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7955发布日期:2022-01-22 10:4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土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2.挡土墙是用于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筑物。由于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以在公路、铁路方面都广泛应用。根据墙体刚度的不同,挡土墙分为刚性挡土墙和柔性挡上墙。刚性挡土墙是指墙体本身刚度较大,在土压力作用下墙体基本不变形或变形很小的挡土墙,如用砖、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筑的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等,在计算这种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时,可以不考虑墙体变形对土压力的影响。柔性挡土墙是指墙体的刚度不大,在土压力作用下墙体本身会产生变形的挡土墙,如支撑墙、板桩墙、铺定板及土工格室柔性挡土墙等,在计算这类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时,应考虑墙体变形的影响。
3.土工格室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开发的三维土工合成材料,常用于路基和边坡加固,它还能有效改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加固原理是当路基上方受到了一个小范围的荷载时,土工格室会约束受力区并将其向相邻的格室挤压,从而将力传递到过渡区,简单比喻就是类似网兜,将竖向力往横向分解,而又由于土工格室的抗拉强度高,一般情况下足够约束侧向变形,由此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在运输时,由于其质轻可缩叠的特性,故成本很低。在施工中,它既可以用作垫层,处理软弱土层地基增大地基承载力,也可以铺设在坡面上从而形成坡面防护结构等。
4.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土工格室引入我国以来,其各项性能都先后得到了我国铁路部门等权威机构的认可,我国各高校和机构已经对土工格室自身各种性能参数如形状、高度、焊距和外部作用条件如循环荷载、静荷载等进行了探究,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实施于实际工程当中,故格室的各项参数对地基的影响已经无需赘述。
5.近现代以来,国家发展交通网的力度越来越大,对于交通网的需求也只增不减。而交通工程作为一条线带状构造物,少则十几公里,多则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受线形、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高填深挖路基。比如说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大部分高速公路都位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软土地区,其交通需求量十分之大。但是对于软土地基层,其渗透性差、含水率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土中孔隙水排除所需时间较长,地基固结沉降所需的时间也很长。在自重应力和行车荷载等复杂条件作用下,软土地基会产生较大变形,工后沉降问题十分突出,而沉降将会导致路面开裂,对于行车构成十分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对于边坡稳定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旦边坡失稳,除了自身塌方导致交通瘫痪以外,还会严重影响路基排水和临近构筑物。
6.参考目前的各项针对于此类的情况,一部分只存在于如何改进格室的样式使其具备某种特点而方便制成、安装等,这对于地基加固方面并没有提升,而另一部分即使理论上加固了路基,但是普遍存在施工流程与原本流程变化过多、工艺复杂而导致可操作的人员
少,以及对于成本的控制不够理想,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昂,适用性广且能显著起到控制路基变形作用的一种新型挡土墙。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已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包括两面柔性挡土墙和土工格室,所述土工格室通过连接结构设置在两面所述柔性挡土墙之间,且所述土工格室处于拉伸状态,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锚钩和限位板,多个所述锚钩设置在所述柔性挡土墙的一侧,所述锚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土工格室的膜片,所述限位板用于将所述土工格室限位在放置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放置块和所述土工格室相适配,所述限位板的两端设有固定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块和与所述固定块相适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开设在限位板的两侧,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挡土墙一侧的两端,所述固定块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限位板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呈菱形槽或圆形槽,且所述菱形槽一侧两条边的尺寸大于另一侧两条边的尺寸,所述圆形槽的一半圆槽的尺寸大于另一半圆槽的尺寸。
11.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锚钩均匀设置在所述柔性挡土墙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和所述放置块均呈人字型结构。
13.进一步地,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多块所述放置块依次连接在一起。
14.进一步地,所述土工格室的膜片均匀设有通孔。
15.进一步地,所述土工格室为圆形或菱形。
16.进一步地,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所述凹槽一一与所述土工格室的膜片对应。
1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当挡土墙受到了土体的推挤作用时,通过两侧挡墙受到土工格室的牵引作用可以产生一组拉力,从而抵消一部分土压力;其通过设置多组连接结构来分摊应力,从而避免发生应力集中作用而破坏结构局部;该结构工艺简单,却可以有效控制挡土墙变形,对路基整体稳定性的提高起明显作用,可行性足;通过限位板上的凹槽与与放块配合设置,使土工格室稳定的限位在放置槽内,同时通过固定结构的设置,使限位板更牢固的限位在放置块上,此时将土工格室抵挡在放置槽内,从而使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稳定的限位在一起,实现柔性挡土墙与土工格室更好的限制土的侧向位移作用,从而提高挡土墙的承载力,能有效控制路基变形;通过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的配合,使土工格室两侧的柔性挡土墙连接为一体,更好的抵消一部分土压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柔性挡土墙与土工格室连接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柔性挡土墙与土工格室连接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限位板的局部俯视图。
19.图中:1、柔性挡土墙;2、土工格室;3、连接结构;301、锚钩; 302、放置块;303、放置槽;304、限位板;305、凹槽;4、固定结构;401、固定块;402、定位凹槽;40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包括两面柔性挡土墙1和土工格室2,土工格室2通过连接结构3设置在两面柔性挡土墙1之间,且土工格室2处于拉伸状态,连接结构3包括多个锚钩301和限位板304,多个锚钩301设置在柔性挡土墙1的一侧,在预制时,以特定间距在横纵安装多个锚钩301,可以有多个横纵的锚钩301,具体安装情况视土工格室2的焊距、铺设间距等主要参数而定。锚钩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302,放置块302上开设有放置槽303,土工格室2的单个格室上的膜片放置在单个放置槽303内,放置槽303用于放置土工格室2的膜片,放置槽303的尺寸与放置土工格室2膜片的尺寸一致,限位板304用于将土工格室2限位在放置槽303内。
22.限位板30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5,凹槽305与放置块302和土工格室2相适配,凹槽305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凹槽305的尺寸与放置块302尺寸一致,另一部分凹槽305的尺寸与土工格室2膜片尺寸一致,限位板304的两端设有固定结构4。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块401和与固定块401相适配的定位凹槽402,定位凹槽402开设在限位板304的两侧,固定块401固定连接在柔性挡土墙1一侧的两端,固定块401通过固定螺栓403与限位板304连接,通过拧松固定螺栓403,失去限位板304与固定块401之间的限位作用,从而使限位板304失去将膜片限位在放置槽303内的效果。凹槽305为呈菱形槽或圆形槽,且菱形槽一侧两条边的尺寸大于另一侧两条边的尺寸,圆形槽的一半圆槽的尺寸大于另一半圆槽的尺寸。多个锚钩301均匀设置在柔性挡土墙1的一侧。放置槽303和放置块302均呈人字型结构,放置槽303和放置块302的形状与土工格室2单个膜片的形状一致。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多块放置块302依次连接在一起,通过一排的放置块302均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的结构,当柔性挡土墙1受到了土体的推挤作用时,对力均匀的分解,从而避免发生应力集中作用而破坏结构柔性挡土墙1局部。土工格室2的膜片均匀设有通孔。土工格室2为圆形或菱形。土工格室2的形成可以为多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凹槽305一一与土工格室2的膜片对应。
23.本发明的一种土工格室与柔性挡土墙结合的复合支挡结构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根据土工格室2相邻膜片之间的间距,在柔性挡土墙1上预制相同间距的锚钩301,然后将带有放置槽303的放置块302焊接在锚钩301上,然后将土工格室2一侧上的膜片一一插入到放置槽303内,然后将限位板304上的定位凹槽402对其固定块401,使固定块401插入到定位凹槽402内,此时放置块302与土工格室2的膜片插入到限位板304的凹槽305内,使土工格室2的膜片限位在凹槽305和放置槽303内,然后通过固定螺栓403,将限位板304与
固定块401固定连接在一起,使限位板304固定连接在放置块302的上方,从而使土工格室2上的膜片固定限位在放置槽303内,此时土工格室2与柔性挡土墙1固定在一起为一体结构,然后将土工格室2另一侧上的膜片与另一个柔性挡土墙1连接,且在土工格室2填土时,先把土工格室2张拉,此时两柔性挡土墙1分别在土体的两侧,保护土体。
2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