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0197发布日期:2021-12-08 19:3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


背景技术:

2.在水利工程这一领域内大多数的建筑结构都需要使用到防渗墙进行辅助,传统的防渗墙通常会使用刚性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为原料进行灌注,但是使用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浇筑凝固后,当防渗墙受到大力冲击后会发生裂纹,而出现裂纹后的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就会下降,当裂纹存在时间过久就需要对其进行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包括塑性混凝土墙、组合膜、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所述组合膜包括耐刮层、加强层、弹性层和隔温层,所述组合膜的两侧分别与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组合膜、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结构。
5.为了方便进行覆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槽分别开设在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外表面的两侧,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分别固装在组合膜外表面的两侧。
6.为了增加组合膜的耐刮性和强度,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耐刮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加强层的材质为复合纺织布。
7.为了增加组合膜的弹性与隔温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弹性层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隔温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塑料。
8.为了提升覆膜效率,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与定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材质为硅胶。
9.为了将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固定在灌浆槽的内壁,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角铁、安装板、套杆和内杆,所述安装角铁和安装板分别固装在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的顶端,所述套杆固装在一号安装框侧壁的两侧,所述内杆固装在二号安装框侧壁的两侧。
10.为了方便组装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内杆的外表面与套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角铁和安装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组合膜,能够在塑性混凝土墙的外表面进行覆膜,通过设置耐刮层,能够增加组合膜的耐磨性,通过设置加强层,能够增加组合膜的强度,通过设置弹性层,能够增加组合膜的弹性,通过设置隔温层,能够增加组合膜的隔温性,从而能够
保证在塑性混凝土墙出现裂缝时依旧能够保证其防渗效果,进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整修的次数,塑性混凝土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周围土体的变形是协调的,致使塑性混凝土墙无论在那种荷载作用下,其应力较小且均匀,从而提高塑性混凝土墙的安全度,通过设置定位结构,能够在浇筑塑性混凝土前方便进行覆膜工作。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辅助结构,一方面能够将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固定在灌浆槽的侧壁,另一方面能够增加一号安装框和二号安装框对组合膜的限位与支撑。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的材质分层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
19.1、塑性混凝土墙;2、组合膜;3、耐刮层;4、加强层;5、弹性层;6、隔温层;7、一号安装框;8、二号安装框;9、定位槽;10、定位板;11、安装角铁;12、安装板;13、套杆;14、内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复合式防渗墙,包括塑性混凝土墙1、组合膜2、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组合膜2包括耐刮层3、加强层4、弹性层5和隔温层6,组合膜2的两侧分别与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组合膜2,能够在塑性混凝土墙1的外表面进行覆膜,通过设置耐刮层3,能够增加组合膜2的耐磨性,通过设置加强层4,能够增加组合膜2的强度,通过设置弹性层5,能够增加组合膜2的弹性,通过设置隔温层6,能够增加组合膜2的隔温性,从而能够保证在塑性混凝土墙1出现裂缝时依旧能够保证其防渗效果,进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整修的次数,在覆膜工作结束后,将塑性混凝土浇灌在组合膜2形成的空腔内,随即等待塑性混凝土凝固为塑性混凝土墙1,而塑性混凝土墙1的应力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力后的变形与周围土体的变形协调能力,耐刮层3直接接触泥土,防止泥土刮破组合膜2,加强层4和弹性层5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在增加组合膜2弹性的同时增加其强度,这样即使塑性混凝土墙1出现断裂也不会使组合膜2出现裂缝,隔温层6能够将组合膜2外界的温度进行隔绝,最大程度的对塑性混凝土墙1进行防护,降低其出现断裂的几率。
23.组合膜2、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9和定位板10,定位槽9分别开设在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外表面的两侧,定位板10的外表面分别固装在组合膜2外表面的两侧,通过设置定位槽9和定位板10,能够快速的
将组合膜2铺设在灌浆槽内进行覆膜,在需要对塑性混凝土进行灌浆时,先将定位板10对准定位槽9后,将组合膜2铺设在灌浆槽内形成新的灌浆腔。
24.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进有,辅助结构包括安装角铁11、安装板12、套杆13和内杆14,安装角铁11和安装板12分别固装在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的顶端,套杆13固装在一号安装框7侧壁的两侧,内杆14固装在二号安装框8侧壁的两侧,内杆14的外表面与套杆13的内壁滑动连接,安装角铁11和安装板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角铁11的设置能够分别将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安装板12的设置能够将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通过螺栓固定在灌浆腔的内壁,通过设置套杆13和内杆14,能够使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更加方便的组合使用,并且能够增加对组合膜2的支撑与限位,在使用挖掘装置将灌浆槽挖掘结束后,先将内杆14插入套杆13的内部,随即将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插在灌浆槽的内壁,接着将螺栓穿过安装孔拧在地面上,分别通过安装角铁11和安装板12对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进行固定。
25.耐刮层3的材质为碳纤维,加强层4的材质为复合纺织布,弹性层5的材质为橡胶,隔温层6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定位板10的外表面与定位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定位板10的材质为硅胶,碳纤维材质的耐刮层3能够增加组合膜2外表面的耐磨性,复合纺织布的材质的加强层4,能够增加组合膜2的整体强度,避免其出现断裂,橡胶材质的弹性层5,能够增加组合膜2的弹性与延展性,聚氨酯泡沫塑料材质的隔温层6,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组合膜2的隔温性。
26.工作原理:在使用挖掘装置将灌浆槽挖掘结束后,先将内杆14插入套杆13的内部,随即将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插在灌浆槽的内壁,接着将螺栓穿过安装孔拧在地面上,分别通过安装角铁11和安装板12对一号安装框7和二号安装框8进行固定,在需要对塑性混凝土进行灌浆时,先将定位板10对准定位槽9后,将组合膜2铺设在灌浆槽内形成新的灌浆腔,在覆膜工作结束后,将塑性混凝土浇灌在组合膜2形成的空腔内,随即等待塑性混凝土凝固为塑性混凝土墙1,而塑性混凝土墙1的应力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力后的变形与周围土体的变形协调能力,耐刮层3直接接触泥土,防止泥土刮破组合膜2,加强层4和弹性层5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在增加组合膜2弹性的同时增加其强度,这样即使塑性混凝土墙1出现断裂也不会使组合膜2出现裂缝,隔温层6能够将组合膜2外界的温度进行隔绝,最大程度的对塑性混凝土墙1进行防护,降低其出现断裂的几率。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