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5032发布日期:2022-05-26 06:4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顶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物顶升的作业过程中,通常会在建筑物的室内开挖基坑,以便实现对建筑物的顶升作业。
3.在建筑物内部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土壤的松散性,基坑侧壁的土质容易散落至基坑内,导致基坑内容易存留土壤,不利于顶升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基坑内存留的土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圆管桩,所述圆管桩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翼缘板,所述圆管桩和所述翼缘板的一端呈尖端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圆管桩的尖端对准待施工处,然后对圆管桩施力,使得圆管桩更容易进行沉桩作业;两侧的翼缘板便于形成密封的支护区域,从而降低基坑内存留土壤的概率。
8.优选的,所述圆管桩于所述翼缘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相邻所述圆管桩的翼缘板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圆管桩的翼缘板与第一限位槽相互卡接,实现相邻两圆管桩之间更加紧密的连接,使得支护区域更加紧固。
10.优选的,两所述翼缘板同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所述翼缘板同时位于所述圆管桩直径所在的平面,或者同时位于所述圆管桩弦所在的平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翼缘板同时位于圆管桩直径所在的平面时,相邻两圆管桩需要交错设置,以确保圆管桩形成密封的第一支护区域,圆管桩制作方便。当两翼缘板同时位于所述圆管桩弦所在的平面时,圆管桩能够形成更加近似矩形的支护区域,减小占地面积。
12.优选的,两所述翼缘板位于两水平面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圆管桩直径所在平面的两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管桩能够形成更加近似矩形的支护区域,减小占地面积,同时制作较为简便。
14.优选的,所述翼缘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与所述翼缘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15.相邻所述圆管桩的所述翼缘板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处设置有限位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槽的相互卡接,进一步限制相邻两圆管桩之间的位置,确保支护区域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面面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相邻圆管桩的翼缘板上的限位条卡接于第二限位槽内,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19.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条抵接于所述限位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位置的设置,实现限位块限制限位条的位置的目的,从而确保相邻两圆管桩的相对高度能够保持在需要的位置。
21.优选的,所述翼缘板端部远离所述圆管桩一侧呈倾斜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圆管桩进入土壤内,另一方面确保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圆管桩内松散的土壤。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多个圆管桩形成支护区域,限制基坑侧壁土壤的位置,减少基坑内存留的土壤,确保顶升作业的顺利实施;
25.2.施工时,将圆管桩的尖端对准待施工处,然后对圆管桩施力,使得圆管桩更容易进行沉桩作业;两侧的翼缘板便于形成密封的支护区域,从而降低基坑内存留土壤的概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两翼缘板分别位于两水平面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两翼缘板同时位于支护桩直径所在的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两翼缘板者同时位于支护桩弦所在的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为显示第二限位槽以及限位条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为显示同一支护桩上的第二限位槽、限位条以及限位块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11、圆管桩;111、第一限位槽;12、翼缘板;121、第二限位槽;122、限位条;1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参照图1,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设置为一种支护桩,主要包括圆管桩11和固定连接在圆管桩相对两侧的翼缘板12,这里说的固定连接可以一体设置,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管桩11和翼缘板12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因此,圆管桩11和翼缘板12 可以一体成型。
3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圆管桩11压桩至土层内,翼缘板12的一端且远离圆管桩11的一侧呈倾斜设置,使得翼缘板12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近似直角梯形的形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圆管桩11与圆管桩11两侧的翼缘板12 的一端形成近似尖端,便于工作人员对圆管桩11施力。
36.参照图1和图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护桩于翼缘板12的一侧可以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1,在施工时,确保相邻支护桩的翼缘板12卡接于第一限位槽111,以此形成限位的作
用。
3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翼缘板12位于两水平面内,且分别位于支护桩直径所在平面的两侧。
38.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两翼缘板12同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翼缘板12同时位于支护桩直径所在的平面,参照图4,或者同时位于支护桩弦所在的平面。
39.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由于圆管桩11在施工过程中是逐一进行压桩,且压桩方向为竖直方向,且圆管桩11的长度方向为工作人员的施力方向;因此,为了进一步限制相邻两个圆管桩之间的相对位置,翼缘板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1。
40.为了配合第二限位槽121,相邻圆管桩11一侧的翼缘板121于第二限位槽121处固定有限位条122。
41.第二限位槽121的侧壁倾斜设置,且第二限位槽121的两侧壁从远离翼缘板12的方向朝向靠近翼缘板12的方向逐渐相互靠近;同时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开始时更易对准限位条122和第二限位槽121的位置,翼缘板12于第二限位槽121的端部可设置圆角。
42.为了限制相邻两圆管桩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第二限位槽121内还可设置限位块123,限位块123可以与翼缘板12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
43.根据支护区域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限位块123的位置是固定的,可设置为一体成型;若土层变化或者支护区域的支护深度要求不同,可设置为通过焊接固定。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物开挖基坑支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圆管桩31的尖端对准待预埋处,并进一步确定圆管桩31的翼缘板12位置是否正确,若正确,则施力,使得圆管桩31完成沉桩作业;若不正确,则调整至正确的位置。
45.当工作人员对相邻圆管桩11进行压桩时,需要对准相邻两圆管桩相互靠近一侧翼缘板12的位置,将限位条122卡接入第二限位槽121内。而后形成近似方环、近似圆环或者近似建筑物边缘的形状的支护区域,从而实现减少基坑内土壤的目的。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