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5217发布日期:2022-01-19 13:5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


背景技术:

2.三面临空深基坑是在深基坑在平面方向上除一个方向外其它三个方向都需开挖呈临空状态,而对于紧邻高层建筑的三面临空深基坑,通常采用排桩结合预应力锚杆进行支护,采用桩间帷幕进行防水。然而排桩的刚度相对较小,桩体位移较大,需占用较大的场地,对于紧邻高层建筑的三面临空深基坑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场地,采用桩间帷幕进行防水时,由于帷幕施工的不稳定性,桩间易存在渗漏而导致水土流失。
3.因此,对于紧邻高层建筑的三面临空深基坑,必须严格控制基坑变形和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因基坑变形而危害紧邻建筑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包括:连续墙、预埋组件、承压板组件和预应力锚杆;连续墙设置在三面临空深基坑的外侧,预埋组件固定设置在连续墙内,预应力锚杆穿过预埋组件与承压板组件连接;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钢套管和预埋垫板,预埋钢套管倾斜的设置在连续墙内,预埋垫板内侧与预埋钢套管高的一端固定连接,承压板组件设置在预埋垫板的外侧。
5.优选的,承压板组件包括承压板和承压板角撑,承压板角撑为直角梯形结构,直角梯形的斜腰角度与预埋钢套管倾斜角度相匹配,直角梯形的斜腰与预埋垫板连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承压板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承压板角撑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承压板的两侧。
7.优选的,承压板角撑采用q235钢板一体式切割而成,其中承压板角撑上底边的长度为10
±
0.5mm,下底边的长度为90
±
0.5mm,高的长度为300
±
0.5mm。
8.优选的,预埋钢套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承压板角撑的底角为75度。
9.优选的,预埋钢套管采用内径180mm、壁厚为4
±
1mm的圆钢管,且预埋钢套管的两端均为斜切15度的结构。
10.优选的,预埋垫板为矩形结构,预埋垫板的中心设有第一孔,第一孔为圆形结构,第一孔的直径为180mm。
11.优选的,承压板为矩形结构,承压板的中心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为圆形结构,第二孔的直径与预应力锚杆的外径相匹配。
12.优选的,2个承压板角撑分别固定在距离承压板边缘75mm的位置。
13.优选的,承压板角撑与承压板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14.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采用连续墙代替
排桩,不仅克服了刚度小,桩体位移大,占用面积大的问题,还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够防止土体不流失,使得建筑物的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
16.2、本实用新型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提供的预埋组件和承压板组件,不仅使连续墙和预应力锚杆连接更加的方便,还使地下连续墙抗弯刚度更大、更好的整体性和更好的止水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压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预埋组件,11-预埋钢套管,12-预埋垫板,2-承压板组件,21-承压板,22-承压板角撑,3-预应力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包括:连续墙、预埋组件1、承压板组件2和预应力锚杆3。连续墙设置在三面临空深基坑的外侧,预埋组件1固定设置在连续墙内,预应力锚杆3穿过预埋组件1与承压板组件2连接。预埋组件1包括预埋钢套管11和预埋垫板12,预埋钢套管11倾斜的设置在连续墙内,预埋垫板12内侧与预埋钢套管11高的一端固定连接,承压板组件2设置在预埋垫板12的外侧。
25.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承压板组件2包括承压板21和承压板角撑22,承压板角撑22为直角梯形结构,直角梯形的斜腰角度与预埋钢套管11倾斜角度相匹配,直角梯形的斜腰与预埋垫板12连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承压板21固定连接,承压板角撑22与承压板21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26.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承压板角撑22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承压板21的两侧。优选的,2个承压板角撑22分别固定在距离承压板21边缘75mm的位置。
27.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承压板角撑22采用q235钢板一体式切割而成,其中承压板角撑22上底边的长度为10
±
0.5mm,下底边的长度为90
±
0.5mm,高的长度为300
±
0.5mm。预埋钢套管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承压板角撑22的底角为75度。预埋钢套管11采用内径180mm、壁厚为4
±
1mm的圆钢管,且预埋钢套管11的两端均为斜切15度的结构。
28.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预埋垫板12为矩形结构,预埋垫板12的中心设有第一孔,第一孔为圆形结构,第一孔的直径为180mm。承压板21为矩形结构,承压板21的中心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为圆形结构,第二孔的直径与预应力锚杆3的外径相匹配。
29.实施例2
3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面临空的连续墙与预应力锚杆的联合装置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31.预埋钢套管11和预埋垫板12均采用q235钢,两者间呈15度角,预埋钢套管11选用内径180mm,壁厚3-5mm的钢管,墙厚800mm时预埋钢套管11长度设置为730mm,墙厚1000mm时预埋钢套管11长度设置为940mm,预埋垫板12的尺寸设置为350
×
350
×
10mm,中心位置设置φ180的圆孔,将预埋钢套管11对准预埋垫板12的圆孔焊接。
32.在预埋钢套管11与预埋垫板12焊接成整体后,内部充填柔性材料预埋钢套管11与预埋垫板12按锚杆设计标高和地下连续墙主筋焊接在一起。
33.地下连续墙成槽后将钢筋笼吊入槽内,然后灌注墙体混凝土。
34.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开始土方分步开挖。开挖至锚杆设计标高后,根据锚杆标高人工剔凿出预埋钢套筒,清理套管孔口残留混凝土。
35.调整钻杆角度与钢套筒角度一致,启动钻机,通过钢套筒逐节将钻杆钻入土层,成孔完毕后下入钢绞线,然后注浆。
36.浆液强度满足要求后,在锚杆孔口安装承压板组件2,承压板21的尺寸为300
×
300
×
30mm,中心设置φ60的圆孔,距承压板21边缘75mm的位置焊接承压板角撑22,承压板角撑22为直角梯形结构,上下边长度为10mm和91mm,高为300mm,厚30mm。
37.承压板组件2焊接完成后将承压板组件2安放到锚杆孔口并与预埋垫板12的中心孔对正,并焊接在一起。
38.承压板组件2焊接合格后进行锚杆张拉,锚杆张拉后再开挖下步土方,挖至下层锚杆标高后再依次施工下层锚杆,直至土方挖至槽底。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