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7612发布日期:2022-03-16 17:5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


背景技术:

2.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基本水情特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容量有限。长期积累的水资源水环境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心头之患”。新时期,改善水环境、维护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已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3.当前,河道岸坡失稳现象普遍发生。河道岸坡崩塌、冲蚀、塌陷、滑坡等破坏,不仅导致河道污染,而且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河湖岸坡治理多采用工程措施进行防护,包括混凝土挡墙、锚喷护坡、六棱块等形式。这些工程防护措施往往以岸坡稳定和防洪排涝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阻隔了动植物群落与土壤的接触,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严重影响人居环境。
4.因此,开发一种能稳定岸坡、防洪排涝及维护生态平衡的河湖岸坡的生态驳岸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稳定岸坡、防洪排涝,能防止岸坡坍塌和水土流失,同时能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减少水体营养物质,维护生态平衡。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
7.多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沿河湖岸坡呈平行间隔布置;
8.每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同排的多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呈并列设置;相邻的两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中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呈错开布置;
9.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呈环形的空心圆柱体结构;
10.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竖直布置在河湖岸坡上;
11.预制混凝土空心筒中设置植物层。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的上端与岸坡齐平或伸出岸坡。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层包括草本植物层、木本植物层。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护坡结构使用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和植物系统进行生态驳岸处理,不仅能防止岸坡坍塌和水土流失,同时能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减少水体营养物质,维护生态平衡;
16.(2)本实用新型护坡结构中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之间不预留间隙,减少水对岸坡土体的冲刷,保证边坡的稳定,护坡效果较好;
17.(3)本实用新型护坡结构中的植物系统选择范围更广,可根据水位情况选择水生植物、地被以及悬垂植物等各类型的园林植物;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呈环形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其空间较大、深度较深,可以在预制混凝土空心筒中种植草本植物和/或木本植物,进一步起到护坡及防洪排涝的作用,且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六棱块,空间较小、较浅,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的缺点;
18.(4)本实用新型护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建筑方便,通过在河湖岸坡直接安装预制混凝土空心筒,起到稳固边坡的作用,同时还延缓水体流速,使驳岸不仅仅是护坡作用,而且还具有景观作用。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中的岸坡包括不能自然稳定,或坡度较大(1:0.6-1:3之间),或土壤条件较差的岸坡处。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护坡结构的平面布置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护坡结构的立面布置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护坡结构的断面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的立面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的剖面图。
25.图1中,a为河湖岸坡;b为水面。
26.图3中,e为常水位;f为枯水位;g为水底。
27.图1、图2、图3中的s表示河湖岸坡上的植物。
28.图中1-预制混凝土空心筒,2-植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30.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组成的护坡结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呈并列设置,不预留间隙,并排打入土体中;每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中栽植有植物,可根据水位情况选择水生植物、地被以及悬垂植物等。
31.参阅附图可知:一种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能防止水流冲刷,同时起到稳定岸坡的作用;
32.多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沿着河湖岸坡呈平行间隔布置(预制混凝土空心筒布置在水底至常水位之间);
33.相邻的两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中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呈错开布置,且呈品字形布置,布置间距不等;
34.每排预制混凝土空心筒结构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同排的多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呈并列设置;同排的多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尺寸均相等(如图1、图2、图3所示);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筒径可根据场地条件适当调整,以满足植物生长空间的需要;本
实用新型适用岸坡类型广泛(适用的岸坡类型包括不能自然稳定,或坡度较大(1:0.6-1:3之间),或土壤条件较差的岸坡);
35.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呈环形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如图1、图4、图5所示),施工方便,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采用类似于空心桩的结构形式,可通过机械按压的方式直插入土体中,且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入土深度不受限制,稳固性好,可更好地提供岸坡支护,且便于种植草本和/或木本植物,进一步起到护岸及防洪排涝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驳岸采用空心砌块、空心方块、生态石笼结构,入土深度受限制的缺陷;
36.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呈竖直布置,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竖直插入河湖岸坡,稳定性较好,护坡效果较好;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上端与岸坡齐平或伸出岸坡;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上端可与岸坡齐平,也可露出一部分,具体根据设计要求而定;当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上端露出岸坡时,可采用彩色混凝土,设计不同色彩的排桩效果,在护坡的同时提供观赏价值;当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的上端与岸坡平齐时,本实用新型所述整个护坡结构可隐藏于土体中,且上端种植的植物可与岸坡绿化融为一体,不会形成硬质化界面;
37.每个预制混凝土空心筒1中设置植物层2。
38.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层2包括草本植物层、木本植物层;如,可选用水生植物层、地被层以及悬垂植物层;可根据水位情况选择种植水生植物、地被以及悬垂植物等;水生植物可选择芦苇、芦竹、黄菖蒲、千屈菜等;地被可选择杜鹃、芒、细叶芒、红叶南天竹、狗牙根等;悬垂植物可选择叶子花、云南黄馨、金银花、浓香茉莉等。
39.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工作人员将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0040][0041]
由上表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稳定河湖岸坡的空心筒生态驳岸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稳定岸坡、防洪排涝的功能、且能维护生态平衡,施工成本低,适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能自然稳定,或坡度较大(1:0.6-1:3之间),或土壤条件较差的岸坡处)。
[0042]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