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5099发布日期:2022-06-29 00:3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基础隔震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


背景技术:

2.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历史上多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部分地震高烈度区开展了工程应用工作,一些应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工程经受了汶川、芦山等地震的实际考验,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减隔震技术能有效减轻地震作用,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
3.基础隔震作为减隔震技术中我国研究较早、技术较为成熟、工程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在高烈度地区进行大量的实践。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建筑主体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措施:建筑周边设置竖向隔震缝(沟),将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与周边固定物隔开;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震缝;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坡道等部位,应防止可能碰撞。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对隔震建筑认知存在一些偏差,结构工程师为了达到理想的隔震效果将隔震沟及盖板抬高致室外地面以上,往往会影响建筑立面效果而引起建筑师对隔震建筑的诟病。特别是门厅及坡道处,建筑功能要求室外内地面必须在平接,传统隔震沟采用悬臂式盖板加可动预制混凝土板的隔震沟系统。该现浇悬臂式隔震沟盖板存在以下缺陷:(1)虽然设计中要求表面光滑、涂刷石墨粉等措施,往往由于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原因,可动预制混凝土板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存在过大的摩擦力而阻碍了隔震建筑主题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要求;(2)建筑面层及散水施工时,施工人员对设计理解有误或对隔震构造重视不足,易导致隔震沟盖板、可动预制混凝土板及坡道(台阶)上部建筑面层被误整浇为一体,影响上部结构的自由运动;(3)水平隔震缝的缝隙很小,施工精度很难控制,而施工误差易造成隔震沟盖板与隔震沟挡土墙之间不能自由滑动,导致地震发生时隔震结构的隔震效率受到较大限制,甚至产生破坏;(4)悬臂式隔震沟盖板一旦造成破坏,修复困难;(5) 隔震构造措施属隐蔽工程,现场标识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本实用新型包括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和周边场地固定物,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和所述周边场地固定物之间竖向设置防漏隔震沟,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的下方设置隔震支座下支墩,所述防漏隔震沟内设置有隔震沟挡土墙,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地下外墙,所述地下外墙的下端设置有地基,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
构的下端与所述隔震支座下支墩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隔震支座,所述防漏隔震沟内的底部设置有隔震沟底钢筋混凝土垫层,所述防漏隔震沟内填充设置有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
7.进一步,所述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由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组成。
8.进一步,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内设置有符合水泥基板加强层,多层所述符合水泥基板加强层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内。
9.进一步,所述周边场地固定物和所述隔震沟挡土墙的上表面铺设门廊或室外地面。
10.进一步,所述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上表面设置有塑胶面层。
11.进一步,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室内地面。
12.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的双向异型特点,以达到在地震作用下不阻碍隔震层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发生水平大变形要求,同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提供较大的刚度及承载力以满足人员通行目的,特别适合门廊、残疾人坡道、车道等建筑功能要求室内外平接的关键部位,能大大的提高隔震结构的隔震效率,具有隔震高效、易于施工、便于替换等优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具有工业化程度高,安装施工简单,减少了施工人员的误操作,提高了施工速度,保证了周边固定物 (场地)不阻碍隔震建筑主体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要求,提高了隔震结构的隔震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7.图3为图1、图2中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和周边场地固定物2,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和所述周边场地固定物2之间竖向设置防漏隔震沟3,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的下方设置隔震支座下支墩12,所述防漏隔震沟3内设置有隔震沟挡土墙5,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的下方设置有地下外墙11,所述地下外墙11的下端设置有地基13,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的下端与所述隔震支座下支墩1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隔震支座10,所述防漏隔震沟3内的底部设置有隔震沟底钢筋混凝土垫层6,所述防漏隔震沟3内填充设置有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
20.进一步,所述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由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 组成。
21.进一步,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内设置有符合水泥基板加强层14,多层所述符合水泥基板加强层14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内。
22.进一步,所述周边场地固定物2和所述隔震沟挡土墙5的上表面铺设门廊或室外地
面7。
23.进一步,所述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上表面设置有塑胶面层8。
24.进一步,所述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的上表面设置有室内地面9。
25.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具有很高的压缩性及所述符合水泥基板加强层14在竖向具有必要的强度及刚度,以使所述防漏隔震沟3能够保证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不受周边场地固定物2的阻碍,而能够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变形。其中,所述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为本实用新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的核心部件,由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与符合水泥基板加强层14在高温环境下粘结成叠层整体板材。该整体板材经模数化切割成适用于具体工程的块体(如400厚),所述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运至施工现场,填入防漏隔震沟3内即可,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减少了施工人员的误操作地可能性。
26.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规格应与防漏隔震沟3预留宽度及高度必须合适,以满足防漏隔震沟3有效填充而提供人员通行地必要强度和刚度。
27.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规格应与防漏隔震沟3宽度及高度必须合适,以满足防漏隔震沟3有效填充而使大量地面水不至大量灌入隔震检修层内。
28.所述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顶部设有塑胶面层8,所述塑胶面层8为柔性材料,不阻碍水平向变形。
29.所述塑胶面层8为现场施工,能有效嵌固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与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之间及单向压缩叠层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4与隔震沟挡土墙5之间的缝隙,起到很好地防水作用。
30.所述塑胶面层8通过与两侧门廊或室外地面7及室内地面9,采用不同颜色作为隔震建筑构造措施准确位置的现场明显标识。
31.本实用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在施工安装时,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在工厂生产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其中,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规格应满足预留防漏隔震沟3的要求。同时可穿插工序,进行隔震沟挡土墙5 和隔震沟底钢筋混凝土垫层6的现场施工,进行场地土体回填、门廊或室外地面7及室内地面9的现场施工;待上述工序均完成后,将工厂生产的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逐个现场安装于防漏隔震沟3中;最后,进行塑胶面层8的现场施工及隔震建筑构造位置的标识。这样,通过现场施工安装单向压缩叠层填充体及塑胶面层8,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减少了施工人员的误操作地可能性,提高了施工精度,保证了隔震建筑主体上部结构1与周边场地固定物2之间能自由变形,提高了隔震结构的隔震效率。
3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房屋建筑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系统具有工业化程度高,安装施工简单,减少了施工人员的误操作,提高了施工速度,保证了周边固定物不阻碍隔震建筑主体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要求,提高了隔震结构的隔震效率。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