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用井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4419发布日期:2022-01-29 14:2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用井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用井盖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的道路排水方式有两种:窖井排水和侧石(侧板)排水,在中小雨天气,通过侧石排水即可满足使用需求;在暴雨天气,紧靠侧石排水无法满足排水需求,道路积水较多严重影响人车通行,需要掀开一些窖井的井盖来辅助加速排水。井盖掀开虽然能够加速排水,但是现有井盖掀开后往往放置在窖井一边,导致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若道路积水较多漫过井盖,会干扰行人视线,存在踩空掉落风险;另一方面,现在的窖井内无过滤结构,一些垃圾随水流进入窖井后容易造成阻塞,影响排水,垃圾取出难度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用井盖结构,在暴雨天气时,不仅能够辅助安全排水,且能够将垃圾拦截在窖井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用井盖结构,包括:
6.井架,所述井架内形成有圆形内口,沿圆形内口向外依次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所述第二卡台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侧开设有与圆形内口连通的第一滤水孔;
7.与井架配合的井盖,所述井盖的一端通过一转轴铰接于所述井架一侧,另一端能够围绕转轴旋转,以使井盖具有与井架盖合的第一状态和与井架成一定夹角的第二状态,所述井盖的底部铰接有支撑腿,以能够旋转支撑在第一卡台上使井盖保持在第二状态;
8.设于井架和井盖之间的拦截网,所述拦截网展开后呈吊床网状,所述拦截网的一侧沿环形凹槽固定其内,另一侧沿井盖底部周侧固定其上,以在井盖处于第二状态时形成拦截网面。
9.将本技术井盖结构设置在窖井的顶部,在暴雨天气时,可以打开井盖一定角度,具体的,井盖沿一侧旋转掀开后,将其底部的支撑腿打开,使其支撑在第一卡台上,从而使井盖与井架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两者之间形成排水口用于辅助排水。在井架和井盖之间连接有呈吊床网状的拦截网,在井盖打开后,可以随之拉开罩住排水口,以在排水时将大部分垃圾等杂质阻挡在外,由于拦截网拉开后具有一定坡度,使得杂质容易滑落至拦截网外底部,保证顺利排水。成角度打开的井盖和拦截网,形成了较好的防护,可以避免行人踩空,且能够将大部分垃圾阻挡在外,保证窖井顺利排水。
10.其中,拦截网拦截的部分杂质会在环形凹槽内聚集,避免冲的道路上乱是垃圾,环形凹槽内的水沿第一滤水孔进入窖井中,在排水完成后,可以人工清理干净环形凹槽内的垃圾,之后将拦截网放置在环形凹槽内即可,最后再盖上井盖,井盖盖上后,还可以通过一
些螺栓等连接件将井盖与井架固定。进一步的,拦截网上还可以连接1-3个铁条圈,铁条圈靠近井盖铰接点的一侧相距比较近设于拦截网上,铁条圈的另一侧相距较远设于拦截网上,以在拦截网拉开后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形成较好的拦截网面。
11.进一步的,所述井盖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卡台抵接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上开设有与第一滤水孔对应的第二滤水孔,对应环形凹槽的井盖上开设有第三滤水孔。在井盖盖合后,还可以使道路上的水经过第三滤水孔进入环形凹槽中,之后经过对应重叠的第一滤水孔和第二滤水孔排入窖井内。
1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沿径向方向开设于第二卡台的中部,如此设置,可以在井盖盖合后,第一卡台和环形凹槽两侧的第二卡台均对井盖起支撑作用,支撑较为稳定。
13.进一步的,所述井盖对应环形凹槽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拦截网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环形凹槽内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拦截网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具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可以采用固定圆环,在拦截网上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挂扣,通过挂扣可以实现与圆环的连接固定。
14.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还可以为固定在环形凹槽底部的吊环螺丝,所述拦截网通过挂扣与所述吊环螺丝相连,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滤框,所述环形滤框的底部设有长条孔,以使其穿过吊环螺丝放置于环形凹槽中。环形滤框的设置,方便了排水后的垃圾清理,具体的,在排水结束后,可以打开挂扣,将环形滤框从环形凹槽内取出,清理完毕后再放置其中并固定好拦截网。
15.进一步的,所述吊环螺丝具有与环形凹槽连接的第一旋转角度和第二旋转角度,第一旋转角度和第二旋转角度相互垂直,以在第一旋转角度时允许环形滤框放置于环形凹槽中,在第二旋转角度时阻止环形滤框脱出环形凹槽。吊环螺丝与环形凹槽的底部螺纹连接,两个角度的调整,可以方便环形滤框的放置以及放置后防止其脱出环形凹槽。
16.进一步的,所述井盖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腿。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台上设有第一磁铁部,所述支撑腿的开放端设有与第一磁铁部相吸的第二磁铁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井盖支撑角度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
19.1、本技术井盖结构,通过与井架可成一定夹角支撑的井盖,以及井盖与井架之间拦截网的设置,不仅可以在排水时对窖井口形成较好的防护,避免行人踩空,且可以拦截大部分道路垃圾,降低窖井下水口被堵风险,保证顺利排水。此外,拦截网还可以加固成一定角度打开的井盖和井架,避免井盖被掀开风险。
20.通过环形凹槽的设置,不仅可以作为垃圾的临时储放槽,且在盖合时还可以作为拦截网的放置槽。
21.2、拦截网上铁条圈的设置,可以加固排水时拦截网面的稳定性。
22.3、拦截网与井架采用吊环螺丝和挂扣相配合的连接方式,方便了环形凹槽内环形滤框的设置,环形滤框的设置方便了垃圾的清理。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井架和井盖配合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包含有环形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井架、环形滤框和井盖的爆炸图;
27.图5为图4中其中一种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井架,11、圆形内口,12、第一卡台,13、地二卡台,14、环形凹槽,141、第一滤水孔,142、第二连接部;2、井盖,21、支撑腿,22、连接环,221、第二滤水孔,23、第三滤水孔,24、第一连接部;3、拦截网,4、环形滤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0.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如图1-2、5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市政道路排水用井盖结构,包括:
34.井架1,所述井架1内形成有圆形内口11,沿圆形内口11向外依次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卡台12和第二卡台13,所述第二卡台13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4,所述环形凹槽14内侧开设有与圆形内口11连通的第一滤水孔141;
35.与井架1配合的井盖2,所述井盖2的一端通过一转轴铰接于所述井架1一侧,另一端能够围绕转轴旋转,以使井盖2具有与井架1盖合的第一状态和与井架1成一定夹角的第二状态,所述井盖2的底部铰接有两个支撑腿21,以能够旋转支撑在第一卡台12上使井盖2
保持在第二状态;
36.设于井架1和井盖2之间的拦截网3,所述拦截网3展开后呈吊床网状,所述拦截网3的一侧沿环形凹槽14固定其内,另一侧沿井盖2底部周侧固定其上,以在井盖2处于第二状态时形成拦截网面。
37.将本技术井盖结构设置在窖井的顶部,在暴雨天气时,可以打开井盖2一定角度,具体的,井盖2沿一侧旋转掀开后,将其底部的支撑腿21打开,使其支撑在第一卡台12上,从而使井盖2与井架1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两者之间形成排水口用于辅助排水。在井架1和井盖2之间连接有呈吊床网状的拦截网3,在井盖2打开后,可以随之拉开罩住排水口,以在排水时将大部分垃圾等杂质阻挡在外,由于拦截网3拉开后具有一定坡度,使得杂质容易滑落至拦截网3外底部,保证顺利排水。成角度打开的井盖2和拦截网3,形成了较好的防护,可以避免行人踩空,且能够将大部分垃圾阻挡在外,保证窖井的下水口顺利排水。其中,拦截网3拦截的部分杂质会在环形凹槽14内聚集,避免冲的道路上乱是垃圾,环形凹槽14内的水沿第一滤水孔141进入窖井中,在排水完成后,可以人工清理干净环形凹槽14内的垃圾,之后将拦截网3放置在环形凹槽14内即可,最后再盖上井盖2,井盖2盖上后,还可以通过一些螺栓等连接件将井盖2与井架1固定。进一步的,拦截网3上还可以连接1-3个铁条圈,铁条圈靠近井盖铰接点的一侧相距比较近设于拦截网3上,铁条圈的另一侧相距较远设于拦截网3上,以在拦截网3拉开后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形成较好的拦截网面,其中铁条圈在使用完也是可以随拦截网3放置在环形凹槽14内的。
3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井盖2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卡台12抵接的抵接环22,所述抵接环22上开设有与第一滤水孔141对应的第二滤水孔221,对应环形凹槽14的井盖2上开设有第三滤水孔23。在井盖2盖合后,还可以使道路上的水经过第三滤水孔23进入环形凹槽14中,之后经过对应重叠的第一滤水孔141和第二滤水孔221排入窖井内。
3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凹槽14沿径向方向开设于第二卡台13的中部,如此设置,可以在井盖2盖合后,第一卡台12和环形凹槽14两侧的第二卡台13均对井盖起支撑作用,支撑较为稳定。
4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井盖2对应环形凹槽14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拦截网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4,所述环形凹槽14内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拦截网3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42。具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可以采用固定圆环,在拦截网上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挂扣,通过挂扣可以实现与圆环的可拆卸连接。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第二连接部还可以为固定在环形凹槽底部的吊环螺丝,所述拦截网3通过挂扣与所述吊环螺丝相连,所述环形凹槽14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滤框4,所述环形滤框4的底部设有长条孔,以使其穿过吊环螺丝放置于环形凹槽14中。环形滤框4的设置,方便了排水后的垃圾清理,具体的,在排水结束后,可以打开挂扣,将环形滤框4从环形凹槽14内取出,清理完毕后再放置其中并固定好拦截网3。
42.进一步的,所述吊环螺丝具有与环形凹槽14连接的第一旋转角度和第二旋转角度,第一旋转角度和第二旋转角度相互垂直,以在第一旋转角度时允许环形滤框放置于环形凹槽中,在第二旋转角度时阻止环形滤框脱出环形凹槽。吊环螺丝与环形凹槽的底部螺纹连接,两个角度的调整,可以方便环形滤框4的放置以及放置后防止其脱出环形凹槽。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台12上设有第一磁铁部,所述支撑腿21的开放
端设有与第一磁铁部相吸的第二磁铁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井盖2支撑角度的稳定性。
4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