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文档序号:29864226发布日期:2022-04-30 12:1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1.本发明涉及泥石流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系统工程,其涉及的因素较多,防治方法众多,但归结起来为岩土工程措施与生物工程措施两大类,岩土工程措施可以总结为截、拦、蓄、排四类,生物工程措施可以总结为林业治理、农业治理两类,一片区域内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往往都是两者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每一类治理工程都有其独特作用,都是重要的。
3.但是目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都是为直接安装的防护墙,整体的灵活性不足,且泥石流主要是由于暴雨或者暴雪天气造成的,防护墙在受到泥土冲击时,其同样会受到较大的水流冲击,水流会带走泥土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利于后期的生态修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通过三维建筑功能图中各个区域三维坐标,致使维修人员快速到达指定区域进行修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包括主连接缓冲机构和中央压力传递机构,所述主连接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外框架,所述缓冲外框架的外表面插接有中央连接块,所述中央连接块的一侧卡接有曲形压板架,所述曲形压板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扭转块,所述缓冲外框架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缓冲外框架的一侧插接有安装拆卸杆,所述连接凸块的外侧卡接有安装拆卸杆,所述安装拆卸杆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卡孔,多个所述安装拆卸杆的卡孔与曲形压板架呈卡接状态,所述中央压力传递机构卡接在主连接缓冲机构的内侧,所述中央压力传递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接在缓冲外框架的内侧,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卡接有卡位凸块,所述卡位凸块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杆,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卡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侧卡接有活动凸杆,所述活动凸杆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偏转架,所述偏转架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曲形气囊,所述偏转架的顶端卡接有恢复弹簧,所述恢复弹簧的外侧卡接有卡柱架,所述曲形气囊的两侧设置有挤压架。
6.采用上述方案,压力传递架向外侧偏转时带动夹块架向内侧挤压,夹块架通过安装拆卸杆挤压挤压架,挤压架通过曲形气囊带动偏转架偏转,偏转架通过活动凸杆将势能传递至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与整个装置的支撑柱连接,支撑柱起到抗压的作用。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连接缓冲机构的外侧插接有防护装置支撑机构,所述防护装置支撑机构的一侧卡接有压力集中机构。
8.采用上述方案,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装置支撑机构包括防护挡板架,所述防护挡板架的内侧开设有多组水流收集过滤架,所述防护挡板架的两侧开设有卡孔,所述防护挡板架的内侧通过防护挡板架的卡孔卡接有泥石流导向架,所述防护挡板架与泥石流导向架呈拆卸状态设置。
10.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整体结构的拆卸与安装。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泥石流导向架的一侧插接有缓冲伸缩架,所述泥石流导向架与缓冲伸缩架呈伸缩状态设置,所述缓冲伸缩架的外侧插接有末端隔断板架,所述末端隔断板架卡接在连接凸块的外侧。
12.采用上述方案,防护挡板架将压力传导至遮挡外框架处,遮挡外框架通过压力转导架将压力进行分摊至两侧,而中间仍具有较大的势能,势能通过中央卡接杆架传导至扭矩弹簧杆处,连接卡扣的作用为合理拆装。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集中机构包括遮挡外框架,所述遮挡外框架的两侧卡接有多组压力转导架,所述压力转导架与防护挡板架呈缓冲外部压力状态设置,所述遮挡外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内部安置框架,所述内部安置框架的内侧卡接有中央卡接杆架。
14.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了势能的缓冲作用,将势能充分削弱。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央卡接杆架的外侧焊接有扭矩弹簧杆,所述扭矩弹簧杆的两侧卡接有限位卡板架,所述遮挡外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组连接卡扣,所述遮挡外框架设置在防护挡板架的外侧。
16.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了机构间的联动性。
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连接缓冲机构还包括压力传递架,所述压力传递架的外侧卡接有压力弹簧柱,所述压力弹簧柱的顶端卡接有夹块架,所述夹块架的外侧卡接有伸缩滑块,所述伸缩滑块插接在缓冲外框架的内侧,所述缓冲外框架的内侧开设有安装孔。
18.采用上述方案,中央的压力通过中央连接块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压块受到挤压通过与扭转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带动压力传递架实现偏转,压力传递架用于与后面的建筑连接的作用,其表面带有螺栓。
19.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20.s1:通过将多块防护挡板架进行连接,形成大型拦挡区域,同时设置有排导槽;
21.s2:在大型拦挡区域周测通过建模模块设定三维建筑功能图;
22.s3:以缓冲和阻挡为主,在大型拦挡区域周边开拓引流区域;
23.s4:在引流区域将大量的混合水储存,用于后期生态修复浇灌。
24.s2包括以下步骤:
25.s201:通过数据收集模块在三维建筑功能图中设定建筑物的高度为z轴,长度为y轴,宽度为x轴;
26.s202:数据收集模块采取大型拦挡区域中主沟下游范围数据,记为(x1,y1,z1),且其中主沟下游布置拦挡呗为两组,数据为(20,15,10);
27.s203:数据收集模块将排导槽的数量进行记录,将其定为n,其中第n个记录为wn,
记录其实时情况。
2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9.1、通过将各个区域的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后期拆装阻挡设备,而由于各个阻挡设备较多,若设备出现损坏的情况下,通过三维建筑功能图中各个区域三维坐标,致使维修人员快速到达指定区域进行修补,同时在泥石流过去后,根据对大型拦挡区域的情况记录,快速将水流收集过滤架所得到的水流对区域进行生态修复;
30.2、中央的压力通过中央连接块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压块受到挤压通过与扭转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带动压力传递架实现偏转,压力传递架用于与后面的建筑连接的作用,其表面带有螺栓,从而实现了在较大势能下,治理设备与建筑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分离,提高了机构间的稳定性;
31.3、偏转架通过活动凸杆将势能传递至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与整个装置的支撑柱连接,支撑柱起到抗压的作用,缓冲弹簧将势能转换成挤压支撑柱的压力,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提高了装置与地面间的稳定性,起到了较大的抗压作用。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防护装置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防护挡板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压力集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36.图5为本发明缓冲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夹块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图6的b部结构放大图。
39.图8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40.图9为本发明辅助方法流程示意图。
41.附图标记为:1、防护装置支撑机构;101、防护挡板架;102、泥石流导向架;103、水流收集过滤架;104、缓冲伸缩架;105、末端隔断板架;2、压力集中机构;201、遮挡外框架;202、压力转导架;203、内部安置框架;204、中央卡接杆架;205、限位卡板架;206、扭矩弹簧杆;207、连接卡扣;3、主连接缓冲机构;301、压力传递架;302、缓冲外框架;303、连接凸块;304、安装孔;305、安装拆卸杆;306、压力弹簧柱;307、中央连接块;308、扭转块;309、曲形压板架;310、夹块架;311、压块;312、伸缩滑块;4、中央压力传递机构;401、缓冲弹簧;402、限位块;403、弹簧杆;404、卡位凸块;405、偏转架;406、恢复弹簧;407、卡柱架;408、曲形气囊;409、挤压架;410、活动凸杆。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参照说明书附图5-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装置,包
括主连接缓冲机构3和中央压力传递机构4,主连接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外框架302,缓冲外框架302的外表面插接有中央连接块307,中央连接块307的一侧卡接有曲形压板架309,曲形压板架30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扭转块308,缓冲外框架302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压块311,缓冲外框架302的一侧插接有安装拆卸杆305,连接凸块303的外侧卡接有安装拆卸杆305,安装拆卸杆305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卡孔,多个安装拆卸杆305的卡孔与曲形压板架309呈卡接状态,中央压力传递机构4卡接在主连接缓冲机构3的内侧,中央压力传递机构4包括限位块402,限位块402插接在缓冲外框架302的内侧,限位块402的底端卡接有卡位凸块404,卡位凸块404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杆403,限位块402的内侧卡接有缓冲弹簧401,缓冲弹簧401的两侧卡接有活动凸杆410,活动凸杆410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偏转架405,偏转架40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曲形气囊408,偏转架405的顶端卡接有恢复弹簧406,恢复弹簧406的外侧卡接有卡柱架407,曲形气囊408的两侧设置有挤压架409。
44.进一步的,主连接缓冲机构3还包括压力传递架301,压力传递架301的外侧卡接有压力弹簧柱306,压力弹簧柱306的顶端卡接有夹块架310,夹块架310的外侧卡接有伸缩滑块312,伸缩滑块312插接在缓冲外框架302的内侧,缓冲外框架302的内侧开设有安装孔304。
45.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传递架301向外侧偏转时带动夹块架310向内侧挤压,夹块架310通过安装拆卸杆305挤压挤压架409,挤压架409通过曲形气囊408带动偏转架405偏转,偏转架405通过活动凸杆410将势能传递至缓冲弹簧401,缓冲弹簧401与整个装置的支撑柱连接,支撑柱起到抗压的作用,缓冲弹簧401将势能转换成挤压支撑柱的压力,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提高了装置与地面间的稳定性,起到了较大的抗压作用。
46.参照说明书附图1-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连接缓冲机构3的外侧插接有防护装置支撑机构1,防护装置支撑机构1的一侧卡接有压力集中机构2,防护装置支撑机构1包括防护挡板架101,防护挡板架101的内侧开设有多组水流收集过滤架103,防护挡板架101的两侧开设有卡孔,防护挡板架101的内侧通过防护挡板架101的卡孔卡接有泥石流导向架102,防护挡板架101与泥石流导向架102呈拆卸状态设置,泥石流导向架102的一侧插接有缓冲伸缩架104,泥石流导向架102与缓冲伸缩架104呈伸缩状态设置,缓冲伸缩架104的外侧插接有末端隔断板架105,末端隔断板架105卡接在连接凸块303的外侧。
47.进一步的,压力集中机构2包括遮挡外框架201,遮挡外框架201的两侧卡接有多组压力转导架202,压力转导架202与防护挡板架101呈缓冲外部压力状态设置,遮挡外框架201的内侧设置有内部安置框架203,内部安置框架203的内侧卡接有中央卡接杆架204,中央卡接杆架204的外侧焊接有扭矩弹簧杆206,扭矩弹簧杆206的两侧卡接有限位卡板架205,遮挡外框架201的内侧设置有两组连接卡扣207,遮挡外框架201设置在防护挡板架101的外侧。
48.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挡板架101将压力传导至遮挡外框架201处,遮挡外框架201通过压力转导架202将压力进行分摊至两侧,而中间仍具有较大的势能,势能通过中央卡接杆架204传导至扭矩弹簧杆206处,连接卡扣207的作用为合理拆装,防护挡板架101对其进行阻挡,泥石流导向架102为倾斜状,将泥石流引导至两侧的引导管道处,将泥石流的势能削弱,泥石流导向架102受到压力时通过缓冲伸缩架104挤压连接凸块303,连接凸块303将压力传递至后面所连接的防护装置支撑机构1处,将剩余的势能层层削弱。
49.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泥石流治理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50.s1:通过将多块防护挡板架101进行连接,形成大型拦挡区域;
51.s2:在大型拦挡区域周测通过建模模块设定三维建筑功能图;
52.s3:以缓冲和阻挡为主,在大型拦挡区域周边开拓引流区域,同时设置有排导槽;
53.s4:在引流区域将大量的混合水储存,用于后期生态修复浇灌。
54.s2包括以下步骤:
55.s201:通过数据收集模块在三维建筑功能图中设定建筑物的高度为z轴,长度为y轴,宽度为x轴;
56.s202:数据收集模块采取大型拦挡区域中主沟下游范围数据,记为(x1,y1,z1)且其中主沟下游布置拦挡呗为两组,数据为(20,15,10);
57.s203:数据收集模块将排导槽的数量进行记录,将其定为n,其中第n个记录为wn,记录其实时情况。
58.通过将各个区域的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后期拆装阻挡设备,而由于各个阻挡设备较多,若设备出现损坏的情况下,且三维建筑功能图中各个区域三维坐标,致使维修人员快速到达指定区域进行修补,同时在泥石流过去后,根据对大型拦挡区域的情况记录,快速将水流收集过滤架103所得到的水流对区域进行生态修复。
59.工作原理:当泥石流从高处向下落时,产生了较强的势能,则防护挡板架101对其进行阻挡,泥石流导向架102为倾斜状,将泥石流引导至两侧的引导管道处,将泥石流的势能削弱,泥石流导向架102受到压力时通过缓冲伸缩架104挤压连接凸块303,连接凸块303将压力传递至后面所连接的防护装置支撑机构1处,将剩余的势能层层削弱,其中由于泥石流的势能减小后,泥石流前段的部位受到后段泥石流挤压后与水流收集过滤架103接触,水流收集过滤架103将泥石流进行过滤,则水流通过水流收集过滤架103内部的小孔引导至排导槽处,进而将水流与泥沙分离。
60.同时防护挡板架101将压力传导至遮挡外框架201处,遮挡外框架201通过压力转导架202将压力进行分摊至两侧,而中间仍具有较大的势能,势能通过中央卡接杆架204传导至扭矩弹簧杆206处,连接卡扣207的作用为合理拆装,而中央的压力通过中央连接块307带动压块311向下移动,压块311受到挤压通过与扭转块308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带动压力传递架301实现偏转,压力传递架301用于与后面的建筑连接的作用,其表面带有螺栓,从而实现了在较大势能下,治理设备与建筑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分离,提高了机构间的稳定性。
61.压力传递架301向外侧偏转时带动夹块架310向内侧挤压,夹块架310通过安装拆卸杆305挤压挤压架409,挤压架409通过曲形气囊408带动偏转架405偏转,偏转架405通过活动凸杆410将势能传递至缓冲弹簧401,缓冲弹簧401与整个装置的支撑柱连接,支撑柱起到抗压的作用,缓冲弹簧401将势能转换成挤压支撑柱的压力,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提高了装置与地面间的稳定性,起到了较大的抗压作用。
6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63.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
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64.最后: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