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泵房。
背景技术:2.泵房指的是用来安装水泵、动力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厂房,泵房是泵站建筑物的主体工程,泵房的结构形式很多,按泵房能否移动分为固定式泵房和移动式泵房两大类,固定式泵房按基础结构又分为分基型、干室型、湿室型和块基型四种结构形式,移动式泵房根据移动方式的不同分为浮船式和缆车式两种类型。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泵房的散热效果较差,这样在泵房内部的机构运行时,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泵房内温度过高,会影响泵房的使用寿命。
4.因此,发明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泵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泵房,通过通风口,当房体内部的温度变高时,房体内部气压变低,对称设置的通风口,可以使空气从房体内部流过,带走一部分热量,并加快房体内部的降温,而设置的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房体内部,从而对房体起到一定防护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泵房,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地钉,所述房体前侧设置有房门,所述房门与房体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房门的前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房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设置有栏杆,所述房体两侧靠近通风口的前侧和靠近通风口的后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房体两侧靠近滑槽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设置有抵块,所述房体两侧靠近通风口的外侧均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房体的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房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房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水箱。
7.优选的,所述地钉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锥形,所述地钉的数量设置为四组,每组地钉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地钉沿着支撑座的底部均匀分布。
8.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口关于房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栏杆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栏杆关于房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每组栏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栏杆沿着通风口的内侧均匀分布。
10.优选的,所述抵块与房体之间通过卡杆和卡槽卡合连接,所述抵块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抵接。
11.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与房体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贴合。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通过通风口,在房体内部的温度升高时,房体内部气压变低,对称设置的通风口,可以使空气从房体内部流过,带走一部分热量,加快房体内部的降温,而设置的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房体内部,从而对房体起到一定防护效果;
14.2、通过支撑柱可将房体的底部抬高,使房体的底部不易受到地面积水的浸泡,从而避免积水进入房体使房体受到污染,并通过支撑座增大支撑柱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且设置的地钉可以使支撑座底部牢牢抓紧地面,从而提高房体自身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房门打开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仰视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网立体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房体;2、支撑柱;3、支撑座;4、地钉;5、房门;6、把手;7、通风口;8、栏杆;9、滑槽;10、卡槽;11、卡杆;12、抵块;13、防尘网;14、滑块;15、房顶;16、动力机构;17、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
5所示的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泵房,包括房体1,所述房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底部设置有地钉4,所述房体1前侧设置有房门5,所述房门5与房体1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房门5的前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房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7,所述通风口7的内部设置有栏杆8,所述房体1两侧靠近通风口7的前侧和靠近通风口7的后侧均设置有滑槽9,所述房体1两侧靠近滑槽9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内部设置有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一端设置有抵块12,所述房体1两侧靠近通风口7的外侧均设置有防尘网13,所述防尘网13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滑块14,所述房体1的顶部设置有房顶15,所述房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16,所述房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水箱17。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钉4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锥形,所述地钉4的数量设置为四组,每组地钉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地钉4沿着支撑座3的底部均匀分布,通过支撑座3底部多个设置的地钉4,使支撑座3底部与地面贴合更紧密,从而提高房体1整体的稳定性。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口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口7关于房体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对称设置的通风口7,使空气可以在房体1的内部流
通,加快房体1内部热空气的散出。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栏杆8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栏杆8关于房体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每组栏杆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栏杆8沿着通风口7的内侧均匀分布,通过多个设置栏杆8对房体1自身结构进行加强。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块12与房体1之间通过卡杆11和卡槽10卡合连接,所述抵块12的顶部与滑块14的底部抵接,在卡杆11和卡槽10的配合下,方便对抵块12进行拆装。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尘网13与房体1之间通过滑块14和滑槽9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4的外侧与滑槽9的内侧贴合,在滑块14和滑槽9的配合下,方便将防尘网13从房体1两侧拆下进行清洗。
30.本实用工作原理: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
‑
5,首先,将房体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且通过支撑柱2和支撑座3对房体1底部进行支撑,将房体1底部抬高,使房体1底部远离地面,防止房体1底部被地面积水浸泡,使房体1内部保持干燥,而支撑座3底部设置的地钉4紧紧抓牢地面,从而提高房体1在使用时自身的稳定性;
32.参照说明书附图1
‑
5,当房体1内部的温度升高时,则房体1内部气压会变低,通过对称设置的通风口7,可以使空气从房体1内部流过,带走一部分热量,加快房体1内部稳定下降的速度,在空气经通风口7流通时,设置的防尘网13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阻挡,避免房体1内部受到污染,且在需要取下防尘网13进行清洗时,可向外拔动抵块12,带动卡杆11从卡槽10的内部脱离,将抵块12取下,再向下推动防尘网13,使滑块14从滑槽9的内部滑出,将防尘网13取下。
3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