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4007发布日期:2021-12-08 20:0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城市施工项目中,检查井是为了便于维修、安装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相关设备而设置的。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在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置一个检查井,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保证各个管道系统的正常工作。
3.现有检查井在施工时通常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由于施工现场作业面积小,支设模具困难,还需根据检查井内管道走向预留孔洞,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效率低。另外,现有检查井模具通常采用木质模板,难以在其上预留孔洞,且浇筑混凝土时容易涨模,导致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检查井的形状和尺寸不符合施工要求,造成返工,而且,木质模板强度较小,易发生漏浆、跑浆等现象,不仅施工质量无法保证,还会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模板上预留孔洞,且不至于过大削弱模板的强度,浇筑检查井时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施工质量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包括:
7.内环形模板和外环形模板,所述外环形模板同轴且间隔环设于所述内环形模板的外侧,所述外环形模板的内壁与所述内环形模板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浇筑腔,所述内环形模板和所述外环形模板均采用钢板制成;
8.导料结构,包括锥形尖端,所述锥形尖端与所述内环形模板同轴设置;
9.混凝土料斗,包括料斗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料斗本体的下斗口的活动盖板,所述料斗本体用于盛放混凝土浆料,所述活动盖板在所述混凝土浆料的压力作用下能够封堵所述下斗口;
10.起吊设备,用于将混凝土料斗起吊至所述锥形尖端的上方,以使所述锥形尖端能够顶开所述活动盖板,从而使所述混凝土浆料通过所述下斗口流出,并沿所述锥形尖端的外锥面流入所述环形浇筑腔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料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止挡环,所述下斗口开设于所述止挡环上,所述活动盖板叠放于所述止挡环的上端面,所述活动盖板能够在所述锥形尖端的顶力作用下相对所述止挡环上移,以使所述混凝土浆料通过所述下斗口流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料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止挡环,所述下斗口开设于所述止挡环上,所述活动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
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止挡环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能够在所述锥形尖端的顶力作用下相对打开,以使所述混凝土浆料通过所述下斗口流出。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锥形尖端远离所述内环形模板的一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能够与所述活动盖板抵接,以顶开所述活动盖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料结构还包括导料锥台,所述导料锥台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锥形尖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环形模板,所述混凝土浆料能够依次沿所述锥形尖端的外锥面和所述导料锥台的外锥面流入所述环形浇筑腔内。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料锥台的锥角大于所述锥形尖端的锥角。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个固定支架,多个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导料结构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导料结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环形模板。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固定支架均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环形模板,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料结构,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环形浇筑腔的腔口的上方。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对位传感器,所述对位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料斗上的发射端和设置于所述锥形尖端上的接收端,所述接收端能够接收所述发射端发射的信号,以使所述混凝土料斗和所述锥形尖端正对。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环形模板的外壁和所述外环形模板的内壁均涂覆有脱模剂。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中,外环形模板的内壁与内环形模板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浇筑腔,内环形模板上设置有锥形尖端,混凝土料斗包括料斗本体以及设置于料斗本体的下斗口的活动盖板,浇筑检查井时,首先在料斗本体内灌注混凝土浆料,由于其下斗口设置有活动盖板,能够封堵下斗口,因此,向料斗本体内灌注混凝土浆料时不会泄漏,且灌注的混凝土浆料越多,则混凝土浆料对活动盖板的压力作用越大,能够使活动盖板更加严密地封堵料斗本体的下斗口。随后,使用起吊设备将盛有足量混凝土浆料的混凝土料斗调运至导料结构的上方,并与锥形尖端正对,之后,逐渐下放混凝土料斗,以使锥形尖端顶开下斗口处的活动盖板,此时活动盖板不再严密封堵下斗口,因此,料斗本体内的混凝土浆料能够通过下斗口流出,并沿着锥形尖端的外锥面流入环形浇筑腔内,外锥面能够提供导流作用。待环形浇筑腔内的混凝土浆料填充完毕时,起吊设备提升混凝土料斗,混凝土料斗上移,以使活动盖板远离锥形尖端,此时,活动盖板在料斗本体内剩余的混凝土浆料的压力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封堵于下斗口处,以阻止混凝土浆料继续从下斗口处流出。待环形浇筑腔内的混凝土浆料凝固成型后,即可拆除外环形模板和内环形模板,成型检查井,施工步骤简单,所需人力物力少,省时省力。外环形模板和内环形模板均采用钢板加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根据工程需求开设预留孔洞时操作方便,能够保证预留
孔洞的质量,且不至于过大削弱外环形模板和内环形模板的强度,另外,外环形模板和内环形模板在浇筑时不易发生涨模、漏浆、跑浆等现象,二者形成的环形浇筑腔不易变形,能够保证浇筑后的检查井的形状和尺寸符合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轴测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正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的俯视图。
25.图中:
[0026]1‑
内环形模板;2

外环形模板;3

环形浇筑腔;4

导料结构;5

混凝土料斗;6

止挡环;7

固定支架;
[0027]
41

锥形尖端;42

顶板;43

导料锥台;
[0028]
71

第一支撑杆;72

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用于现场浇筑工程项目中的检查井。该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包括内环形模板1、外环形模板2、导料结构4、混凝土料斗5以及起吊设备。
[0034]
参见图1和图3,外环形模板2同轴且间隔环设于内环形模板1的外侧,外环形模板2的内壁与内环形模板1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浇筑腔3。参见图1和图2,导料结构4包括锥形尖端41,锥形尖端41与内环形模板1同轴设置。混凝土料斗5包括料斗本体以及设置于料斗本
体的下斗口的活动盖板,料斗本体用于盛放混凝土浆料。
[0035]
浇筑检查井时,首先在料斗本体内灌注混凝土浆料,由于其下斗口设置有活动盖板,能够封堵下斗口,因此,向料斗本体内灌注混凝土浆料时不会泄漏。且灌注的混凝土浆料越多,则混凝土浆料对活动盖板的压力作用越大,能够使活动盖板更加严密地封堵料斗本体的下斗口。随后,使用起吊设备将盛有足量混凝土浆料的混凝土料斗5调运至导料结构4的上方,并与锥形尖端41正对,之后,逐渐下放混凝土料斗5,以使锥形尖端41顶开下斗口处的活动盖板,此时活动盖板不再严密封堵下斗口,因此,料斗本体内的混凝土浆料能够通过下斗口流出,并沿着锥形尖端41的外锥面流入环形浇筑腔3内,外锥面能够提供导流作用。待环形浇筑腔3内的混凝土浆料填充完毕时,起吊设备提升混凝土料斗5,混凝土料斗5上移,以使活动盖板远离锥形尖端41,此时,活动盖板在料斗本体内剩余的混凝土浆料的压力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封堵于下斗口处,以阻止混凝土浆料继续从下斗口处流出。待环形浇筑腔3内的混凝土浆料凝固成型后,即可拆除外环形模板2和内环形模板1,成型检查井,施工步骤简单,所需人力物力少,省时省力。外环形模板2和内环形模板1均采用钢板加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根据工程需求开设预留孔洞时操作方便,能够保证预留孔洞的质量,且不至于过大削弱外环形模板2和内环形模板1的强度。另外,外环形模板2和内环形模板1在浇筑时不易发生涨模、漏浆、跑浆等现象,二者形成的环形浇筑腔3不易变形,能够保证浇筑后的检查井的形状和尺寸符合施工要求。
[0036]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料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止挡环6。下斗口开设于止挡环6上。活动盖板叠放于止挡环6的上端面。向料斗本体内灌注混凝土浆料后,活动盖板在混凝土浆料的压力作用下压紧于止挡环6的上端面,以防止混凝土浆料泄漏。当起吊设备将混凝土料斗5下放至与锥形尖端41抵接时,活动盖板能够在锥形尖端41的顶力作用下相对止挡环6上移,此时活动盖板不再封堵料斗本体的下斗口,从而使混凝土浆料能够通过下斗口流出。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这样设置:料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止挡环6,下斗口开设于止挡环6上。活动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转动连接于止挡环6的上端面。向料斗本体内灌注混凝土浆料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混凝土浆料的压力作用下压紧于止挡环6的上端面,二者相对闭合,以防止混凝土浆料泄漏。当起吊设备将混凝土料斗5下放至与锥形尖端41抵接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能够在锥形尖端41的顶力作用下分别相对止挡环6的上端面转动,从而使二者相对打开,以使混凝土浆料通过下斗口流出。
[0038]
参见图1和图2,锥形尖端41远离内环形模板1的一端设置有顶板42,顶板42能够与活动盖板抵接,以顶开活动盖板。通过设置顶板42,能够增加锥形尖端41与活动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活动盖板上产生应力集中而过快变形。
[0039]
参见图1和图2,导料结构4还包括导料锥台43,导料锥台43的一端连接于锥形尖端41,另一端连接于内环形模板1,混凝土浆料能够依次沿锥形尖端41的外锥面和导料锥台43的外锥面流入环形浇筑腔3内。锥形尖端41的外锥面与内环形模板1的外壁之间通过导料锥台43的外锥面过渡,以起到导流作用,使得混凝土浆料能够沿导料锥台43的外锥面逐渐流入环形浇筑腔3内,防止飞溅。
[0040]
可选地,导料锥台43的锥角大于锥形尖端41的锥角。一方面,锥角较大的导料锥台
43能够减缓混凝土浆料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防止飞溅;另一方面,锥角较大的导料锥台43和锥角较小的锥形尖端41相连接能够减小整个导料结构4的高度,减小占用空间。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导料锥台43的锥角为120度,锥形尖端41的锥角为60度。
[0041]
参见图1,导料结构4和外环形模板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固定支架7,多个固定支架7沿导料结构4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固定支架7的一端均连接于导料结构4,另一端均连接于外环形模板2,以固定导料结构4和外环形模板2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外环形模板2相对内环形模板1不发生晃动和偏移,保证环形浇筑腔3不产生变形,进而确保浇筑形成的混凝土检查井符合施工要求。
[0042]
参见图1和图2,每个固定支架7均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第一支撑杆71远离第二支撑杆72的一端连接于外环形模板2,第二支撑杆72远离第一支撑杆71的一端连接于导料结构4,并间隔设置于环形浇筑腔3的腔口的上方。该固定支架7既能够固定内环形模板1和外环形模板2的相对位置,又不与内环形模板1和外环形模板2之间的环形浇筑腔3干涉,以避免影响检查井的浇筑质量。
[0043]
可选地,该现浇检查井模具装置还包括对位传感器。该对位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混凝土料斗5上的发射端和设置于锥形尖端41上的接收端。当起吊设备将混凝土料斗5吊运至锥形尖端41上方,并使其与锥形尖端41对正时(此时锥形尖端41与活动盖板正对),锥形尖端41上的接收端能够接收混凝土料斗5上的发射端发射的信号,通过此信号可判定混凝土料斗5和锥形尖端41正对,保证锥形尖端41能够顶开活动盖板。
[0044]
可选地,内环形模板1的外壁和外环形模板2的内壁均涂覆有脱模剂。环形浇筑腔3内的混凝土浆料成型并达到养护时间后,可将内环形模板1和外环形模板2拆除下来,通过涂覆脱模剂能够减小拆卸时的阻力,拆卸方便快捷。
[0045]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