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1119发布日期:2022-03-20 00:3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沟槽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城镇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沟槽,在沟槽的开挖过程中,往往由于土质疏松,导致沟槽边坡坍塌,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需要使用沟槽支护装置对沟槽的边坡侧壁进行支撑,以确保沟槽边坡的稳定;
3.现有的城镇道路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大多采用支护板和连接杆配合实现对沟槽侧壁的支撑,其沟槽支护装置的尺寸大多是固定,不便于根据使用需要对支护装置的支撑宽度和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对于不同的沟槽需要匹配不同尺寸的支护装置,使用范围局限,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包括两个回形支护板,所述回形支护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支护板,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插杆的底端设为锥形结构,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向螺纹驱动机构,回形支护板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竖向螺纹驱动机构上,竖向螺纹驱动机构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两个第一伞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有同一个转动机构,两个回形支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一矩形管,第一矩形管转动套设在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的底部延伸至第一矩形管的下方,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矩形管,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杆,第二矩形管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第一矩形杆上,两个第二矩形管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横向螺纹驱动机构,四个第一矩形杆中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均螺纹套设在横向螺纹驱动机构上,两个第二矩形管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矩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第一矩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滑动套设在定位杆上。
7.优选的,所述竖向螺纹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矩形杆,回形支护板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第二矩形杆上,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回形支护板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螺杆,位于同一个回形支护板内的两个第一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位于同一个回形支护板内的两个第一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矩形杆螺纹套设在对应的第一螺杆上,两
个第一伞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下方的两个第一螺杆上。
8.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矩形管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的方管,方管内滑动套设有两个方杆,两个方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回形支护板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两个第二伞形齿轮对称设置,两个第二伞形齿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伞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相啮合,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方管上固定套设有第三伞形齿轮,第三伞形齿轮的右侧底部啮合有第四伞形齿轮,第四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转轴,第一t形转轴的底部延伸至第一矩形管的下方,第一矩形管转动套设在第一t形转轴上,两个回形支护板分别转动套设在对应的方杆上。
9.优选的,所述横向螺纹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螺杆,两个第二螺杆均转动安装在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管内,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分别螺纹套设在对应的第二螺杆上,两个第二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两个第二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二螺杆中位于左侧的第二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五伞形齿轮,第五伞形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六伞形齿轮,第六伞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转轴,第二t 形转轴的顶部延伸至上方的第二矩形管的上方。
10.优选的,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回形支护板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位于上方的第一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13.优选的,两个回形支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方杆的外侧焊接固定,第一矩形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与方管的外侧焊接固定。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回形支护板、第一支护板、第一矩形管、第二矩形管、第二 t形转轴、第二矩形杆、第一螺杆、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方管、方杆、第三伞形齿轮、第四伞形齿轮、第一t形转轴、第一矩形杆、第二螺杆、第五伞形齿轮、定位套管与定位杆相配合,将整个装置放置在沟槽内,对两个回形支护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第二t形转轴依次通过第六伞形齿轮和第五伞形齿轮带动两个第二螺杆转动,两个第二螺杆转动带动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依次通过上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和上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带动两个回形支护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回形支护板通过下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带动下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回形支护板和四个第一支护板均移动至与沟槽的侧壁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二t形转轴,调节完成;
16.当对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第一t形转轴依次通过第四伞形齿轮和第三伞形齿轮带动方管转动,方管通过两个方杆带动两个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第二伞形齿轮通过对应的第一伞形齿轮带动两个第一螺杆转动,上下相对的
两个第一螺杆转动带动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带动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根据沟槽的深度调节好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之间的距离时,停止转动第一t形转轴,调节完成,此时即可将多个插杆插入到土壤内,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且此时两个回形支护板和四个第一支护板对沟槽的侧壁进行稳定支撑。
17.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增大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支撑,配合多个插杆的设置,提高支撑稳定性,且通过调节两个回形支护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沟槽,达到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沟槽进行支撑,提高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回形支护板、2第一支护板、3第一矩形管、4第二矩形管、5第二t形转轴、6第二矩形杆、7第一螺杆、8第一伞形齿轮、 9第二伞形齿轮、10方管、11方杆、12第三伞形齿轮、13第四伞形齿轮、14第一t形转轴、15第一矩形杆、16第二螺杆、17第五伞形齿轮、18定位套管、19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3,一种用于城镇道路稳定性高的沟槽支护装置,包括两个回形支护板1,回形支护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支护板2,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插杆的底端设为锥形结构,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向螺纹驱动机构,回形支护板1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竖向螺纹驱动机构上,竖向螺纹驱动机构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 8,两个第一伞形齿轮8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有同一个转动机构,两个回形支护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一矩形管3,第一矩形管3转动套设在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的底部延伸至第一矩形管3的下方,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矩形管4,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杆15,第二矩形管4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第一矩形杆15上,两个第二矩形管4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管4 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横向螺纹驱动机构,四个第一矩形杆15中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15均螺纹套设在横向螺纹驱动机构上,两个第二矩形管4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矩形管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9,第一矩形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管18,定位套管18滑动套设在定位杆19上;
24.竖向螺纹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矩形杆6,回形支护板1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第
二矩形杆6上,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回形支护板1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螺杆7,位于同一个回形支护板1内的两个第一螺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位于同一个回形支护板1内的两个第一螺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矩形杆6螺纹套设在对应的第一螺杆7上,两个第一伞形齿轮8 分别固定套设在下方的两个第一螺杆7上;
25.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矩形管3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的方管10,方管10内滑动套设有两个方杆11,两个方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回形支护板1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9,两个第二伞形齿轮9对称设置,两个第二伞形齿轮9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伞形齿轮8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相啮合,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螺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方管10上固定套设有第三伞形齿轮12,第三伞形齿轮12的右侧底部啮合有第四伞形齿轮13,第四伞形齿轮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转轴14,第一t形转轴14的底部延伸至第一矩形管3的下方,第一矩形管3转动套设在第一t形转轴14上,两个回形支护板1分别转动套设在对应的方杆11上;
26.横向螺纹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螺杆16,两个第二螺杆16均转动安装在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管4内,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 15分别螺纹套设在对应的第二螺杆16上,两个第二螺杆16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两个第二螺杆16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二螺杆 16中位于左侧的第二螺杆16上固定套设有第五伞形齿轮17,第五伞形齿轮17的右侧啮合有第六伞形齿轮,第六伞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转轴5,第二t形转轴5的顶部延伸至上方的第二矩形管4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增大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支撑,配合多个插杆的设置,提高支撑稳定性,且通过调节两个回形支护板1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沟槽,达到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沟槽进行支撑,提高适用范围。
27.本实用新型中,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螺杆7螺纹连接,回形支护板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位于上方的第一螺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二螺杆16螺纹连接,两个回形支护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方杆11的外侧焊接固定,第一矩形管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与方管 10的外侧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增大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支撑,配合多个插杆的设置,提高支撑稳定性,且通过调节两个回形支护板1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沟槽,达到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沟槽进行支撑,提高适用范围。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置在沟槽内,根据沟槽的宽度对两个回形支护板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第二t形转轴 5带动第六伞形齿轮转动,第六伞形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五伞形齿轮17转动,第五伞形齿轮17带动两个第二螺杆16转动,在开设在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15上的第二螺纹孔作用下,两个第二螺杆 16转动带动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1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上方的两个第一矩形杆15带动上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上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矩形杆6带
动两个回形支护板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回形支护板1带动对应的方杆11在方管内滑动,两个回形支护板1通过下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6带动下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回形支护板1和四个第一支护板2均移动至与沟槽的侧壁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二t形转轴5,在第二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6之间的螺纹锁定力作用下,使得回形支护板1和第一支护板2的横向位置被固定,调节完成;
29.当根据沟槽的深度对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第一t形转轴14,第一t形转轴14带动第四伞形齿轮13转动,第四伞形齿轮13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三伞形齿轮 12转动,第三伞形齿轮12带动方管10转动,方管10带动两个方杆 11转动,方杆11带动对应的第二伞形齿轮9转动,第二伞形齿轮9 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8转动,第一伞形齿轮8带动对应的两个第一螺杆7转动,在开设在第二矩形杆6上的第一螺纹孔作用下,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螺杆7转动带动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矩形杆6带动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随着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的移动,使得整个支护装置可支护的深度发生改变,根据沟槽的深度调节好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之间的距离时,停止转动第一t形转轴14,在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螺杆7自身螺纹锁定力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护板2的竖向位置被固定,调节完成,此时即可将多个插杆插入到土壤内,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且此时两个回形支护板1和四个第一支护板2对沟槽的侧壁进行稳定支撑,通过增大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护板2之间的距离,达到增大支撑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且通过调节两个回形支护板1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沟槽,达到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沟槽进行支撑,提高适用范围。
30.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