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5766发布日期:2021-11-15 21:1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返基础,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属于建筑工程施工设备附件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电梯或物料提升机作为一种垂直运输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民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从砌体施工至相关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所有工序材料的垂直运输均需施工电梯或物料提升机去完成。同时由于现代建筑领域越来越朝高领域、地下空间发展导致了深基坑随处可见,在物料运输总平布置中由于首先要考虑水平辐射面广的塔吊布置,塔吊往往占据了最有利的平面及空间位置,而且有关总平面使用布置中必须保证塔吊、施工电梯、结构间使用的安全距离、安装拆除所必须的空间距离、物料转运所必须的空间地形条件,因而这对施工电梯或物料提升机布置往往非常不利,部分深基坑条件下的单体建筑由于以上各种条件限制甚至出现无法布置垂直运输施工电梯或者布置后出现后期无法进行塔吊拆除的情况。
3.目前在深基坑包括地下室工程中施工电梯的布置往往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施工电梯和塔吊布置在建筑两侧,塔吊布置在地下室底板上,施工电梯布置在地下室顶板或底板上,这种布置往往是单体建筑物边线与地下室外边线有充足的空间用于布置施工电梯,同时对结构平面布置和物流运输的地形条件要求非常严格;二是由于工程条件和地形条件限制,施工电梯只能布置在深基坑肥槽周边,这种布置方式必须将电梯基础转化为高大体积砼基础,大大增加了砼工程量,对基础大体积砼抗裂质量控制也极为不利,同时由于基础体积大大增加对其地下地基安全也造成了隐患,由于空间的占用对肥槽周边工序穿插施工如地下室防水、电梯卸料平台防护架、防护棚搭设等工序组织也较为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安全环保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包括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所述的上返基础还包括上返桁架组件和封闭防护组件,通过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布置在深基坑中的上返桁架组件的顶面构成工程电梯的吊笼的水平停靠转垂直运输的进料平台,上返桁架组件顶部的空隙通过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封闭。
6.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上返桁架组件包括支撑桁架和缓冲支撑平台,所述的缓冲支撑平台通过所述的支撑桁架布置在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上,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布置在缓冲支撑平台的底部。
7.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支撑桁架包括圆筒型砌体骨架和斜撑加强结构,布置在圆筒型砌体骨架顶部的缓冲支撑平台通过下端与该圆筒型砌体骨架连接的斜撑加强结构增加强度。
8.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圆筒型砌体骨架包括构造柱和环形圈梁,沿高度方向顺序布置的环形圈梁通过沿周向顺序布置的构造柱连接为一个整体,斜撑加强结构的下端顶接在相应位置处的环形圈梁上,缓冲支撑平台布置在最上面一个环形圈梁的顶部。
9.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圆筒型砌体骨架还包括圆筒状砌体,所述的圆筒状砌体镶嵌在环形圈梁与构造柱之间的空间中。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斜撑加强结构包括多根斜撑工字钢,相应环形圈梁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预埋件,沿周向倾斜的支撑在相应环形圈梁与缓冲支撑平台之间的各根斜撑工字钢的下端支撑在所述的预埋件上。
11.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缓冲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架和缓冲组件,所述的缓冲组件通过所述的平台架布置在所述支撑桁架的顶部,运行至进料平台处的吊笼通过所述的缓冲组件卸力缓冲,封闭防护组件布置在所述的平台架上。
12.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平台架包括至少两组由槽钢构成的支撑架,各组支撑架中间留有工程电梯标准节骨架穿过孔的均布在支撑桁架的顶部,在每一组支撑架朝向上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的缓冲组件,封闭防护组件通过各组支撑架布置在平台架上。
13.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至少四组缓冲弹簧,各组缓冲弹簧均布置在各组支撑架构成的平台架的顶部。
14.进一步的是,在圆筒型砌体骨架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爬梯,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包括角钢悬挂板和木质防雨板,所述的木质防雨板通过所述的角钢悬挂板外侧倾斜的布置在所述的平台架上。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上返基础以现有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增加设置上返桁架组件和封闭防护组件构成本技术的上返基础,并将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布置在深基坑中的上返桁架组件的顶面构成工程电梯的吊笼的水平停靠转垂直运输的进料平台,然后使上返桁架组件顶部的空隙通过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封闭。这样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将电梯基础转化为高大体积砼基础,进而大大增加了砼工程量,最终显著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而本技术采用上返桁架组件实现将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升高的结构,以及通过封闭防护组件封闭上返桁架组件顶部的空隙的方式,不仅施工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保证使用的安全和环保,保证建筑深基坑领域施工电梯能够在复杂的建筑概况及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灵活布置,使其不受深基坑存在的影响,同时在深基坑内布置施工电梯基础时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并有利周边相关工序作业开展。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8.图中标记为:原始基础1、上返桁架组件2、封闭防护组件3、深基坑4、吊笼5、支撑桁架6、缓冲支撑平台7、斜撑加强结构8、构造柱9、环形圈梁10、圆筒状砌体11、斜撑工字钢12、预埋件13、平台架14、缓冲组件15、爬梯16、角钢悬挂板17、木质防雨板18、圆筒型砌体骨架19、工程电梯标准节骨架20。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施工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安全环保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所述的上返基础包括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返基础还包括上返桁架组件2和封闭防护组件3,通过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1布置在深基坑4中的上返桁架组件2的顶面构成工程电梯的吊笼5的水平停靠转垂直运输的进料平台,上返桁架组件顶部2的空隙通过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3封闭。本技术提供的上返基础以现有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增加设置上返桁架组件和封闭防护组件构成本技术的上返基础,并将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布置在深基坑中的上返桁架组件的顶面构成工程电梯的吊笼的水平停靠转垂直运输的进料平台,然后使上返桁架组件顶部的空隙通过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封闭。这样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将电梯基础转化为高大体积砼基础,进而大大增加了砼工程量,最终显著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而本技术采用上返桁架组件实现将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升高的结构,以及通过封闭防护组件封闭上返桁架组件顶部的空隙的方式,不仅施工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保证使用的安全和环保,保证建筑深基坑领域施工电梯能够在复杂的建筑概况及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灵活布置,使其不受深基坑存在的影响,同时在深基坑内布置施工电梯基础时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并有利周边相关工序作业开展。
20.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尽可能的简化所述上返桁架组件2的结构,达到既方便施工,又能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后续使用安全的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上返桁架组件2包括支撑桁架6和缓冲支撑平台7,所述的缓冲支撑平台7通过所述的支撑桁架6布置在工程电梯的原始基础1上,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3布置在缓冲支撑平台7的底部。更为具体的结构为,所述的支撑桁架6包括圆筒型砌体骨架19和斜撑加强结构8,布置在圆筒型砌体骨架顶部的缓冲支撑平台7通过下端与该圆筒型砌体骨架19连接的斜撑加强结构8增加强度。此时,所述的圆筒型砌体骨架19优选为包括构造柱9和环形圈梁10,沿高度方向顺序布置的环形圈梁10通过沿周向顺序布置的构造柱9连接为一个整体,斜撑加强结构8的下端顶接在相应位置处的环形圈梁10上,缓冲支撑平台7布置在最上面一个环形圈梁10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圆筒型砌体骨架19还包括圆筒状砌体11,所述的圆筒状砌体11镶嵌在环形圈梁10与构造柱9之间的空间中。相应的,本技术的所述斜撑加强结构8为包括多根斜撑工字钢12,相应环形圈梁10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预埋件13,沿周向倾斜的支撑在相应环形圈梁10与缓冲支撑平台7之间的各根斜撑工字钢12的下端支撑在所述的预埋件13上。同时,本技术所述的缓冲支撑平台7包括平台架14和缓冲组件15,所述的缓冲组件15通过所述的平台架14布置在所述支撑桁架6的顶部,运行至进料平台处的吊笼5通过所述的缓冲组件15卸力缓冲,封闭防护组件3布置在所述的平台架14上。此时,所述的平台架14包括至少两组由槽钢构成的支撑架,各组支撑架中间留有工程电梯标准节骨架20穿过孔的均布在支撑桁架6的顶部,在每一组支撑架朝向上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的缓冲组件15,封闭防护组件3通过各组支撑架布置在平台架14上。而本技术所述的缓冲组件15优选为包括至少四组缓冲弹簧,各组缓冲弹簧均布置在各组支撑架构成的平台架14的顶部。
21.同时,为了便于后续的使用,在圆筒型砌体骨架19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爬梯16。而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所述的封闭防护组件3包括角钢悬挂板17和木质防雨板18,所述的木质防雨板18通过所述的角钢悬挂板17外侧倾斜的布置在所述的平台架14上。综上所
述,本技术从工程实际特点出发,综合考虑机械设备、土建基础的使用和功能要求,通过一种在施工电梯深基础增加上返桁架组件构成新上返基础,代替现有的基座装置,在不改变施工电梯原有基础力学性能基础上,通过增加围护、支撑结构,将缓冲平台从高度空间上移至需要的地坪高度,实现电梯功能的有效使用,达到施工简单,安全环保、质量效果好,成本低的效果。
22.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能使得总平面空间布置及设备利用更加高效,避免了深基坑对施工电梯布置的影响,使得单体建筑在深基坑条件下建筑四周布置电梯成为了可能;
24.2)能大大增加塔吊等重要起重设备的合理利用,由于施工电梯影响降低,塔吊布置能在更大空间范围自由布置,进一步减小了不同塔吊水平幅度范围的重叠半径,甚至较少塔吊使用数量,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25.3)能充分利用场地运输地形,较少材料的运输路径,提高材料运输效率;
26.4)可以最大限度减小或避免由于施工电梯布置在地下结构内部,相关运输机械对地下结构造成破坏以及因此采取的回顶等安全措施的工程费用;
27.5)与传统工艺在深基坑内设置大体积施工电梯基础相比,避免了大体积砼施工开裂有关质量缺陷,避免了满浇基础施工工程量的增加,大大节约工程成本,由于荷载减小也极大减小了施工电梯基础对持力层的要求,确保了地基的安全性;
28.6)上返基座装置相关构造更有利于周边工序组织,如防水作业面的形成、电梯卸料平台防护架、入口通道防护棚搭设。
29.实施例一
30.一种施工电梯深基础上返基座装置即上述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电梯的上返基础及施工方法,是在深基坑特别是深肥槽等与原始地坪高差较大的特殊地形位置,先按照厂家说明书对基础的基本要求施工完成电梯原始基础,然后根据深基础与运输物料零米地坪(原始地坪)高差,在电梯物料由水平停靠中转至垂直运输高度位置即电梯进料平台处设置基础上返基座平台,用于电梯吊笼的缓冲及停靠,从而实现物料由水平运输转至垂直运输。基础的上返基座既担负对吊笼设备的缓冲、传递有关物料必要荷载,同时也有调节地形高差及对基坑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等功能。
3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电梯深基础上返基座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厂家原始基础、环形筒砌体、圈梁、构造柱、槽钢缓冲架、工字钢支撑架、预埋钢板、缓冲弹簧、角钢悬挂板、木质防雨板、爬梯、标准节、吊笼
32.主要技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3.1、厂家原始基础施工:根据深基坑几何尺寸参照厂家说明说对基础相关技术要求进行钢筋、砼施工,若基坑现有场地条件无法布设厂家说明书有关尺寸的基础,需根据变化后的基坑几何尺寸重新设计原始基础,原始基础荷载需考虑上返基础结构自重。
34.2、上返基础砌体、构造柱、圈梁施工:在施工原始基础时,在原始基础正对缓冲弹簧器位置预埋构造柱插筋,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x240mm,主筋4φ16mm hrb400,箍筋φ6mm hrb335@100/200;圈梁基础在顶部、底部及中部不大于3m间隔位置设置,截面尺寸为240x240mm,主筋4φ16mm hrb400,箍筋φ6mm hrb335@100/200;二次结构砼强度为c25;环形筒砌体采用240mm厚mu10实心砖m10砂浆砌筑,高度根据原始基坑顶与地面高差控制,该
砌体结构形状可以根据基坑所处条件做成圆形、方形及其他封闭形状。上返基础砌体、构造柱、圈梁形成的封闭结构既是竖向传力结构,也是隔绝外部基坑形成对基坑内设施的有效保护构件。
35.3、制安预埋钢板:在构造柱与圈梁交叉处预埋q235b,200x200x10mm钢板,钢板锚脚采用4φ8mm hpb300钢筋,采用穿孔塞焊,锚筋长度为300mm。
36.4、槽钢缓冲架施工:采用槽钢16#b,端部支撑于上返基础圈梁处并采用钢筋与圈梁钢筋焊接固定。
37.5、工字钢支撑架施工;采用10#工字钢作为槽钢缓冲架加固支架,增强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部、下部分别与槽钢、预埋钢板满焊,支撑架支撑角度控制在45

60度。
38.6、角钢悬挂板、木质防雨板施工:采用5号角钢通长焊接与槽钢缓冲器两侧面,顶面高于上返基础圈梁顶部50mm,以便形成有效排水坡度,将雨水迅速排至上返基础外部,避免雨水进入原始基础形成锈蚀和破坏;木质防雨板可采用工地废旧模板,模板上涂刷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功能,上部涂刷红白相间警示带起到警示和美观作用,拼缝处用防水油膏封闭。
39.7、缓冲弹簧安装:根据厂家提供缓冲弹簧器,依据相关技术参数将缓冲弹簧底座满焊于槽钢缓冲架槽口内,槽钢缓冲架、缓冲弹簧、上返基础等形成的基座系统将对吊笼形成有效的缓冲和停靠。
40.8、爬梯安装:将hpb300φ14钢筋制作成600x120x200π形件随砌体同步安装,间距600mm,该爬梯用于对底部基础及设备构件的有关检查维护,该处顶部防雨板位置留设活动人孔板。
4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了,1.施工电梯布置不用刻意回避在深基坑(肥槽中)中的布置问题,更加有利于建筑总平的优化。2.在深基坑环境下,继续保留原有设备厂家(或设计)提供的基础,从而保证了基础的基本力学性能,由于没有加大其工程体量和自重荷载,不仅大大节约工程造价,同时确保了基础下持力层地基安全。3.解决了物料运输中深基坑与原始地坪高差过大无法进行物料中转运输及停靠问题。4.解决了深基坑中影响基础钢结构及连接件处于水环境的安全问题。5.方便基础及电梯基础节在使用中的检查、维护和保养。6.能方便电梯结构自由拆除。7.确保了电梯周边工序的自由组织和合理安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