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0287发布日期:2021-11-29 17:5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开发和发展,公路及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然而,桥梁,特别是河道上的桥梁施工不同于陆地,其施工便道及施工平台建设都面临相对恶劣的环境。
3.目前的筑岛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等材质进行建设,不仅建设成本高昂,而且在偏远区域物料的运输十分的不便,从而对建设工期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具备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和施工工期短的优点,解决了前的筑岛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等材质进行建设,不仅建设成本高昂,而且在偏远区域物料的运输十分的不便,从而对建设工期造成影响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包括围堰本体,所述围堰本体的两侧均铺设有防渗透膜,所述防渗透膜的表面堆砌有防冲护袋,所述围堰本体顶部的一侧铺设有施工便道,所述防冲护袋包括塑料编织袋和填充砂,所述填充砂填充在塑料编织袋的内部。
7.进一步地,所述围堰本体两侧底部的防冲护袋做延伸设置,且延伸长度为1.5米。
8.进一步地,所述围堰本体为上窄下宽设置,所述围堰本体顶部的宽度为12米,所述围堰本体顶部与侧边的倾斜角度为120度。
9.进一步地,所述施工便道的宽度为4米,所述施工便道的高度为0.2米。
10.进一步地,所述围堰本体的顶部铺设有钢便桥,所述钢便桥的宽度为6米,高度为3米,长度为15米。
11.进一步地,所述防冲护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冲护袋为交互式堆砌设置。
12.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围堰本体、防渗透膜、防冲护袋和施工便道的设置,围堰本体主要材质为河流中的砂石达到了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和施工工期短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前的筑岛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等材质进行建设,不仅建设成本高昂,而且在偏远区域物料的运输十分的不便,从而对建设工期造成影响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围堰本体两侧底部的防冲护袋做延伸设置,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水流所带来的冲击力,从而提升该筑岛的坚固程度,并且围堰本体为上窄下宽设置,能够增加围堰本体的牢固度,同时为围堰本体两侧防渗透膜和防冲护袋的铺设带来便利,而且能够提升防渗透膜和防冲护袋的抗水流冲击能力。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工便道的设置,能够方便施工设备在筑岛上进行行驶,为桥梁的建设提供方便,钢便桥的设置,能够满足桥梁上下游河水导流的需要,并且还能够使设备在筑岛上进行行走,同时防冲护袋为交互式堆砌设置,能够使多个防冲护袋相互压紧,进一步的提升防冲护袋整体的抗水流冲击能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正视剖面图。
18.图中:1、围堰本体,2、防渗透膜,3、防冲护袋,31、塑料编织袋,32、填充砂,4、施工便道,5、钢便桥。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20.请参阅图1、2,一种抽砂围堰筑岛结构,包括围堰本体1,围堰本体1的两侧均铺设有防渗透膜2,防渗透膜2的表面堆砌有防冲护袋3,围堰本体1顶部的一侧铺设有施工便道4,防冲护袋3包括塑料编织袋31和填充砂32,填充砂32填充在塑料编织袋31的内部,通过围堰本体1、防渗透膜2、防冲护袋3和施工便道4的设置,围堰本体1主要材质为河流中的砂石达到了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和施工工期短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前的筑岛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等材质进行建设,不仅建设成本高昂,而且在偏远区域物料的运输十分的不便,从而对建设工期造成影响的问题。
21.具体的,围堰本体1两侧底部的防冲护袋3做延伸设置,且延伸长度为1.5米,通过围堰本体1两侧底部的防冲护袋3做延伸设置,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水流所带来的冲击力,从而提升该筑岛的坚固程度。
22.具体的,围堰本体1为上窄下宽设置,围堰本体1顶部的宽度为12米,围堰本体1顶部与侧边的倾斜角度为120度,通过围堰本体1为上窄下宽设置,能够增加围堰本体1的牢固度,并且为围堰本体1两侧防渗透膜2和防冲护袋3的铺设带来便利,同时能够提升防渗透膜2和防冲护袋3的抗水流冲击能力。
23.具体的,施工便道4的宽度为4米,施工便道4的高度为0.2米,通过施工便道4的设置,能够方便施工设备在筑岛上进行行驶,为桥梁的建设提供方便。
24.具体的,围堰本体1的顶部铺设有钢便桥5,钢便桥5的宽度为6米,高度为3米,长度为15米,通过钢便桥5的设置,能够满足桥梁上下游河水导流的需要,并且还能够使设备在筑岛上进行行走。
25.具体的,防冲护袋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冲护袋3为交互式堆砌设置,通过防冲护
袋3为交互式堆砌设置,能够使多个防冲护袋3相互压紧,进一步的提升防冲护袋3整体的抗水流冲击能力。
26.具体的工作过程:围堰本体1主要为河水中的砂石组成,筑岛用砂按指定的取砂区用抽砂船自河中抽取,为保证桥位处河床不受抽砂作业影响,取砂区下游距离桥位不少于200m,采用抽砂船将砂抽至船上并且抽砂船将砂运至筑岛附近的预定位置,将砂用抽砂泵抽至筑岛处,如此往返作业,即可完成对围堰本体1的建设,为减少围堰本体1渗水及冲刷,围堰本体1高出水面30cm,大致整平后在围堰本体1两侧先铺设一层防渗透膜2,然后在防渗透膜2的表面交互堆砌防冲护袋3,然后再抽砂在围堰本体1的顶部填筑一层30cm左右的砂层,最后铺设一层20cm的碎石并整平压实作为施工便道4即可完成对筑岛的建设,该筑岛中围堰本体1两侧底部的防冲护袋3做延伸设置,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水流所带来的冲击力,从而提升该筑岛的坚固程度,并且围堰本体1为上窄下宽设置,能够增加围堰本体1的牢固度,同时为围堰本体1两侧防渗透膜2和防冲护袋3的铺设带来便利,而且能够提升防渗透膜2和防冲护袋3的抗水流冲击能力,施工便道4的设置,能够方便施工设备在筑岛上进行行驶,为桥梁的建设提供方便,钢便桥5的设置,能够满足桥梁上下游河水导流的需要,并且还能够使设备在筑岛上进行行走,同时防冲护袋3为交互式堆砌设置,能够使多个防冲护袋3相互压紧,进一步的提升防冲护袋3整体的抗水流冲击能力,因此该筑岛结构不仅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而且牢固程度高,建设工期短,非常值得推广。
27.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