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5812发布日期:2021-12-22 23:3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海堤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2.海堤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在防洪、防台风、防海潮等方面离不开海堤的帮助,在保障沿海城镇和工业设施方面,海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海堤还包括海堤堤脚这部分,海堤堤脚使得冲击海堤的浪潮冲击力下降,由于海岸线较长,所以海堤堤脚占地面积也比较大;由于海堤的高度需要根据海边的高水位进行设计,然而只有一小部分时间会处于高水位的状态;在处于低水位的状态时,部分海堤堤脚所占用的土地资源未能被有效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海堤堤脚处的土地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海堤堤脚处的土地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基座的素填土层;所述系统还包括防护景观结构、观赏结构和景观护坡结构;所述防护景观结构包括栽种有红树林的防护红树林层;所述观赏结构包括游步道和若干块路缘石,若干块所述路缘石对称设置于游步道的两侧;所述景观护坡结构包括若干块生态砼基座,所述生态砼基座栽种有固堤植物;所述设置于游步道一侧的路缘石与防护景观结构抵接,所述设置于游步道另一侧的路缘石与景观护坡结构抵接;所述防护红树林层、生态砼基座倾斜设置于素填土层的上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素填土层构成的基座给防护景观结构、观赏结构、景观护坡结构提供支撑力,起到了稳固系统整体的作用;防护红树林层增加了海堤堤脚抗风浪的能力,达到了加固海堤堤脚的效果,且红树林的设置提高了海堤堤脚的美观程度;生态砼基座的设置增加了海堤堤脚的抗冲刷能力,固堤植物的栽种不仅加固了堤脚,且进一步提高了海堤堤脚的美观程度;在处于低水位的状态时,人们可以在游步道上进行游玩,观赏固堤植物与红树林,达到了提高海堤堤脚处的土地利用率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防护景观结构还包括抛填层;所述抛填层设有若干块抛填块石;所述抛填层倾斜设置于素填土层的上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抛填块石的设置提高了防护景观结构的抗冲刷能力,且抛填块石的堆放节约了系统整体的修建时间,达到了提高修建效率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游步道设有碎石层、砼垫层、水泥砂浆层和步行层;所述碎石层设置于素填土层的上端,所述砼垫层设置于碎石层的上端,所述水泥砂浆层设置于砼垫层的上端,所述步行层设置于水泥砂浆层的上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的设置提高了游步道的承载能力,砼垫层的设置起到了进一步提高游步道的承载能力的作用,且砼垫层能够减少素填土层、碎石层的形变
量,减少了热胀冷缩对游步道的影响;水泥砂浆层使得步行层能够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提高了铺设步行层的便利程度。
13.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填筑层,所述填筑层为开山土石填筑而成的土石层;所述填筑层设置于素填土层的上端;所述生态砼基座设置于填筑层的上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开山土石填筑而成的填筑层提高了景观护坡结构的稳定性;且提高了修建海堤堤脚时所开采的开山土石的利用率,减少了开山土石浪费的情况发生。
15.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防汛通道结构,所述防汛通道结构包括通行道,所述通行道设有碎石垫层、稳定层和沥青层;所述碎石垫层设置于填筑层的上端,所述稳定层设置于碎石垫层的上端,所述沥青层设置于稳定层的上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垫层提高了通行道的承载能力;稳定层给沥青层提供平整的安装环境,起到了提高沥青层的稳定性的效果;沥青层提高了人、车与通行道的摩擦力,减少了人、车打滑的情况发生。
17.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景观护肩,所述景观护肩设置于填筑层的上端,所述景观护肩设置于景观护坡结构远离路缘石的一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景观护肩、路缘石分布于景观护坡结构的两侧,景观护肩、路缘石给景观护坡结构提供横向的支撑力,起到了提高景观护坡结构的稳定性的作用。
19.可选的,所述防汛通道结构还包括防浪墙和景观栏杆,所述防浪墙包括基石和防浪条,所述填筑层设有容设槽,所述基石嵌合于容设槽,所述基石的上端与碎石垫层抵接;所述防浪条的一侧与通行道抵接,所述防浪条的另一侧与景观护肩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石向通行道提供支撑力,防浪条将景观护坡结构、防汛通道结构分隔开;且防浪条的设置减少了海浪涌入通行道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海堤堤脚的抗洪能力;景观栏杆的设置减少了人不慎摔落至景观护坡处的情况发生。
21.可选的,所述防汛通道结构还包括通道路肩和排水沟,所述通道路肩与通行道远离防浪墙的一侧抵接;所述排水沟设置于通道路肩远离通行道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道路肩、防浪墙分别设置于通行道的两侧,则通道路肩、防浪墙给通行道提供横向的支撑力,起到了提高通行道的稳定性的作用;排水沟的设置减少了通行道被水淹没的情况发生,达到了保护通行道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处于低水位的状态时,人们可以在游步道上进行游玩,观赏固堤植物与红树林,达到了提高海堤堤脚处的土地利用率的效果;
25.2、碎石垫层提高了通行道的承载能力;稳定层给沥青层提供平整的安装环境,起到了提高沥青层的稳定性的效果;沥青层提高了人、车与通行道的摩擦力,减少了人、车打滑的情况发生;
26.3、景观护肩、路缘石分布于景观护坡结构的两侧,景观护坡结构被景观护肩、路缘石夹持,起到了提高景观护坡结构的稳定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正视图。
28.图2是图1 a 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图1 b 处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素填土层;2、防护景观结构;21、防护红树林层;22、抛填层;3、观赏结构;31、游步道;311、碎石层;312、砼垫层;313、水泥砂浆层;314、步行层;32、路缘石;4、景观护坡结构;41、生态砼基座;42、固堤植物;5、填筑层;6、防汛通道结构;61、通行道;611、碎石垫层;612、稳定层;613、沥青层;6131、改性层;6132、彩色层;62、防浪墙;621、基石;622、防浪条;63、景观栏杆;64、通道路肩;65、排水沟;7、景观护肩;8、土工布层;9、淤泥层;10、强风化砾岩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
34.参照图1,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基座的素填土层1;具体地,素填土层1下方为海边的淤泥层9和强风化砾岩层10。
35.素填土层1构成的基座给防护景观结构2、观赏结构3、景观护坡结构4提供支撑力,起到了稳固系统整体的作用。
36.参照图1,系统还包括防护景观结构2,防护景观结构2包括栽种有红树林的防护红树林层21和抛填层22;抛填层22设有若干块抛填块石。
37.防护红树林层21增加了海堤堤脚抗风浪的能力,达到了加固海堤堤脚的效果,且红树林的设置提高了海堤堤脚的美观程度。
38.抛填块石的设置提高了防护景观结构2的抗冲刷能力,且抛填块石的堆放节约了系统整体的修建时间,达到了提高修建效率的效果。
39.参照图1,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还包括观赏结构3,观赏结构3包括游步道31和若干块路缘石32,若干块路缘石32对称设置于游步道31的两侧。
40.在处于低水位的状态时,人们可以在游步道31上进行游玩,观赏固堤植物42与红树林,达到了提高海堤堤脚处的土地利用率的效果。
41.参照图1,具体地,抛填层22设置于防护红树林层21靠近游步道31的一侧。
42.抛填层22将防护红树林层21、游步道31分隔开,减少了红树林的根部侵蚀游步道31的情况发生。
43.参照图1,一种海堤堤脚加固系统还包括景观护坡结构4;景观护坡结构4包括若干块生态砼基座41,生态砼基座41栽种有固堤植物42。
44.生态砼基座41的设置增加了海堤堤脚的抗冲刷能力,固堤植物42的栽种不仅加固了堤脚,且进一步提高了海堤堤脚的美观程度。
45.设置于游步道31一侧的路缘石32与防护景观结构2抵接,设置于游步道31另一侧的路缘石32与景观护坡结构4抵接。
46.路缘石32将游步道31与防护景观结构2、景观护坡结构4分隔开,减少了游客不慎进入防护景观结构2、景观护坡结构4的情况发生。
47.参照图1,生态砼基座41、抛填层22和防护红树林层21均倾斜设置于素填土层1的
上端。
48.倾斜设置的生态砼基座41、抛填层22、防护红树林层21增加了海堤堤脚的高度,起到了增加抗浪能力的作用。
49.参照图1和图2,游步道31设有碎石层311、砼垫层312、水泥砂浆层313和步行层314;碎石层311设置于素填土层1的上端,砼垫层312设置于碎石层311的上端,水泥砂浆层313设置于砼垫层312的上端,步行层314设置于水泥砂浆层313的上端。
50.碎石层311的设置提高了游步道31的承载能力,砼垫层312的设置起到了进一步提高游步道31的承载能力的作用,且砼垫层312能够减少素填土层1、碎石层311的形变量,减少了热胀冷缩对游步道31的影响;水泥砂浆层313使得步行层314能够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提高了铺设步行层314的便利程度。
51.具体地,步行层314为芝麻灰火烧面层。
52.芝麻灰火烧面层制成的步行层314,有着耐磨且防滑的效果,减少了游客因脚底打滑摔倒的情况发生;耐磨的步行层314减少了维护的次数。
53.参照图1,系统还包括填筑层5,填筑层5为开山土石填筑而成的土石层;填筑层5设置于素填土层1的上端;生态砼基座41设置于填筑层5的上端。
54.由开山土石填筑而成的填筑层5提高了景观护坡结构4的稳定性;且提高了修建海堤堤脚时所开采的开山土石的利用率,减少了开山土石浪费的情况发生。
55.参照图1,具体地,填筑层5与素填土层1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8。
56.土工布层8将填筑层5、素填土层1分离,减少了开山土石沉入素填土层1的情况发生;且土工布将填筑层5施加的压力分散开,减少了填筑层5对素填土层1施加的压强,达到了保护素填土层1的效果。
57.参照图1和图3,系统还包括防汛通道结构6,防汛通道结构6包括通行道61,通行道61设有碎石垫层611、稳定层612和沥青层613;碎石垫层611设置于填筑层5的上端,稳定层612设置于碎石垫层611的上端,沥青层613设置于稳定层612的上端。
58.碎石垫层611提高了通行道61的承载能力;稳定层612给沥青层613提供平整的安装环境,起到了提高沥青层613的稳定性的效果;沥青层613提高了人、车与通行道61的摩擦力,减少了人、车打滑的情况发生。
59.具体地,稳定层612为由水泥浇筑而成的水泥层,水泥将碎石垫层611的缝隙填充,且在浇筑过程中,水泥容易进行磨平处理,使得稳定层612的表面平整,达到了便于铺设沥青层613的效果。
60.参照图3,具体地,沥青层613包括改性层6131和彩色层6132,彩色层6132设置于改性层6131的上端。
61.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减少了因为温度变化导致沥青层613出现裂缝的情况发生;彩色沥青提高了沥青层613的美观程度。
62.参照图1,系统还包括景观护肩7,景观护肩7设置于填筑层5的上端,景观护肩7设置于景观护坡结构4远离路缘石32的一侧。
63.景观护肩7、路缘石32分布于景观护坡结构4的两侧,景观护肩7、路缘石32给景观护坡结构4提供横向的支撑力,起到了提高景观护坡结构4的稳定性的作用。
64.参照图1,防汛通道结构6还包括防浪墙62和景观栏杆63,防浪墙62包括基石621和
防浪条622,填筑层5设有容设槽,基石621嵌合于容设槽,基石621的上端与碎石垫层611抵接;防浪条622的一侧与通行道61抵接,防浪条622的另一侧与景观护肩7抵接。
65.基石621向通行道61提供支撑力,防浪条622将景观护坡结构4、防汛通道结构6分隔开;且防浪条622的设置减少了海浪涌入通行道61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海堤堤脚的抗洪能力;景观栏杆63的设置减少了人不慎摔落至景观护坡处的情况发生。
66.参照图1,防汛通道结构6还包括通道路肩64和排水沟65,通道路肩64与通行道61远离防浪墙62的一侧抵接;排水沟65设置于通道路肩64远离通行道61的一侧。
67.通道路肩64、防浪墙62分别设置于通行道61的两侧,则通道路肩64、防浪墙62给通行道61提供横向的支撑力,起到了提高通行道61的稳定性的作用;排水沟65的设置减少了通行道61被水淹没的情况发生,达到了保护通行道61的效果。
6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素填土层1构成的基座给防护景观结构2、观赏结构3、景观护坡结构4提供支撑力,起到了稳固系统整体的作用;防护红树林层21增加了海堤堤脚抗风浪的能力,达到了加固海堤堤脚的效果,且红树林的设置提高了海堤堤脚的美观程度;生态砼基座41的设置增加了海堤堤脚的抗冲刷能力,固堤植物42的栽种不仅加固了堤脚,且进一步提高了海堤堤脚的美观程度;在处于低水位的状态时,人们可以在游步道31上进行游玩,观赏固堤植物42与红树林。
6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