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调节基坑钢板桩位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6960发布日期:2022-02-16 14:2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调节基坑钢板桩位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调节基坑钢板桩位移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钢板桩支护作为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之一,因其施工速度快且造价较低而受到广泛使用。打拔钢板桩一般采用机械手施工,而机械手施工难以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且现场定位困难,从而导致现场打设的钢板桩均偏离预定轴线出现偏位,偏位位移小则1cm~4cm,大则5cm以上。钢板桩打设完毕后则开始施工基坑内的钢围檩和钢支撑,钢围檩的作用实际上是传递竖向支护体系钢板桩和水平支护体系钢支撑之间的连接受力,由于竖向体系钢板桩的偏位,钢围檩难以整个面贴合钢板桩焊接,只能局部点焊连接钢板桩(受力不合理),一旦基坑开挖钢板桩受力后,偏位的钢板桩和钢围檩之间的空隙会随着受力和时间的推移,加剧钢板桩向基坑内倾斜,导致基坑外地面出现开裂并破坏基坑周边的环境。
3.传统的做法钢围檩和钢支撑之间的空隙一般会用细石混凝土来填充,但用细石混凝土需要支模板且需要养护时间,该做法失去了钢板桩应有的施工速度快的特点。传统的做法中还有用薄钢板来填充空隙,小的空隙可以用薄钢板填充,而大的类似5cm以上的空隙则较难处理。如何解决钢板桩和钢围檩之间的大空隙问题,成了较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调节基坑钢板桩位移的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调节基坑钢板桩位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钢板桩与钢围檩之间的空隙中,包括基础构件及延展构件,该基础构件内设有收纳槽,所述延展构件出入于收纳槽内做滑动配合。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桩与钢围檩之间的间隙通过本装置进行填充,可以利用延展构件与基础构件之间的伸缩,控制本装置的尺寸去适应缝隙的大小,最大化贴合钢板桩、钢围檩,然后将接触面焊接固定。当延展构件与基础构件之间未设置紧固件时,也可以通过焊接使两者固定。
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础构件两侧面沿延展构件滑动方向,还镜像设置有贯穿至收纳槽的导向通槽,所述装置还包括紧固件,该紧固件穿过导向通槽与延展构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可拆卸的紧固件,相较于焊接两构件更优益,可以通过量定间隙尺寸,于外部固定好两构件之间的尺寸,形成一个整体放入间隙中,这样只需要焊接两接触端面,省去了一道两构件焊接的步骤,且更灵活,更利于回收再使用。
8.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延展构件对应导向通槽处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与螺母,该螺栓横穿导向通槽、连接通孔,所述螺母与螺栓拧合使基础构件、延展构件锁合。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螺母与导向通槽、连接通孔的配合,进行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并利用螺栓引导延展构件的滑动方向。
10.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延展构件横截面形状与收纳槽横截面形状适配。
1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延展构件的宽度x小于收纳槽的宽度x,该延展构件与收纳槽之间的宽度差间隙为倾斜调整间隙,所述延展构件对应钢板桩倾斜角度,于倾斜调整间隙内倾斜,所述紧固件还包括钢垫片,该钢垫片套设于螺栓上,并位于螺母、螺帽与基础构件之间做铺垫。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延展构件与收纳槽之间的宽度差,使延展构件可以沿水平方向调整倾斜角度,以适应钢板桩的倾斜面,尽量使两者接近平行,便于焊接工作进行,并提高焊点质量。而延展构件与收纳槽高度方向接触依然贴合,确保滑动配合平稳,避免延展构件窜动。
13.由于延展构件倾斜调整后,螺栓也会对应倾斜,此时会导致螺母、螺帽与基础构件之间呈倾斜锁紧,存在锁紧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将钢垫片设置的螺母、螺帽与基础构件之间,随着螺母锁紧,螺母、螺帽挤压钢垫片变形,钢垫片变形后,填补了倾斜处的间隙,增加接触面积,提升了锁紧力。
1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础构件宽度x为10cm,长度y与高度z均为5cm;所述延展构件长度y小于或等于5cm。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板桩与钢围檩之间的空隙接近基础构件的尺寸时,可以直接放入基础构件进行焊接。当空隙大于基础构件尺寸时,可以伸出延展构件进行焊接。当空隙大于一个装置的最大尺寸时,可以通过叠加装置来进行焊接。延展构件小于或等于5cm 便于完全推入收纳槽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钢板桩倾斜状态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钢板桩倾斜焊接结构图1;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钢板桩倾斜焊接结构图2;
19.图4为图2中a、b、c处局部放大图;
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图;
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爆炸图;
2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剖视图。
23.其中,1-钢板桩、2-钢围檩、3-基础构件、31-收纳槽、32-导向通槽、4-延展构件、41
‑ꢀ
连接通孔、51-螺栓、52-螺母、6-倾斜调整间隙,7-宽度x,8-长度y,9-高度z。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6所示,一种应用于调节基坑钢板桩1位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钢板桩1与钢围檩2之间的空隙中,包括基础构件3及延展构件4,该基础构件3内设有收纳槽31,所述延展构件4出入于收纳槽31内做滑动配合。
25.钢板桩1与钢围檩2之间的间隙通过本装置进行填充,可以利用延展构件4与基础构件3之间的伸缩,控制本装置的尺寸去适应缝隙的大小,最大化贴合钢板桩1、钢围檩 2,
然后将接触面焊接固定。当延展构件4与基础构件3之间未设置紧固件时,也可以通过焊接使两者固定。
26.所述基础构件3两侧面沿延展构件4滑动方向,还镜像设置有贯穿至收纳槽31的导向通槽32,所述装置还包括紧固件,该紧固件穿过导向通槽32与延展构件4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27.设置可拆卸的紧固件,相较于焊接两构件更优益,可以通过量定间隙尺寸,于外部固定好两构件之间的尺寸,形成一个整体放入间隙中,这样只需要焊接两接触端面,省去了一道两构件焊接的步骤,且更灵活,更利于回收再使用。
28.所述延展构件4对应导向通槽32处设有连接通孔41,所述紧固件为螺栓51与螺母 52,该螺栓51横穿导向通槽32、连接通孔41,所述螺母52与螺栓51拧合使基础构件3、延展构件4锁合。
29.通过螺栓51、螺母52与导向通槽32、连接通孔41的配合,进行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并利用螺栓51引导延展构件4的滑动方向。
30.所述延展构件4横截面形状与收纳槽31横截面形状适配。
31.所述延展构件4的宽度x小于收纳槽31的宽度x,该延展构件4与收纳槽31之间的宽度差间隙为倾斜调整间隙6,所述延展构件4对应钢板桩1倾斜角度,于倾斜调整间隙6内倾斜,所述紧固件还包括钢垫片53,该钢垫片53套设于螺栓51上,并位于螺母52、螺帽与基础构件3之间做铺垫。
32.通过设置延展构件与收纳槽之间的宽度差,使延展构件可以沿水平方向调整倾斜角度,以适应钢板桩的倾斜面,尽量使两者接近平行,便于焊接工作进行,并提高焊点质量。而延展构件与收纳槽高度方向接触依然贴合,确保滑动配合平稳,避免延展构件窜动。
33.由于延展构件倾斜调整后,螺栓也会对应倾斜,此时会导致螺母、螺帽与基础构件之间呈倾斜锁紧,存在锁紧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将钢垫片设置的螺母、螺帽与基础构件之间,随着螺母锁紧,螺母、螺帽挤压钢垫片变形,钢垫片变形后,填补了倾斜处的间隙,增加接触面积,提升了锁紧力。
34.所述基础构件3宽度x为10cm,长度y与高度z均为5cm;所述延展构件4长度小于或等于5cm。
35.当钢板桩1与钢围檩2之间的空隙接近基础构件3的尺寸时,可以直接放入基础构件3进行焊接。当空隙大于基础构件3尺寸时,可以伸出延展构件4进行焊接。当空隙大于一个装置的最大尺寸时,可以通过叠加装置来进行焊接。延展构件4小于或等于5cm便于完全推入收纳槽31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