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2252发布日期:2022-08-06 02:1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槽下水器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双槽下水硬管结构一般只具有长短调节功能,或再加上下调节功能;那么实际使用中,经常会碰到客户选择大盆在左或大盆在右的双槽安装橱柜,这种的硬管下水系统就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其能根据水槽大盆的位置调节下水管的结构。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包括:下水器组件、溢水管和存水管,所述存水管分别与溢水管和下水器组件连接;
5.所述下水器组件包括第一下水器和第二下水器,所述第一下水器通过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存水管连接,所述第二下水器通过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一管道组件连接;
6.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包括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与所述第一下水器连接;所述第二分管为三通管结构,其第一管口套设于第一分管的出水口上,第二管口套设于存水管的进水口上,第三管口套设于第二管道组件上,其中,第二分管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螺母盖。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管道组件包括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
8.所述第三分管与所述第二下水器连接;所述第四分管呈预定角度弯折,其一端套设于第三分管的出水口上,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分管的第三管口上,其中,所述第四分管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螺母盖。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四分管为l字形结构。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存水管包括进水管、存水罩、出水管和连接座;
11.所述进水管为三通管结构,其第五管口插入所述存水罩顶部,第六管口与所述第二分管连接,第七管口与所述溢水管连接;
12.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连接座,所述存水罩套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13.其中,所述进水管的第五管口端面低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端面。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存水罩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上设有密封螺母盖。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管包括溢水嘴和输水管;
16.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水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存水管连接。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管还包括四通管接头;
18.其第八管口与所述输水管连接,第九管口与所述存水管连接,第十管口和第十一管口上均设有密封盖。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下水器和第二下水器为翻版下水器或小圆面下水器或大圆面下水器。
20.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包括:下水器组件、溢水管和存水管,所述存水管分别与溢水管和下水器组件连接;其中下水器组件用于排水。
22.下水器组件包括第一下水器和第二下水器,设置两个下水器使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双槽结构的水槽;
23.所述第一下水器通过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存水管连接,所述第二下水器通过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一管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包括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与所述第一下水器连接;所述第二分管为三通管结构,其第一管口套设于第一分管的出水口上,第二管口套设于存水管的进水口上,第三管口套设于第二管道组件上,其中,第二分管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螺母盖。首先,由于第三管口套设于第二管道组件上,并且连接处上设有密封螺母盖,第二管道组件可根据实际的实用情况调整嵌入第三管口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位置结构的双水槽;另外,第二管口套设于存水管的进水口上,并且连接处设有密封螺母盖,第二分管可沿其为中轴线,旋转调整第一下水器和第二下水器的左右位置。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存水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目前,常见的双槽下水硬管结构一般只具有长短调节功能,或上下调节功能,而现实生活中部分双水槽橱柜的大盆在左或大盆在右,而不能调节下水器左右位置的双槽下水硬管结构不能满足不同的双水槽橱柜。
3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置双槽下水结构,包括下水器组件、溢水管3和存水管4,所述存水管4分别与溢水管3和下水器组件连接;其中,下水器组件用于与水槽连接进行排水。
34.参见图1和图2,所述下水器组件包括第一下水器1和第二下水器2,所述第一下水器1通过第一管道组件11与所述存水管4连接,所述第二下水器2通过第二管道组件21与所述第一管道组件11连接;第一下水器1通过第一管道组件11将水排进存水管4,第二下水器2通过第二管道组件21将水排入第一管道组件11后,一起排入存水管4。
35.其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第一管道组件11包括第一分管12和第二分管13;所述第一分管12与所述第一下水器1连接;所述第二分管13为三通管结构,其第一管口131套设于第一分管12的出水口上,第二管口132套设于存水管4的进水口上,第三管口133套设于第二管道组件21上,第二分管13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螺母盖5,用以密封各连接处的缝隙,防止漏水。
3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道组件11包括第一分管12和第二分管13,第二分管13为三通管结构,其第二管口套132设于存水管4的进水口上,第三管口133套设于第二管道组件21上,其能以第二管口132的中轴线为转轴旋转调整第一下水器1和第二下水器2的左右位置,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现实中双水槽橱柜的大盆位置;另外,第三管口133是套设于第二管道组件21上的,第二管道组件21可根据现实安装的需要,调整第二管道组件21嵌入第三管口133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双水槽橱柜。
37.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水器1和第二下水器2,可为翻版下水器或小圆面下水器或大圆面下水器。
38.参见图1-图3,所述第二管道组件21包括第三分管22和第四分管23;所述第三分管22与所述第二下水器2连接;所述第四分管23呈预定角度弯折,其一端套设于第三分管22的出水口上,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分管13的第三管口133上;由于第四分管23其中一端嵌入第二分管13的第三管口133上,第四分管23可通过调整嵌入第三管口133的长度,增加或减少第一下水器1与第二下水器2之间的距离;另外,第四分管23为呈预定角度弯折的结构,可在调节第一下水器1与第二下水器2的左右位置关系后,通过旋转第四分管23使第二下水器2调整至其出水口端面向上的位置。
39.其中,所述第四分管23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螺母盖5。密封螺母盖5用以密封第四分管各连接处的缝隙,以及调节各连接处的松紧程度。
40.优选的,第四分管23为l字形结构。
41.参见图4-图5,所述存水管4包括进水管41、存水罩42、出水管43和连接座44;所述进水管41为三通管结构,其第五管口411插入所述存水罩42顶部,第六管口412与所述第二分管13连接,第七管口413与所述溢水管3连接;所述出水管43贯穿所述连接座44,所述存水罩42套设于所述连接座44上;其中,所述进水管41的第五管口411端面低于所述出水管43的出水口端面。
42.以往的存水管为s形结构或u形结构,其占用空间较多,且出现堵塞时,无法对内部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将存水管4改为分体式结构,当存水管4出现堵塞时,可将存水管4拆开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存水管4包括进水管41、存水罩42、出水管43和连接座44;其第五管口411插入所述存水罩42顶部,所述出水管43贯穿所述连接座44,所述存水罩42套设于所述连接座44上;其中,所述进水管41的第五管口411端面低于所述出水管43的出水口端面。当下水器组件开始排水时,水从第五管口411进入存水罩42内,由于第五管口411端面是低于出水管43的出水口端面,存水罩42内的液面需要高于出水管43的出水口端面,才能将水排出,
达到水封防臭的效果。
43.其中,所述存水罩42与所述连接座44的连接处上设有密封螺母盖5,用以密封存水罩42与连接座44之间的连接缝隙,防止水从其缝隙中流出;当需要清洗存水管内部时,只需将密封螺母盖5拧开,即可拆卸存水管。
44.参见图1和图6,所述溢水管3包括溢水嘴31和输水管32;溢水嘴31与水槽连接,防止水槽内的水过满溢出;所述输水管32的一端与所述溢水嘴3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存水管4连接。输水管32将溢水嘴31的水输送进存水管4内。
45.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3还包括四通管接头33;其第八管口与所述输水管连接,第九管口与所述存水管连接,第十管口34和第十一管口35上均设有密封盖。预留第十管口34和第十一管口35,使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用户需求,额外连接净水器会洗碗机的排水口,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扩展性。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7.当本实用新型需要调节第一下水器和第二下水器的左右位置时,只需将第一管道组件的第二分管与存水管处之间的密封螺母盖拧松,第二分管以第二管口的中轴线转动,即可调节第一下水器与第二下水器的左右位置关系,或其之间的水平夹角;另外,调整第二下水器与与第一下水器之间的水平位置距离时,只需将第二管道组件与第三管口之间的密封螺母盖拧松,调节第二管道嵌入第三管口的长度即可。
48.另外,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后置双槽下水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