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水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9981发布日期:2022-08-30 23:0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冲水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尤其涉及将盆部的台面形成为包含直线部的冲水大便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冲水大便器利用流量较少的清洗水进行清洗并排出污物,但是即使在清洗水的流量少的情况下,也需要良好地清洗整个盆面。
3.在专利文献1的冲水大便器中,通过减小容易附着污物的盆部后方区域的台部的宽度,并且,将连接端部和污物承接面的外侧连结部的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在盆部的后方区域中扩大,使向后方吐出的清洗水顺畅地流入盆部的后方区域,从而充分冲洗盆部的后方区域。
4.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8-485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冲水大便器中,为了通过清洗水清洗并排出污物,需要使清洗水在盆部的整个面上无遗漏地冲洗,但是在清洗水流量较少的情况下,有在盆部产生未洗部的可能。
6.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冲水大便器中,虽然想要防止在盆部后方区域产生未洗部,但该冲水大便器不能使清洗水在盆部的整个面上无遗漏地冲洗,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7.尤其是在盆部的台部包含直线部的冲水大便器中,由于台部的直线部的流路阻力较小,所以清洗水的回旋流不易流向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由此,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上会产生未洗部。因此,当开发在盆部的台部包含直线部的冲水大便器时,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
8.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即使清洗水的流量较少,通过使清洗水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整个面上无遗漏地冲洗,从而也能够抑制未洗部的发生。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清洗水清洗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其具备承接污物的污物承接面、形成在该污物承接面的上缘的盆缘部及形成在污物承接面和盆缘部之间的台面,该盆部的台面由从前方观察形成在右侧和左侧的直线部、连接于这些直线部的前端的前方圆弧部及连接于直线部的后端的后方圆弧部形成;盆缘吐水部,其从设置在盆缘部的盆缘吐水口向台面吐出清洗水而形成回旋流;及导水路,其将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引导至盆缘吐水部,其特征在于,从盆缘吐水部的盆缘吐水口沿着台面的直线部向后方吐出清洗水,台面与污物承接面由内侧连结部连结,该内侧连结部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与盆部的前端相比后端的值更小。在盆部的台面为由从前方观察形成在右侧和左侧的直线部、连接于这些直线部的前端的前方圆弧部及连接于前述直线部的后端的后方圆弧部而形成的冲水大便器中,当清洗水的回旋流流经台面时,在从前方圆弧部或后方圆弧部向直线部流动之际,由于在直线
部回旋流的流路阻力较小(因回旋流被整流),不易从台面向污物承接面流下,另一方面从直线部向前方圆弧部或后方圆弧部流动之际,由于在前方及后方圆弧部中回旋流紊乱,因此容易从台面向污物承接面流下。由于盆缘吐水部的盆缘吐水口沿着盆部的台面的直线部向后方吐水,所以在盆缘吐水口附近的污物承接面上清洗水不易流下,容易产生未洗部。为此,在本发明中,由于连结台面与污物承接面的内侧连结部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与盆部的前端相比后端的值更小,因此在清洗盆部的后方区域时,在盆部的后端,清洗水从直线部流向后方圆弧部且清洗水有势头紊乱大,所以清洗水容易流下,而通过将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设定为比前端更小的值,使得清洗水不过多流下。并且,在清洗盆部的前方区域时,在盆部的前端,从直线部流向前方圆弧部的清洗水的势头变弱紊乱也变小,因此清洗水不易流下,所以通过将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设定为比盆部的后端更大的值,使清洗水容易流下,而且,因从前方圆弧部流向直线部的清洗水也不易流下,故通过在盆部的前端扩大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使清洗水容易流下,从而可以抑制在盆缘吐水口附近的污物承接面上产生未洗部。
10.在本发明中,优选连结台面与污物承接面的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从盆部的后端朝向前端其值变大。在本发明中,因为从盆缘吐水口向后方吐出清洗水,因此盆部的后方区域与前方区域相比清洗水更有势头紊乱更大,所以容易从台面向污物承接面流下,而盆部的前方区域与后方区域相比清洗水无势头紊乱也小,所以不易从台面向污物承接面流下。为此,在本发明中,连结台面与污物承接面的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从盆部的后端朝向前端其值变大,所以在盆部的后方区域清洗水不会过多流下,而在前方区域容易流下清洗水,从而可以抑制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上的未洗部的产生。
11.在本发明中,优选台面与盆缘部由外侧连结部连结,该外侧连结部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从盆部的后端朝向前端其值变大。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连结台面与盆缘部的外侧连结部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从盆部的后端朝向前端其值变大,因此在盆部的后方区域清洗水不易从台面向污物承接面流下的情况下,在盆部的后方区域流清洗水容易流下,能够使适量的清洗水在盆部的后方区域流下并冲洗附着的污物。
12.在本发明中,优选台面为,其台宽形成为在盆部的前端最宽,在盆部的后端最窄。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在盆部的前方区域,清洗水的势头变弱,但是由于台面的台宽形成为在盆部的前端最宽,所以可以利用台面维持清洗水,使其回旋到盆缘吐水口附近并流下。另一方面,因为在盆部的后方区域清洗水的水势强,所以即使台面的台宽形成为在盆部的后端变得最窄,清洗水也不会过多流下。
13.根据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即使清洗水的流量较少,通过使清洗水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整个面上无遗漏地冲洗,从而也能够抑制未洗部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观察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盆部和台部的俯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台部上的清洗水水流的台部的示意俯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观察的部分剖面图。图7是表示盆部全周的台面的相对高度h的表。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台面的全周的相对高度h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盆部的全周的台面的宽度w的表。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台面的全周的宽度w的曲线图。图11是沿着图2的xi-xi线观察的部分剖面图。图12是表示在盆部全周连结台面和污物承接面的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3的表。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全周的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3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在盆部全周连结台面和盆缘部的外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4的表。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在全周连结台面和盆缘部的外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4的曲线图。符号说明1-冲水大便器;4-便器本体;6-盆部;8-污物承接面;10-盆缘部;12-台面;16-盆缘吐水部;20-盆缘吐水口;40a-右侧直线部;40b-左侧直线部;42-前方圆弧部;44-后方圆弧部;46a,46b,46c,46d-连结部;50-上升的倾斜面(上升面);52-下降的倾斜面(下降面);54-内侧连结部;56-外侧连结部;r1-前方圆弧部的曲率半径;r2-后方圆弧部的曲率半径;r3-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4-外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观察的剖面图。
16.首先,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具备便器本体4,其借由清洗水供给装置2从自来水管等清洗水源被供给清洗水。在此,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从前方观察便器本体4时位于左侧的一侧作为左侧,位于右侧的一侧作为右侧,进行以下的说明。
17.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便器本体4具有盆部6,该盆部6具备承接污物的污物承接面8、形成在盆部6的上缘的盆缘部10及在污物承接面8和盆缘部10之间形成的台面12。该台面12是稍微向内侧倾斜的平坦面,该平坦面形成在盆部6的全周上。便器本体4还具备从盆部6的底部延伸的排水弯管管路14。在该盆部6的底部和排水弯管管路14的连通部的上方形成有积水15。
18.接着,如图1~图3所示,在盆部8的盆缘部10形成有盆缘吐水部16,其将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向盆部6吐水并在盆部6上形成回旋流。盆缘吐水部16从前方观察盆部6的便器本体4设置在右侧的盆缘部10。另外,在盆缘吐水部16中,在盆缘部10的内部形成有供给的清洗水通水的盆缘通水路18,并且在该盆缘通水路18的下游端形成有向后方吐出清洗水的盆缘吐水口2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盆缘吐水口20是设置在盆缘部10的单一吐水口,因此,能够从盆缘吐水口20吐出强力的清洗水,如后所述,容易清洗易脏的盆部6的后方区域,能够在区域x2(参照图5)中减少未洗部。
19.盆缘通水路18呈所谓u字形状,在从前方侧观察便器本体4时的右侧的盆缘部10的内部,其从便器本体4的后方侧向前方延伸,之后途中朝向后方侧向内侧弯曲。此外,在盆缘通水路18的上游侧,连接有上述清洗水供给装置2的盆缘侧供水路2a。并且,在盆缘部10的盆缘吐水口20的正下游侧且台面12的外周侧形成有吐水口通水面21。在该吐水口通水面21,盆缘部10的内周面悬伸。从盆缘侧供水路2a向盆缘通水路18供给的清洗水从盆缘吐水口20朝后方吐向吐水口通水面21,之后经台面12向盆部6吐出。从该盆缘吐水口20吐出的清洗水的流量为10l/min~16l/min。
20.其次,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排水弯管管路14具备入口部14a、上升管路14b及下降管路14c。该排水弯管管路14的下降管路14c与排水承口22连接,该排水承口22的下游端与排水管24连接(壁排水)。在本实施方式中,除壁排水外,也可以在地板上连接排水承口,对设置在地板上的排水管进行排水(地板排水)。
21.在便器本体4的盆部6的底部形成有喷射导水路26,在该喷射导水路26的下游端形成有喷射吐水口26a,该喷射吐水口26a朝向排水弯管管路14的入口部14a。从该喷射吐水口26a向排水弯管管路14的入口部14a吐出清洗水,进行喷射吐水。
22.接着,如图1所示,在清洗水供给装置2的下游侧设置有切换阀28,通过该切换阀28,将清洗水的供给水切换到盆缘侧供水路2a和水箱侧供水路2b。在水箱侧供水路2b的下游侧设置有贮水箱28,在该贮水箱28的下游侧,借由泵供水路2c连接有加压泵30。在该加压泵30的下游侧连接有喷射侧供水路2d,通过该喷射侧供水路2d将贮水箱28内的清洗水供给至上述的喷射导水路26。
23.上述清洗水供给装置2具备止水栓、定流量阀、隔膜式主阀、电磁阀等。清洗水供给装置2还具备控制器32,该控制器32控制上述各种阀的开闭操作、切换阀28的切换操作、加压泵30的转速和工作时间等。
24.在此,切换阀28也可以在相同的时刻将清洗水供给到盆缘侧供水路2a和水箱侧供水路2b,在这种情况下,可任意变更向盆缘侧和水箱侧的供水量的比例。
25.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自来水管直压的清洗水从清洗水供给装置2的盆缘侧供水路2a经由便器本体4的盆缘通水路18被供给到盆缘吐水口20,可以进行从盆缘吐水口20的吐水(所谓的“盆缘吐水”)。并且,清洗水在经过清洗水供给装置2的水箱侧供水路2b、贮水箱28、泵供水路2c及加压泵30后,从喷射侧供水路2d经由便器本体4的喷射导水路26供给至喷射吐水口26a,可以从喷射吐水口26a吐水(所谓的“喷射吐水”)。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为所谓的混合式的冲水大便器1,即并用通过自来水管直压的清洗水的盆缘吐水和从贮水箱28通过加压泵30加压的清洗水的喷射吐水。
26.接着,如图1所示,在贮水箱28的内部分别配置有上侧浮子开关34和下侧浮子开关36。通过这些浮子开关34、36能够检测贮水箱28内的水位。当贮水箱28内的水位达到规定的贮水水位时,上侧浮子开关34切换为接通,控制器32检测到该上侧浮子开关34的接通状态,关闭清洗水供给装置2的电磁阀。
另一方面,当贮水箱28内的水位下降到比上侧浮子开关34检测到的规定的蓄水位低的规定的水位时,下侧浮子开关36切换为接通,控制器32检测到该下侧浮子开关36的接通状态,停止加压泵30。
27.另外,加压泵30将贮存于贮水箱28中的清洗水吸引到泵供水路2c,通过从该泵供水路2c向喷射侧供水路2d加压,能够从喷射吐水口26a吐出清洗水。
28.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在便器清洗时,控制器32检测使用者对便器清洗开关(未图示)的操作等,使清洗水供给装置2工作,从清洗水源向便器本体4供给清洗水。由此,从盆缘吐水口20和喷射吐水口26a的吐水依次开始,清洗过盆部6的污物承接面8的清洗水与盆部6的污物一起从排水弯管管路14向外部排出。
29.进而,控制器32在清洗结束后,将清洗水供给装置2的切换阀28切换到水箱侧供水路2b侧,将清洗水补给到贮水箱28。然后,当贮水箱28内的水位上升,上侧浮子开关34检测到规定的贮水水位时,控制器32停止清洗水供给装置2对贮水箱28的清洗水的补给。
30.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盆部6的台面12的结构等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盆部和台部的俯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台部上的清洗水水流的台部的示意俯视图。
31.首先,如图4所示,盆部6的台面12在俯视时,由盆部6的右侧及左侧平行延伸的右侧直线部40a及左侧直线部40b、连接于这些右侧及左侧直线部40a、40b的前端的前方圆弧部42、连接于右侧直线部40a和左侧直线部40b的后端的后方圆弧部44形成。具体而言,右侧直线部40a的前端和前方圆弧部42通过连结部46a连接,右侧直线部40a的后端和后方圆弧部44通过连结部46b连接,后方圆弧部44和左侧直线部40b的后端通过连结部46c连接,左侧直线部40b的前端和前方圆弧部42通过连结部46d连接。另外,上述右侧直线部40a和左侧直线部40b可以设置为在右侧及左侧“大致平行”地延伸。
32.在此,前方圆弧部42和后方圆弧部44两者都由单一的曲率半径形成。另外,这些前方圆弧部42和后方圆弧部44也可以组合多个曲率半径来形成。
33.更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盆部6的台面12相对于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1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并且,相对于左右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2,前后方向也呈大致对称形状。另外,前方圆弧部42成为具有中心o1的单一半径r1的半圆形状,同样地,后方圆弧部44成为具有中心o2的单一半径r2的半圆形状。
34.此外,在图4中,位置a是盆部6的前端,位置b是盆部6的前端和右侧直线部40a的前端的中间位置,位置c是右侧直线部40a的前端,位置d是右侧直线部40a的中间位置,位置d1是盆缘吐水口20的位置,位置d和位置d1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位置e是右侧直线部40a的后端,位置f是右侧直线部40a的后端和盆部6的后端之间的中间位置,位置g是盆部6的后端,位置h是盆部6的后端和左侧直线部40b的后端之间的中间位置,位置i是左侧直线部40b的后端,位置j是左侧直线部40b的中间位置,位置k是左侧直线部40b的前端,位置l是左侧直线部40b的前端和盆部6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在此,与从中心线c2到位置a的前后方向长度l1相比,从中心线c2到位置g的前后
方向长度l2更长。因此,在使用者立位排泄和坐位排泄时,盆部6的后方区域的污物承接面8变宽,可以增加排泄时的安心感。另外,从位置c到位置e的前后方向长度l3和从位置i到位置k的前后方向长度l4大致恒定,并且,与前后方向长度l3和前后方向长度l4相比,从位置e(位置i)到位置g的前后方向长度(=r2)和从位置c(位置k)到位置a的前后方向长度(=r1)更长。换言之,与右侧直线部40a的前后方向长度l3及左侧直线部40b的前后方向长度l4相比,前方圆弧部42的曲率半径r1及后方圆弧部44的曲率半径r2更长。其结果,在清洗水从直线部40a、40b向圆弧部42、44流动之际,由于圆弧部的曲率半径r1、r2设定得较长,所以清洗水的水流变化平缓,能够抑制清洗水的飞溅。
35.接下来,参照图5对在盆部6的台面12上流动的清洗水的举动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将从右侧直线部40a流向后方圆弧部44的清洗水的水流设为f1,将从后方圆弧部44流向左侧直线部40b的清洗水的水流设为f2,将从左侧直线部40b流向前方圆弧部42的清洗水的水流设为f3,将从前方圆弧部42流向右侧直线部40a的清洗水的水流设为f4。
36.在此,在台面12的右侧直线部40a和左侧直线部40b上流动的清洗水,由于流路阻力较小,不易流下到污物承接面8,另一方面,在前方圆弧部42和后方圆弧部44上流动的清洗水,因流动的方向变化而流动发生紊乱,所以通过该流动的紊乱,容易流下到污物承接面8。与离心力的影响相比,流动紊乱的影响更大。因此,在从圆弧部流向直线部的清洗水的水流f2和f4中,清洗水不易从台面12流下,另一方面,在从直线部流向圆弧部的清洗水的水流f1和f3中,清洗水容易从台面12流下。由于这样的清洗水的举动,在清洗水从圆弧部向直线部流动的区域x1及区域x2中,容易在污物承接面上产生未洗部。
37.在此,在盆部6的后方区域(包括区域x2),由于从设置在位置d1的盆缘吐水口20向后方吐出清洗水,距盆缘吐水口20距离较近,因清洗水的水势强、紊乱大,故清洗水容易从后圆弧部方44流下,因而不易产生未洗部。另一方面,在盆部6的前方区域(包括区域x1)中,由于清洗水的水势小且紊乱也少,所以清洗水不易从前方圆弧部42流下,因而容易产生未洗部。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区域x1,即位于从前方圆弧部42至右侧直线部40a的台面12上,形成有朝向盆缘吐水口20上升的倾斜面(上升面)50。关于该上升的倾斜面(上升面)50,通过图6至图8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观察的部分剖面图,图7是表示盆部全周的台面的相对高度h的表,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台面的相对高度h的曲线图。
39.首先,如图6~图8所示,盆部6的台面12的全周的相对高度h不恒定。台面12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为最低的位置,形成有从盆部6的前端向盆缘吐水口20(位置d1)(或右侧直线部40a的中央位置d)上升的倾斜面(上升面)50。并且,台面12从盆缘吐水口20(位置d1)(或者右侧直线部40a的中央位置d)途经盆部6的后端(位置g)以相同高度形成至左侧直线部40b的中央位置j。并且,台面12上形成有从左侧直线部40b的中央位置j到盆部6的前端(位置a)朝向前端下降的倾斜面(下降面)52。在此,由于盆缘部10的顶部形成为大致恒定,所以相对于台面12,盆缘部10的前端与后端相比高度变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坐着排泄时小便等冲到盆部6的前端而从盆部6飞溅出来。
40.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在上述区域x1(即,跨越连接有前方圆弧部42和右侧直线40a的连结部46a的区域)中,由于在台面12上形成了上升面50,所以清洗水的流速降低,由此,可以抑制在位于盆缘吐水口20(或右侧直线部40a的中央位置d)的区域的台面12的下方的污物承接面8上产生未洗部。
41.在此,如图7和图8所示,台面12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最低,在从右侧直线部40a的中央部(位置d)经由盆部6的后端(位置g)至左侧直线部40b的中央部(位置j)为止的区域,形成为比位置a更高的恒定高度。并且,如图7及图8所示,右侧直线部40a、后方圆弧部44以及左侧直线部40b的台面12的相对高度大致恒定。
42.上述在台面12上形成的上升的倾斜面(上升面)50从盆部6的前端(位置a)延伸到盆缘吐水口20(位置d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在位置a和位置d1之间的台面12上。并且,优选上升面50形成为跨越连接有前方圆弧部42和右侧直线部40a的连结部46a。上述设置在台面12上的上升的倾斜面(上升面)50的上升高度h1优选为15mm~20mm。
43.接着,通过图9和图10说明台面的台宽w。图9是表示位于盆部的全周的台面的宽度w的表,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台面的全周的宽度w的曲线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台面12的台宽w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最宽,在盆部6的后端(位置g)最窄。另外,盆缘吐水口20附近(位置d1)的台面12的台宽w比右侧直线部40a的其他区域稍宽,以稳定清洗水的吐水。
44.在此,优选台面12的盆部6的前端(位置a)的台宽w为25mm~35mm。另外,优选台面12的盆部6的后端(位置g)的台宽w为10mm~20m m。
45.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清洗水的水势变弱,但是由于台面12的台宽w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形成得最宽,所以可以通过台面12维持清洗水,使之回旋至盆缘吐水口20附近并流下。另一方面,在盆部6的后端g,由于清洗水的水势较强,所以即使台面12的台宽w形成为在盆部的后端变得最窄,清洗水也不会过多流下。
4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面12的后方圆弧部44的位置f、g、h中的台宽w大致相同。台面12的台宽发生变化时,清洗水容易流下且在后方圆弧部44清洗水的流动方向变化而容易发生紊乱,所以通过这样使在台面12的位置f、g、h的台宽大致恒定而使得清洗水不会过多流下。
47.接着,通过图11~图13,对在盆部全周连结台面和污物承接面的内侧连结部的内侧曲率半径r3进行说明。图11是沿着图2的xi-xi线观察的部分剖面图,图12是表示在盆部全周连结台面和污物承接面的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3的表,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全周的内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3的曲线图。
48.如图11所示,台面12和污物承接面8由内侧连结部54连结。该内侧连结部54由沿着上下方向的凸形状的曲率半径r3形成。如图12和图13所示,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与盆部6的前端(位置a)相比盆部6的后端(位置g)其值更小。
49.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由于连结台面12和污物承接面8的内侧连结部54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r3,与盆部6的前端(位置a)相比盆部6的后端(位置g)其值更
小,所以在清洗盆部6的后方区域时,在盆部6的后端(位置g)虽然清洗水从右侧直线部40a流向后方圆弧部44且因清洗水势强且紊乱变大所以清洗水容易流下,但是通过使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取比前端(位置a)更小的值,清洗水不会过多流下。
50.另一方面,在对盆部6的前方区域进行清洗时,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从左侧直线部40b流向前方圆弧部42的清洗水的水势变弱紊乱也变小,因此清洗水不易流下,所以通过将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设定为比在盆部6的后端(位置g)更大的值,使清洗水容易流下,而且,由于从前方圆弧部42流向右侧直线部40a的清洗水也不易流下,所以通过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加大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能够使清洗水容易流下,抑制在盆缘吐水口20附近的污物承接面8上产生未洗部。
51.此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的值从盆部6的后端(位置g)朝向前端(位置a)变大。在此,盆部6的前端(位置a)的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优选为40mm~45mm。盆部6的后端(位置g)的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优选为25mm~30mm。
52.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因从盆缘吐水口20沿着台面12的右侧直线部40a向后方吐出清洗水,因此盆部6的后方区域与前方区域相比清洗水有势头紊乱大,所以容易从台面12向污物承接面8流下,由于盆部6的前方区域与后方区域相比清洗水水势弱紊乱也小,所以不易从台面12向污物承接面流下。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由于连结台面12和污物承接面8的内侧连结部54的曲率半径r3的值从盆部6的后端(位置g)朝向前端(位置a)变大,因此在盆部6的后方区域清洗水不会过多流下,而在前方区域清洗水容易流下,从而能够抑制盆部6的污物承接面8中的未洗部的发生。
53.接着,通过图11、图14及图15,对连结盆部的全周的台面和盆缘部的外侧连结部的外侧曲率半径r4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在盆部全周连结台面和盆缘部的外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4的表,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在盘部全周连结台面和盆缘部的外侧连结部的曲率半径r4的曲线图。
54.如图11所示,台面12和盆缘部10通过外侧连结部56连结。外侧连结部56由沿着上下方向凹形的曲率半径r4形成。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盆部6的右侧区域,外侧连结部56的曲率半径r4在盆缘吐水口20附近(位置d1)呈最小的值,但大致上,从盆部6的前端(位置a)朝向后端(位置g)变大。另一方面,在盆部6的左侧区域,外侧连结部56的曲率半径r4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呈最小值,朝向盆部6的后端(位置g)变大。
55.在此,在盆部6的前端(位置a)的外侧连结部56的曲率半径r4优选为6mm~8mm。在盆部6的后端(位置g)的外侧连结部56的曲率半径r4优选为12mm~15mm。
56.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由于沿连结台面12和盆缘部10的外侧连结部56的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r4的值从盆部6的后端(位置g)朝向前端(位置a)变大,所以在盆部6的后方区域清洗水不易从台面12流下至污物承接面8的情况下,在盆部6的后方区域清洗水容易流下,能够使适量的清洗水在盆部6的后方区域流下并冲洗附着的污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