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7987发布日期:2022-10-14 18:0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综合管廊是城市主要建筑物之一,属于建筑物最下层的外围护结构,常年受到日照、气温、降雨的影响,同时综合管廊本身施工时可能因为施工不规范、材料使用不当,造成综合管廊内防水材料的渗漏或损坏,影响防水效果,综合管廊一旦漏水,直接影响综合管廊的使用,甚至可能会导致综合管廊报废,进而影响到城市管线工程,此外综合管廊防水层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费时费力,除受人工及机械限制外,作业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高速、高质量完成综合管廊防水层的施工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旨在解决综合管廊防水层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基层、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层、沥青防水层、油毡隔离层以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沥青防水层包括多块沥青防水卷材,相邻的所述沥青防水卷材之间的接缝搭接铺设;
5.搭接密封装置,所述搭接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搭接部位下方;以及
6.阴角过渡装置,所述阴角过渡装置设置在所述综合管廊阴角处,所述阴角过渡装置设置在所述沥青防水层下方。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搭接密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密封盖,所述搭接部位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密封盖压紧在所述搭接部位上。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搭接部位延伸至所述放置槽内。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盖下表面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搭接部位紧密贴合并嵌入所述放置槽内。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螺栓头部下方设置有防水垫片。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垂直于所述搭接部位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过渡坡。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以及所述过渡坡上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沥青防水卷材相黏合的黏合材料。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阴角过渡装置包括阴角过渡条,所述阴角过渡条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阴角过渡条包括第一直角面、第二直角面以及斜面,所述阴角过渡条通过固定螺栓与管廊壁固定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斜面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沥青防水卷材相黏合的黏合材料。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从内到外设置有基层、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层、沥青防水层、油毡隔离层以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可以直接喷涂,并渗入混凝土毛细孔道,完全充满小的孔隙,沥青防水层采用自粘式防水卷材,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性能好、注重环保等优点;沥青防水层进行铺设时,采用搭接法,两块相邻的沥青防水卷材之间具有搭接部位,搭接部位下方设置有搭接密封装置,对搭接部位进行进一步防水密封处理,提升防水效果;管廊阴角处设置有阴角过渡装置,对阴角处进行过渡,减少阴角对沥青防水层的应力,提升沥青防水层的防水效果;进一步优化了综合管廊结构防水形式,两道防水结合达到最大限度的抗渗防水效果,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受环境限制小,提高了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搭接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阴角过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22.图中:1、沥青防水卷材;2、搭接部位;3、底座;4、密封盖;5、密封条;6、紧固螺栓;7、防水垫片;8、过渡坡;9、阴角过渡条;10、第一直角面;11、第二直角面;12、斜面;13、固定螺栓;14、密封柱;15、基层;16、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层;17、沥青防水层;18、油毡隔离层;19、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请参照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基层15、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层16、沥青防水层17、油毡隔离层18、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9、搭接密封装置以及阴角过渡装置,沥青防水层17包括多块沥青防水卷材1,相邻的沥青防水卷材1之间的接缝搭接铺设,沥青防水卷材1与相邻的沥青防水卷材1之间设置有搭接部位2,搭接密封装置设置在搭接部位2下方,阴角过渡装置设置在综合管廊阴角处,阴角过渡装置设置在沥青防水层17下方。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从内到外设置有基层15、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层16、沥青防水层17、油毡隔离层18以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9,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可以直接喷涂,并渗入混凝土毛细孔道,完全充满小的孔隙,沥
青防水层17采用自粘式防水卷材,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性能好、注重环保等优点;沥青防水层17进行铺设时,采用搭接法,两块相邻的沥青防水卷材1之间具有搭接部位2,搭接部位2下方设置有搭接密封装置,对搭接部位2进行进一步防水密封处理,提升防水效果;管廊阴角处设置有阴角过渡装置,对阴角处进行过渡,减少阴角对沥青防水层17的应力,提升沥青防水层17的防水效果;进一步优化了综合管廊结构防水形式,两道防水结合达到最大限度的抗渗防水效果,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受环境限制小,提高了防水效果。
26.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4,从内到外设置有基层15、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层16、沥青防水层17、油毡隔离层18以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9,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直接进行喷涂,沥青防水层17铺设在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涂层上方,沥青防水卷材1采用搭接,搭接部位2下方设置有搭接密封装置,对搭接部位2进行密封,提升防水效果,阴角处设置有阴角过渡装置,沥青防水卷材1铺设在阴角过渡装置上方,减小阴角处对沥青防水卷材1的压力,提升防水效果。
27.进一步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28.s1、基层15处理及修补,基层15结构表面若有蜂窝、麻面等缺陷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基层15坚实、平整、无浮土、无混凝土尖头、无外露钢筋头等,对结构裂缝、施工缝等缺陷,应根据裂缝宽度的不同分别处理,对于宽度小于3mm且不影响结构强度的裂缝,表面清扫干净后,直接喷涂,当裂缝宽度大于3mm或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结构补强处理,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喷涂施工,基层15不得有明水,安装搭接密封装置以及阴角过渡装置;
29.s2、水性无机型渗透防水剂喷涂,涂层均匀,采用分层喷涂,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mm~50mm,喷枪距离基层15宜为600mm~800mm,涂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0%,对涂层质量进行验收,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15粘结牢固,涂刷均匀,不得流淌、鼓泡、漏槎;
30.s3、沥青防水层17铺设,在涂层喷涂完毕,30分钟至1小时内即可铺设沥青防水卷材1,相邻沥青防水卷材1采用搭接方式进行施工,对细节部、易损坏部分进行加强处理。
31.s4、排气压实,对铺设完毕的沥青防水层17进行排气压实,用压辊从沥青防水卷材1中部向两侧滚压,排出空气,使沥青防水卷材1牢固粘贴在基层15上,沥青防水卷材1背面搭接部位2的隔离纸不要过早揭掉,以免污染粘结层或误粘,大面积沥青防水卷材1排气、压实后,再用手持小压辊对搭接部位2进行碾压,从搭接内边缘向外进行滚压,排出空气,粘贴牢固。
32.s5、组织验收,对铺设完毕的沥青防水层17进行验收,确保沥青防水层17施工质量,铺贴完成的沥青防水卷材1应平整顺直,不应有扭曲、褶皱现象,沥青防水卷材1搭接应牢固,搭接尺寸应准确,施工完后,注意保护。
3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搭接密封装置包括底座3以及密封盖4,搭接部位2设置在底座3上,密封盖4压紧在搭接部位2上。
34.具体的,请参照图2,搭接密封装置包括底座3以及设置在底座3上的密封盖4,搭接部位2放置在底座3上,密封盖4对搭接部位2进行密封,提升沥青防水层17搭接部位2的防水效果。
3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底座3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搭接部位2延伸至放置槽内。
36.具体的,请参照图2,放置槽设置在底座3上表面上,放置槽用于放置搭接部位2,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37.进一步的,放置槽的侧壁可设置有向放置槽底部延伸的斜坡,减小对沥青防水卷材1的压迫,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3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密封盖4下表面设置有密封条5,密封条5与搭接部位2紧密贴合并嵌入放置槽内。
39.具体的,请参照图2,密封条5设置在密封盖4下方,密封条5可对放置在放置槽内的搭接部位2进行压紧,将搭接部位2压紧在放置槽内,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4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密封盖4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6。
41.具体的,请参照图2,密封盖4与底座3通过紧固螺栓6进行固定,紧固螺栓6贯穿密封盖4,将密封盖4锁紧固定在底座3上,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4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紧固螺栓6头部下方设置有防水垫片7。
43.具体的,请参照图2,紧固螺栓6头部下方设置有防水垫片7,可与密封盖4紧密接触,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44.进一步的,防水垫片7具有向下的坡度,便于积水滑下,防止积水在防水垫片7上堆积,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4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底座3垂直于搭接部位2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过渡坡8。
46.具体的,请参照图2,底座3两侧设置有过渡坡8,沥青防水卷材1借助过渡坡8放置在底座3上,易于施工,减小对沥青防水卷材1的压迫,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4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3以及过渡坡8上表面设置有可与沥青防水卷材1相黏合的黏合材料。
48.具体的,底座3与过渡坡8上表面设置有黏合材料,可与铺设的沥青防水卷材1进行黏合,进一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沥青防水卷材1脱落,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49.进一步的,黏合材料外表面设置有隔离膜,避免在未使用时,黏合材料表面吸附杂质,影响黏合效果。
5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阴角过渡装置包括阴角过渡条9,阴角过渡条9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阴角过渡条包括第一直角面10、第二直角面11以及斜面12,阴角过渡条9通过固定螺栓13与管廊壁固定连接。
51.具体的,请参照图3,阴角过渡条9设置在阴角上,阴角过渡条9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阴角过渡条9包括第一直角面10、第二直角面11以及斜面12,第一直角面10与第二直角面11与阴角相贴合,斜面1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3,固定螺栓13轴线与第一直角面10相垂直,便于进行固定螺栓13的安装。
52.进一步的,阴角过渡条9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3孔,固定螺栓13孔为台阶孔,固定螺
栓13可完全嵌入固定螺栓13孔内,固定螺栓13外设置有用于封堵固定螺栓13孔的密封柱14,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5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防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斜面12上设置有可与沥青防水卷材1相黏合的黏合材料。
54.具体的,斜面12上表面设置有黏合材料,可与铺设的沥青防水卷材1进行黏合,进一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沥青防水卷材1脱落,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55.进一步的,黏合材料外表面设置有隔离膜,避免在未使用时,黏合材料表面吸附杂质,影响黏合效果。
5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