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44504发布日期:2022-02-25 21:3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全球气象和地质已进入极度活跃期,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环境使得海洋灾害的频率及强度逐年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赤潮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海洋灾害当属风暴潮和海啸。2017年台风“天鸽”,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为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区带来重大破坏,造成了24人死亡和68.2亿美元经济损失。2011年3月日本海啸,造成8133人死亡,12272人失踪和超过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沿岸的强大风暴潮,使风暴潮水位高出正常潮位3米多,冲毁了防护堤,淹没土地80万英亩,导致2000余人死亡。海堤是保护陆域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增强海平面上升环境下的海堤防护能力,是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求。
3.海堤结构是港口和海岸工程中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具有阻断波浪冲击力、防御波浪入侵冲蚀岸线、改善水域保滩促淤等作用。传统人工海堤以钢筋混凝土为挡浪墙、以碎石为堤心填料、以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为止水帷幕,其抵御风暴潮、海啸的抗变形、抗震性能均较差,而且目前的海堤结构单调,且海堤的设计会减少岸边的植物面积,从而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包括海堤本体与抗冲击结构,所述海堤本体较低的一侧为水体,海堤本体较高的顶侧设有生态护坡;所述海堤本体包括海堤基层、混凝土层与抗冲击层,混凝土层沿海堤基层外侧分布,海堤基层为基土层、砂石层层叠而成;所述抗冲击层分布于混凝土层外侧,抗冲击层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沿挡浪层倾斜向上方向依次布置,每一安装槽内装设有挡浪框;所述生态护坡具有防水垫层、山皮土层与绿化层,防水垫层置于海堤本体顶侧,防水垫层上依次层叠有山皮土层与绿化层。
6.优选的,抗冲击层为挡浪消波墙,且挡浪消波墙上分布有消波瓦。
7.优选的,抗冲击结构包括固定锚、抗冲击支架、抗冲击面板、支臂与抗冲击组件,抗冲击支架呈t形状且其底端通过固定锚锚接固定于海堤本体,抗冲击支架前端铰连有抗冲击面板。
8.优选的,抗冲击支架上设有槽道,槽道内设有滑块,且滑块的轴向长度小于槽道的轴向宽度,滑块侧端通过弹簧连接槽道侧壁,滑块顶端伸出槽道并铰接有支臂,支臂远离滑
块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抗冲击面板底侧端。
9.优选的,抗冲击面板上装设有抗冲击组件,抗冲击组件包括抗冲击顶块、框架、底板与抗压连杆件,底板呈工字形状,底板顶部外侧设有框架,且底板与底板相近的端部滑接。
10.优选的,底板顶侧通过缓冲垫连接框架,框架顶侧装设抗冲击顶块,框架靠近底板的底侧连接有抗压连杆件;所述抗压连杆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近的端部相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远离的端部分别活动连接框架以及底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弹簧。
11.优选的,抗冲击层上设有加强杆与锚杆,加强杆与锚杆穿过抗冲击层、混凝土层并延伸至海堤基层内。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s1:修筑海堤本体,即在海堤坯体上铺装海堤基层、混凝土层与抗冲击层,使用加强杆与锚杆将其固定,并在安装槽上安装挡浪框;
14.s2:在海堤本体的顶侧施工生态护坡,并在绿化层上栽种植物,植物包括灌木类、消浪植物类;
15.s3:将抗冲击结构通过固定锚固定于海堤本体上,使抗冲击结构邻近水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提高了堤防的抗冲击和稳定性,提高了堤防工程的防洪水平,不仅能够对海岸进行保护,同时能发展海岸景观,保护近岸生态环境;而且采用了抗冲击结构,能利用抗冲击结构进行防浪和消能,可减小越浪风险,通过抗冲击结构起到水流冲击缓冲的作用,提高海堤的防侵蚀、防破坏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海堤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抗冲击结构的示意图;
21.图4本发明抗冲击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22.图中:1、海堤本体;101、海堤基层;102、混凝土层;103、抗冲击层;104、挡浪框;2、生态护坡;3、固定锚;4、抗冲击支架;5、抗冲击面板;6、支臂;7、滑块;8、抗冲击顶块;9、框架;10、底板;11、缓冲垫;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加强杆;15、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包括海堤本体1与抗冲击结构,所述海堤本体较低的一侧为水体,海堤本体较高的顶侧设有生态护坡2;所述海堤本体1包括海堤基层101、混凝土层102与抗冲击层103,混凝土层102沿海堤基层101外侧分布,海堤基层101为基土层、砂石层层叠而成;所述抗冲击层103分布于混凝土层102外侧,抗冲击层103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沿挡浪层倾斜向上方向依次布置,每一安装槽内装设有挡浪框104;所述生态护坡2具有防水垫层、山皮土层与绿化层,防水垫层置于海堤本体顶侧,防水垫层上依次层叠有山皮土层与绿化层。
27.在本实施例中,抗冲击层103为挡浪消波墙,且挡浪消波墙上分布有消波瓦。
28.在本实施例中,抗冲击结构包括固定锚3、抗冲击支架4、抗冲击面板5、支臂6与抗冲击组件,抗冲击支架4呈t形状且其底端通过固定锚3锚接固定于海堤本体1,抗冲击支架4前端铰连有抗冲击面板5。
29.在本实施例中,抗冲击支架4上设有槽道,槽道内设有滑块7,且滑块7的轴向长度小于槽道的轴向宽度,滑块7侧端通过弹簧连接槽道侧壁,滑块7顶端伸出槽道并铰接有支臂6,支臂6远离滑块7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抗冲击面板5底侧端。
30.在本实施例中,抗冲击面板5上装设有抗冲击组件,抗冲击组件包括抗冲击顶块8、框架9、底板10与抗压连杆件,底板10呈工字形状,底板10顶部外侧设有框架9,且底板10与底板10相近的端部滑接。
31.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顶侧通过缓冲垫11连接框架9,框架9顶侧装设抗冲击顶块8,框架9靠近底板10的底侧连接有抗压连杆件;所述抗压连杆件包括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相近的端部相铰,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相远离的端部分别活动连接框架9以及底板10,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之间连接有弹簧。
32.在本实施例中,抗冲击层103上设有加强杆14与锚杆15,加强杆14与锚杆15穿过抗冲击层103、混凝土层102并延伸至海堤基层101内。
3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生态海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s1:修筑海堤本体1,即在海堤坯体上铺装海堤基层101、混凝土层102与抗冲击层103,使用加强杆14与锚杆15将其固定,并在安装槽上安装挡浪框104;
35.s2:在海堤本体1的顶侧施工生态护坡2,并在绿化层上栽种植物,植物包括灌木类、消浪植物类;
36.s3:将抗冲击结构通过固定锚3固定于海堤本体1上,使抗冲击结构邻近水体。
37.本发明提高了堤防的抗冲击和稳定性,提高了堤防工程的防洪水平,不仅能够对海岸进行保护,同时能发展海岸景观,保护近岸生态环境;而且采用了抗冲击结构,能利用抗冲击结构进行防浪和消能,可减小越浪风险,通过抗冲击结构起到水流冲击缓冲的作用,
提高海堤的防侵蚀、防破坏性。
38.其中抗冲击结构在受到海浪涌击时,先通过抗冲击组件进行缓冲,再通过抗冲击面板5、抗冲击层103进行二次缓冲,从而减弱冲击力,减小对海堤的侵蚀。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