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
背景技术:2.在现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主要有汽车泵浇筑、地泵和溜管浇筑方法,但是汽车泵占用空间大,对场内交通有较大的影响,且地泵和传统的溜管浇筑方法搭设复杂、成本高,对支撑架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以解决深基坑的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采用传统的溜管浇筑方法需搭设支撑架,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包括:
5.深基坑内支撑,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混凝土内支撑和竖向设置的支撑格构柱,所述支撑格构柱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内空腔,所述支撑格构柱穿设于所述混凝土内支撑中,所述混凝土内支撑开设有竖向贯孔,所述竖向贯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格构柱的内侧且连通于所述内空腔;
6.浇筑导管,穿设于所述内空腔和所述竖向贯孔中,所述浇筑导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深基坑的上部;
7.转接箱,所述转接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转接箱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于所述浇筑导管的下端;以及
8.斜溜管,所述斜溜管的上端穿设于所述支撑格构柱的相邻的两缀板之间且连接于所述出料口,所述斜溜管的下端对准所述深基坑的浇筑点。
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内支撑中埋设于预埋套管,所述竖向贯孔形成于所述预埋套管的内部,所述预埋套管通过连接钢筋连接于所述内空腔的内壁。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安装有阀门,所述导流管通过软管连接于所述斜溜管的上端。
11.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箱的侧部开设有多个所述出料口,多个所述出料口沿所述转接箱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管的相对两侧形成有连接翼缘,所述连接翼缘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出料口的导流管的连接翼缘。
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管壁开设有插口,所述阀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插口中以启闭所述导流管。
13.进一步的,所述浇筑导管的上端安装有料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利用深基坑的内支撑的支撑格构柱的内部空间,避免占用大量空间,此外,支撑格构柱格构柱坚
固可靠,安全性高。一方面,利用支撑格构柱,避免搭设大量的支撑架,另一方面,施工完成后不影响支撑格构柱的稳定性,混凝土溜管装置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埋套管的埋设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浇筑导管的下端与转接箱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包括:深基坑内支撑、浇筑导管2、转接箱3和斜溜管4。
24.其中,深基坑内支撑包括混凝土内支撑11和竖向设置的支撑格构柱12。具体的,混凝土内支撑11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撑格构柱12竖向设置。
25.支撑格构柱12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内空腔。具体的,支撑格构柱包括四根型钢柱肢和多块缀板。四根型钢柱肢呈矩阵排布。多块缀板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型钢柱肢。多块缀板沿型钢柱肢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四根型钢柱肢的内侧形成贯通的所述内空腔。支撑格构柱12穿设于混凝土内支撑11中。混凝土内支撑11开设有竖向贯孔,所述竖向贯孔设置于支撑格构柱12的内侧且连通于内空腔。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内支撑11设置有三道。竖向贯孔设置于四根型钢柱肢的内侧。
26.浇筑导管2穿设于支撑格构柱的内空腔和混凝土内支撑的竖向贯孔中。浇筑导管2的上端延伸至深基坑的上部(即最上面一道混凝土内支撑的上部)。
27.转接箱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转接箱3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进料口连接于浇筑导管2的下端。转接箱设置于支撑格构柱的内空腔的下部。
28.斜溜管通过支架架设于深基坑的浇筑点10。在本实施例中,浇筑点为基础筏板。斜溜管4的上端穿设于支撑格构柱12的相邻的两缀板之间,且斜溜管4的上端连接于转接箱的出料口。斜溜管4的下端对准深基坑的浇筑点10。
29.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利用深基坑的内支撑的支撑格构柱的内部空间,避免占用大量空间,此外,支撑格构柱格构柱坚固可靠,安全性高。一方面,利用支撑格构柱,避免搭设大量的支撑架,另一方面,施工完成后不影响支撑格构柱的稳定性,混凝土溜管装置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30.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内支撑11中埋设于预埋套管111。竖向贯孔形成于预埋套管111的内部。预埋套管111通过连接钢筋112连接于内空腔的内壁。在施工最上面一道混凝土内支撑上的支撑栈桥时,需在支撑栈桥上预埋套管,为后期浇筑导管提供垂直通道。
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浇筑导管2的上端安装有料斗21。料斗通过固定支架架设于支撑栈桥上。
32.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口连接有导流管5。导流管5安装有阀门51。导流管5通过软管50连接于斜溜管4的上端。其中,浇筑导管为混凝土浇筑提供垂直运输通道,且用钢筋将浇筑导管固定于支撑格构柱的内壁上。转接箱的出料口、导流管及斜溜管为混凝土浇筑提供水平运输通道。
3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转接箱3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出料口。多个出料口沿转接箱3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导流管5的相对两侧形成有连接翼缘52。连接翼缘52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出料口的导流管5的连接翼缘52。
34.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箱呈长方体形。出料口设置有四个,四个出料口分别位于转接箱的四个侧面上。
3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导流管5的管壁开设有插口,阀门51可活动地插设于插口中以启闭导流管5。阀门与导流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尺寸可调节的洞口以调节混凝土的流量。
36.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在转接箱的四周安装导流管,在导流管上口上套上软管,用圆形卡箍固定。施工工人通过移动斜溜管,对浇筑点进行浇筑混凝土。
3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溜管装置适用于盖挖法混凝土浇筑,对盖挖法地下混凝土浇筑有很好的优势,效率高,施工方便。
3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