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软土地基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2.我国对软土地基的定义是指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由于施工需要,常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的施工建造。由于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孔隙较大且含水量高,直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浇筑,软土地基长时长期遭受过往车辆的碾压容易发生导致沉降,引发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跨塌等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3.为减少软土地基发生沉降的情况出现,在道路浇筑施工前常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降水处理。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出,以使得软土地基更加密实,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降水方法为强夯法;强夯法是指利用起吊设备,将10~40吨的重锤提升至10~40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对软土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软土地基的土体受到瞬间的加荷(受压)、卸荷(受拉)及剪切的反复作用,使得软土地基中的土中孔隙被压缩,同时土体周围产生裂隙,最终将软土地基的孔隙水顺利排出,并使得土体迅速固结。进而达到密实软土地基使其不易发生沉降的效果。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常用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的降水处理时,重锤对软土地基进行冲击时产生大量扬尘,严重污染施工现场环境,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使软土地基降水时不易污染环境,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外周壁均开设有通孔,主连接管外径大于副连接管外径;步骤二:在软土地基上开挖路基,清理路基表面杂物,直至路基平整;步骤三:沿路基长度两侧将主连接管依次打入软土地基;并使路基两侧的主连接管一一相对;在路基四周施作止水墙,在路基上铺设密封膜,并使密封膜覆盖止水墙与主连接管;步骤四:将副连接管穿过密封膜并伸入至主连接管内,在密封膜上铺设碎石层,将副连接管与真空泵连通;步骤五:启动真空泵,利用真空泵对密封膜下方的软土地基抽真空;步骤六:断开副连接管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将副连接管与注浆机连通,往主连接管内注射混凝土;
步骤七:待主连接管内的混凝土凝结完成后,在路基上绑扎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层;步骤八: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层进行养护。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止水墙与密封膜使路基底部的软土地基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通过真空泵对主连接管以及主连接管周围的软土地基进行抽真空,使得主连接管以及主连接管周围的软土地基的压力小于外界的压力,进而使得软土地基中的水可以经由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被抽出,实现对软土地基中水分的去除,使得软土地基更加密实,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相比传统采用重锤锤击对软土地基进行降水的方式,抑制了扬尘的产生,减小了对环境的破坏;抽真空后,再通过副连接管将混凝土注入主连接管内,使得主连接管与注入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桩体,利用混凝土桩体对后续浇筑的混凝土层进行支撑,使得后续车辆施加混凝土层的载荷传递至主连接管上,有利于减少载荷施加在软土地基上造成软土地基发生沉降情况;通过钢筋网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层的抗弯能力,使得混凝土层不易被破坏。
8.优选的,位于同一侧的相邻所述主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主连接管两侧均设置有槽钢,所述主连接管两侧的槽钢开口反向设置,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滑动卡接于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主连接管的槽钢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主连接管时,将连接板的一端卡入已安装的主连接管的槽钢内,并将连接板竖直打入软土地基,移动待安装的主连接管,使得连接板的另一端卡入待安装的主连接管的槽钢内,再将待安装的主连接管打入软土地基,通过连接板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相邻主连接管的一体性,使得打入软土地基的主连接管不易产生位移。
10.优选的,所述副连接管顶端连通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与副连接管呈t型设置,位于同一侧的相邻所述衔接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件,位于同一侧的相邻衔接管通过连接管件相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真空时,只需将真空泵与位于同一侧的最边缘的衔接管相连接,便可实现同时对同一侧的主连接管抽真空,有利于减少需要对每一组衔接管均配备真空泵的情况,使得主连接管的抽真空更加简单方便;往主连接管内注射混凝土时,只需往同一侧位于边缘的的衔接管内注入混凝土,便可将混凝土注入同一侧的主连接管内,简化了对主连接管注射混凝土的过程。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端穿出密封膜,所述衔接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主连接管两侧的连接板顶端,所述钢筋网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横向环形钢筋与纵向环形钢筋,若干所述横向环形钢筋套接在路基两侧相对的衔接管上,若干所述纵向环形钢筋均套接在若干横向环形钢筋外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主连接管两侧的连接板顶端,使得衔接管可以被架离路基表面,便于后续将横向环形钢筋套接在衔接管上,简化了钢筋网的安装,同时使得后续车辆施加给钢筋网的载荷可以及时通过衔接管传递至主连接管上,有利于载荷的扩散。
1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两端均滑动插接有滑管,所述固定管两端的滑管分别滑动插接于位于同一侧的相邻衔接管相互靠近的一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固定管两端的滑管,将固定管两端的滑管分别插入
至位于同一侧的相邻衔接管相互靠近的一端,便可实现相邻衔接管的连通,该结构操作简单且实用性强,简化了相邻衔接管的连通过程。
16.优选的,所述主连接管内同轴架设有用于供副连接管穿入的限位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副连接管穿入至限位环后,使得副连接管的外周壁可以与主连接管的内周壁留有间距,使得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两者的通孔可以更好地保持畅通,有利于减少副连接管的外壁与主连接管内壁抵接导致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两者通孔被堵塞的情况。
18.优选的,所述滑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同轴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壁与衔接管内壁抵接,所述滑管的外周壁还开设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凹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圈的设置,有利提高滑管与衔接管之间的密封性,使得衔接管与滑管的连接处不易泄露,使得真空泵可以更好地对主连接管抽真空。
2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止水墙包括若干锁扣钢管桩,相邻锁扣钢管桩相互咬合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墙由锁扣钢管桩咬合而成,利用锁扣钢管桩的止水功能,使得止水墙可以更好地与密封膜配合保持路基下方软土地基的密封性,进而便于更好地通过真空泵将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抽出;同时,锁扣钢管桩打入软土地基后,还能对软土地基内的软土进行挤压密实,使得软土地基更不易发生沉降。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对插入软土地基内的主连接管抽真空,使得软土地基内的水分可以通过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被抽出,实现对软土地基降水,再通过往主连接管内注入混凝土,使得后续浇筑的混凝土层可以被由主连接管与注入主连接管内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桩体所支撑,使得后续经过混凝土层的车辆的载荷可以传递至混凝土桩体上,有利于减少载荷直接作用在软土地基上造成软土地基发生沉降的情况;2.通过主连接管内同轴架设有用于供副连接管穿入的限位环,使得副连接管插入至主连接管后,主连接管内周壁与可以与副连接管的外周壁留有间距,使得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两者的通孔不易被堵塞;3.通过滑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外壁与衔接管内壁抵接,有利于提升滑管与衔接管之间的密封性,便于真空泵更好地对密封膜下的软土地基抽真空。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混凝土层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软土地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b部的放大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软土地基;11、混凝土层;12、路基;13、钢筋网;131、横向环形钢筋;132、纵向环形钢筋;2、主连接管;21、副连接管;22、衔接管;23、限位环;231、连接杆;3、止水墙;4、连接板;41、槽钢;5、连接管件;51、固定管;52、滑管;6、密封膜;61、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参照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主连接管2与副连接管21;参照图2及图3,主连接管2与副连接管21均为钢制管材,主连接管2底端尖锐设置,主连接管2与副连接管21两者外周壁均开设有通孔,在本实施例中,主连接管2外径为副连接管21外径的两倍。
27.步骤二:在软土地基1上开挖路基12,清理路基12表面杂物,对路基12进行找平;步骤三:将主连接管2沿路基长度方向的两侧打入路基12下方的软土地基1,并使路基12两侧的主连接管2一一相对,在路基12四周施作止水墙3,止水墙3包括锁扣钢管桩,相邻的锁扣钢管桩相互咬合实现止水与密封。参照图3及图5,在路基12表面铺设密封膜6,并使密封膜6覆盖止水墙3与主连接管2。
28.参照图2及图4,主连接管2的外周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槽钢41,两组槽钢41开口反向设置;两组槽钢41关于主连接管2的轴线对称设置,槽钢41的长度方向与主连接管2长度方向相同,槽钢41延伸至主连接管2底端,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主连接管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底部尖锐设置,便于更好地打入软土地基1。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竖直滑动卡接于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主连接管2的槽钢41内。安装主连接管2时,先将连接板4的一端卡入已安装的主连接管2的槽钢41内,将连接板4底端插入至软土地基1内,移动待安装的主连接管2,使得连接板4的另一端卡入待安装的主连接管2的槽钢41内,再将待安装的主连接管2打入软土地基1,通过连接板4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主连接管2的一体性,使得主连接管2插入至软土地基1后不易产生位移。
29.参照图3及图5,连接板4顶端凸出密封膜6外,密封膜6上还开设有供连接板4穿出的缺口。
30.步骤四:将副连接管21穿过密封膜6并伸入至主连接管2内,参照图3及图5,在密封膜6上铺设碎石层61,碎石层61厚度为1cm;通过在密封膜6上铺设碎石层61,使得密封膜6不易产生位移;将副连接管21与真空泵连通;参照图2及图4,主连接管2内同轴架设有用于供副连接管21插入的限位环23,限位环23位于主连接管2顶端,限位环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231,连接杆231远离限位环23的一端与主连接管2内壁固定连接,使得限位环23更加稳固地架设在主连接管2内。通过将副连接管21穿入至限位环23内,使得主连接管2内壁可以与副连接管21外壁留有间距,有利于减少主连接管2内壁与副连接管21外壁抵接导致主连接管2与副连接管21两者的通孔被堵塞的情况。
31.参照图2及图4,副连接管2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衔接管22,衔接管22与副连接管21呈t型设置;衔接管2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主连接管2两侧的连接板4顶端,使得衔接管22与主连接管2顶端留有间距。位于同一侧的相邻衔接管2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件5,位于同一侧的相邻衔接管22通过连接管件5相连通。
32.参照图2及图4,连接管件5包括固定管51,固定管51两端均滑动插接有滑管52,固定管51两端的滑管52分别滑动插接于位于同一侧的相邻衔接管22相互靠近的一端。
33.参照图2及图4,滑管52远离固定管51的一端均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外壁与衔接管22内壁抵紧,通过密封圈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衔接管22与滑管52之间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为橡胶圈;滑管52外周壁还开设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凹槽,使得密封圈不易产生位移,使得密封圈可以更好地密封滑管52与衔接管22之间的间隙。需要对主连接管2进行抽真空时,只需将真空泵与同一侧的最边缘的衔接管22相连通,使得同一侧的副连接管21可以同时与真空泵连通;便于真空泵对同一侧的主连接管2抽真空。
34.步骤五:启动真空泵,利用真空泵对插入软土地基1的主连接管2抽真空,使得主连接管2以及主连接管2周围的软土地基1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进而使软土地基1内的水可以被真空泵经由主连接管2、副连接管21以及衔接管22抽出,实现对软土地基1的降水时不易对环境产生污染。
35.步骤六:断开副连接管21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将副连接管21与注浆机连通,往主连接管2内注射混凝土。需要往主连接管2注入混凝土时,只需将注浆机与同一侧的最边缘的衔接管22相连通,使得同一侧的副连接管21可以同时与注浆机连通;便于注浆机对同一侧的主连接管2同时注入混凝土。
36.步骤七:待主连接管2内的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在路基12上绑扎钢筋网13并在路基12上浇筑混凝土层11;步骤八: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层11进行养护。
37.参照图2及图4,钢筋网13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横向环形钢筋131与纵向环形钢筋132,若干横向环形钢筋131沿路基1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横向环形钢筋131两端分别套接在路基12两侧相对的衔接管22上,若干纵向环形钢筋132沿路基1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纵向环形钢筋132套接在若干横向环形钢筋131上,纵向环形钢筋132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的长度方向与横向环形钢筋131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的长度方向垂直。通过钢筋网13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层11的整体的抗弯能力,使得车辆载荷作用在混凝土层11上时,混凝土层11不易损坏;同时横向环形钢筋131套接在衔接管22上,使得车辆作用在钢筋网13上的载荷可以及时传递至主连接管2上,利于载荷的分散。
38.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