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马桶用的负压式防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3468发布日期:2021-12-04 11:5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马桶用的负压式防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马桶用的负压式防臭装置。


背景技术:

2.马桶也叫坐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马桶的发明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利用虹吸、螺旋虹吸,现在最新的喷射虹吸式和超旋虹吸式等原理的抽水马桶,马桶的分类很多,有分体的,连体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品种。
3.在马桶使用的过程中,马桶内部往往会淤积大量臭气,在使用者排便结束起身时,马桶内部淤积的臭气便会从马桶内部散发,对使用者造成影响,在现有的生活中,人们一般采用在卫生间安装排风机的方式,将马桶内部淤积的臭气清除,然而排风机的抽气效率低,且使用时会产生噪音,同时,马桶在使用时,马桶内部再通过水箱内部的水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由于水只有简单的清洗效果,使用者需要手动添加消毒剂等,才能将马桶内部的细菌等微生物消除,手动添加消毒剂的方式不仅使马桶内部的消毒过程困难,且使马桶的消毒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马桶用的负压式防臭装置,以解决马桶除臭效率低和马桶内部消毒困难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马桶用的负压式防臭装置,包括壳体和负压风机,所述壳体的上方左侧活动连接有盖板,且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壳体的上方右侧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右侧设置有水管连接口,所述水箱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按压块,且按压块的右侧设置有排气连接管,所述水箱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水箱,且消毒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水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的前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消毒水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消毒水管,且消毒水管连接水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柄,所述负压风机的右侧连接有排气管,且负压风机位于水箱的下方,所述负压风机的左侧设置有坐垫,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排污口。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使用者在通过马桶进行排便时,产生的异味通过坐垫外壁设置的透气孔进入与负压风机连接的通气管道内部,再通过负压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排气管内部,使异味可以伴随负压风机带来的空气流动而从排气管进入卫生间设置的排气管道内,防止卫生间内部异味过重,导致对使用者产生影响,并且当使用者通过水箱内部的水对马桶内部进行冲洗的时候,在水流冲洗前,使用者可以旋转控制柄,使挡板在控制柄的作用下旋转,使消毒水箱内部的消毒剂通过消毒水管进入水管内部,使水箱内部的水可以带动消毒剂同时对马桶内部进行清洗与消毒,增加马桶内部的消毒效率。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的外壁设置有透气孔,且坐垫与负压风机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使用者在通过马桶进行排便时,排便产生的异味可以在空气的带动下,透过坐垫外壁的透气孔进入通气管道内部,在通过负压风机的作用下被抽入排气管内部,通过排气连接管进入卫生间设置的排气管道中。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毒水管与水管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且消毒水管的内部尺寸与水管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消毒水管内部的消毒剂可以流入水管内部,并且消毒水管与水管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增加水管与消毒水管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水管中的水因为连接不紧密额而滴落,对负压风机等造成损伤。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壳体进行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使用者可以通过转轴将盖板从壳体打开,方便使用者排便,增加马桶的工作效率。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与消毒水管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挡板的外部尺寸与消毒水管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挡板可以通过转轴进行旋转,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柄控制挡板的旋转,从而控制消毒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联通,并且挡板的外部尺寸与消毒水管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使挡板可以在消毒水管内部旋转,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口与排气管之间相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排污口内部淤积的异味可以通过排气管向外排出,防止排污口内由于污秽长时间淤积导致异味难以消散,使除臭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坐垫、负压风机、排气管、排气连接管,使使用者在通过马桶进行排便时,产生的异味通过坐垫外壁设置的透气孔进入与负压风机连接的通气管道内部,再通过负压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排气管内部,使异味可以伴随负压风机带来的空气流动而从排气管进入卫生间设置的排气管道内,防止卫生间内部异味过重,导致对使用者产生影响;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消毒水箱、消毒水管、水管、挡板、控制柄,当使用者通过水箱内部的水对马桶内部进行冲洗的时候,在水流冲洗前,使用者可以旋转控制柄,使挡板在控制柄的作用下旋转,使消毒水箱内部的消毒剂通过消毒水管进入水管内部,使水箱内部的水可以带动消毒剂同时对马桶内部进行清洗与消毒,增加马桶内部的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壳体;2、盖板;3、底座;4、水箱;5、按压块;6、排气连接管;7、水管连接口;8、排气管;9、负压风机;10、排污口;11、消毒水箱;12、注水口;13、坐垫;14、排水口;15、水管;16、挡板;17、消毒水管;18、控制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6.一种智能马桶用的负压式防臭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壳体1和负压风机9,壳体1的上方左侧活动连接有盖板2,且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壳体1的上方右侧设置有水箱4,且水箱4的右侧设置有水管连接口7,水箱4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按压块5,且按压块5的右侧设置有排气连接管6,使使用者在通过马桶进行排便时,产生的异味通过坐垫13外壁设置的透气孔进入与负压风机9连接的通气管道内部,再通过负压风机9的作用下进入排气管8内部,使异味可以伴随负压风机9带来的空气流动而从排气管8进入卫生间设置的排气管道内,防止卫生间内部异味过重,导致对使用者产生影响,水箱4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水箱11,且消毒水箱11的上方设置有注水口12,水箱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水管15,且水管15的前端设置有排水口14,消毒水箱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消毒水管17,且消毒水管17连接水管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柄18,当使用者通过水箱4内部的水对马桶内部进行冲洗的时候,在水流冲洗前,使用者可以旋转控制柄18,使挡板16在控制柄18的作用下旋转,使消毒水箱11内部的消毒剂通过消毒水管17进入水管15内部,使水箱4内部的水可以带动消毒剂同时对马桶内部进行清洗与消毒,增加马桶内部的消毒效率,负压风机9的右侧连接有排气管8,且负压风机9位于水箱4的下方,负压风机9的左侧设置有坐垫13,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排污口10。
27.请参阅图1,盖板2通过转轴与壳体1进行连接,使使用者可以通过转轴将盖板2从壳体1打开,方便使用者排便,增加马桶的工作效率。
28.请参阅图2

3,坐垫13的外壁设置有透气孔,且坐垫13与负压风机9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挡板16与消毒水管17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挡板16的外部尺寸与消毒水管17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使使用者在通过马桶进行排便时,排便产生的异味可以在空气的带动下,透过坐垫13外壁的透气孔进入通气管道内部,在通过负压风机9的作用下被抽入排气管8内部,通过排气连接管6进入卫生间设置的排气管道中,使挡板16可以通过转轴进行旋转,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柄18控制挡板16的旋转,从而控制消毒水管17与水管15之间的联通,并且挡板16的外部尺寸与消毒水管17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使挡板16可以在消毒水管17内部旋转,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29.请参阅图2

3,排污口10与排气管8之间相通,消毒水管17与水管15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且消毒水管17的内部尺寸与水管15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使排污口10内部淤积的异味可以通过排气管8向外排出,防止排污口10内由于污秽长时间淤积导致异味难以消散,使除臭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消毒水管17内部的消毒剂可以流入水管15内部,并且消毒水管17与水管15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增加水管15与消毒水管17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水管15中的水因为连接不紧密额而滴落,对负压风机9等造成损伤。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使用者将卫生间设置的排气管道与马桶的排气连接管6相连接,在使用者通过转轴将盖板2从壳体1上打开,并坐在坐垫13上方开始排便,在使用者排便的过程中,负压风机9将排便产生的异味通过坐垫13外壁设置的透气孔吸入排气管8内部,使排便产生的异味可以被排出,防止异味淤积在卫生间内部,导致细菌与病毒滋生,当使用者排便结束后,使用者可以旋转控制柄18,使挡板16在控制柄18的作用下旋
转,使消毒水箱11内部的消毒剂通过消毒水管17进入水管15内部,最后,使用者摁下按压块5,使水箱4内部的水进入水管15并带动消毒剂对马桶内部进行清洗与消毒,增加马桶内部的消毒效率。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