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7293发布日期:2021-09-04 10: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路基排水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而采取的汇集、排除地表或地下水的措施。
3.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一定的排水措施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雨水进行排出,现有的路基排水结构通常是将雨水和污水直接排进排水沟和雨水井中,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泥沙,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泥沙会跟随雨水和污水一起涌入到排水沟和雨水井中,导致大量的泥沙集聚在排水沟和雨水井中,容易造成排水沟和雨水井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在对环形收集架中的泥沙和淤泥进行清倒时,通过拉动环形收集架上移,使得l型杆通过卡扣带动第一环形过滤网上移,直至卡扣与支撑架顶端卡合,对环形收集架上的泥沙和淤泥进行清倒结束后,再通过环形收集架下移,使得l型杆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卡扣从支撑架顶端脱离,继续下移环形收集架,使得第一环形过滤网恢复至初始位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桶和传动组件;
6.所述排水桶内底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套接有环形收集架,所述环形收集架上对称设置有l型杆,所述环形收集架弧形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过滤网,所述排水桶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排水桶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排水桶内部设置有配合环形收集架使用的第一环形过滤网,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活动贯穿有卡扣;
7.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杆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被装配为配合l型杆完成以下两个工位,一、当l型杆上移一端路径时,卡扣与支撑架顶端卡合,第一环形过滤网对泥沙和淤泥进行拦截;二、当l型杆下移一段路径,卡扣从支撑架顶端脱离,第一环形过滤网恢复初始位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杆、压杆、伸缩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和第二矩形开口,所述拉杆设置在第二矩形开口内,所述卡扣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拉杆的顶端与滑块铰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的内部,所述压杆与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与压杆铰接,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连通管上对称设置有挡块,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口。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排水桶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进水格栅,所述环形进水格栅的底端连接有环形挡圈。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l型杆与卡扣接触面为斜面状。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在对环形收集架中的淤泥和泥沙进行清倒时,先将环形收集架上移,环形收集架通过l型杆带动卡扣上移,使得第一环形过滤网上移,直至卡扣与支撑架的顶端卡合,l型杆与卡合脱离,此时环形收集架被取出进行清洁,同时环形过滤网对流进排水桶内的淤泥和泥沙进行拦截,使得在对环形收集架进行清洁时,淤泥和泥沙不会流进排水桶内,从而使得排水桶对工程产生的污水和雨水的收集效果不受影响,解决了大量的泥沙和淤泥在雨水和污水的作用下集聚在排水沟和雨水井中,造成排水沟和雨水井堵塞的问题,当环形收集架清洁完毕后,通过环形收集上的l型杆配合传动组件完成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复位,使得在清洁环形挡板上集聚的泥沙和淤泥再次流进环形收集架中。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剖面图;
19.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杆的结构图。
21.图例说明:
22.1、排水桶;101、环形挡板;102、环形挡圈;2、第一环形过滤网;3、环形进水格栅;4、传动组件;401、l型杆;402、卡扣;403、滑槽;404、滑块;405、拉杆;406、压杆;407、压缩弹簧;408、伸缩杆;409、第一矩形开口;410、支撑架;411、第二矩形开口;412、安装杆;5、连通管;501、进水口;502、挡块;6、环形收集架;601、第二环形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

3,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桶1和传动组件4;
25.排水桶1内底部设置有连通管5,连通管5上套接有环形收集架6,环形收集架6上对称设置有l型杆401,环形收集架6弧形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过滤网601,排水桶1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101,排水桶1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架410,排水桶1内部设置有配合环形收集架6使用的第一环形过滤网2,第一环形过滤网2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杆412,安装杆412上活动贯穿有卡扣402;
26.排水桶1用于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第二环形过滤网601用于将流进环形收集架6中的淤泥和泥沙进行拦截,第一环形过滤网2用于将环形收集架6从排水桶1中取出进行清
洁时,第一环形过滤网2代替环形收集架6对泥沙和淤泥进行拦截,被拦截的泥沙和淤泥会存放在环形挡板101与第一环形过滤网2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27.传动组件4设置在安装杆412内部,传动组件4被装配为配合l型杆401完成以下两个工位,一、当l型杆401上移一端路径,卡扣402与支撑架410顶端卡合,第一环形过滤网2对泥沙和淤泥进行拦截;二、当l型杆401下移一段路径,卡扣402从支撑架410顶端脱离,第一环形过滤网2恢复初始位置。
28.传动组件4包括拉杆405、压杆406、伸缩杆408和压缩弹簧407,安装杆412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409和第二矩形开口411,拉杆405设置在第二矩形开口411内,卡扣402上开设有滑槽403,滑槽403上滑动设置有滑块404,拉杆405的顶端与滑块404铰接,伸缩杆408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409的内部,压杆406与伸缩杆408的顶端连接,拉杆405的底端与压杆406铰接,压缩弹簧407套接在伸缩杆408上。
29.伸缩杆408用于支撑压杆406,使得压杆406在受力的同时不会发生转动,压缩弹簧407用于l型杆401对压杆406下压时,辅助压杆406完成对第一环形过滤的复位。
30.连通管5上对称设置有挡块502,连通管5的底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口501。
31.连通管5用于通过挡块502用于支撑环形收集架6,使得环形收集架6不会发生掉落,进水口501用于将排水桶1内的水导入到连通管5中,方便后期直接通过水泵连接水管直接从连通管5的底部进行抽水。
32.排水桶1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进水格栅3,环形进水格栅3的底端连接有环形挡圈102。
33.环形进水格栅3用于保证在排水桶1进水的同时,一些大体积的石块不会掉落在排水桶1内,环形挡圈102用于配合第一环形过滤网2,使得第一环形过滤网2在对淤泥和泥沙进行拦截时,淤泥和流沙不会越过第一环形过滤网2流进排水桶1内。
34.l型杆401与卡扣402接触面为斜面状,使得l型杆401带动卡扣402上移的同时,也能够提供卡扣402一个水平的推力。
35.工作原理:
36.先在排水桶1埋设在地面下,在对环形收集架6内的淤泥和泥沙进行倾倒时,上移环形收集架6,环形收集架6带动两个l型杆401上移,l型杆401上移,带动卡扣402上移,卡扣402从支撑架410的侧壁上滑动,卡扣402带动安装杆412上移,安装杆412带动第一环形过滤网2上移,直至卡扣402在l型杆401的作用下,卡扣402卡合在支撑架410和环形挡板101之间,此时滑块404从滑槽403的一端滑至滑槽403的另一端,此时第一环形过滤网2的顶端环形挡圈102的底端贴合,第一环形过滤网2对淤泥和泥沙进行拦截,同时l型杆401与卡扣402脱离,取出环形收集架6,将泥沙倾倒出;
37.在将环形收集架6放置初始位置时,先将套在连通管5上,下压环形收集架6,环形收集架6带动两个l型杆401下移,l型杆401带动压杆406下移,压缩弹簧407受力压缩,使得压杆406通过拉杆405拉动卡扣402移动,使得卡扣402从支撑架410的顶端脱落,当卡扣402从支撑架410的顶端脱落时,继续下压环形收集架6,l型杆401继续带动压杆406下移,从而使得压杆406带动安装杆412下移,安装杆412带动第一环形过滤网2下移,当环形收集架6下压到与挡块502接触时,l型杆401不在移动,此时第一环形过滤网2并未恢复至初始状态,在压缩弹簧407的作用下,压缩弹簧407弹伸,带动安装杆412下移,安装杆412带动第一环形过
滤网2下移,使得第一环形过滤网2拦截的淤泥和泥沙再次流进环形收集架6内。
38.当排水桶1内的水过多时,通过水泵连接水管,使用水管从连通管5的管口插入至连通管5的底部,从而对排水桶1内进行抽水。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