之间可形成一个整体,二者之间可具有安全防护、分隔、导向、警示以及防撞等功能。

进一步,立杆3的正面安装有固定杆301,固定杆301的背面贯穿立杆3的内部,固定杆301靠近防护结构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组衔接杆302,两组衔接杆302分别位于立杆3的前方和后方,衔接杆30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304,衔接杆302远离固定杆301的一端安装有l型杆303,l型杆303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305,太阳能板305的一侧外壁与支撑杆304的外壁贴合,立杆3远离太阳能板30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安装板306,安装板306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307,其中一组立杆3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308,固定杆301可便于衔接杆302的安装,固定杆301、衔接杆302、l型杆303与支撑杆30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四组部件形成一个整体,可用于安装太阳能板305,太阳能板305的底部卡在l型杆303的l型槽口内部,背部与两组支撑杆304的外壁贴合,可促使太阳能板305形成倾斜放置状态,可便于太阳能板305吸收太阳能,太阳能板305通过其内部所安装的多组光电二极管,当太阳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会将所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而后将其储蓄进入与其电性连接的蓄电池组401的内部,安装板306可便于照明灯307的安装,照明灯307与蓄电池组401之间电性连接,蓄电池组401内部的电流可导入至照明灯307的内部,而后可在夜间提供照明,用以照亮装置周围环境,避免晚间有行人看不清道路,报警器308与红外线感应器606之间电性连接,当红外线感应器606感应到有人从防护结构5的外表面网水中滑落时,与其电性连接的报警器308会发出警报,用以提醒下水者。

进一步,装备箱4的底壁安装有蓄电池组401,蓄电池组401与太阳能板305之间电性连接,太阳能板305吸收太阳能所转化的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组401的内部,而后为装置中的各个电性部件提供电能。

进一步,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当本装置在安装时,可根据堤坝的倾斜角度来对转杆102施加转动力,促使其带动防护结构5在凸块101的内部转动,继而可辅助防护结构5调节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度,以便防护结构5对不同倾斜的堤坝进行防护,夹角调节,增加了本装置的灵活性,而后将尖锥702水平插入堤坝中,而后可顺着防护结构5中的空隙往装置与堤坝之间放置石块和水泥混合物,石块会压制在嵌合板7的顶部,继而可增加本装置在安装时的牢固性,避免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防护结构5的内部由套板501、支撑板502和防护网503组成,支撑板502作为装置的骨架使用,其采用实心钢性结构,具有较大的硬度,在本装置中使用,可对堤坝上的石块进行拦截,支撑板502与支撑板502之间安装有防护网503,其可以将可以将支撑板502与支撑板502之间的空隙细化,可避免石块从空隙处滚落;

s2.当使用多个本装置组合对堤坝进行防护时,可以将另一装置的背面向已安装的装置正面靠近,而后捏住两组弹片803,促使其向内收缩以改变两组弹片803尾端之间的距离,之后将弹片803挤压进入已安装的装置中所设置的通孔801内部,等到两组弹片803外壁所安装的抵压板804贯穿通孔801的内部之后,将挤压螺钉805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套802的内部,并转紧,促使其尾端贯穿两组弹片803所形成的围合空间内部,此时抵压板804无法从通孔801的内部脱落,且此种连接方式可便于装置与装置之间牢固连接;

s3.当有人顺着防护结构5滑下至水中时,红外线感应器606可辐射红外线,其内部使用热敏电阻,其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会发生变化,而后可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而后可控制与红外线感应器606电性连接的报警器308会发出警报,用以提醒下水者;

s4.当有人在装置附近落水时,救援者可以拉动拉环605,促使缆绳604在活动杆602的外表面进行卷放操作,缆绳604完全散开时,其尾端可抛向水中,便于快速救援,且救援者在装载盒6处拉动缆绳604,红外线感应器606会有所感知,继而与其电性连接的报警器308会发出警报,以吸引行人来到此处参与救援行动;

s5.太阳能板305通过其内部所安装的多组光电二极管,当太阳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会将所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而后将其储蓄进入与其电性连接的蓄电池组401的内部,而后为装置中的各个电性部件提供电能,可实现装置电能的自给自足,可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照明灯307与蓄电池组401之间电性连接,蓄电池组401内部的电流可导入至照明灯307的内部,而后可在夜间提供照明,用以照亮装置周围环境,避免晚间有行人看不清道路。

工作原理:当本装置在安装时,可根据堤坝的倾斜角度来对转杆102施加转动力,转杆102与套板501之间可形成一个整体,当转杆102在凸块101的内部转动时,其可带动防护结构5在凸块101的内部转动,继而可辅助防护结构5调节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度,以便防护结构5对不同倾斜的堤坝进行防护,而后将尖锥702水平插入堤坝中,而后可顺着防护结构5中的空隙往装置与堤坝之间放置石块和水泥混合物,石块会压制在嵌合板7的顶部,继而可增加本装置在安装时的牢固性,避免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支撑板502作为防护结构5的骨架使用,可便于防护网503的安装,防护网503可以将支撑板502与支撑板502之间的空隙细化,避免石块从空隙处滚落,当使用多个本装置组合对堤坝进行防护时,可以将另一装置的背面向已安装的装置正面靠近,而后捏住两组弹片803,促使其向内收缩以改变两组弹片803尾端之间的距离,之后将弹片803挤压进入已安装的装置中所设置的通孔801内部,等到两组弹片803外壁所安装的抵压板804贯穿通孔801的内部之后,将挤压螺钉805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套802的内部,并转紧,促使其尾端贯穿两组弹片803所形成的围合空间内部,此时抵压板804无法从通孔801的内部脱落,且此种连接方式可便于装置与装置之间牢固连接,如果有人顺着防护结构5滑下至水中时,红外线感应器606通过其内部的热敏电阻可发生温度变化,之后可将其变化输出为电信号,而后可控制与红外线感应器606电性连接的报警器308会发出警报,用以提醒下水者,当有人在装置附近落水时,救援者可以拉动拉环605,促使缆绳604在活动杆602的外表面进行卷放操作,缆绳604完全散开时,其尾端可抛向水中,便于快速救援,且救援者在装载盒6处拉动缆绳604,红外线感应器606会有所感知,继而与其电性连接的报警器308会发出警报,以吸引行人来到此处参与救援行动,装置中通过太阳能板305可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而后将其储蓄进入与其电性连接的蓄电池组401的内部,用以为装置中的各个电性部件提供电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