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1934发布日期:2021-11-16 00:4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深基坑在进行防护时需要用到支护结构对深基坑边坡采取保护措施。
3.现有的支护结构锚杆固定效果不佳,锚杆固定在土质松软的边坡上时,遇到大雨天气下锚杆容易出现松动,从而引发危险事故,现有的边坡支护板上一般都是种植绿植以改变周围环境,从而达到边坡生态治理的效果,但是边坡支护板上进行种植绿植时需要将绿植种植用到的蜂窝板安装到边坡支护板上,现有的蜂窝板与边坡支护板安装比较麻烦,不能便捷的方便工作人员将其进行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支护结构锚杆固定效果不佳和蜂窝板安装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边坡、固定机构与安装机构,所述边坡的外壁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壁安装有锚杆,所述防护板的顶端安装有蜂窝板;
6.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位于锚杆内壁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加强杆,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锚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锚杆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倒刺;
7.其中,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位于防护板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移动块,所述防护板的内壁位于第二移动块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梯形块,所述防护板的内壁位于梯形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卡块,所述梯形块的外壁位于固定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防护板的内壁开设有与锚杆外壁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杆的内壁开设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球轴与第一移动块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杆的内壁开设有与加强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加强杆的一端通过球轴与第一移动块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端外壁设置为与梯形块梯形面相匹配的光滑斜面,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设置为与梯形块的梯形面相匹配的光滑斜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开设有与固定卡块相匹配的
收纳槽,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通过球轴与固定块外壁收纳槽转动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蜂窝板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蜂窝板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首先转动锚杆,将锚杆插入到边坡中,通过多组倒刺增加锚杆与边坡的接触面积,锚杆安装完成后,转动丝杆,丝杆向下移动推动第一移动块挤压第一弹簧向下移动,从而将加强杆从锚杆中推出插入到边坡中,增加锚杆与边坡的接触面积,使锚杆固定的更加牢固,然后在往丝杆中注入水泥,丝杆中水泥通过第二固定块流入第一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孔溢出到边坡中,从而增加锚杆与边坡的接触面积,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使锚杆固定的更加牢固;
16.2、通过设置安装机构,第二移动块向下移动推动两组梯形块相背移动,从而推动固定块向上移动进入到蜂窝板中,使第二弹簧不再受到挤压力进行复原推动固定卡块进行转动卡合到蜂窝板的卡槽中,将蜂窝板进行固定,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达到对蜂窝板进行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杆与丝杆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杆剖面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板安装示意图。
23.图中:1、边坡;2、锚杆;3、防护板;4、丝杆;5、第一移动块;6、加强杆;7、第一弹簧;8、倒刺;9、蜂窝板;10、固定块;11、第二移动块;12、梯形块;13、固定卡块;14、第二弹簧;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6.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边坡1、固定机构与安装机构,边坡1的外壁安装有防护板3,防护板3的内壁安装有锚杆2,防护板3的顶端安装有蜂窝板9;
27.其中,固定机构包括有位于锚杆2内壁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5,第一移动块5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加强杆6,第一移动块5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6,锚杆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5,锚杆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倒刺8;
28.其中,安装机构包括有位于防护板3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移动块11,防护板3的内壁位于第二移动块11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梯形块12,防护板3的内壁位于梯形块1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卡块13,梯形块12的外壁位于固定卡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
29.请着重参阅图2,锚杆2的外壁设置有螺纹,防护板3的内壁开设有与锚杆2外壁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便于锚杆2进行安装。
30.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4,锚杆2的内壁开设有与丝杆4相匹配的螺纹槽,丝杆4的底端通过球轴与第一移动块5转动连接,便于丝杆4进行转动,推动第一移动块5进行移动,通过丝杆4底端固定连接的球轴避免第一弹簧7,发生扭曲。
31.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3,锚杆2的内壁开设有与加强杆6相匹配的通孔,加强杆6的一端通过球轴与第一移动块5转动连接,便于加强杆6进行转动,使加强杆6从锚杆2内部伸出。
32.请着重参阅图6,第二移动块11的底端外壁设置为与梯形块12梯形面相匹配的光滑斜面,固定块10的底端设置为与梯形块12的梯形面相匹配的光滑斜面,便于第二移动块11移动推动两组梯形块12相背移动,梯形块12移动推动固定块10移动。
33.请着重参阅图6,固定块10的外壁开设有与固定卡块13相匹配的收纳槽,固定卡块13的一端通过球轴与固定块10外壁收纳槽转动连接,便于固定卡块13进行转动,通过固定块10进行收纳。
34.请着重参阅图6,蜂窝板9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块10相匹配的固定槽,蜂窝板9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卡块13相匹配的卡槽,便于固定块10移动到蜂窝板9内壁,通过固定卡块13将蜂窝板9进行固定。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防护板3放置到边坡1上,然后转动锚杆2,将锚杆2插入到边坡1中,当锚杆2插入到边坡1上时,通过倒刺8先将锚杆2周围的土壤滑槽,当锚杆2插入到边坡1底端时,通过倒刺增加锚杆2与边坡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锚杆2固定的更加牢固,然后转动丝杆4,丝杆4向下移动推动第一移动块5挤压第一弹簧7向下移动,从而使加强杆6从锚杆2内壁伸出到边坡1中,从而增加锚杆2与边坡1的接触面积,使锚杆2固定的更加牢固,锚杆2固定完成后将水泥从丝杆4中灌入,通过第二通孔16流向第一通孔15,通过第一通孔15流出到边坡1中,从而增加锚杆2与边坡1的接触面积,使得锚杆2固定的更加牢固,当需要安装蜂窝板9时,将蜂窝板9放置到防护板3上,第二移动块11受到蜂窝板9的挤压力向下移动,第二移动块11向下移动推动两组梯形块12相背移动,从而推动两组固定块10向上移动,使两组固定块10插入到蜂窝板9内壁固定槽中进行固定,第二弹簧14不再受到外界
的挤压力进行复原推动固定卡块13进行转动,从而将固定卡块13推入到蜂窝板9内壁卡槽中,将蜂窝板9进行固定。
3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