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1425发布日期:2021-12-25 01:0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地下构筑物,例如阀门井、电缆井、综合管沟等,容易出现在其内部发生积水的情况。当地下构筑物的内部发生积水时,需要及时排出积水,以免对地下构筑物或者地下构筑物中的其他结构产生影响。但是,目前的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比较繁琐,不利于快速排出地下构筑物的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包括:
6.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伸入至所述地下构筑物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伸出所述地下构筑物;
7.第一阀门和单向阀,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且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
8.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连接端靠近所述第一阀门;
9.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
10.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
11.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排水管构成虹吸结构。
12.可选地,所述单向阀为拨片;
13.在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的状态下,向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中注水;
14.在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的状态下,地下构筑物内的积水依次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排水管排出。
15.可选地,所述拨片的材质为塑料。
16.可选地,所述排水管为软管。
17.可选地,还包括:
18.三通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19.可选地,所述第二阀门靠近所述排水管。
20.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21.可选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2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形状为l型。
2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分布。
2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非常方便。通过虹吸的方式排出地下构筑物中的积水,有效的节约了能源,而且排出积水的操作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地下构筑物;2、第一连接管;3、第一阀门;4、单向阀;5、第二连接管;6、第二阀门;7、排水管;8、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该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2、第一阀门3、单向阀4、第二连接管5、第二阀门6和排水管7。该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用于对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进行排出,地下构筑物1可以为但不限于阀门井、电缆井、综合管沟等。
33.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底部伸入至所述地下构筑物1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顶部伸出所述地下构筑物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2的顶部向第一连接管2中注入用于产生虹吸作用的水。第一连接管2的底部伸入至地下构筑物1的内侧底部,用于排出地下构筑物1内的底部积水。即只要地下构筑物1中有积水,均可以通过该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排出。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顶部,且所述单向阀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底部。通过打开第一阀门3,即可向第一连接管2中注水,此时,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因为单向阀4的作用并不会进入到第一连接管2中。
35.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管5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连通,且所述第二连接管5与
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连接端靠近所述第一阀门3;所述第二阀门6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5;所述排水管7与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连通。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二连接管5和所述排水管7构成虹吸结构。
37.当打开第一阀门3,关闭第二阀门6时,通过第一连接管2的顶部向第一连接管2中注水,水会充满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5。然后,关闭第一阀门3,打开第二阀门6,在虹吸结构的作用下,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会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5、排水管7排出,操作非常的简单。
3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非常方便。通过虹吸的方式排出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有效的节约了能源,而且排出积水的操作非常便捷。
39.可选地,所述单向阀4为拨片。拨片的结构非常简单,也便于在第一连接管2中安装,成本较低。
40.在打开第一阀门3,关闭第二阀门6的状态下,向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5中注水;在关闭第一阀门3,打开第二阀门6的状态下,地下构筑物1内的积水冲击拨片并打开拨片,然后积水依次由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5、排水管7排出。不需要额外提供给动力,即可排出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有利于节约能源。
41.可选地,所述拨片的材质为塑料,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单向阀4的成本,而且塑料材质的拨片稳定性较好,寿命较长,也便于清理和更换。
42.可选地,所述排水管7为软管,软管有助于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对软管的形状进行布置,同时也便于在虹吸结构的作用下排出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
43.可选地,还包括三通接头8。所述第一连接管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5通过三通接头8连接。三通接头8使得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5之间的连接非常简单,其中第一连接管2可以分为上段和下端,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三通接头8的上端和下端,而第二连接管5连接三通接头8的右端,连接形式比较简单,也便于施工。
44.可选地,所述第二阀门6靠近所述排水管7,这便于实现通过打开第二阀门6观察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是否从排水管7中排出。
4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5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之间为螺纹连接,这使得第二连接管5和第一连接管2的连接非常的简单,也便于操作。
46.可选地,所述排水管7与所述第二连接管5之间为螺纹连接,这使得第二连接管5和排水管7的连接非常的简单,也便于操作。
47.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形状为l型,这便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5和排水管7构成虹吸结构,从而有利于排出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
4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分布。这使得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更好得从地下构筑物1中排出。
49.该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50.首先,充水时,打开第一阀门3,关闭第二阀门6和拨片,从第一连接管2的顶部注水,待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5中住满水后,关闭第一阀门3。
51.然后,打开第二阀门6,在虹吸结构的作用下,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由排水管7向
低处排水,从而较好地排出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
52.综上,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给的地下构筑物的积水排出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非常方便。其利用虹吸结构通过虹吸的方式排出地下构筑物1中的积水,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效的节约了能源,排出积水的操作非常便捷。
5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