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0866发布日期:2022-02-19 21:4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现代建筑结构安全技术体系日渐成熟,当前超高层建筑已经在全国众多城市广泛散播开来。如各种办公、住宿、娱乐需要的高层楼房。在兴建建筑物之前,在地基上打下建筑桩是目前常见的建筑施工工法,目前的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底面的,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靠四周泥土的挤压作用,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现有的抗震建筑桩种类不少,但是它们大多数只靠抗震垫或弹簧等单一的办法,抗震效果依然有点差。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抗震建筑桩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市场上对抗震建筑桩的安装和抗氧化保护措施做的不够到位,容易使抗震建筑桩受到腐蚀或氧化,从而降低了抗震建筑桩的使用寿命,而且抗震建筑桩所承受的重力不能得到缓冲,长时间积压容易降低抗震建筑桩的抗震效果,抗震建筑桩的抗震效率不能有效的提高,而且抗震建筑桩与物体长时间接触,容易产生摩擦而损坏到抗震建筑桩的使用。
4.专利cn 211312496 u,公开了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包括建筑桩本体以及阻尼板,所述建筑桩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建筑桩本体的靠顶部位置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建筑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建筑桩本体的内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六个加强筋环。虽然该抗震型建筑桩,通过销杆的设置,可以在建筑桩本体的两侧形成牵扯力,使得建筑桩本体受到震动时,不会向一边倾斜,且销杆与建筑桩本体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采用三角形支撑更为稳定,通过加强筋环的设置,从建筑桩本体的内部对建筑桩本体的承压力进行增强,使得建筑桩本体的承压力增强,避免出现形变或者断裂的情况,从而增强了建筑桩本体的抗震性能。但是,该专利仅通过加强筋环在建筑桩本体内给予强力支撑,减震效果是有限的,该专利的减震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效果好、稳固性好的抗震建筑桩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且稳固性好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
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包括建筑桩本体,设置于建筑桩本体外侧用于防止建筑桩本体腐蚀的防护壳体,以及设置于防护壳体下端的桩头,还包括设置于防护壳体与建筑桩本体之间的用于缓冲、消除横向震动力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在防护壳体内侧壁上设置有的外层弹性减震板,在外层弹性减震板的内侧设置有的内层弹性减震板,设置于内层弹性减震板内侧壁、建筑桩本体外侧壁上用于降低震动传递率的橡胶层,以及在外层弹性减震板与内层弹性减
震板之间设置有的用于提供减震空间的减震腔,在减震腔内设置有若干用于缓冲横向震动力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内层弹性减震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层弹性减震板固定连接。
8.上述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所述减震组件沿防护壳体内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组。
9.上述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所述防护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防倾倒的稳固板。
10.上述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在所述桩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桩头与土层接触面积的凸肋。
11.上述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所述抗震建筑桩还包括桩承台,所述桩承台与建筑桩本体固定连接,在防护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用于缓冲、消除纵向震动力的纵向减震弹簧,所述纵向减震弹簧的一端与防护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桩承台固定连接。
12.上述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所述防护壳体的材料为防腐材料。
13.上述的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所述减震组件沿防护壳体内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三组。
14.本实用新型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在防护壳体与建筑桩本体之间设置的减震组件,可以直接对建筑桩本体所受横向振动力进行缓冲、消除,减震效果好,有效降低了振动对建筑桩本体的破坏。其次,通过在防护壳体的顶端设置的纵向减震弹簧,可以实现对筑桩本体所承受的纵向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进一步增强抗震效果。第三,在建筑桩本体的外壁上设有橡胶层,可以进一步缓冲、减震,可进一步增强抗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高稳固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建筑桩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减震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2建筑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实施例1
20.如图1、2所示,一种高减震性能的建筑施工用抗震建筑桩,包括建筑桩本体1,设置于建筑桩本体1外侧用于防止建筑桩本体腐蚀的防护壳体2,以及设置于防护壳体2下端的桩头3,还包括设置于防护壳体2与建筑桩本体1之间的用于缓冲、消除横向震动力的减震组件4,减震组件4包括在防护壳体2内侧壁上设置有的外层弹性减震板5,在外层弹性减震板5的内侧设置有的内层弹性减震板6,设置于内层弹性减震板6内侧壁、建筑桩本体1外侧壁上用于降低震动传递率的橡胶层7,以及在外层弹性减震板5与内层弹性减震板6之间设置有的用于提供减震空间的减震腔13,在减震腔13内设置有若干用于缓冲横向震动力的缓冲弹簧8,缓冲弹簧8的一端与内层弹性减震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层弹性减震板5固定连接。
减震腔13为封闭的腔室,可吸收外部噪音或由于震动力而产生的声音,有助于减震,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21.在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4沿防护壳体2内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为三组。防护壳体2采用防腐材料。
22.为了防止建筑桩受到震动时不稳固而向一边倾倒,在防护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防倾倒的稳固板9。本实施例中,在桩头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桩头3与土层接触面积的凸肋10,可以进一步增强建筑桩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组件4以及稳固板9,避免了建筑桩出现形变或者断裂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建筑桩的抗震性能。
2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连接时,先将橡胶层7粘合在建筑桩本体1上,然后将内层弹性减震板6与橡胶层7固定连接,可采用粘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沿内层弹性减震板6周向固定若干缓冲弹簧8,缓冲弹簧8与内层弹性减震板6以及外层弹性减震板5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建筑桩本体1受到震动力后,震动力通过外层弹性减震板5挤压减震腔13内的缓冲弹簧8,缓冲弹簧8对震动力进行缓冲、削弱,实现第一道减震屏障,然后剩余部分震动力向橡胶层7传递,橡胶层7可有效降低震动力的传递率,实现第二道减震屏障。第一道减震屏障与第二道减震屏障的结合,实现有效降低震动,减少对建筑桩本体的振动,可大大提高减震效果,再结合设置的减震腔13,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24.实施例2
25.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抗震建筑桩还包括桩承台11,桩承台11与建筑桩本体1固定连接,在防护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用于缓冲、消除纵向震动力的纵向减震弹簧12,并将纵向减震弹簧12的一端与防护壳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桩承台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减震组件4以及纵向减震弹簧12,可实现对建筑桩的横向、纵向震动力的缓冲、削弱,使建筑桩得到全面抗震防护,大大提高了建筑桩的抗震性能。
26.实施例3
27.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桩头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桩头3与土层接触面积的凹槽,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建筑桩的稳固性。
28.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