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5420发布日期:2022-05-26 06:5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


背景技术:

2.水槽下水器是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的东西,广泛应用于每家每户。按其下水器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下水管部分和溢水管部分。溢水管的基本构造是用异型密封圈套在溢水头上,溢水座套在溢水头里面,用螺丝把溢水座与溢水头锁紧,再用溢水盖卡进溢水座里,最后用溢水软管一端插进溢水头,另一端插进下水管。据现有技术,市面上有许多下水管的溢水流量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因为溢水头出水端都是圆形管。当水从水槽流进溢水头但是溢水头没有直接分流出水,溢水头只有一个圆形的出水,这样进水比出水快导致排水流量比不过进水流量。如果忘记关水龙头,水就会从水槽溢出,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水流量达标使得可靠性高的下水器及其溢水管。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溢水管,包括溢水头本体和出水通道,所述的溢水头本体内设有与出水通道上端连通的溢水通道,所述的溢水通道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横截面的面积,水从溢水通道进入出水通道形成虹吸效应。
5.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置溢水通道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横截面的面积。当水槽里面的水进入溢水头本体内,依次通过溢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排出,由于溢水通道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横截面的面积,溢水通道里面的压强大,出水通道的压强小且出水通道位于溢水通道下方,这样就形成虹吸效应,这样水槽里面的水很快就被抽出,流量大,排水流量达标,可靠性高。
6.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通道横截面的形状为扁平状,不占空间,减少溢水头本体两侧的水进入溢水通道的时间,排水快。
7.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头本体下端设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水通道设在溢流管内,所述的溢流管为扁平状,溢流管与溢水通道形状均为扁平状,不占空间,便于加工。
8.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通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对水进行分流的分隔板,既能加强溢水通道的强度又能把向下流的水进行分流,使得排水速度快,排水流量大。
9.作为优选,所述的分隔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分隔板之间相互平行,效果好,可靠性高。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通道轴线与出水通道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排水顺畅。
11.作为优选,它还包括溢水软管,所述的出水通道设在溢水软管内,所述的溢水软管套接在溢水头本体下端上,便于把水排出。
12.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软管两端为tpr制品,所述的溢水软管中间为pe 制品,pe确保溢水软管的强度;tpr制品的拉力好,tpr制品涨力包住溢水头本体使其封水,防止漏水。
13.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头本体下端的外圆周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所述的溢水软管内侧壁挤压在环形凸起上,使得溢水软管与溢水头本体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性好。
14.一种下水器,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溢水管。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的主视剖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的爆炸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安装在水槽上的立体图。
18.其中,1、溢水头本体,110、溢水头,120、溢水座,130、异型密封圈,140、溢水盖,150、螺丝,2、溢水通道,3、出水通道,4、溢流管,5、分隔板,6、溢水软管,7、环形凸起,8、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器及其溢水管,包括溢水头本体1、溢流管4和出水通道3,溢流管4上端设在溢水头本体1底部,溢水头本体1侧面设有进水口8,溢流管4内设有溢水通道2,溢水通道2上端与进水口8连通,溢水通道2下端与出水通道3连通,溢水通道2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3 横截面的面积,当水槽内的水从进水口8进入溢水头本体1内,依次经过溢水通道2和出水通道3,溢水通道2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3横截面的面积,使得溢水通道2压强大于出水通道3的压强,形成了虹吸效应,这样就算忘记关水龙头,溢水头本体1的排水流量大于进水流量,排水流量达标,水不会从水槽溢出,可靠性高。
21.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2,为了减少进水口8内侧壁的水进入溢水通道2的时间,溢水通道2横截面的形状为扁平状,如长方形、长条形、腰形。进水口8 为方型开口,现有技术中,水都储在方型的溢水头本体1内无法及时排出,水会堆积在进水口8内侧壁,再进入溢水头本体1中间的圆形溢水通道,时间长,流量小,而本技术方案把溢水通道2设置为扁平状,缩短了水进入溢水通道2 内的时间。具体地,为了便于加工、减少成本,溢流管4的形状也设为相应的扁平状。
22.作为一种实施例,溢水通道2内还设有分隔板5,分隔板5沿溢水通道2轴线方向分布,这样水会被分流,流量增大。具体地,分隔板5的数量为两个,分隔板5之间相互平行,也能加强溢水通道2的强度,防止其变形。具体地,针对扁平足的溢水通道2来说,分隔板5沿溢水通道2宽度方向设置,效果好。
23.作为一种实施例,溢水通道2轴线、出水通道3轴线和溢流管4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24.作为一种实施例,溢流管4下端连接有溢水软管6,出水通道3设在溢水软管6内,溢水软管6用于连通溢流管4与下水管连通,溢流软管6中间为pe制品,确保强度,溢流软管6两端均为tpr制品,先用吹塑机把pe管做出来,再把pe管放在注塑机里面注入tpr材料成形,因为tpr材料的特性拉力好,溢水软管的两端都是tpr材料,扁的一段直接插入溢水头连接,圆的一端插入下水管,tpr材料拉力好,所以尺寸要比溢流管4的尺寸小一点,然后插入时tpr材料涨力包住溢流管4下端使其封水,另一段连接下水管一端也是相同原理。具体地,溢流
管4下端的外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7,环形凸起7挤压在溢流软管6上端的内侧壁上。
25.具体地,如图2和3,溢水头本体1包括溢水头110、溢水座120、异型密封圈130、溢水盖140和螺丝150,异型密封圈130(硅胶)套在溢水头110外围可以起到封水的效果,使其溢水头110与水槽连接处不会漏水,溢水座120 放在水槽的溢水孔里面,溢水头110与异型密封圈130在水槽外面,用螺丝150 在水槽里面得溢水座120与水槽外面的溢水头110连接起来,然后用溢水盖140 卡扣扣住水槽里面的溢水座120。溢流管4与溢水头110为一体。溢水软管6上端与溢流管4一样也是扁平状。用溢水软管6扁头的一端直接插入溢流管4的尾部,另一端圆头侧直接插入下水管的溢水接口上,本实用新型溢水头结构可以使溢水流量通过国家标准排水速度快,可以解决了家庭平时使用即使忘记了关掉水龙头外出也不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使安全放心使用。
26.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设置溢水通道2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3横截面的面积。当水槽里面的水进入溢水头本体1内,依次通过溢水通道2 和出水通道3排出,由于溢水通道2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出水通道3横截面的面积,溢水通道2里面的压强大,出水通道3的压强小且出水通道3位于溢水通道2下方,这样就形成虹吸效应,这样水槽里面的水很快就被抽出,流量大,排水流量达标,可靠性高。
2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