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62083发布日期:2022-05-17 23:5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边坡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针对高陡边坡施工时,v形槽的锚杆固定以及模板支护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高空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模板支护过程中,模板与锚杆的固定,都是通过利用钢丝穿过模板上的钢丝孔,利用钢丝将模板绑扎在锚杆上,该种方式操作工程量巨大,而且十分不便,尤其是在绑扎过程中,为了保持模板与锚杆连接的稳定性,通常采用排扎的形式,又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此外,边坡表面凹凸不平,难以做到彻底平整,搭建脚手架之后,脚手架与边坡之间的间隔变化各异,导致在脚手架与边坡之间的间隙内支护模板的操作更加不便,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此,申请人经过对实际施工方式的研究,得出锚杆的常规形态难以满足高陡边坡的场景的有效施工,导致模板支护工程量巨大,因此,提出了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通过对锚杆以及边坡上开设的锚杆孔进行改进,提高施工过程中安装模板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大幅度降低施工进程,降低施工难度。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6.搭建脚手架、清理坡面、放样钻孔、锚杆制作、绑扎固定、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槽内回填土、v形槽内播灌木种子、无纺布覆盖、建滴灌系统和养护;
7.在上述放样钻孔步骤中,在锚杆孔的孔口下边沿处沿坡面向内开设凹槽;
8.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将锚杆制作成包括插入部、外伸部、下延部和活动部,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锚杆孔,所述外伸部与插入部连接并位于边坡外部,且所述外伸部的外侧端向上倾斜,使得所述外伸部与边坡呈45
°
夹角;
9.所述下延部在所述插入部插入锚杆孔时进入凹槽内,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下延部上,且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外伸部之间形成插接区;
10.在上述安装模板的步骤中,分别将侧模板和两个端模板插入对应位置的插接区内,且两个端模板分别支撑在侧模板朝向边坡一侧面的两端。
11.优选地,在上述放样钻孔步骤中,使得所述凹槽沿坡面向内的深度值不小于下延部的厚度值。
12.优选地,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在制作对应于侧模板的锚杆时,将该锚杆内的活动部与外伸部配置成在端模板的厚度方向错位分布。
13.优选地,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设置锚杆的活动部与外伸部之间错位分布时,使得活动部与外伸部之间在形成与所述插接区相同的间隔。
14.优选地,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将所述活动部设置成当其连接至所述下延部上时,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外伸部平行。
15.优选地,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将所述活动部配置成当其连接到所述下延部上时,所述活动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呈外侧但上翘的状态。
16.优选地,所述外伸部与所述插入部同轴设置并一体成形。
17.优选地,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将所述下延部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插入部上。
18.优选地,在上述锚杆制作步骤中,在所述下延部远离所述插入部的一端设置一横向部,在所述横向部上设置一通道,并将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弯曲形成可顺着边坡坡面方向由上至下插入通道内的插入段以及与插入段连接并包覆在所述横向部上表面的弧形段。
19.优选地,在上述安装模板的步骤中,通过从外侧绕过侧模板和端模板在各个锚杆内的外伸部的外侧端与活动部之间通过绑扎的方式将两者连接。
20.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的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中,通过在放样钻孔以及锚杆制作的步骤中,对锚杆孔以及锚杆进行优化,使得锚杆在固定之后,锚杆上形成分别对应于侧模板和端模板的插接区,进而,在安装模板的步骤中,直接将端模板和侧模板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接区内,即可实现对模板的支撑和限位,该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加方便、快捷,可极大的提高安装模板的工作效率以及更加便于高陡边坡的高位施工,提高安全性。
22.本发明的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中,通过在锚杆制作步骤中设置下延部,使得锚杆的插入部插入锚杆孔内之后,下延部在插入部的底部支撑在边坡上,进一步提高了锚杆的稳定性以及整个v形槽的稳定性。
23.本发明的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中,通过在锚杆孔的孔口下沿设置用于容纳下延部的凹槽,利用凹槽对下延部的限位和支撑,进一步提高锚杆的稳定性以及v形槽的稳定性,同时,下延部为隐藏在凹槽内,不影响侧模板直接与坡面接触,减少侧模板底部与边坡之间的间隙,更加方便浇筑混凝土。
24.本发明的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中,通过绑扎的方式将外伸部的外侧端与活动部连接,进一步提高锚杆的稳定性以及锚杆对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且绑扎过程中,将绑扎用的铁丝或绑带从外侧绕过侧模板,此时,对模板的外侧进行限位,进一步稳定模板,提高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稳定性,进而提高v形槽的成型效果和稳定性。
25.本发明的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中,下延部和活动部可直接采用螺纹钢制作而成,可直接将下延部焊接到插入部上,使得锚杆制作的过程取材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更加利于该方法的实施并简化施工难度。
26.本发明的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中,在拆除模板时,将模板从插接区内抽出,然后从下延部上将活动部取出,具有活动部回收重复利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发明边坡上锚杆支护模板时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边坡上锚杆与模板的拆分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边坡上锚杆孔与凹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3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v形槽绿化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33.搭建脚手架:岩石台阶高陡多为高空作业,应确保施工安全。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先对现有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再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材质可用钢管,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横杆两端应采用扣件固定在立杆上,以满足施工操作要求;钢与壁面之间必须楔紧,相邻钢架应连接牢靠,以确保施工安全。
34.清理坡面:岩石边坡大多破碎且不平整,须将松动的浮石和不稳定乱石块清除干净,排除边坡崩塌、危岩、滑石隐患。清理高陡岩石边坡坡面的主要措施有清挖、浮石、乱石;处理好光滑岩面,剔除障碍物等。
35.放样钻孔:锚杆2布孔要根据坡比和岩石破碎程度确定孔距和孔深。施工前要统一放样,并根据设计孔径、岩石性质、锚杆2深度,合理选择钻孔机型,请参照图3所示,在上述放样钻孔步骤中,在锚杆孔3的孔口下边沿处沿坡面向内开设凹槽1。
36.锚杆2制作:锚杆2体采用φ22螺纹钢,总长为110cm,钻孔50cm,锚入50cm(-5cm)外露60cm,打入锚杆2与坡面成45
°
,并在坡面外端预留60cm杆长;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将锚杆2制作成包括插入部21、外伸部22、下延部23和活动部24,插入部21用于插入锚杆孔3,外伸部22与插入部21连接并位于边坡外部,且外伸部22的外侧端向上倾斜,使得外伸部22与边坡呈45
°
夹角;
37.下延部23在插入部21插入锚杆孔3时进入凹槽1内,通过在锚杆2制作步骤中设置下延部23,使得锚杆2的插入部21插入锚杆孔3内之后,下延部23在插入部21的底部支撑在边坡上,进一步提高了锚杆2的稳定性以及整个v形槽的稳定性,活动部24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下延部23上,且活动部24与外伸部22之间形成插接区4。
38.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在上述放样钻孔步骤中,使得凹槽1沿坡面向内的深度值不小于下延部23的厚度值,使得插入部21在插入锚杆孔3内之后,下延部23完全被隐藏在凹槽1中,利用凹槽1对下延部23的限位和支撑,进一步提高锚杆2的稳定性以及v形槽的稳定性,同时,下延部23为隐藏在凹槽1内,不影响侧模板5直接与坡面接触,减少侧模板5底部与边坡之间的间隙,更加方便浇筑混凝土。
39.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在上述锚杆2制作步骤中,将活动部24设置成当其连接至下延部23上时,活动部24与外伸部22平行,使得插接区4与模板厚度方向的两表面呈平行状态,该种方式更加方便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将插接区4的尺寸设置成大于模板的厚度,使得在侧模板5插入插接区4之后,侧模板5的外侧面直接与活动部24接触,而其内侧面与外伸部22间隔分布,同理,在端模板6的插入插接区4之后,使得端模板6的外侧面与活动部24接触,此时,端模板6的内侧面与外伸部22间隔分布,进而,在浇筑混凝土时,外伸部22能够全部被混凝土包裹,提高v形槽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利用绑扎的方式将模板绑扎在锚杆2上时,为了让锚杆2与模板之间间隔设置以填充混凝土,需要在模板与锚杆2之间设置多个垫块,而现有技术改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垫块通过锚杆2
与模板的绑扎被挤压在模板与锚杆2之间,不仅容易脱落,导致模板松动,其稳定性远不如,本方案;另一方面、在模板与锚杆2之间强行插入垫块时,绑扎模板的铁丝会切割模板上的铁丝孔,铁丝孔变大或拉扯铁丝均会影响锚杆2对模板的固定,进而不利于v形槽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40.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在上述锚杆2制作步骤中,将活动部24配置成当其连接到下延部23上时,活动部24相对于外伸部22呈外侧但上翘的状态。采用该方式,在模板插入到插接区4之后,活动部24的外侧端配合外伸部22能够对模板夹持,同时,模板对应于外伸部22根部的位置依然保持有用于填充混凝土的间隔。
41.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外伸部22与插入部21同轴设置并一体成形,即可直接采用一根完整的螺纹钢,并根据螺纹钢的整体长度以及插入部21所需的长度,将螺纹钢在长度方向划分为插入部21和外伸部22即可。
42.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在上述锚杆2制作步骤中,将下延部23的一端焊接在插入部21上,采用该方式,可直接在施工现场由工人将螺纹钢裁切成很多小段,每个螺纹钢小段即可作为下延部23使用,并直接将其一端焊接在插入部21上,使得方案实施的取样和施工均十分方便、成本低廉,也适用于现场根据边坡坡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造。
43.请参照图2所示,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在上述锚杆2制作步骤中,在下延部23远离插入部21的一端设置一横向部25,在横向部25上设置一通道26,并将活动部24的一端弯曲形成可顺着边坡坡面方向由上至下插入通道26内的插入段241以及与插入段241连接并包覆在横向部25上表面的弧形段242,采用该方式,当活动部24的插入段241插入通道26内之后,弧形段242支撑在横向部25上,此时,在通道26和横向部25的配合下,能够对活动部24的该端进行支撑,并且,活动部24的另一端呈悬空状态,在重力作用下,配合横向部25对活动部24的作用,使得活动部24咬紧在横向部25上,尤其是在侧模板5插入插接区4之后,将插接区4配置成与侧模板5厚度相适配状态,此时,模板能够将活动部24的插入段241部分抵紧,进一步提高对活动部24的固定,进而提高模板整体的稳定性。在拆除过程中,待模板取出之后,直接顺着通道26方向上推活动部24,使得插入段241从通道26内分离,即可将活动部24取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下延部23可设置成“l”形,其顶端焊接在插入部21上。
44.绑扎固定:将对应于v形槽侧面的锚杆2通过辅助钢筋利用排扎的方式绑扎,辅助钢筋为φ12螺纹钢,长度要为19cm,上下中各一条,将与对应于v形槽侧面的锚杆2中位于两端的锚杆2与对应于v形槽两端的锚杆2分别进行绑扎。
45.步骤五、安装模板:分别将对应于v形槽侧面的侧模板5和对应于v形槽端面的端模板6通过插入对应位置锚杆2上的插接区4被支撑,让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浇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各项荷载,在安装模板时,分别将侧模板5和两个端模板6插入对应位置的插接区4内,且两个端模板6分别支撑在侧模板5朝向边坡一侧面的两端。上述方案中,对应侧模板5的活动部24可在侧模板5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对其进行支撑,而对应于端模板6的活动部24能够在坡面之外的方向对短模板进行支撑,而在现有技术中,模板的固定完全依靠利用钢丝通过模板上的钢丝孔将模板绑扎到锚杆2上的方式而言,现有技术中绑扎过程难以把控,绑扎过紧会导致钢丝切割模板上的钢丝孔并损坏模板,绑扎过松会导致模板固定不稳并影响浇注混凝土的施工,尤其会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现有技术的模板固定方式需要采用排扎的方式在每个锚杆2上对模板绑扎多次,十分不便,
尤其是高空施工时,易让工人疲劳,以及脚手架与边坡之间空间有限,不利于施工操作。因此,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之后,具有安装模板效率更高、操作更加方便、模板稳定性更强以及安全性更高等优点。
46.结合上述安装模板的步骤,在上述锚杆2制作步骤中,在制作对应于侧模板5的锚杆2时,将该锚杆2内的活动部24与外伸部22配置成在端模板6的厚度方向错位分布,具体的,将活动部24设置成在端模板6的厚度方向位于外伸部22的外侧,使得浇筑混凝土之后,外伸部22被混凝土掩埋,而活动部24位于混凝土之外,采用该种方式,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先将模板从插接区4内抽出,然后利用活动部24与外伸部22之间的错位分布方式,更加方便挪动活动部24从下延部23上分离,提高模板拆卸的效率,并实现活动部24的回收以及重复利用。
47.进一步的,结合安装模板的步骤,在上述锚杆2制作步骤中,设置锚杆2的活动部24与外伸部22之间错位分布时,使得活动部24与外伸部22之间在形成与插接区4相同的间隔,采用该种方式,使得在锚杆2设置完成之后,对应于端模板6的锚杆2上具有在端模板6厚度方向用于端模板6插入的插接区4,而对应于侧模板5的锚杆2上具有在侧模板5厚度方向用于侧没不安插入的插接区4,使得对应于端模板6和侧模板5的锚杆2结构相同,无需作出区分,更加方便锚杆2的制作和施工,效果更加突出。
48.通过从外侧绕过侧模板5和端模板6在各个锚杆2内的外伸部22的外侧端与活动部24之间通过绑扎的方式将两者连接,通过在放样钻孔以及锚杆2制作的步骤中,对锚杆孔3以及锚杆2进行优化,使得锚杆2在固定之后,锚杆2上形成分别对应于侧模板5和端模板6的插接区4,进而,在安装模板的步骤中,直接将端模板6和侧模板5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接区4内,即可实现对模板的支撑和限位,该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加方便、快捷,可极大的提高安装模板的工作效率以及更加便于高陡边坡的高位施工,提高安全性。
49.在安装模板完成之后,通过绑扎的方式将外伸部22的外侧端与活动部24连接,进一步提高锚杆2的稳定性以及锚杆2对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且绑扎过程中,将绑扎用的铁丝或绑带从外侧绕过侧模板5,此时,对模板的外侧进行限位,进一步稳定模板,提高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稳定性,进而提高v形槽的成型效果和稳定性。
50.浇筑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注浆强度约为m20,注浆压力不小于0.2mpa,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即可。在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与边坡之间的区域后,将内侧面采用手工抹平整,槽顶60cm处,每个v型槽留1个直径5cm孔洞,以排渍水。
51.槽内回填土:将种植土、腐殖质土、有机质、复合肥等混合材料充分拌匀,装填在v型槽内,装填深度为50cm左右。
52.v型槽内播种灌木种子:槽内表面播种葛藤、爬山虎和花草种子,以达到全面绿化的目的,v型槽内以播种灌木和藤本植物为主,灌木和草藤结合,建立多层次坡面植物带对坡体植被恢复、景观改善,具有明显的优势。
53.覆盖无纺布:可用无纺布覆盖并用竹筷或v型铁丝固定。盖无纺布一是防止雨水冲刷;二是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利于种子发芽。
54.建滴灌系统:高陡岩石边坡植物生存的最大限制因素是缺水,且因其高、陡的地形特点,对灌溉方式要求较高。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人植物根际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安装滴管水管
时在品字型v型槽处安装一个滴管水龙头,水管安装在台阶平台边缘,每个滴管水龙头接入在v型槽内。安装滴管水龙头只需在台阶边缘第一排安装一个滴管水龙头即可,后面v型槽的养护靠前排槽内的水自动流入下排的v型槽内。
55.养护:为确保v型槽内及喷混边坡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需对其进行日常养护,主要包括肥水管理、缺苗修补、防病虫害及其他辅助管理措施等。
56.验收:
57.(1)v型槽种子播种和生长验收标准:
[0058][0059]
(2)v型槽覆土播种收标准:
[0060][0061]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0062]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3]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