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93220发布日期:2022-01-08 00:3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体千疮百孔,陡崖陡壁林立,废石废渣凌乱分布,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加剧,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泥土等护坡结构,仅仅只起到了一个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不管怎么做,就灰白色那么一片,对景观没有什么帮助,更谈不上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相反的只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
3.为保证边坡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需采取一定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但是这些传统的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急需一种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为种子发芽生长提供空间,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的生态护坡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修复岩土边坡的生态环境,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坡面清理;步骤二、坡面裂隙注浆,先对坡面裂隙进行洒水湿润,待裂隙及周围岩石充分湿润后,对裂隙内注入生态浆料,直至裂隙注满;步骤三、坡面铺设防护网;步骤四、坡面生态喷浆,将生态浆料喷到坡面上,坡面坡度小于40
°
时的坡面喷浆厚度不小于10cm;坡面坡度为40
°
以上时的坡面喷浆厚度不小于5cm;步骤五、坡面养护。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坡面进行清理后,在注浆前将裂隙充分湿润,有效提高了生态浆料与坡面的粘合力,而后向裂隙内注入生态浆料,直到裂隙注满;接着在坡面上铺设防护网,既起到护坡作用,又为喷浆层提高附着点,再接着在坡面上喷射生态浆料形成喷浆层,最后进行坡面养护;通过浆料的流动性渗入坡面残留的碎石土中形成整体,并在表面固化,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为种子发芽生长提供空间,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8.优选的,所述生态浆料的基础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种植土1080份,草炭土160
份,保水剂0.7份,生物酶固化剂0.5份,复合肥0.0056份,有机肥25份,种子0.25份,水2000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有效提高生态浆料与边坡之间的粘结力,保证坡面上的植被能够在边坡上生根发芽,而且能够有效提供植物长期生长所需营养和水分。
10.优选的,所述种植土的ph值为6.5~7.8,全盐含量低于0.5%,容重不大于1.35g/cm
³
,有机质含量为12g~80g/kg;所述草炭土中有机质含量70%~80%,腐殖酸40%-50%,ph值为5~5.5成偏酸性,容重低于0.8g/cm
³
;所述保水剂包括聚丙烯酸钾88%,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所述聚丙烯酸钾中含钾24.5%;所述复合肥中高浓度氮磷钾总量不低于4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不低于25%;水溶性磷含量不低于40%,水分子含量低于5%;粒径为1~4.75mm;所述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含量为24%~27%,氮素含量为0.7%~0.8%,磷素含量为0.45%~0.6%,钾素含量为0.3%~0.6%;所述种子包括高羊毛、黑麦草、紫花苜蓿、榆树、椿树、刺槐、柠条、紫穗槐、皂角其中的任意三种。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坡面清理包括,在坡面上设置安全保障设施,从坡顶到坡底的顺序对坡面上的危石、浮石进行清理,并保留坡面碎石及原有植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面清理时,先在坡面上设置安全保障设施,保障清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并且从坡顶到坡地的顺序对坡面进行清理,降低安全隐患;清理时避免将原有植被清理,降低后续绿化成本,并且促进新植被的成活率。
13.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坡面裂隙注浆中,第一次向坡面裂隙喷射生态浆料并灌满后,每间隔30-120分钟进行一次补浆,直到裂隙中的生态浆料不再沉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次灌浆/补浆,将裂隙充分填满,进一步提高生态浆料对坡体紧固能力,提高坡体的牢固程度,防止发生崩塌。
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坡面铺设防护网中,所述防护网为机编双扭结单层镀锌铁丝网,并且防护网网片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网片丝径φ2.0,网目边长5cm,网间搭接不小于20cm;所述防护网通过多个锚杆固定于坡体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为机编双扭结单层镀锌铁丝网,有效提高了防护网自身强度,并且有效提高了防腐蚀能力,提高了防护网的使用寿命;防护网网片采用正六边形,有效提高了防护网对坡面的紧固能力,提高坡面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锚杆的入岩深度为30-50cm,锚杆间距为1.5m
×
1.5m,并且锚杆与网片之间用铁丝连接加固。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的入岩深度为30-50cm,避免锚杆插入坡体内的深度过小,降低防护网与坡面的连接强度;锚杆间距为1.5m
×
1.5m,避免锚杆密度太稀降低连接强度,而且避免锚杆密度过高损坏坡体;锚杆与网片之间用铁丝连接加固,进一步提高了锚杆与防护网之间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防护网与坡面的整体性。
19.优选的,所述防护网距离坡面3-5cm。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与坡面之间预留3-5厘米的距离,防护网正好位于
喷浆层的中间位置处,有效提高了喷浆层与坡面的粘附力。
21.优选的,在实施步骤五、坡面养护前先覆盖椰丝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椰丝毯对喷浆层进行柔性防护,避免喷浆层未凝固前流失,并且为植物生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降解改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23.优选的,覆盖椰丝毯时,沿坡顶到坡顶的顺序进行铺设。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坡顶到坡底的顺序进行铺设椰丝毯,能够依靠椰丝毯自身重力向下翻滚展开,降低铺设椰丝毯时对喷浆层的破坏。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对坡面进行清理后,在注浆前将裂隙充分湿润,有效提高了生态浆料与坡面的粘合力,而后向裂隙内注入生态浆料,直到裂隙注满;接着在坡面上铺设防护网,既起到护坡作用,又为喷浆层提高附着点,再接着在坡面上喷射生态浆料形成喷浆层,最后进行坡面养护;通过浆料的流动性渗入坡面残留的碎石土中形成整体,并在表面固化,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为种子发芽生长提供空间,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2.坡面清理时,先在坡面上设置安全保障设施,保障清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并且从坡顶到坡地的顺序对坡面进行清理,降低安全隐患;清理时避免将原有植被清理,降低后续绿化成本,并且促进新植被的成活率;3.防护网与坡面之间预留3-5厘米的距离,防护网正好位于喷浆层的中间位置处,有效提高了喷浆层与坡面的粘附力。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坡体;11、裂隙;2、坡面;3、喷浆层;4、防护网;5、椰丝毯。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
实施例
31.参照图1,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坡面清理,首先在坡面2顶部设置安全桩,清理人员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拴在安全桩上,沿坡顶到坡底的顺序对坡面2上的危石、浮石进行清理,并保留坡面2碎石及原有植被;遇到较大无法清除的危石时,先对危石进行加固,而后进行人工解体成多个小块进行清理。
32.步骤二、坡面裂隙注浆,先对坡面2裂隙11进行洒水湿润,待裂隙11及周围岩石充分湿润后,而后施工人员使用注浆枪沿坡底到坡顶的顺序向坡面2裂隙11内注入生态浆料,注浆时,注浆枪口与裂隙11保持45
°
夹角。第一次注浆灌满后,每间隔30-120分钟进行一次
补浆,直到裂隙11中的生态浆料不再沉降。
33.步骤三、坡面铺设防护网,施工人员从坡顶到坡底的顺序铺设防护网4,防护网4为机编双扭结单层镀锌铁丝网,并且防护网4网片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网片丝径φ2.0,网目边长5cm,网间搭接不小于20cm。防护网4通过锚杆固定于坡体1内,锚杆的入岩深度为30-50cm,锚杆间距为1.5m
×
1.5m,并且锚杆与网片之间用铁丝连接加固,网片与坡面2之间的间距为3-5cm。
34.步骤四、坡面生态喷浆,将生态浆料装入液压喷浆机内,生态浆料通过液压喷浆机喷到坡面2上形成喷浆层3,坡面2坡度小于40
°
时的喷浆层3厚度不小于10cm;坡面2坡度为40
°
以上时的喷浆层3厚度不小于5cm。
35.步骤五、坡面覆盖椰丝毯,将椰丝毯5从坡顶到坡底的顺序铺设于坡面2上,并采用锚杆固定,使椰丝毯5与坡面2紧密贴合。
36.步骤六、坡面养护,北方每年的4月至7月每周对坡面2养护3次,8月至10月每周坡面2养护2次;养护时,采用雾状水喷灌的方式进行,避免种子被冲刷,每次灌水深度以浸透表层上3-5cm为宜,随着苗木的发育,灌水次数相应减少,每次灌水量相应加大。并且土壤封冻期内冻水的浇灌一定要充足,以供坡面2植被越冬所需。
37.表1生态浆料各基础材料配合比基础材料单位用量种植土m30.8草炭灰m30.2保水剂kg0.7生物酶固化剂kg0.5复合肥kg0.0056有机肥kg25种子kg0.25水m32其中,种植土要求:ph值为6.5~7.8,土壤全盐含量低于0.5%,土壤容重1.35g/cm
³
,有机质含量为12g~80g/kg。
38.草炭土要求:有机质含量70%~80%,腐殖酸40%-50%,ph值为5~5.5成偏酸性,土壤容重低于0.8g/cm
³

39.保水剂要求:聚丙烯酸钾88%(其中含钾24.5%),水8%~10%,交联剂0.5%~1.0%。
40.复合肥要求:高浓度氮磷钾总量≥4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25%;水溶性磷含量≥40%,水分子含量低于5%;粒径为1~4.75mm。
41.有机肥要求:有机质的含量为24%~27%,氮素含量为0.7%~0.8%,磷素含量为0.45%~0.6%,钾素含量为0.3%~0.6%。
42.种子包括高羊毛、黑麦草、紫花苜蓿、榆树、椿树、刺槐、柠条、紫穗槐、皂角其中的任意三种。
43.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基础材料按特定比例混合成生态浆料而后注入坡面裂隙内,使其裂隙内浆
液饱满,然后在坡面喷射生态浆料,通过浆料的流动性渗入坡面残留的碎石土中形成整体,并在表面固化,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为种子发芽生长提供空间,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