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4798发布日期:2022-04-30 20:0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


背景技术:

2.预应力管桩通常采用静压方式压入土中,根据施工工期及现场水文地质条件,静压机可在基底以上1m范围处平面上、或在基坑深度半高处平面上、或在场地表面上进行预应力管桩的施工作业。在群桩压桩过程中,因地基土质、地下水位、压桩方法、施工顺序、气候等多因素影响,在施工完临近管桩后,往往会导致周围其他已压入设计标高的管桩发生上浮现象。静压机在基底以上1m范围压桩时,桩顶标高及上浮情况易于量测,但是当静压桩机在非基坑底部(基坑高度中部或地表)处对群桩进行压桩时,已完成的管桩易发生上浮,因其桩顶部处于地表以下,故对其上浮情况不易进行精确测量,无法用准确数字指导对上浮管桩的处理措施,继而影响预应力管桩基础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能够对桩顶部处于地表以下的预应力管桩上浮情况进行有效测量,用以指导对上浮预应力管桩的后续处理,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证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5.一种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包括底托件、孔口盖板以及刻度杆,底托件包括平托板,平托板下表面焊接有竖筒,平托板包括活动安装在其中心位置处的活动板,平托板安装在预应力管桩上口,竖筒位于预应力管桩的管桩孔内;
6.孔口盖板覆盖在压桩形成的预应力桩孔孔口上,并与预应力桩孔孔口内壁卡接,孔口盖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刻度杆穿过圆孔并下压活动板后伸入竖筒内,刻度杆底部与竖筒底部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平托板包括安装在预应力管桩上口的水平圆板,竖筒焊接在水平圆板下表面中心位置处;水平圆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孔口处活动安装有方形活动板。
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圆板直径大于预应力管桩外径,水平圆板四周边缘间隔均匀地焊接有多块固定件,固定件与水平圆板垂直,水平圆板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预应力管桩上口。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一端通过弹簧合页与竖筒内壁固定,另一端通过拉结弹簧与水平圆板下表面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竖筒包括上竖筒,上竖筒顶部与平托板下表面焊接,上竖筒中心正对活动板,上竖筒底部焊接有斜竖筒,斜竖筒底部焊接有下竖筒,下竖筒底部焊接有竖筒底
板,刻度杆底部与竖筒底板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孔口盖板包括面板,面板直径大于压桩形成的预应力桩孔直径,面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面板下表面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安装有多个限位块,面板覆盖在预应力桩孔孔口上,限位块一端的端部卡住预应力桩孔内壁。
12.进一步地,所述刻度杆由圆钢管制成,刻度杆表面设有刻度线,并标注有刻度值。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统计出临近管桩压桩过程中对周围先施工的管桩桩顶及地表土层的标高影响情况,进而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后施工的管桩对先施工的管桩的影响程度,保证管桩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使用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托件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托件顶部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孔口盖板安装仰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刻度杆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托件与预应力管桩安装示意图。
21.图中:1-底托件;11-平托板;111-水平圆板;112-活动板;113-弹簧合页;114-固定件;115-拉结弹簧;12-竖筒;121-上竖筒;122-斜竖筒;123-下竖筒;124-竖筒底板;2-刻度杆;3-孔口盖板;31-面板;32-限位块;33-圆孔;4-预应力管桩;5-塔尺;6-水准仪;7-地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预应力管桩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工具,包括底托件1、孔口盖板3以及刻度杆2。其中,底托件1由平托板11和竖筒12组成;平托板11包括水平圆板111、活动板112、弹簧合页113、固定件114、拉结弹簧115,竖筒12包括上竖筒121、斜竖筒122、下竖筒123、竖筒底板124。
25.如图2、3所示,所述水平圆板111直径比预应力管桩4外径大10mm,由一块2~3mm厚的圆形钢板制成,水平圆板111四周边缘间隔均匀地焊接有四块固定件114,底托件1整体能
够通过固定件114固定在预应力管桩4上口;固定件114由宽度为30mm~50mm、高度为50mm、厚度为2~3mm的钢板制成,或者由50mm长的短钢筋制作而成;水平圆板11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尺寸为100mm
×
100mm的方形孔,方形孔孔口处安装有方形活动板112。
26.如图2所示,所述上竖筒121、斜竖筒122、下竖筒123、竖筒底板124均由厚度为3mm的钢板制成,且上竖筒121由直径为150mm、高度为150mm的圆钢管制成,下竖筒123由直径为50mm~80mm的圆钢管制成;上竖筒121底部焊接有斜竖筒122,斜竖筒122底部焊接有下竖筒123,下竖筒123底部焊接有竖筒底板124;优选地,竖筒12总高度为500mm。
27.如图2所示,所述上竖筒121顶部焊接在水平圆板111下表面,且保证上竖筒121中心正对活动板112;活动板112一端通过两个弹簧合页113与上竖筒121内壁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拉结弹簧115与水平圆板111下表面固定,未使用时活动板112呈闭合状态;活动板112由厚度为2mm、平面尺寸为90mm
×
120mm的钢板制成。
28.如图5所示,所述刻度杆2由直径为48mm的圆钢管制成,刻度杆2表面利用红色油漆和白色油漆间隔画出有刻度线,并标注有刻度值,优选地,刻度杆2长度为3~6m。
29.如图1、4所示,所述孔口盖板3包括面板31和限位块32,面板31为圆形结构,由1.5mm厚的木模板制成,面板31直径比压桩形成的预应力桩孔直径大300mm,面板3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直径为50mm的圆孔33;面板31下表面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安装有三个限位块32,实际应用中,面板31覆盖在预应力桩孔孔口上,三个限位块32一端的端部卡住预应力桩孔内壁,有效防止面板31发生移位;优选地,限位块32选用长度为100~300mm的木块,并通过钉子钉至面板31下表面。
30.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进行预应力管桩4桩顶及孔口地面高度变化值的测量方法如下:
31.首先进行场地平整,之后进行预应力管桩4压桩施工,当最上面一根预应力管桩4桩顶与地表面7距离在1m左右时,如图6所示,在预应力管桩4顶部安装底托件1,使得底托件1上的竖筒12完全放入预应力管桩4的管桩孔内,此时活动板112处于闭合状态;
32.继续进行压桩施工,直至将预应力管桩4通过送桩器压入设计标高,之后拔出送桩器;
33.在压桩形成的预应力桩孔孔口上水平放置孔口盖板3,使得限位块32卡住预应力桩孔内壁;
34.接着,如图1所示,将刻度杆2从孔口盖板3中心位置处向下插入,刻度杆2下压活动板112并继续伸入至竖筒12中,直至刻度杆2底部与竖筒底板124接触,保持刻度杆2处于垂直状态,此时读取面板上表面与刻度杆2相交处的刻度值;
35.然后,在面板31上竖立塔尺5,利用水准仪6测量出预应力桩孔孔口地面初始绝对高程,结合竖筒12高度以及上一步读取出的刻度值,计算压入土内的预应力管桩4桩顶绝对高程,并记录数据;
36.拔出刻度杆2,继续进行临近预应力管桩4的压桩施工,临近预应力管桩4压桩结束后,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返回测量压入土内的预应力管桩4桩顶绝对高程,并记录数据;
37.将同一根预应力管桩4的两次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应力管桩4是否存在上浮现象,进而判断出是否需要对预应力管桩4进行二次复压操作,以保证预应力管桩4的施工质量。
38.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