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
背景技术:2.现在楼房的厨房、卫生间、阳台这些地方的地面上都设计安装有地漏,用于排放污水。
3.相关技术中有一种地漏,包括预埋于地面的地漏本体和铰接于地漏本体上端的端盖,排放的污水可经端盖流入至地漏本体内,再从地漏本体流入地下管道,排放过程中可能会携带头发丝流入其中,导致端盖堵塞,需要进行清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头发丝会缠绕在端盖上,很难拔下,导致端盖疏通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方便疏通端盖,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包括预埋于地面的地漏本体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地漏本体上端的端盖,所述地漏本体顶部开设有竖直贯通并供所述端盖转动插接的沉头孔,所述端盖上端竖直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固定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上端开设有竖直贯通并供污水流入的滤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污水排放时,污水会混杂着头发丝卷入端盖,导致端盖封堵,由于端盖被头发丝缠绕很难清理,该方案通过将过滤盖插接固定于插接孔内,使得过滤盖在被头发丝缠绕时可将过滤盖拆下进行更换,方便疏通端盖。
9.可选的,所述端盖于所述插接孔侧壁设置有抵接环,所述过滤盖盖合于所述插接孔并抵接于所述抵接环上端,所述抵接环上端嵌设有磁吸于所述过滤盖的磁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更换过滤盖时,将端盖从地漏本体处旋转打开,将过滤盖往外按压,使过滤盖与磁环分离,将过滤盖取下,随后将新的过滤盖安装上,方便了过滤盖的更换。
11.可选的,所述抵接环上端设置有防水薄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污水排放时,污水会沾染至磁环上,会加速磁环的生锈,导致磁环的磁力减弱,不能磁吸过滤盖。该方案通过设置防水薄垫,防水薄垫覆盖磁环,减小了磁环沾染污水的几率,同时因防水薄垫较薄不会影响磁环的吸力,使过滤盖的固定更加稳定。
13.可选的,所述端盖于所述插接孔侧壁设置有两块抵接块,两块所述抵接块的连线经过所述端盖圆心,所述过滤盖侧壁竖直开设有供所述抵接块穿过的穿孔,所述端盖于所述插接孔侧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和所述过滤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限位环,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过滤盖,所述过滤盖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抵接块嵌入的嵌
设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更换过滤盖时,将过滤盖向限位环方向按压,旋转过滤盖,使过滤盖上的穿孔对准抵接块穿出,将过滤盖取下,随后将新的过滤盖对准穿孔穿入,抵压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旋转过滤盖,使过滤盖的嵌设槽对准抵接块,弹簧会将过滤盖一直向上抵接,使过滤盖固定于封盖内,方便了过滤盖的更换。
15.可选的,所述过滤盖上端开设有握持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过滤盖时需将过滤盖下压并旋转,由于过滤盖表面比较光滑,很难进行旋转。该方案通过在过滤盖上端开设握持槽,更换时可将手指插入握持槽内进行操作,方便了过滤盖的更换。
17.可选的,所述地漏本体外侧壁套设有密封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污水排放时,污水可能会顺着地漏本体的外侧壁流入,使得部分污水不能排至下水管道内,导致地漏本体处发出臭味,该方案通过设置在地漏本体外侧壁套设密封垫,减少污水在排放过程中从地漏本体外侧壁流入的几率,进而减少发臭的几率。
19.可选的,所述地漏本体于所述沉头孔内壁设置有过滤网。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污水排放时,污水会携带头发丝进入下水管道,可能会导致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无法进行排放,该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头发丝会掉落在过滤网上方,当头发丝积累过多时,可打开封盖将发丝进行清理或者直接更换过滤网,减小了下水管道堵塞的几率。
21.可选的,所述端盖上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转动设置有握持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打开封盖更换过滤盖或者过滤网时,由于封盖的上端比较光滑,不好旋转打开,该方案通过在封盖上设置握持环,需打开封盖时,握紧握持环沿着封盖转动轴心旋转即可打开,方便了封盖的打开和闭合。通过将握持环转动设置于握持环内,在不需要使用握持环时,可将握持环转动抵接至弧形槽的底壁,使得握持环不会突出地面,不仅美观且不会在日常行走时磕碰到握持环。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通过将过滤盖插接固定于封盖的插接孔内,使得过滤盖在被头发丝缠绕时可将过滤盖拆下进行更换,方便疏通端盖;
25.2.通过设置防水薄垫,减小了磁环沾染污水的几率,使过滤盖的固定更加稳定;
26.3.通过设置过滤网,减小了下水管道堵塞的几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实施例1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实施例1中地漏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30.图4是实施例2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实施例2中地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地漏本体;11、第一嵌设环;12、连接环;13、第二嵌设环;131、滑移块;14、沉头
孔;141、沉孔;142、通孔;2、端盖;21、插接孔;22、抵接环;221、磁环;222、防水薄垫;23、弧形槽;24、抵接块;25、限位环;3、过滤盖;31、滤孔;32、穿孔;33、嵌设槽;34、握持槽;4、密封垫;5、握持环;6、过滤网;61、滑移槽;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公开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包括预埋于地面的地漏本体1,地漏本体1上端开设有竖直贯通的沉头孔14,地漏本体1于沉头孔14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端盖2,端盖2上端竖直开设有贯通的插接孔21,插接孔21与沉头孔14相互连通,端盖2于插接孔21内插接固定有过滤盖3,过滤盖3上端开设有贯通并供污水流入的滤孔31。
38.地漏本体1包括第一嵌设环11、第二嵌设环13以及连接环12,第一嵌设环11直径大于第二嵌设环13直径且位于第二嵌设环13上侧,连接环12一体设置于第一嵌设环11和第二嵌设环13之间。沉头孔14包括沉孔141和通孔142,第一嵌设环11的内径为沉孔141,第二嵌设环13的内径为通孔142。地漏本体1于第一嵌设环11外侧壁嵌设有密封垫4,通过设置密封垫4,减少污水在排放过程中从地漏本体1外侧壁流入的几率,进而减少发臭的几率。
39.参照图2和3,端盖2可转动插接于第一嵌设环11的沉孔141内并抵接连接环12上端,端盖2于插接孔21内壁一体设置有抵接环22,过滤盖3可插接于插接孔21内并抵住抵接环22上端,此时过滤盖3上端平齐于端盖2上端。抵接环22上端嵌设有磁环221,磁环221将过滤盖3磁吸固定于插接孔21内。抵接环22上端粘接有防水薄垫222,防水薄垫222可覆盖磁环221,减少磁环221沾染污水的几率,使过滤盖3的固定更加稳定。
40.参照图1,端盖2上端面开设有弧形槽23,弧形槽23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握持环5,可将握持环5沿着转动轴心旋转出弧形槽23,此时可握紧握持环5,将端盖2沿转动轴心处拉出。平时可将握持环5转动至于弧形槽23槽底平行,不突出于表面。
41.参照图2,地漏本体1于第二嵌设环13内侧壁滑移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外侧壁一体垂直设置有两滑移块131,两滑移块131的连线经过过滤网6圆心,地漏本体1于第二嵌设环13侧壁竖直开设有供滑移块131滑移的滑移槽61,通过将滑移块131滑移至滑移槽61槽底,使过滤网6固定于通孔142内壁。
42.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更换过滤盖3时,将握持环5旋转出弧形槽23,握紧握持环5,将过滤盖3沿着转动轴心处从地漏本体1上端转出,此时将端盖2从插接孔21内顶出,使磁环221与过滤盖3分离,将过滤盖3换下,若是需要更换过滤网6,将过滤网6上的滑移块131沿着滑移槽61的长度方向滑出,将过滤网6从插接孔21处拿出,换上新的过滤网6,随后将过滤盖3安装于插接孔21内后,将封盖旋转盖合于地漏本体1的沉孔141内。
43.实施例2:
44.参照图4和图5,一种预埋式防水地漏,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端盖2于所述插接孔21的侧壁一体设置有两块抵接块24,两块抵接块24的连线穿过端盖2圆心,过滤盖3侧壁竖直开设有供抵接块24穿过的穿孔32,端盖2于插接孔21侧壁一体设置有限位环25,限位环25和过滤盖3之间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焊接于限位环25上端面,弹簧7的另一端抵接过
滤盖3,过滤盖3上端面开设有供抵接块24嵌入的嵌设槽33。过滤盖3上端面开设有握持槽34,可将手指插入握持槽34对过滤盖3进行拆卸。
45.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拆卸过滤盖3时,将手指插入握持槽34内,将过滤盖3网限位环25的方向按压,随后转动过滤盖3,使过滤盖3上的穿孔32对准抵接块24穿出,过滤盖3从端盖2的插接孔21处穿出,将过滤盖3拿下。当需要安装过滤盖3时,将过滤盖3上的穿孔32对准抵接块24穿入,直至过滤盖3上端面低于抵接块24的下端面,此时弹簧7发生形变,随后旋转过滤盖3,当过滤盖3上的嵌设槽33对准抵接块24时,使抵接块24卡入嵌设槽33内,由于松开对过滤盖3的按压,弹簧7恢复形变,弹簧7一直将过滤盖3向插接孔21方向顶出,由于抵接块24对过滤盖3进行限位,使得过滤盖3不能弹出,使得过滤盖3盖合固定于插接孔21。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